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征文 >

石榴籽征文的题目怎么写9篇

| 来源:网友投稿

石榴籽征文的题目怎么写9篇石榴籽征文的题目怎么写 73青海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石榴籽”效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然视角范君张前摘要: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榴籽征文的题目怎么写9篇,供大家参考。

石榴籽征文的题目怎么写9篇

篇一:石榴籽征文的题目怎么写

青海社会科学 2018 年第 3 期 “石榴籽”效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然视角范 君 张 前摘 要: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发的产物, “石榴籽”效应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历史写照和文化图谱,它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命存在圈的形式,延展于复合民族共同体稳定的社会历史联系和共同的文化纽带中。

 “百籽合一”的命运与共意识、 “百籽共生”的共有精神家园意识、 “千籽如一”的心理认同意识、“千房同膜”的团结互助意识,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石榴籽”表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性形构、强化性维系、建构性升华,以和谐共生的基础、价值凝聚的量标、特定身份的明晰,构成了“石榴籽”效应的价值旨趣 ;文化—民族认同的始步、政治—国家认同的中继、政党—道路认同的归属,从情感归依的原生性激发、理性强化的利益性彰显、价值升华的终极性指向,构成了“石榴籽”效应的培育向度。关键词:

 “石榴籽”效应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培育与铸牢中图分类号:D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38(2018)03-0073-07作者简介:范君,男,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张前,男,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编审。

 效应是基于一定动因而产生的特定科学现象,它牵引于效果的达致和效率的提升,并在作用对象的反馈与回应中得到确证。“石榴籽”效应特指中华民族共同体基于共建中华民族的发展动因而产生的各具特性又紧紧抱在一起的科学现象,它牵引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成员融汇并蓄的目标达致和彼此联系的效率提升,确证于各民族的血脉融通反馈和流动交汇回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 从十九大报告阐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石榴籽”效应的关系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石榴籽”效应的形塑、培育和释放,不仅存在内生逻辑性,而且外显交互反身性。二者同构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命存在圈的形式,延展于复合民族共同体稳定的社会历史联系和共同的文化纽带。因此,充分发挥“石榴籽”效应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之义与应然视角。一、“石榴籽”效应的共同体意识表征“石榴籽”效应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发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历史写照和文化图谱。在中华文化的符号系统中,石榴由于其内部果实籽粒“千房同模,千子如一”(潘岳《河阳庭前安石榴赋》)的特性,被赋予了团结、和谐、繁荣等美好意蕴 ;同时由于其丰收时节与象征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新时代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批准号:18VSJ090)阶段性成果。

 74团圆、祈福求祥的中秋佳节相重合,石榴的内聚和团圆象征被进一步强化,石榴“多籽”的特性与人们“多子”的期盼在中华文化传统理念中进一步融合,成为表达社会和谐、繁荣兴盛的重要文化象征。中华文化中石榴籽的符号意义外展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形构与发展脉络中,表征为民族成员在中华文化的价值熏陶下,期盼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繁荣的美好愿景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的自觉选择。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母体承载上,“石榴籽”符号的指称生成了各民族和谐共生的特质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指。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结果,“石榴籽”效应的发挥成为反映中华民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共同体结构和民族关系链接的重要量标。作为系统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实存的观念形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石榴籽”符号的能指,强调了中华民族成员经物质和精神交往后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正是基于“石榴籽”符号所表达的百籽互抱与百籽同体的形态、样态,十九大报告以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成员间状态的“石榴籽”比喻,明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由 56 个民族组成,在相互认同的血脉融通中流动交汇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石榴籽”比喻的指向同一和内涵融贯,明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于层次链接中,经由命运与共意识和共有精神家园意识,而具象的民族共同体互济共生的发展趋势、心理认同的发展意识和异体同构的发展状态。(一)“百籽合一”的民族共同体命运与共意识中华民族“百籽合一”的内聚形态,源于中华文化国土域内的多元民族主体,经由长期而持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联系,愈发显现着归依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石榴籽”特征和向心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倾向。在这一进程中,汉族逐渐成为凝聚的内核,并以滚雪球式的发展模式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外延由中原地区扩散至中华大地的四维所及,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幅员辽阔的政治版图和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它表征着孕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华民族实体,经分散的“百籽”状民族单位聚合为统一体的形成过程和经交往交流交融而从各具特色走向命运“合一”的建构结果。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共存和集聚态势,更是在中华各族人民稳定的经济生活、物质交往、精神互动的基础上,形构了各民族在地域分布上交融杂居、在融合互通中承认接纳、在深度交往中一体同构的“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董仲舒《天人三策》)。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过程,同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形塑并内化于民族成员自身观念的过程 ;各民族由分散的“百籽”融合为一体的过程,同时是民族成员将自身命运粘合于民族共同体前途的过程。这些过程概括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愿景共通与路径一致,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部整合与矩阵优化,表现为各成员民族和民族成员对彼此间同发展、共命运状态的理性认识,进而凝炼为对“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礼记·中庸》)的大一统思想的认同。中华民族“百籽合一”的命运与共意识,在新时代语境中表达为民族复兴这一“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2] 的国族梦想,并成为“更相求等”(《九章算术·方田》)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最大公约数的关键依据。(二)“百籽共生”的民族共同体共有精神家园意识民族成员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逻辑始点发端于作为“百籽”的各民族互济共生的过程,经由“百籽”对中华文化的共建与共享而实现的对中华文明的共创,系统地集成着中华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缔结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动力。在历史视角中,中华文化基于夏、商、周三朝所传袭而成的中原文化,以少数民族文化作为重要思想资源和观念补充,是“百籽”间深度交流、彼此接纳、相互融合的产物。相互接触、彼此相邻的族群,在生活背景、生产方式、能力禀赋等方面天然地存在着差异,导致了族群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进而形成了相应的文化差异 ;这种差异在交流、贸易、通婚甚至战争等形式的作用下,促成了族群间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趋势,进而各“籽”之间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日益达到彼此相当的水平,为“百籽”的进一步融合与共生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百籽”间文化上的融合又“递归”地促成了政治上大一统格局的出现,进而在各“籽”

 75多元的基础上模铸着统御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化“百籽”共生的形成过程,同时是各民族文化接触、交流与碰撞的过程 ;共享中华文化的历史进程,同时是汉族确证少数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少数民族推崇汉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双向认同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各“籽”均贡献于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各“籽”在彼此尊重、彼此欣赏中互相学习,进而实现的互证彼此身份、达成民族共识、共享中华文化,是共有精神家园意识的集中表达。中华民族成员所共有的精神家园,以精神联系超然于物质利益关系与血缘亲族关系,将民族成员置身于中华文化的“石榴膜”之内 ;基于中华文化的精神依托和家园共有,中华民族各“籽”间互相尊重、彼此接纳的情感共识得以确立,在“百籽”共同创造美好家园、共同培育民族精神的“共生”过程中,具象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三)“千籽如一”的民族共同体心理认同意识共同体内部各“籽”趋同与“如一”的态势,生发于中华民族各“籽”在血缘、亲族共同体形式之外,经共同生活、族际融合、迁徙交流、风俗濡化所完成的自然融合。费孝通先生从生物基因与社会涵化的视角出发,对中华民族经相互融合与渗透而形成有机整体的过程进行了诠释,在他看来 :中华民族由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中,作为“石榴籽”的民族之间经常发生混合、交杂,在逐渐趋近“如一”之后,中华民族内部没有“哪一个民族在血统上可以说是‘纯种’”;在内部“各民族流动、混杂、分合的过程”中和外部“共同抵抗西方列强的压力”下,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自觉的民族实体”。

