在新形势下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认识
摘要:当下,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和方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已经不适应于新时代的小学生。因此,我们应对当前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并探寻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小学生来说,接触的大多是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更喜欢玩新鲜的游戏,而较少将精力投入到阅读上……从种种改变中我们可以看出,思想品德教育的对象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依然沿袭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进行创新和改进,很有可能影响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因此,我们应对新形势进行思考和探讨,探索新时代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规律和方法。
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不同步
很多思想品德教育教材中的案例和理论都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不具备时代性,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理解教材中的内容,更无法按照教科书的内容去进行思考和实践。很多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没有联系实际,加入创新的教学内容,而是照搬十几年前的教学内容,无法使小学生产生认同感,使教学效率低下。
(二)缺乏对信息的真假进行甄别
小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的阶段,对于信息没有筛选和甄别的能力,往往是人云亦云。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吸收了很多信息,如果教师不帮助小学生进行信息筛选,使他们具备正确的观念,就会影响小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将好的当作不好,当不好的当作好。例如,有的小学生受到社会金钱主义的影响,认为贵的就是好的,在班级里攀比谁的衣服比较好看、比较贵,作为教师,应及时制止这种不良现象,告诉小学生这种思想是消极的、不正确的,使小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身边的事物。
二、新形势下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方法和途径探析
(一)把握小学生的思想动态
在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仅仅关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氛围和效果,在下课之后就不再关注小学生的思想动态,无法对小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影响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因此,为了能够全面地对小学生的思想情况进行掌握,在课余时间,教师应对每名学生的家庭背景、生长环境、学习情况、思想概况进行了解,观察他们平日的行为,一旦发现行为出现偏差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纠正,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善意。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着大量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教师应采用集体或个别教学方法,与小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例如,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了解到,很多小学生痴迷于动画片,晚上很晚也不想睡觉,使小学生在白天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讲解,让小学生明白晚睡和痴迷动画片的危害。
(二)提高对教学内容的创新设计
为了能够使小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集中注意力,教师应对每一堂课进行精心设计,不仅要突出教学重点,还应为学生引入现实中的案例和生动活泼的内容,让学生获得感染,从而产生思想上的震撼。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教学氛围的培养,让整个课堂中充满一种积极、向上、民主的氛围,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在教学中充当主讲人的角色,教师从旁进行指导和解说。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举办故事分享会,让小学生讲授感动自己的小故事。有一个小学生讲述了非洲埃博拉病毒泛滥的时候,中国派出600名医务人员,向十三个非洲国家提供了四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危难时刻他们并没有走开,而是选择跟非洲人民站在了一起。埃博拉医疗队的事迹感动了班级的所有小学生,他们希望自己也能够像他们一样,为了世界人民的幸福和安康做出积极的努力。通过这种活动,使得小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启迪,从而使小学生收获了思想品德教育。
(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进行品德教学
在教师进行教学时应该重视学生的感情需求,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完善,创造出更能刺激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课堂有高度的热情,活跃课堂氛围,在学习中寻找到各种乐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解决,小学生具有好动的天性,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教师把相关内容结合到游戏中去,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到更多的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然后再一起讨论得出的结果符不符合社会常理。这样就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上一篇:导之以行,有效渗透品德教育
下一篇:幼儿思想品德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