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优化于改
体会议,企业标准明确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另一方面,对行业没有硬性规定的,都制定标准规范。如针对建筑和设备设施,汉中烟草设计了《设备设施拥有量分布状态表》《建筑物耐火等级及危险建筑面积汇总表》《电源、信号防雷设备设施明细表》等;在用电管理中,明确指出“移动插座应离开地面0.2 m以上距离”等;要求厨房内易燃气体管道、接口、阀门仪表必须每15日进行一次测漏检测等。实现了业务操作从“自选动作”到“规定动作”的转变。
结合烟草商业企业的特点编制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分为《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责任文件》《岗位达标专业达标手册》《应急文件》《考评检查标准汇编》《记录表单》7部分,并将文件框架分为3级(见图2)。整个文件体系为“金字塔”型,一二级文件注重管理标准化,三级文件突出作业标准化,基本涵盖了汉中烟草生产经营的全员和全过程。整个文件体系有效融入了新颁布的OHSMS 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AQ/T 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YC/T 384.1-201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内化于心 以作业标准化确保岗位达标
全员参与培训教育
汉中烟草分领导层、管理层、作业层3个层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领导层侧重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培训。汉中烟草主要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县级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举办的“企业安全标准化建立、实施、达标实务培训班”,并通过考试取得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发的资格证书;2013年汉中烟草与陕西省安监局宣教中心联合举办了汉中市98名副科以上干部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和考试。
管理层侧重安全管理程序、管理理念培训。持续邀请国内知名的安全管理专家来汉中烟草授课;严格实施安全员“三证两标”(即:陕西省安监局颁发的《安全管理资格证》《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员资格证》和审核认证机构发的《内审员资格证》,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两个标准)培训,全部安全员均实施先培训后上岗,特别是所有新上岗安全员均需在安全科进行2周以上的“两标”运行控制培训,才能上岗。
员工侧重操作标准化培训。所有员工必须经过单位、部门、岗位3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目的是实现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标准作业”。比如在物流配送中心,针对库管员培训的是超音速干粉灭火系统的管理、维护和使用(见图3);针对食堂炊事员培训的是厨房机械的安全使用等等。所有的培训均实施每堂课签到制,将培训效果和培训纪律、参训情况一同纳入培训成绩进行考核计算,确保了培训工作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全员承担安全责任
在领导层和管理层坚持开展“述职、述廉、述安”的“三述”活动,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业绩作为各级领导履职情况的重要考核指标,并接受全体职工的评议。在员工层坚持“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在《员工安全责任书》中,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目标指标逐层分解到岗位员工;同时将安全责任目标达标和先进的奖励范围扩大到全部在岗员工,激励员工对岗位作业标准化的重视和自主管理。2013年起,还将责任书的签订范围扩大到员工家庭成员,形成了“互相协作、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安全管理网络格局。
外化于行 以现场标准化确保专业达标
生产经营现场安全管理实现“四个到位”。
标识标志到位
结合安全文化建设要求,保障安全标识标志齐全醒目,信号、保险防护、警报装置等齐全可靠,安全通道畅通(见图4)。
安全基础设施到位
编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表》进行摸底,对重点防护对象和不安全因素进行分级、现场勘查;投入50多万元为36辆送货车上安装了GPS系统,实现了图像抓拍、越界报警、轨迹回放、预警统计分析等24种功能,及时掌握车辆运行状态,有效降低交通安全风险。汉中烟草在全市系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19套,设有监控点位191个,整个视频系统除物流中心单设外,均依托于自身已经搭建的信息平台,实现对全市系统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远程视频调阅。其中,卷烟物流中心承担着全市系统卷烟的仓储、分拣、配送工作,日常存储卷烟过亿,商品集中、设备集中、人员和车辆集中,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汉中烟草投资500余万元,在物流中心安装了超音速干粉灭火、视频监控、电子巡更、电子围栏、应急广播等先进的物防设备设施,集成构建起了全方位、立体式防控一体的“天网”安全监控体系。
标准作业到位
从制度上、流程上强化标准化操作。职工必须熟记并严格遵循本岗位、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程序,每月按照“一岗双责”考核制度进行检查兑现,每季度在全市系统通报,把安全工作的重心从“关注结果”转移到“关注过程控制”上来。
记录痕迹到位
每个岗位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记录控制要求,随时随地记录工作过程和工作状态,确保工作过程有据可查,并为持续改进提供经得起验证的原始资料。
优化于改 以考核标准化确保企业达标
持续开展专家查隐患
自2013年以来,汉中烟草引入“专家查隐患”机制,外聘安全专家和安全法律顾问参与对标、隐患排查,确保安全检查的专业性和针对性(见图5)。在专家查隐患的同时,抽调安全管理人员,开展考评员现场轮训,每一个考评员均参加其他单位(部门)的全要素对标审核。一方面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全覆盖、无漏项、无盲点,专业程度高,技术指标和管理指标得到了进一步梳理和明确;另一方面通过专家全程现场传授,也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了安全管理队伍,提升了考评员的实际现场监管能力,为管理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持续开展安全标准化对标考核
遵循“严格评审,逐步提升”的工作模式,按照“自评→整改→复评→再整改”的循环方式,建立固化的自查自纠、自我完善的持续改进长效机制。为查找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汉中烟草引入“量化管理”“要因分析法”等管理工具(见图6),设计专业表单,对635项问题按照“基础管理规范”和“安全技术和现场管理规范”两大部分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明晰各单位(部门)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分析弄清了隐患存在的专业领域、现场及其共性和差异性。如汉中市系统常规使用的消防水带规格为“8-65-25”,但行业标准要求为“10-65-25”,即需选用承受压力等级PN10以上的水带,汉中烟草将其纳入管理方案,从市级公司层面进行比质比价采购,一次性解决了问题。
不断提高隐患整改的刚性化程度
通过照片对比、图片展示、实地检验等形式进行跟踪落实,并将整改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中,确保隐患整改率达到100%。此外,还设定了“隐患整改率”和“隐患重复率”指标,将重复发生、发现的隐患列为重点风险源,从管理、技术上彻底查找根源。例如在2013年年末的对标自评和2014年一季度的复评中,发现防雷防静电系统的隐患重复率较高,经分析发现,管理原因是部分单位未建立防雷防静电系统台账,技术原因是部分安全员对此项工作的技术指标和规范不了解。汉中烟草一方面和汉中市防雷中心联系,邀请专家组织专项培训;另一方面,在防雷专家的技术指导下,编制《防雷防静电设施设备台账》,在2014年汛期来临前的防雷防静电检测中,对全市系统的防雷防静电装置进行全面普查,现场建立台账(见图7);同时对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培训。通过以上措施,2014年二季度对标监测情况发现,这一隐患得到了比较彻底的整改。针对物流中心空调机房柴油储罐安装简陋、防护措施不全的问题,对于地埋储罐,砌筑4 m×0.24 m的实心砖墩台,在砂浆收面后安放储油罐,四周加填细沙稳固,再进行储油罐接地、呼吸阀安装和液压计安装;在储油罐外部安装了隔离防护栏和安全标识,满足了安全管理的需要(见图8、图9)。
实习编辑 赵 原
上一篇:轧钢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下一篇:浅析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