 [3]这种“千籽如一”的倾向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归属感和依恋感的直观表达,它孕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共识维度 ;在各“籽”之间存在文化禀赋、风俗习惯、价值体认等客观差异的前提下,这种共识被表达为中华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认同和中华民族成员彼此之间的心理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认同意识,不仅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归属意识,而且是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所形塑的思想状态和心理反应,其同舟共济和患难与共的心理共鸣指谓了民族情感共通的心理内化与自觉外化。(四)“千房同膜”的民族共同体团结互助意识共同体内各民族的“千房同膜”生发于“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4] 。生活空间的交错杂居、文化理念的融通并蓄、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情感共通的彼此亲近、难分你我的利益共享,既是囊括“石榴千籽”的中华民族之“石榴膜”的存续依托与发展根基,更是中华民族实现各“籽”共同繁荣的价值目标。以“籽”的形态生活于中华文化国土之上的各民族,在彼此接触、相互融汇、协同内聚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共同发展、交融一体的趋势 ;随着彼此之间发展差距的缩小,差异民族“籽”间进一步“同膜”于中华民族的基础被奠定,民族成员共享发展成果的团结互助意识也随之被拓展。“各民族有共御外侮的历史,有和睦共生的切身利益,也有建设共有现代国家的长远目标。” [5]团结互助强调了“同膜”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各“籽”在发展上的协同一致和在资源上的优势互补,是中华民族成员“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关系的现实表征,它彰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共同发展之“见物”到团结互助之“见人”的逻辑演进,并于现实性上明示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 , 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团结理念反映了“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6] 。中华民族整体之“膜”囊括 56 个民族的“千房”,56 个民族的“千房”“同膜”于中华民族整体,表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与多元的同构 ;这种同构作为“以人为本,心物并重”的民心意识的具体呈现,以各“石榴籽”共同发展的团结互助与交往交流交融,实现着民族成员聚合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膜”内的共居、共学、共享和共乐。二、“石榴籽”效应的价值旨趣作为人类需求、欲望的反映以及实现这种需求、欲望的方式和态度,“价值”强调的是一种

 76选择的取向,在佩里《价值通论》中,价值被定义为“与利益相关的对象” [7] 。在现实性上,价值旨趣以其要旨和大意的统称,指谓了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选择与意义,指谓了与利益相关的认知的、道德的、情感的判断和选定。“石榴籽”效应的价值旨趣,以共建中华民族的“石榴籽”指称强调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的价值维度,凸显了共同体成员命运与共的目标达致 ;以中华文明的内涵梳理和中华民族的内聚明晰,彰显了中华民族成员血脉相连的交融回应。两者同构直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根基性形构、强化性维系和建构性升华,其理性认知的情感根基、道德规范的政治维系和心理认同的价值表达,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必需的生成要件、可靠的维系助力和关键的升华图景。(一)“石榴籽”效应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性形构“石榴籽”效应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成员和谐共生的基础,其提出与强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更新,创设着可循的路径和现实的情境。随着“石榴籽”效应的释放,中华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与共同体认同实现双向链接,形成并拓宽了民族成员参与生产活动、表达政治态度、认同价值理念的重要渠道 ;在双向链接与渠道疏通的双重作用下,民族成员族属身份的先在确定性与不可退出性,决定着民族成员自身存续与发展对共同体的必然依附,进而形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性认同和文化归依感。作为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的观念意识集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历史境遇、文化习俗、生产力水平上存在发展差距与价值分歧的民族“石榴籽”纳入政治共同体,在弥合中华民族内部族际落差的同时,消解和淡化着各“籽”在社会地位、经济发展和文化权利等方面的享有差距。“石榴籽”效应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进程中所外显的求同存异功能,一方面强调各民族“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上根本利益的一致与沟通,进而在“求同”进路中指引各民族“籽”的相互磨合趋同与发展立意升华;另一方面强调对各民族“籽”独具特色的历史传承与政治承认的普遍尊重,在“存异”...

篇二:石榴籽征文的题目怎么写

1 页 共 2 页中国青年报/2019 年/7 月/19 日/第 001 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的讲话引发各族青年强烈反响

 “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杜沂蒙

  “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民族地区各族青年的关心。我深深感到我们各民族都是一家人,彼此的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正在参加第十一期全国各民族大中学生暑期同心营活动(以下简称“暑期同心营”)的维吾尔族学生布威艾加尔·艾麦提,在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内蒙古考察的报道后,满怀感激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布威艾加尔·艾麦提参加的这项活动,目前正在全国 6 个省(直辖市)开展。来自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的优秀中学生代表和内地中学生代表、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齐聚中央民族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 7 所高校,开展为期一周的融情交流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的报道播出后,暑期同心营第一时间组织全体营员收看重播并学习讨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也在各族青年当中引发了强烈反响。

  “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把总书记的嘱托与我们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开展好各项工作。”西安交通大学团委副书记苏翔介绍,此次暑期同心营活动的开展,正是推动各族青年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写照。

  谈到总书记对同学们的关切,他说:“自己作为高校的一名团干部,觉得总书记对青年师生的嘱托和勉励特别亲切,特别受鼓舞。西安交通大学一直致力于以西迁精神为引领,在西部留住了四成的毕业生,为西部发展建功立业,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在赤峰博物馆,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看到这里,柯尔克孜族学生古丽扎尔·阿斯卡尔深有感触,她说,“中华民族是五十六个民族在一起的大家庭,我们都是家庭成员。各民族的文化虽有所不同,但本身又是一体的,是大家庭共有的。对于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就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我们年轻人要当好传承人,将中华文明一代一代传下去”。

  “我要学得更多懂得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为我们的国家、民族、家乡效力。”来自湖南省岳阳市一中的藏族营员表示,来到岳阳一中就读,各方面条件要比区内好得多,这都得益于党对西藏各族群众的好政策。

  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总书记强调的这三个认同至关重要,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见证了华夏五千年的兴衰,西工大作为军工高校,伴随着新中国国防力量一同成长,在这片土地上,始终激荡着民族融合、交流奋进的历史旋律。希望通过组织本次活动,让各民族同学能够更深刻地树立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西北工业大学团委书记周凯对在高校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充满信心。

  总书记在参观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时强调,要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让维吾尔族学生帕力地古·阿不都热合曼印象深刻。她说道:“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观,正确看待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理解和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更要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彰显大学生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责任担当。”

 第 2 页 共 2 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云晨宇是中央民族大学一名蒙古族大学生,他理解,这也是青少年应该身体力行的准则。“只有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各民族同胞齐心协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得以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对此,来自山南市第一高级中学的藏族学生旦罗感触颇深。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对少数民族同胞的关心和关爱,让他想到国家在民族地区实行的许多扶持政策。“比如在西藏实行三包政策为我的家庭减轻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学校发下来的校服夏天凉爽、冬天温暖,学校食堂都是免费的,也不用交住宿费。没有党的关怀就没有我的今天。”旦罗说。

  真挚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民族地区各族青年学生的共同心声。

  2014 年 9 月 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古丽加汗·艾买提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向总书记表达了自己“奉献家乡教育事业”的决心,得到了总书记的当面肯定。

  这次暑期同心营活动,作为带队老师的古丽加汗·艾买提带着新疆喀什的孩子走进北京,实现了当初的诺言。

  “要运用科学的思想理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带来的精神力量化作他们的实际行动,培养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古丽加汗·艾买提说到,“我会永远铭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鼓励更多的新疆孩子‘走出去、开眼界、学回来、谋发展’,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一份青春贡献。”

  “学习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关于民族团结的讲话,我受益匪浅,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中央民族大学本科生麦吾兰·买买提,来自新疆库尔勒。今年暑期,他报名成为一名暑期同心营志愿者,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民族团结贡献一点微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要爱护民族团结,各民族同胞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麦吾兰·买买提说道。

  暑期同心营由共青团中央主办,自 2011 年起已连续八年在全国各地成功举办,为各族大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手足相亲、共同成长搭建了平台,为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效途径。

篇三:石榴籽征文的题目怎么写

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56 个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

 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写作专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到,“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于泱泱中华而言,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于基层舞台来说,各基层干部就像石榴籽一样,唯有紧密团结、牢牢扎根一线,才能共同推动基层事业阔步向前。

  涵养“石榴籽”精神,充实自我,向上向善守初心。石榴籽汁多饱满,晶莹剔透,颗颗“金玉其外又良芯其中”。基层干部身处一线,服务群众面对面,这就要求各位干部不断提升自己,将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两手抓”。一方面要吸收理论知识的养分,通过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提升党性修养,增加知识储备来应对各类新挑战新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为民初心的灌溉,时刻牢记权力来自人民,在服务人民中加强自我修炼,不断积累新经验、练就真本领,向上向善守牢初心。

  涵养“石榴籽”精神,扎根基层,同心同向践使命。石榴籽颗粒分明,排布有序,紧密环绕汇聚起甜韵醉人的“石榴红”。基层事务纷繁复杂,基层干部当像石榴籽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稳扎稳打、各司其职,同心同向推进基层事务齐头并进。一方面要坚持在各自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扬能吃苦、能担当的韧劲,种好责任田,守好自家门,把工作干出色。另一方面要加强各方力量的协调配合,用心用情干好人民事业,不争抢论功,不推诿责任,在其位谋其职,同心同向践行使命。

