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花王”茆光兴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2008年7月8日,一个由农民创办的花卉苗木研究所——南京浦口区汤泉丛林花卉苗木合作社花卉苗木研究所正式成立。这是被大家称为“花王”的茆光兴,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花卉苗木生产,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又一个新起点。
今年60岁的茆光兴,在大集体生产的年代就开始学习花卉苗木生产技术,对花卉苗木情有独钟。改革开放后,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开始他分得6.6亩地种粮食,但那时种粮不赚钱,到了1982年,他开始承包20多亩地从事花卉苗木生产,后来发展到50多亩,并创办了汤泉丛林花卉苗木培育中心。茆光兴在发展花卉苗木生产中十分注重市场调研和信息收集,主动与科技部门和大专院校联系,征求专家意见后,选择了春梅、羽毛枫、金荣花、日本红枫、日本茶花、日本海棠、红叶石楠、蜡梅、金叶连翘、月季等木本花卉作为培育种植的发展方向。1993年,他卖到武汉的一笔花卉苗木交易就达21万元,尝到了甜头,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此时,许多乡亲来向他学习讨教,茆光兴一边带头往前跑,发展自己的花卉产业,一边想方设法帮助乡亲们一起过上富裕生活。
目前,汤泉丛林花卉苗木培育中心已拥有花卉苗木种植面积500多亩,其中有400多亩是到外村、外县租地扩大生产经营的,培育花卉苗木品种达410多个,中心还建有全自动温控大棚400多平方米,组培室70平方米,并引进了植物非试管快繁殖技术,年生产容器种苗达300多万株,实现了品种、销售、培育全方位高科技、现代化。花卉苗木远销上海、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年收入达到100多万元,苗木培育中心成了江苏省花卉苗木种植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私营企业之一。
茆光兴富了不忘乡亲。他说:“政府扶持了我,我也要帮助大家。”他为本村一组38户农民提供品种、市场和信息指导,使全组人均年收入逐年提高,1999年过万元,2005年达到1.3万元。在苗木种植基地星甸镇福山村康庄组,他动员村民调整种植结构,并无偿给予技术指导和代销服务,使该组由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花木专业村。1997年以来,他还主动与浦口区扶贫协会联系,累计向全区贫困户赠送了价值300万元的扶贫种苗。2006年,茆光兴为带领更多的乡亲致富,他牵头组建汤泉丛林花木合作社,走专业合作之路,目前已有86户村民参加了合作社。为了让合作社走科技发展之路,茆光兴又创办了花卉苗木研究所,并在人才市场招聘了3名相关专业的本科大学生作为自己的科研人员,以便于和外界科研单位联系、学习和合作。茆光兴说,目前合作社发展的目标是:到2010年,也就是两年之后,从目前的人均年收入8000元,增加到16000元,86户社员,家家有小汽车。
茆光兴为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合作社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2007年,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成立了合作社党支部,茆光兴任党支部书记。目前组织关系在合作社党支部的中共党员有6名,党组织不在合作社但经常参加合作社党组织活动的党员有16名。这些党员在发展花卉苗木生产、开展帮扶、带头致富中起了较好的骨干带头作用。
茆光兴20多年来一边自己创业,一边带领乡亲致富,不仅受到群众的称赞,还多次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他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全国星火科技致富能手、省农业科技示范重点户、省创业之星、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市优秀科技人才、市帮扶先进个人,还获得过国家、省、市五好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2008年还被邀请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座谈会暨奥运倒计时100天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