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湘军一虎将
几十年来,罗松武率领的电力“湘军”转战湖南、广东、福建、西藏、浙江等地,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但他没有“元勋”的派头,平和踏实,彰显着军人本色……
1980年春夏,罗松武脱下戎装,迈入湘乡市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的前身湘乡涧山电力安装队。30年来,他在电力建设这个特殊的战场,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但他没有“元勋”的派头,平和踏实,彰显着军人的本色。今年“八·一”前夕,我陪同湘乡市政协领导拜访了他。
人民军队里培养了我
1970年12月,年仅17岁的罗松武,满怀豪情应征入伍来到北京卫戍区,在步兵这个兵种摸爬滚打近10年。回想在首都的日子,军营生活历历在目。罗松武自豪地说,是人民军队培养了我。不是吗?参军未满一年,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三年任班长,后任五年代理排长,党支部委员,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学雷锋标兵,荣立三等功。辉煌的历史,令他神采飞扬,如数家珍。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让罗松武增长了知识,磨炼了意志,培养了宽广的胸怀与优良的作风。1980年初春,罗松武复员回到湘乡壶天大塘村,之后进入当时的社队企业涧山电力安装队。那时,安装队仅6个人,罗松武成为今天的湘乡市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名副其实的元老。
罗松武开辟的第一个“战场”是到株洲机电二处搞电力安装。那个时候,肩扛水泥杆,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爬电杆,从事的是最原始的体力劳动,累得常常双肩红肿,两手起泡,但罗松武能吃苦。几个月后,机电二处负责人要罗松武任班长,两、三个月后,罗松武担任四、五十人的浇制队负责人,从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先后转战长沙、浏阳、吉首、怀化、岳阳、衡阳、常德、株洲等地,每天与水泥、沙石打交道,让一根根电杆顶天立地,一座座铁塔直冲云霄,未出过安全事故,也未拖欠过队员工资,工程质量更是令人满意。现在湘乡市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的老员工讲起罗松武,个个佩服。1992年涧山电力安装队改为涧山电力建设公司,罗松武任公司副总经理,此时公司发展为10多个队,每个队100多人,业务遍布全省各地。这支来自湘乡边远农村的电力安装队伍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除了能吃苦外,就是特别注重质量、安全,注重培养业务技术人才,而罗松武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实践中自学,在自学中实践,于1990年获得电力专业大专文凭,参加项目经理培训后获工程师职称,又经过严格考试获电力高级工程师、电力二级建造师职称。他对电力规程、电力质量等级、电力施工管理、安全等娴熟于胸,成为了公司主管业务技术的副老总。说到这些经历,罗松武深情地说,我是当过兵的人,我知道怎样用部队的作风带领队伍,只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就没有爬不过的山,淌不过的河。
凭军人本色炼出电力“湘军”
改造和新建送变电工程,电力抢修,都要求施工人员在规定时间内保证质量、完成任务,而又要以人为本,不出安全事故。如在郴州跨京广复线下湄桥到泗普庄地段,架设横跨铁路高压线,罗松武先到现场察看地形,绘出施工方案图,制定出具体安全措施,交电力部门初审,再交广州铁路局终审,在符合电力、铁路方面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实施封闭式作业。高难度质量、安全要求,没有难倒罗松武,这项工程获得了郴州电力局“德能杯”竞赛奖。在张家界架设吉首至古丈110万伏、20多公里长线路时,沿途崇山峻岭,一片苍茫,罗松武一直跟班。为架设常德至张家界线路,罗松武率三个队,几百人在山山水水间出没。其中张家界一段有80多根电杆,一般每公里3.5一基,但有些地段,从这山到那山一公里多才一根电杆,尤其是张家界黄龙洞一带地质复杂,石头突兀,电杆无立锥之地,对质量、安全的要求更高,凭着不畏艰难的精神,凭着精湛的技术,罗松武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冲破道道难关,按时向电力局出具了申请验收报告,正式运作一年之后,无故障、无隐患,电力部门返还了质量保证金。罗松武率领的电力“湘军”就是这样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名扬三湘四水。1986年5月,罗松武带25个人援藏,为西藏贡嘎机场架设20多公里长的山南线,有个别队员由于不适应高原反应,无功而返。罗松武与留下的20多人都是第一次到西藏,咆哮的雅鲁藏布江令人不寒而栗,他们在江边安营扎寨,在半山腰上沿雅鲁藏布江施工、浇制、组塔、架线,按时按质完成了任务。至今,西藏山南地区电力局赠给罗松武的“建设边疆显神威”大红锦旗仍挂在他的办公室。