  涵养“石榴籽”精神,脚踏实地,善作善成敢担当。石榴籽醇甘甜美,沁人心脾,历经磨砺终有回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基层干部常常为

 了琐碎的事忙得团团转,要解决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也要做好服务民生的大事儿,只有转变心态,脚踏实地,才能苦尽甘来、终有所得。一方面要履职尽责,担当实干,坚持用钉钉子精神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基层事务运转的高效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转变方法,沉着应对各类难题,用创新思维剖析矛盾和解决问题,推动各项工作有始有终、善作善成。

  基层干部要涵养“石榴籽”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躬身耕耘、团结奋进,用坚持和执着散发自己的光和热,以“小我”之力成就基层“大我”之事。

篇四:石榴籽征文的题目怎么写

2022 石榴籽一家亲心得体会 材料 5 5 篇

  石榴籽一家亲心得体会 1 1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我们是“民族之家”中的一份子,维护民主团结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与班里的同学要和睦相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首先我们要从少年强做起,只要我们都有一颗民族团结之心,国家渐渐就会强大起来;只要我们有一颗民族之心,就算是一盘散沙,混合着一些泥土,也会慢慢的凝固起来;只要我们有一颗民族团结之心,就不会发生以往的悲剧。

 历史书上曾经描写过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的小故事,在遥远的古代,这些少女都懂得维护民主团结,正是她们的贡献,才会使我们的民族团结意识越来越清晰。

 阿尼帕.阿力马洪这个伟大妈妈收养了汉.回.维.哈四个民族的十个孤儿,这位民族妈妈家境贫寒,但她并没有放弃抚养这些孩子,并且努力的让他们吃好,穿好。当记者采访她时,指着墙上那幅全家福问她是否认识这些孩子,这位母亲说:“我是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的!” 虽然我们不能像这位伟大的母亲那样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平等对待班上的民族同学,不能受一些谣言的影响。

 一座断桥,只要有力量一定可以修复好;一盘散沙,只要有泥土和水,一定可以凝固起来;一个国家,只要有一颗民族之心一定可以强大起来。

 石榴籽一家亲心得体会 2 2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每当说起这三个离不开,我就会想起我的“保护之神”。

 悲伤逆流成河 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转折,那一天,我瘦小的身躯拖着沉重的行李来到了内初班,离开了父母,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周围是陌生的面容,陌生的声音,陌生的影子。

 总感觉自己像个没家的孩子一样,整天看着一个个陌生的影子走进教室,周围没有一个朋友。

 阴沉沉的天气,冰冷冷的心,悲伤你留成河。

 梦里落花知多少 “当当当”考试开始了,我摸着自己那沉重的头,看着那模模糊糊的黑圈圈,泪水滑过我的脸颊。

 考完试了,我独自一人坐在教室,趴在那坚硬的课桌上,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只能听到我一个人的呼吸声,不知不觉中我进入了梦乡,在梦里,她来到了我的身边。

 长相依日光倾城 她轻轻地迈着脚步走了过来,温柔地说:“怎么了?生病了吗?”我被眼前的这画面惊呆了,原来她是我们班唯一一个汉族同学红霞,

 没来得及回答,她就把我扶了起来,关切地说:“走,我陪你去医务室。” 一路上,只听她不停地唠叨:怎么一点都不会照顾自己呢?为什么不注意自己的身体?你以为没人管你啊!”我只记得她说了很多,但实在是记不起来她到底唠叨了些什么! 这时,我觉得我的世界开满了美丽的向日葵,是世界上最美的向日葵。那段日子,红霞就像我的“保护之神”,只要有困惑,她就会出现在我的身边,在她无微不至的关心下,我的病也很快好了起来,一个霞光万丈的日子,我们拉着手,面向霞光许愿:做一生的好朋友,永不分离! 我的汉语水平不高,发音也不是那么的标准,在她的耐心指导下,我的汉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闲暇之余,我也会教红霞说几句维吾尔语,日子在我们的相伴中愉快的度过。

 民族团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更加发扬光大这种精神。民族团结是新疆稳定的“保护之神”,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一起建设美好家园! 石榴籽一家亲心得体会 3 3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这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在中华大地上盛开! 在这五十六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91。59%。其他五十五个民族人口虽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十分广阔从我国东北的乌苏里江流域西北的帕米尔高原从海南岛的椰树林到内蒙

 古的大草原,都居住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这些地方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而奋斗不息。

 我们伟大的祖国五十六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谐相处,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江山,这和我们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是分不开的。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常常派人去帮助少数民族发展。

 有位汉族干部,在母亲年迈,三个孩子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两次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要求进藏工作。他把藏族人民当做自己亲人,关心藏族人民疾苦。他为藏族牧民看病、治病;用自己的收入,给生活不好的藏民买衣、买粮;还抚养了两个藏族孤儿。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人民的好干部,不行因公殉职,倒在了他所热爱的土地上。得知这个噩耗,成千上万的藏民失声痛哭,在他的墓周围,老百姓敬献的哈达堆成了雪白的小山。

 他,就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好干部——孔繁森!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让我们和少数民族的姐妹们团结起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富强! 石榴籽一家亲心得体会 4 4

 我为我生长在中国而骄傲,为什么呢?因为它不仅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还有着千姿百态的旅游风光和丰富的物产资源,更有着善良、勤劳和勇敢的中国人!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祖国的旅游风光数不胜数: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屋脊上的一朵奇葩;人类文明史上最长的军事防御工事——长城是世界的一大奇迹;被誉为“人间仙境”的九寨沟;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黄河……祖国如此多娇,怎么不令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呢? 我的祖国地大物博,有着煤炭、天然气、石油和矿石等丰富的物产资源,青海湖里有着种类繁多的鱼,大、小兴安岭有着珍贵药材,东北三省的优质大米等等……祖国在我们的心中是多么美丽!多么富饶!我们难道不应该为这么美丽这么、富饶的祖国感到骄傲吗? 回顾战争时期,为了保卫祖国母亲而光荣牺牲的烈士不胜枚举: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为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书写了光辉的历史,一种民族的浩然正气长存在祖国的大地,激励着我们不断进行。然而,在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和机会,学习他们这种爱国精神,就像季羡林老爷爷所写的那样“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们要把祖国当做自己的母亲。没有祖国,我们就没有安定的家园;没有祖国,我们就不可能快乐的成长。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该以实际行动,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母亲的繁荣富强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祖国,你是我的骄傲,我以你为荣! 石榴籽一家亲心得体会 5 5

 团结就是力量,五十六个民族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关于民族团结,我有着满满的记忆。

 还记得,上学以后,我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中国人”慢慢又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强大”。

 从小,我就为我能生活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而自豪骄傲,因为我知道,这片土地,汇聚的 56 份热情;这片土地,汇聚的是 56 种希望;这片土地,汇聚的是 56 颗炽热(chì rè)的爱国之心!我知道,我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是一个各族儿女都团结一心,共同推动社会繁荣的发展大国。所以,站在这片土地上,我似乎从来都不会担心会被遗弃,会被伤害。因为我深深地知道,中国很强大,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不会被任何困难打倒。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 56个民族56支花,56 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经济发展又快又稳; 中国在世界屋脊修建了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的建设;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008 年奥运会举办成功了。

 祖国——意味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和世代相传的人民。千百年来,她牵系、造就了我们民族至高的美和至深的爱。无数的共产党人、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抛头颅、撒热血是为了她;无数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的智慧、才华,艰辛地劳动是为了她!这是一种抵御外侮、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勇于拼搏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

 滴水在大海中才能得到永生,生命在团结中才能绽放光芒。让我们每个人都投入到伟大的民族团结进步这一洪流中去,团结进取、弘扬正气、争做民族团结的楷模。就像歌中唱到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一样。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用心、用爱,去传承各族人民永远一家亲的传统,不断谱写民族团结的新篇章!仅供参考

篇五:石榴籽征文的题目怎么写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今年春季开学,“献礼建党百年、感悟家国情怀”云端思政课成为了包头市少先队员的开学第一课。全市少先队员集体观看学习了全国道德模范、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治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等各级各类先进典型讲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事迹,在与时代结合的主题教育中获得宝贵精神财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这是包头市常态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片段。

 包头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一心一意谋发展、促稳定。全市 51 个民族心相通、情相连,共建美丽家园,共享全面小康成果。

 将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做好民族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市委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建立第一议题学习机制。市委常委会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不断在深化学习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

 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把民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摆上重要议程。去年以来,组织召开 34 次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专题会议,领导小组会议等,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要求,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调度推动各级党组织认真履职尽责,齐心协力抓好民族团结各项工作。制定印发了《包头市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的责任分工》,细化了工作内容,形成了工作台账,落小落细落实创建工作任务。

 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来,同学们,跟着我一起读……”包头市蒙古族学校课堂上,语文老师正在讲授汉语拼音,孩子们跟着老师边读边写,一阵阵朗读声此起彼伏。教学楼的走廊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有趣小视频一直在循环播放,为刚入学的学生营造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乌纳格校园电视台、奔布尔校园广播及黑板报里,一个一个感人的民族团结故事轮番登场,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滋润青少年成长。

 文化认同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今年以来,包头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工作,在全社会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生动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等活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活动,建立“互联网+民族团结”宣传微矩阵,举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特色文化、民俗民风知识竞赛,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创作推出了歌曲《情暖草原》、纪录片《草原追梦》、微电影《国境无声》、长篇报告文学《我们像双翼神马》等一批反映民族团结的文艺作品,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全市教育系统广泛深入开展了“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行动。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在全市教育系统 540 个党组织广泛开展了“六个一批”专项行动;突出青少年这个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通过成立“新时代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教育联盟”,开展“百年华诞·童心向党”、“我的家风家教家访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3 月 6 日成立的包头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成为包头市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的创新举措,是巩固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积极示范。

 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条件 走进青山区青福镇万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舞蹈厅,身着藏族服饰的阿姨们正在排练舞蹈《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队员柳阿姨说:“我们姐妹们有汉族、蒙古族和满族,大家聚在一起跳舞非常开心。社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联络情感的好地方。” 在昆区市府东路街道办事处阿尔丁 1#社区,提起“李书记 24 小时服务热线”,几乎无人不知。这是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翠兰名字命名的一个30多人的品牌服务团队。团队24小时待机,发挥“离群众最近、懂群众最多、服务群众最快”的优势,为各族群众排忧解难。“ 事成于和睦,力量生于团结”。我市在培育 200 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的基础上,通过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展览室”、“民族团结进步一家亲互助协会”、“红石榴社区文艺团”等,重点打造一批“红石榴家园”精品示范点,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方面入手,形成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民族团结进步环境。目前我市共创建命名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1166 家,旗县区级示范单位 1400 多家,培育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5 个、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28

 个,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1 个、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2 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19 个,受表彰的国家级模范集体 17 个、模范个人 17 人,自治区级模范集体 136 个、模范个人 171 人,市级模范集体 1516 个、模范个人 2262 人,形成了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浓厚氛围。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当下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我市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常态化、长效化抓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让共同体意识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牢牢扎根。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展望未来,只要我们始终站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到工作各领域、各环节,促进各族群众全面交往、广泛交流、深度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就一定能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篇六:石榴籽征文的题目怎么写

2020 年

 我是一颗石榴籽 —— 我的民族团结故事

 响应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年单位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结对认亲心连心,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抱在一起。

 我怀着期盼的心情,与同事们踏上前往**地区**县的列车,看望远在千里之外的亲戚。一出**县火车站站台,单位负责接送的同事出行人员一同合影后,就坐上汽车奔赴**乡,沿路有画着各种彩图的围墙,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天气暖和,欣赏着郁葱的树林,一望无际的田野,美丽的油菜花地,闻着空气中弥漫的花香,心旷神怡。

 我的**族亲戚**是一位不到 34 岁的小伙子,他很小就没有了父母,作为一个孤儿,靠着流浪,真正吃着百家饭,饱一顿饿一顿的生长到今天。天气暖和,在树林带里过夜,天气冷了,就在别人家打工,得以宿食。

 在现在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还有如此的生活境况。第一次见面,我就被他的身世震撼了。我托工作组的同志给他安排住房,托**和朋友给他找工作,还托一个村里的同事家的亲戚给他介绍女朋友。当然,我每次给他带**元现金,也给他带过吃的和穿的,我是多么希望他的生活能和大部分人一样呀!

 

  每次见面,匆匆而过。我的**族亲戚**总是风尘仆仆,因为他必须努力,他总在打工,他知道我要去看他,总是早早等候在村口,他在这样的情况下,还那么乐观,每次憨厚地笑容都深深触动我的心灵。他是多么淳朴,他还主动给我打过电话,当然,我会在有翻译的情况下与他互动,他给我带过新鲜无公害的杏子、核桃,虽然我不收,但总是盛情难却。我去看望他,说他衣服都烂了,给他买的衣服咋不穿,他笑着说,舍不得。我给他带的小吃,他也吃一半,留一半,总是舍不得。上次给他吃水果,他说他的牙齿都不行了,我听了好心酸呀!现在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的身体就已然年迈。他勤劳能干,一天摘棉花可以摘 100 公斤左右,靠劳动打工是光荣的,我为他的努力能干而骄傲!**族的小伙子,在他这个年龄,早都做爸爸了,他却没有人互相照顾。上次见他,他羞涩地告诉闵倩同志,他谈了女朋友,我真为他高兴!他很好学,由于双方每次沟通不方便,他现在都上夜校学汉语了。他说,汉语一定要学,是呀,我上次给他联系的工作,他要是会汉语,生活状况就能上升一个台阶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单位驻村的工作人员将他安排了给村里当保安,每个月有了固定的收入,安居房也在安排名单中,再要娶妻生子,生活就慢慢甜美了,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了。

 以下内容字体设置白色隐藏

 我希望我像一粒石榴籽的种子,和**成为不分你我的一家人。手拉手,心连心,交朋友。他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真情地帮助他解决实实在在的眼前困难,未来让他们一家人感受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因工作调动,我的亲戚换成**地区**县**乡的**,同样是一个年轻的小伙,有一个温暖的家,勤劳的打工族,可爱的孩子,家中有年迈的母亲。因家中夫妻俩在外打工,我就利用结亲时间去家里给予钱财和物品上的帮扶,将大道理化小道理,聊聊家常,谈谈党和国家的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大局意识,自觉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加强“四观、五个认同”和“去极端化”的宣传,做到心向党、心向祖国、心向社会主义,凝聚起建设美丽新疆,共筑祖国梦想的人生观、社会主义价值观。利用网络微信加强联系,谈谈家庭成员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结合实际,互相鼓励,共同奋斗。民族团结促和谐,长治久安谋发展。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团结一家亲,众志同心,托起中国梦。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印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面对剩余脱贫难度和新冠肺炎影响,我经常询问**的复工复产情况,他也经常帮助村里的贫

 困村民,虽然自己面临挑战和困难,但对未来脱贫奔小康有着坚定的信心。我把民族团结的思想当作我的种子,我一直在培育我的种子。一颗小小的种子要生长,它拼命的钻出地面,即使被压在石块下面,它也总要曲曲折折、顽强地挺出地面来,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我将结亲认对的工作讲给了我的孩子,我希望有机会,我们能一起去看望我们的亲戚,见一见淳朴上进的村民。我要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深埋在孩子心中,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出去。

 种子,只要有水、空气、阳光就能发芽。有的可以经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后还可以发芽,我要做一粒种子,要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的担当和责任。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果实通过结对认亲活动的开展,把维护民族团结转化为自觉行动,进一步唱响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是一家"的主旋律,使民族团结教育深入人心。让各民族干部群众更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花儿最鲜艳,民族团结的果实最甜蜜、民族团结的人民最幸福。

 一棵石榴种子的三种结局:放到花盆里栽种,最多只能长到半米多高;放到缸里栽种,就能够长到一米多高;放到庭院空地里栽种,就能够长到四五米高;我把民族团结的思想当做我的种子,我要将它种在大地上,让身边的每个人都成为自觉践行民族团结的好公民。

 我是一颗石榴籽!我要从自己做起,做维护民族团结的典型,为大美新疆献一份力,为民族团结谱写优美的颂歌!