几十年来,罗松武率领的电力“湘军”转战湖南、广东、福建、西藏、浙江等地,大小工程未出过安全事故,更未出现电力部门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复杂的地形,难度大的工程,罗松武亲临一线组织。去年冰灾期间,罗松武迅速集结200多人,20多辆车,自带干粮、工器具从广东奔赴湖南郴州,抢修电网。在有关部门举办的总结表彰大会上,罗松武激动地说:“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夺取抗冰抢险全面胜利,得益于我们有一批熟悉电网建设的技术人才,得益于我们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有责任的施工队伍。”去年9月下旬,五十年不遇的强台风“黑格比”袭击广东阳江,罗松武临危受命,带领施工人员奔赴阳江,遇到风雨雷电,路面狭窄,水塘、道路不通等种种困难,他们不怨天尤人,不惜代价,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6.3公里长的线路抢修。在广州市供电局召开的庆功大会上,罗松武胸披大红花,被请上主席台,受到广东省、广州市与电力部门的褒奖和人民群众的称赞。
在电力建设战线,罗松武这位统帅,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战天斗地,为人间送去光明,彰显着军人本色。因为罗松武将“安全第一,信誉至上”作为全体员工奋斗的座右铭;因为罗松武有一套严格的质量方针,精心策划,规范管理;更因为罗松武将员工当做兄弟,凝聚一班人披荆斩棘,奋勇向前。连续三届,罗松武被家乡湘潭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企业家,被湘乡市人民政府评为劳务输出先进个人。
普通一兵的人生境界
当三级资质的涧山电力建设公司升格为二级资质的湘乡市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时,罗松武仍当他的副总经理,而与他一起打拼的李运良、陈青山都先后当上了总经理。对此,罗松武谦虚地说,自己无官瘾,他们年轻、能干。他说,他喜欢“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这支歌;他出来闯就是要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这就是最大的荣誉。罗松武的大本营在广东花都,当地有电力抢修或换线业务,虽然赚不了几个钱,他仍一马当先,从不因少赚钱或没有钱赚而马虎应付。一方面,他真心实意为企业服务,奉献社会,另一方面,这也是他的为人处世之道。罗松武的一位朋友说,无论在哪里,罗总跟当地的关系都处理得非常好。跟着罗松武的几百人一部分是父老乡亲,一部分来自湖南其他地方,还有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人。他的妻子曾发出肺腑之言:“不自己亲自搞伙食吃不好”。确实,罗松武贤惠的妻子总是把一日三餐搞得清香可口,让身在异乡的员工倍感家的温馨。2008年壶天大塘村修公路,罗松武闻讯,立即捐出10多万元。他的老家湘乡棋梓余庄有个五保户,罗松武每年回家都要去看她,送去钱和物。他还主动每年到湘乡地税交纳异地税,得到税务部门的称赞。
前年8月,罗松武来到北京卫戍区三师九团,见到自己当年在部队的老首长,现在的政委,当时的指导员特别高兴。部队热烈欢迎罗松武这位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立下新功的“老兵”,罗松武和首长一起畅谈近三十年来的奋斗历程,深感改革开放好,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老首长鼓励他要不断开拓,再立新功。他表示:我是过苦日子出来的人,自己能有今天,是部队培养的结果,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是一个兵!
责任编辑/彭中玉
上一篇:提升医学院校图书馆员的素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