 

篇七:石榴籽征文的题目怎么写

籽      作者伊迪丝・华顿      吴静    彭阳辉    译    脱剑鸣    校      一      夏洛蒂・阿什比在家门口的台阶上停下了脚步。夜色涂抹着三月里这个明媚的下午喧嚣的都市生活正达到高潮。她转身背对那一切在老式大理石地面的门厅站了一会儿然后将钥匙捅进了锁孔。里扇门窗垂挂着的吊帘使室内的光线变得很柔和暖暖融融而又朦朦胧胧让人看不清里面都有些什么。在刚嫁给肯尼斯・阿什比的那几个月里她总是喜欢每天在这个时候回来回到这所久已被商业和时尚遗忘而显得安静的屋子中来。纽约无情的喧嚣遮天蔽地的灯火拥塞的交通、房舍、生活及思想所带来的压抑同这所她称为家的避难所之间的对比总能深深地打动她。她在飓风的正中心找到了一座小岛——至少她自己曾经这样以为。然而现在就在最近几个月里一切都变了她总是在门阶上犹豫不决而且总得强迫自己进去。 她站在那儿心里想着屋内的情景挂着旧版画的大厅旋转的楼梯左手她丈夫那间长长的陈旧的藏书室里面挤满了书、烟斗和几把破破烂烂的扶手椅看见那些扶手椅谁都会想坐上去沉思一番。过去她是多么喜欢那间屋子啊楼上是她自己的起居室自肯尼斯的前妻去世以来因为一直缺钱里面的家具及墙上的饰物都未曾更换过。夏洛蒂改变了家具的陈设增加了一些书籍摆了一盏台灯还搬进来一张桌子从而把它改造成完全属于她自己的屋子。甚至早在她拜访前阿什比夫人的时候那是她对她唯一的一次拜访她就怀着一种天真的妒嫉环顾四周觉得它正是自己所希望拥有的那样一间起居室。对前阿什比夫人她了解不多只觉得她待人冷淡像是那种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而今她完完全全地拥有这间起居室已经一年多了——那些个冬日的黄昏里她总是匆匆地赶回这间屋子或坐在炉边看书或伏在宽大的书桌上心情愉快地写回条或检查继子们的抄写本直到听见丈夫的脚步声。 朋友们有时会来坐坐而多数时候都是她一人在家相比之下她更喜欢后者。因为那是同肯尼斯厮守的另一种方式她可以回想早上分手时他说过的话。 想象他晚上回家后几步跑上楼梯见她独自呆着便一把将她揽入怀中时又会说些什么。 然而现在她脑海中只有一样东西——客厅桌上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那封信。 在搞清楚它是否在那儿之前她是无法去想其他事情的。那样的信总是一个样儿——一个四四方方的灰信封上面写着“肯尼斯阿什比先生”字样字体醒目落笔却很轻。第一次看见夏洛蒂就觉得这很特别字体那样雄劲有力的一个人下笔竟会那么轻收信人姓名写得总像

 是钢笔快没墨水的样子或者像是笔者的手腕过于纤弱不胜负荷。更让人好奇的是尽管一笔一划都富有男儿气概但字体却明显地出自女人的手。有些人写字你看不出性别差异有些人的字第一眼看上去就是男人写的而灰信封上的字却毫无疑问是女人字体尽管写得很有力充满自信。信封上除了收信人姓名以外从来不写别的既没有邮票也没有地址。 极有可能是写信人亲自塞进信箱的——可这是谁呢信是女佣在关百叶窗开灯时从信箱里取出来的反正夏洛蒂总是在傍晚天黑下来后看到它在那儿。她总用单数“它”去想那信尽管那样的信在她婚后已经有过好几封——准确地说是七封——因为它们看上去一模一样于是在她脑海中它们便重叠成了被她称作为“它” 的一封信。 第一封是他们蜜月归来的那天来的他们在西印度群岛旅行了很长时间两个多月后才重返纽约。那天晚上他们同肯尼斯的母亲共进晚餐很晚才回自己家一进门她就看见那个灰信封孤伶伶地躺在客厅桌上。她比肯尼斯先看到它第一个念头便是“咦这字体我以前见过。”但她想不出是在哪里只是每次看到灰信封上浅浅的字迹时才想起在哪儿见过而且若不是那天她凑巧看到丈夫瞟见它时便眼睛一亮她是不会去留心那封信的。那一切都是一瞬间的事——他看到那信伸手拿起它把他的近视眼凑近去细看而后猛地抽出挽着夏洛蒂的手臂向吊灯走去背对着她。她等着——等他出声等着他发出一声惊叹等他拆信可他一言不发地把信塞进衣袋随她走进书房。他们在炉边坐下各自点上一支烟他一直沉默着头闷闷不乐地靠在扶手椅上眼睛盯着炉床后来又突然用手捂着前额说“今晚在我妈那儿真是热得够呛我的头都快要裂了。我自己去睡你不介意吧”。 那是第一次。自那以后他拿到那信时夏洛蒂都不在场。通常它来时他都还未下班夏洛蒂只得让它躺在那儿而自己则上楼去但是即便没看到她也能从他脸上表情的变化看出它来而那些个晚上她很少能在晚餐前见到他。显然不管信里写着什么他都想自己去应付而那之后他总是显得苍老了许多仿佛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与勇气并且差不多忘记了她的存在。有一晚他整晚不说话而一旦开口则常常是拐弯抹角地批评她家里的布置不合理或者建议她改变某些家务管理有时还会不太自然地问她有没有觉得乔伊斯的保姆过于年轻浮躁有没有亲自留心给彼得——他嗓子发炎了——穿戴好再让他去上学。这种时候夏洛蒂就会想起她同肯尼斯・阿什比订婚时朋友好心的劝告“同一个心碎的鳏夫结婚那岂不是太冒险了吗要知道爱尔西・阿什比始终占据着他的全部身心。” 而她又是怎样开玩笑似的回答“他或许会乐意溜出来透口气吧。”这一点她当时确实说对了。在最初的几个月里不需要别人告诉她她也知道肯尼斯同她在一起非常幸福。当他们度完蜜月回来劝过她的那位朋友问道“你对肯尼斯施了什么法术他看上去年轻了二十岁。”这一回她愉快地答道“我想我是把他从过去的生活中彻底拖出来了。”  在那些灰色信件一封封地飞来之后她在乎的不止是他那种缩手缩脚找茬的不安举动——似乎并非出自他的本意——还有他在收到了那

 样的一封信后的眼神。那种眼神不只是毫无爱意甚至不只是淡漠那是一个曾远离了日常生活的人回到熟悉的环境中对一切都感到莫名其妙的眼神。她对那种眼神的在乎远远超过了对他找茬闹事的烦心。 虽然从第一封信起她就确认灰信封上是一个女人的笔迹但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没有把那些神秘信件同私情联系起来。她太相信丈夫的爱太自信自己已填满了他的生活根本想不到那上面去。它似乎从未给他带来任何情感上的欢愉因而更像是律师的事务信件而非私人信件。大概是个烦人的委托人写来的他常说女委托人差不多个个难缠——她们不愿他的秘书拆看她们的信便把信直接寄到他家里。是这样如果确实如此那位不知名的女性一定尤其讨厌这可以从她的信所产生的效果上判断出来。而且尽管在职业道德方面他可以称得上是位典范但他没有一点点抱怨且从未对夏洛蒂提起某个讨厌的女人为了一起不利于她的案件对他纠缠不休这还是有点奇怪。他也不止一次地对她说过这一类的隐秘——当然是略去名字和细节的但是对于这些神秘的信件他却始终守口如瓶。 还有一种可能说好听点叫“藕断丝连”。夏洛蒂・阿什比是个深谙人事的女人对于人心的错综复杂她从不抱幻想而且有关“藕断丝连”之类的事她也耳闻目睹了不少。可她嫁给肯尼斯・阿什比后她的朋友们不仅没有暗示过这类可能性反而说“这下你惨了嫁给一个大情人不过是挂名差使。肯尼斯自看见爱尔西・考特后连别的女人看都再没看过一眼他们婚后那些年他看上去总是更像一个快快不快的情人而不是一个安适舒心的丈夫。他决不会让你动一把椅子或挪一下台灯的而且不管你去做什么他心里总会拿爱尔西同你比较的。” 朋友们的警告并未成为现实他只是偶尔对她带孩子的能力有些怀疑渐渐地就连这也因为她的好脾性和孩子们对她显而易见的好感而烟消云散了。肯尼斯最好的朋友说过若不是出于对自己职业的热忱肯尼斯恐怕早随他前妻去了可这位忧伤的鳏夫却在两年之后受上了夏洛蒂・高斯在一场热烈的求婚后娶了她并带她到热带去度蜜月并且自那以后一直保持着最初的那种情人似的温存体贴。他在求婚之前曾坦白地对她提过对前妻的挚爱以及她卒死后他的绝望但即便在那时他也不是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的生活无法重新开始。他曾那样坦诚自然地对夏洛蒂承认自己从一开始就希望将来生活会重新赐福给他。婚礼之后当他们回到这幢他与他前妻共同生活了十二年的屋子时他几乎是立刻向夏洛蒂道歉说因为没有钱而没能为她重新装修整幢房子但他知道每个女人对于家具和家庭布置——男人从不注意这一类的事——都有自己的一套他请求她自行安排做一切她认为合适的变动不必征求他的意见。而她呢也尽量不去作什么变动。就这样他们在旧环境中开始了新生活但他却表现得很坦然她也就很快地自在起来了而当她发现一直挂在他书桌上方的爱尔西・阿什比的画像在他们不在时被移到了孩子们的屋子里时她竟忍不住深感内疚。她清楚自己是这次“放逐”的间接原因因而对丈夫提及了此事。但他说“噢我想她应该看着孩子们长大。”那回答打动了夏洛蒂的心而且令她心满意足。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不得不承认没有那张冷美人的瓜子脸在书房墙上监视她感觉在这幢屋子里过得更舒心更自在对丈夫也更有信

 心。肯尼斯的爱仿佛已刺探出她连对自己都难以承认的秘密——她急切地需要感觉到自己才是他的主宰即便是对他的过去。 尽管有那深埋心底的幸福支撑着她可奇怪的是最近她还是发现自己有些焦虑不安。那种焦虑确实存在并在这样一个下午——也许是因为她比平时累也许是找新厨子的种种麻烦或者别的什么微不足道的心理上或生理上的原因——她发现自己无力与之抗衡。手里拿着弹簧门的钥匙她回头向寂静的小街以外的繁华大道望去天空已经被这城市的夜生活照得通亮。“门外是摩天大楼、广告、电话、无线电、飞机、电影、汽车以及其他所有二十世纪的发明创造”她想“而门里面却是我无法解释也无法与之相沟通的东西这东西像生活一样神秘像世界一样古老……胡思乱想有什么好担心的呢现在已有三个月没收到过那信了——自我们在乡间过了圣诞节回来的那天起……奇怪的是它们似乎总在我们度假之后来……我又凭什么以为今晚就会有一封呢” 她真不明白为什么——而这正是最糟糕的至少是最糟糕之中的一件——有多少天她站在那儿因为预感到某种不可思议、无法忍受的事正在挂着帘子的门里边等待她而浑身打着寒颤可是等她开门进去却发现什么也没有又有多少天她因同样的预感而浑身发冷进门后发现躺在桌上的灰色信封证实了这种预感。所以从上封信来过后她每晚都会感到那种不祥的预兆每晚进门时都会觉得寒气袭人因为她总是害怕那封信又来了。 唉她受够了她确信自己不能继续那样下去了。如果说她丈夫在信来的当天面色惨白、头痛欲裂他似乎很快就会恢复过来可她不行。对她而言那种压抑是持久的原因很简单她丈夫知道信是谁写来的都写了些什么。他事先已经对要应付的事有所准备尽管可能不好应付可他总是主动的而她却被蒙在鼓里一无所知只能一个劲地胡思乱想。

  “我受不了了我一天也受不了了”她一面用钥匙开门一面大声说道。 她开了门走进去看见那儿桌子上躺着那封信。      二      看到那封信她几乎有种高兴的感觉。因为它证实了一切仿佛给模糊的整个事件打上了确实无误的封签。一封给她丈夫的信一个女人写来的——毫无疑问是一起令人作呕的“藕断丝连”。她还不相信还绞尽脑汁去想些牵强的解释可真傻呀。她满脸蔑视地拣起那个信封对着光凑近看了看只看清了里面信纸折叠的轮廓。她知道现在不搞清楚纸上的内容她就别想安稳了。 她丈夫还没回来六点半或七点之前他是很少从办公室回来的而现在六点还不到她完全有时间把信拿上楼每天这个时候炉边的茶壶总微滚着等待她的归来只要把信的封口在茶壶的热气上润一润她就可以解开谜团然后把它再放回原位。没人会发现而折磨着她的不安也会从此消失。当然还有一个办法是直接问她丈夫但那似乎更难。她把信夹在拇指和食指间掂了掂又对着光看了看然后拿着上楼去——可马上又下来把它放回桌上。 

 “不很显然我不能那么做”她失望地说。 她该怎么办有那封信躺在楼下她丈夫很快就会回来拆了信之后独自走进书房——每逢灰色信封到来他总是这样一想到这她就无法上楼一个人呆在那间温暖舒适的屋子里给自己倒杯茶测览来往信函翻翻书或看看评论文章。 她突然决定要等在书房里亲眼看看看看他和那封信之间在自以为不为人所知的情况下会发生些什么。她奇怪以前怎么没想到这个主意。只要把门留条缝 坐在门后的角落里 就可以观察他而且不会被发现……对就是要这样看看她拉了一把椅子坐到那个角落里盯着门缝等待着。 自记事以来这是她头一次企图偷窥别人的秘密...

篇八:石榴籽征文的题目怎么写

工运 2016.5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 — 一师七团开展民族团结、推动兵地融合的故事□ 杨海凤 裴桂革2016年 2月 8日大年初一,一师七团团部烟花、爆竹不绝于耳。而家住在八连偏远牧场的八年级学生尤里瓦斯·莫拉库尔班家却静悄悄的,和往常没有什么区别。放假了,在地里帮妈妈撒羊粪的维吾尔族少年尤里瓦斯依然穿着那身蓝白相间的校服,身上斑驳的泥土,脸颊流淌的汗水把他不苟言笑的脸颊衬托得越发黑瘦、英俊。正专心于自己手中的活计时,忽然读六年级、品学兼优的妹妹哈力旦兴冲冲地跑来,连声催促:

 “哥哥快回家,咱们学校的老师来看望我们了。”理念开启“双语”教育大门七团中学建于上个世纪 50年代,现有 33个教学班,1216名民汉学生(其中维吾尔族学生 87人),114名教师。近年来,随着兵团职能作用的转换,七团党委把民族团结与交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城镇化发展为平台,以文化交融为载体,主动承载起周边乡镇民族孩子“双语”教育的政治责任,并出台优惠政策、提供各种方便,鼓励团中学、幼儿园开拓视野,招收周边地方维吾尔族孩子入校学习。以此推动兵地各民族间相互嵌入式发展的新事业,充分发挥了团场先进文化示范、引领、带动作用。2015年秋季招生,团中学一下子又新增了 66名地方维吾尔族中小学生。为了方便这些学生安心学习和生活,团中学采取封闭式管理,安排他们全部住校,并抽调了 4名性格稳重、有经验的老教师负责他们的生活起居。这些生活老师每天手把手教孩子们叠被子、整理床铺、收拾房间,每天早上帮助不会自己梳头的维吾尔族女孩子梳辫子。有时候,一年级小同学不小心尿裤子、尿床了,4位生活老师总是耐心仔细地帮助他们更换干净的衣裤、晾晒被褥,并及时通知家长送来换洗的衣物。“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金秋 10月,落日余晖,静谧的七团中学,随着一串清脆的放学铃声响起,郁郁葱葱、被染成一片金色的校园霎时欢腾起来。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与大量的同学背起书包涌向校门情景相反,团中学二楼政教处办公室门口,一个又一个穿着印有“七团中学”字样的校服的维吾尔族小巴郎们,不是忙着去宿舍,也不是忙着去食堂,像商量好了似的,他们从各自不同年级的教室里走来,一起伸着头,轻轻推开虚掩的门扉,很快向那个固定的位置瞟一眼,看见管理他们日常起居的副主任赵莉莉老师,一下子都亲热地围了上去。家住在团场周边哈拉塔乡十六大队的三年级(3)班的小女生哈尼克孜.买买提,抢先走近赵老师,想问候的话还没说出口,赵老师就笑眯眯地搂过她,轻轻抚摸着她小脸蛋上的几道细细的小皱皮,关切地询问她:

 “哈尼克孜,这几天是不是又忘记擦郁美净了?你看你漂亮的小脸蛋又成哈蜜瓜了。”8岁的哈尼克孜垂下她大大的眼睛,害羞地点着头,不好意思地笑了。“哈力旦,你没有按时吃药么,一个星期了,怎么手上的风疹块还没下去?”安抚完哈尼克孜,赵莉莉老师伸手牵住一直站在边上,默不作声的六年级女生哈力旦·库尔班捧着书本的手。忽然,她垂下目光,盯住女孩那裸露在外面的长手臂仔细看了起来。只见女孩手臂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风疹块,她心疼地问。“吃药了,但是还是很痒。”女孩困惑地低声用流利的汉语说。“肯定是药不对症,别急,明天老师带你再到门诊上好好看看。”负责学校住校生管理的赵莉莉老师介绍说:每天和这些离开父母求学的民族孩子在一起,他们和我们汉族孩子没有区别,一样的纯真、热情和友好,都是一朵朵需要浇灌和护理的花朵。作为他们的老师,主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有机会倾诉,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责任。说起责任,2015年期中考试荣登学校“十大明星”之一的九年级(2)班的民族学生胡西塔尔深有感触地说:“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骑车我被摔断了腿,一个多月后,当我能来上课时,我的成绩严重跟不上班里的进度了。我害怕重读,找到我们班主任老师,老师最终同意我跟班试读。那些日子,为了让我成绩尽快赶上来,老师经常加班帮我补习,去他家开“小灶”简直是家常便饭。要不是当年的老师帮我,就不会有我今天的好成绩。我在乡里读书的妹妹就很羡慕我在汉族学校学习,羡慕这里的老师对我们抓得紧、管得严。为了让妹妹学习赶上来,我每周回家都要教她汉语,现在她的汉语成绩是他们学校最好的。”民族融合从娃娃抓起一师七团与哈拉塔乡毗邻。长期以来,团党委坚持开展兵地共建相融活动,其中包括抓娃娃教育。规定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凡是有来团场入学愿望的,团幼儿园和团中学全部予以接纳,办理入学手续;学习期间,民族学生和七团职工群众的子女一样全部特别报道 10

 2016.5 兵团工运享有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优惠和收费。自 2012年来,七团党委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更新教育教学设备,引进人才,2014年又投入资金为团中学新建了环形塑胶跑道,装修了双语幼儿园,不断提升办学条件,创造良好育人环境,以此吸引更多的儿童入托、学生入学。2012年 3月,七团双语幼儿园终于建成并开学了。一天,园长李玉华办公室走进了一对维吾尔族青年夫妇,身边跟着一个四五岁大的小男孩。得知他们想送孩子入托的愿望后,李园长二话不说立刻为他们办理了入园手续,并承诺幼儿园会尊重地方民族习俗,给民族儿童另外开伙做饭,让他们和汉族巴郎一样愉快地学习和生活。让幼儿园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又有几个维吾尔族小巴郎前来报名。几个月后,园里的小巴郎人数达到 65名。一年后,几乎不懂汉语的小巴郎们均能用汉语正常交流了。2015年,在三年的时间里,前来入园的小巴郎达到298名。其中许多小巴郎通过学习,不仅会说流利的汉话,而且会写汉字,2014年底,在阿克苏地区教师幼儿双语口语大赛中,大(4)班 6岁的苏热亚·吾斯曼荣获优秀奖,让家长们满意得夸七团幼儿园—— — 亚克西。家住在哈拉塔乡的西尔扎提·阿合尼亚孜,2012年入园时只有 5岁,不会汉语,不识汉字。如今已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他,通过在团场的学习,他变得越来越活泼,学习也越来越好,被大家选为班长。为了方便他学习,2015年夏季西尔扎提的爸爸妈妈居然在七团开起了饭店,长期定居在七团。阿布都塞米·肉孜上了两学年大班,刚来幼儿园时不爱说话,像个小哑巴似的,整日呆呆地坐在墙角,老师们教他拼音和数字,他也不读、不写。一天他的爸爸一手拿着一根柳枝一手推搡着满脸是泪的阿布都塞米进了班里。见到班主任肖艳老师,爸爸指着小阿布都塞米用简单生硬的汉语对肖老师说:

 “如果他再不好好说话、不好好学习,就告诉我,我让他退学回去放羊。”见此情景,肖艳一下子也着急了,如何启发他说话呢,成了肖老师的一个心病。有意无意,她总是让自己的视线追着阿布都塞米。终于在一次建构游戏中,肖老师发现了这个孩子的闪光点。那天肖老师拿出了幼儿园购置的积木,组织大家搭房子。看到积木,阿布都塞米一开始只是莫不关心地瞟了一眼,随后,肖老师发现他盯视其他小朋友盖房子的眼神格外专注、格外明亮时,心思不觉一动。她另外又拿出一盒积木来到阿布都塞米的跟前,摸着他的头一字一句慢慢地说:

 “阿布都塞米,盖房子很好玩的,老师跟你一起玩,好不好?”不知是肖老师一脸的柔和,还是积木本身的吸引力,总之,只是片刻的迟疑,这个小哑巴似的小巴郎终于伸出了他固执的小手,并且很快投入到“盖房子”游戏中。让肖老师又惊又喜的是,游戏中,阿布都塞米·肉孜不仅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搭建出各种不同造型的房子,而且每完成一个“作品”,他都会露出开心的笑容。这一发现让肖老师如获至宝,有意无意,她组织班里更多的小朋友跟阿布都塞米一起建高楼。一来二往、一天又一天,意想不到的结果发生了,昔日的“小哑巴”开口说话了!原来他能够听得懂汉语,上课也能举手回答问题了,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几个星期后,他还动手绘画。那天他画了楼房、画了树林、画了小草,闪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雀跃地来到肖老师身边,并一一展示给老师看。从那以后,他的爸爸也没再提退学放羊之事。2015年 7月,阿布都塞米·肉孜顺利地从幼儿园毕业了。三年来七团幼儿园连续荣获“兵团 A级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称号,荣获师市“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2015年 4月被评为一师阿拉尔市一级双语幼儿园。为了推动双语幼儿园教育教学,几年来,团场不仅从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抓起,还重点加大了师资力量的投入。先后向全社会公开招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幼教老师近 40名。自办维语 40句教材,鼓励幼师带头学习维语。同时还有意识地招聘并培养维吾尔族教师,2015年 8月的一次公开招聘中,21岁的维吾尔族大专生塔吉古丽·巴拉提在她的汉语笔试中第一句话就写道:

 “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负责团文化、教育工作的党委常委、工会主席杨海凤说:

 “我们与地方民族同胞交流交往交融,文化交融是其次,思想上的交融才是最高交融。我们七团兵地民族融合从娃娃教育抓起,走嵌入式发展的道路还很长,需要我们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但是,我相信,坚持就能出成果。”“五个一起”架起各民族友谊桥梁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时曾指出:兵团要发挥安疆固边的稳定器、民族团结的大熔炉、先进文化示范区作用。七团党委从大局出发,从推动建立兵地之间和各民族之间相互嵌入式发展的要求出发,在全面吸纳接收哈拉塔镇的民族群众子女到团场入学时,因地制宜,努力用真诚友善的服务态度,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以及公园式的城镇化建设环境,吸引周边哈拉塔镇的民族群众孩子入学。近两年来,团场积极争取中央、兵团和浙江援建资金 940万元,自筹资金 2500万元,对七团教学楼进行抗震加固改造,幼儿园教学楼改造,新建了风雨塑胶操场,完成了均衡教育达标教学设施的配置,将幼儿园和学校食堂由私人承包经营收回公办,进行了学校食堂宿舍管理标准化创建。与此同时,加强学校教学管理,推出了“五个一起”融合式教育管理模式,即:各族学生混合编班,学在一起;安排各族学生全部住校,混合住宿,对离家较远的幼儿实行全托制,各族孩子共同生活在一起;学费、生活费等各项政策统一标准,维汉幼儿平等对待,管在一起;组织各族学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让孩子活动在一起;召集各族家长一起开联系会,特别报道 11

 兵团工运 2016.5请懂汉语的维吾尔族家长当翻译,共同管理好孩子的生活、学习,民汉家长、孩子交流在一起。为此,团双语幼儿园坚持开展了每逢周五家长开放日和每月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坚持开展家长会与家长访问日活动。每逢活动日,维吾尔族家长们都会接到老师们的邀请。当他们一次次感受到自家的宝贝们与汉族学生没有区别地玩耍、学习并不断地进步时,没有一个不是脸上挂着笑容,直夸亚克西的。年仅 3岁的斯米地古丽是个没有母亲的小姑娘。半年前,父母离婚,小古丽跟着只有 29岁的爸爸生活。那些日子,爸爸白天帮人打馕,只好把她锁在房子里任其在地上摸爬滚打。后来听七团的亲戚介绍说这些年七团小城镇不仅建设得好,而且也欢迎有手艺的人投资兴业发展二三产业,会打馕的爸爸于是带着她从喀什来到七团,并和亲戚合开了一家小餐馆。然而,就在小餐馆要营业时,整天在地上爬的小古丽成了爸爸头疼的事。2013年 9月的一个周末,爸爸办事路过幼儿园,远远就被大门外一群等待接孩子的各族人群吸引了。他三步并作两步,惊讶地发现很多和小古丽差不多大的维吾尔族小巴郎们被幼儿老师们送到门口,并亲手交到正在等候的家长们手上。他眼睛一亮,立刻带着小古丽找到了园领导。幼儿园的老师们热情地接待了父女俩,立刻收小古丽入了园。记得刚入园的那一个星期,被分在小小班的小古丽每天缩在墙角不和任何人交流。负责小小班的三位老师看在眼里怜爱在心上,不约而同纷纷承担起了妈妈的责任。每天清晨,老师们帮她洗脸、梳头,给她的小辫子上系上漂亮的头花。晚上,带她看电视,帮她洗澡、洗头、洗衣裤袜。因为小古丽送的是全托,每逢换洗衣服时,老师们都会把自己家女儿的小衣服拿来替她换上。渐渐地,小古丽开口说话了,先是维语,后来一口顺溜的汉语。如今这位昔日的小“泥猴”,可是幼儿园可爱、活泼、人见人爱的漂亮小巴蒂。父亲每次来园接送她时,脸上总是洋溢着感激而欣慰的笑容。七年级的尤里瓦斯·莫拉库尔班与六(1)班哈力旦·莫拉库尔班及五年级的姆巴热克·莫拉库尔班是亲兄妹。十多年前举家由地方迁入七团八连放牧、给人打工为生。2006年爸爸因病去世,家里 8个孩子(其中 4个孩子是收养的)全靠妈妈一个人抚养,生活非常困难。2013年,当他们成绩优良的姐姐阿吉古丽突然说什么也不愿意上学时,老师们才知道了他们家庭的实际情况。从此他们兄妹三人成了学校和老师们格外关心的对象。哈力旦初潮时羞于告诉老师,也不敢向母亲要钱,管理学生宿舍的赵莉莉老师细心地发现了这个情况,赶紧给她买来了干净的衣裤和生活用品,并给她进行了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2014年,由于盖房子,家里欠了别人 4万元钱。作为哥哥的尤里瓦斯特别懂事,学习之余,几乎每周休假回家都要帮助母亲放羊、锄草、打顶、拾棉花。有一个周末完后的返校日,班主任王喜玲老师发现好学的尤里瓦斯居然没有按要求记笔记,她走到尤里瓦斯跟前,这才看到尤里瓦斯一双黑瘦布满老茧的手因为握笔的右手受伤了.....当下王喜玲老师把他带到医务室进行包扎。为了减少妈妈负担,平常课余时间,懂事的尤里瓦斯也会悄悄到学校附近的果园和棉花地里给人打工,王老师知道后,严厉地批评了他,并拿出自己的工资给他添置衣物和学习用品。团中学在他们兄妹的住宿和生活上也优先给予了很多补助。2015年 10月,当黑龙江红兴隆新闻社团把第一批 11700元的助学捐款汇过来时,得...

篇九:石榴籽征文的题目怎么写

敬的各位

 大家好!

 我是 XX 单位的 XX,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 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记得在上海上大学的时候,班上只有我一个新疆学生,大家对我充满好奇。问我怎么长得不像新疆人?是不是新疆族?怎么没有小辫子?班上的一位上海男生故意说着阴阳怪气汉语,以为自己说的就是新疆话,其他同学居然也在感慨,他说的新疆话越来越标准了;看见兰州拉面店里有新疆大盘鸡,就以为以为兰州拉面是新疆人开的;和温州同学去古镇旅游,他姐姐悄悄发短信问他:这个新疆同学可靠否?我每天都要面对同学们各种各样让我哭笑不得的问题,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能让他们客观真实的了解新疆,了解我的家呼图壁,很多时候我只能感慨,这个世界不了解新疆。他们只知道哈密瓜和羊肉串,甚至会把维吾尔族叫做回族。

 会有些善良的同学心疼的对我说,既然出来了,就别回去了,新疆多乱啊,太不安全了。还有些没去过北方的家伙对我说,新疆多冷啊,我可受不了。我说, 我承认新疆有一小撮东突恐怖分子时刻在 密谋搞民族分裂活动,但是新疆 的大环境仍然是十分和平安定的。我们照样过着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的生活。你在你们家乡是怎么过的,我们在新疆就是怎么过的,大家都一样。

 我也曾觉得新疆的冬天很冷,夏天

  很热,想象内地都是温暖舒适。离开了新疆我才发现上海的夏天是蒸笼,新疆的夏天是干爽,上海的冬天是室内不堪忍受的湿冷导致的冻疮,新疆的冬天是温暖的炉火。

 出门在外,才发现我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新疆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新疆的各族中华儿女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开发建设新疆,共同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共同铸造了荣辱与共、生死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共同凝聚了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我们身边有许多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从自治区民族团结模范王艳娜用自己的一个肾去救一个患有尿毒症的维吾尔族小伙子,我们伟大母亲阿尼帕收养十几名各族孤儿,在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把他们都养大成人,呼图壁县的王桂珍大妈几十年来照顾和帮助少数民族家庭一次次渡过难关,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作阿同汗,比作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现在还成立了阿同汗服务队,无私帮助着更多的人,传递着爱心,传递着正能量。晚上漫步在世纪园,处处都是欢乐的海洋,积极向上的各族人民闻歌起舞,我常常想,那些企图破坏祖国统一的暴恐分子最终的结局就是下火狱,并且永居其中。如果有着极端化思想的人也能够一起跳舞,他们一定会转变观念,珍惜这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游园社区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的名字叫做牙生.白克力, 16 年前,他们夫妻发现了一名汉族孤儿,他们亲生的大儿子有着身体和智力的双重残疾,家庭条件十分窘迫,但是仍然坚定的决定收养这名汉

  族孤儿。在牙生白克力夫妻俩的精心呵护下,这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如今已经上高中了。近日,县电视台的记者联系了我们社区,想要对牙生白克力和他收养的孩子进行采访,希望通过报道能让这感人的事迹从呼图壁县向更多的人、更远的地方传播。但是,牙生白克力亲自来社区找我,委婉的拒绝了采访的事,原来他是害怕这件事传出去,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他说,他和妻子年迈,妻子又患有重病,家里确实很困难,电视上报道了之后,也许会有很多爱心人士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但是他们对这个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如果为了缓解经济上的困难而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他是做不到的,所以他想要安安静静的守护这份天伦之乐。

 像这样民族团结的典型有许多。这就是民族大家庭之间的团结友爱,各族群众树立、开放、包容、文明、科学的理念,民族团结工作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欣赏、相互包容、树立典型,推动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在全社会形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热爱新疆、建设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各民族人民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推荐访问:石榴籽征文的题目怎么写 石榴 征文 题目

热门排行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篇1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5月1日起施行的《信访

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基层财政

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 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巡察谈话情况报告

从《开国大典》谈中国油画民族化

“油画民族化”是1956年9月全国油画座谈会上提出来的,在当时的社会中,它不只是一个口号和一个新名词

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掘和应用

摘要: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因其有针对性的题材、富于启发性的内容、强大的艺术魅力,对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促

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xx村党员

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亲爱的朋友,

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 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向巡视组工作情况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docx 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docx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一、职工代

(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 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