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
[摘 要]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实现“中国梦”必须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必须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必须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
[关键词] 中国梦;作风建设;保证
【中图分类号】 D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5-037-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在出席亚洲博鳌论坛讲话中,总书记多次对“中国梦”做了阐述。 “中国梦”已经深入人心,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发展国家、振兴民族的热情。实现梦想任重道远,我国革命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实现“中国梦”必须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加强作风建设,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影响着政风民风。加强作风建设,关系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作风建设,关系着党的形象和党的生命。
实现“中国梦”,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优良作风,最主要的是毛泽东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其中,最具根本意义的一条,就是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不能密切联系群众,既体现了态度、感情,更体现了政治立场、政治本色。当前,脱离群众的现象在一些机关,一些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比如,脱离实际不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官僚主义严重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甚至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党中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落实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制度,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的有利契机。在这个过程中只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征地拆迁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就一定能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取得实际成效。
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求真务实,求真务实也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果纸上谈兵而不真抓实干,再美好的梦想也不可能成真。实现“中国梦”关键是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狠抓工作落实。当前,有些地方文山会海还比较严重,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批示办理批示。有些领导干部政绩观不正确,事业心不强,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求真务实就是要淡泊名利,把精力用在干事上。求真务实就是要深入实际,善于开展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就是要以身作则,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求真务实就是要发动群众,在执政能力上得到提高。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总是与辉煌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奋斗就会有艰辛,艰辛孕育着新的发展。建国前夕,毛泽东就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但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的现象大量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开始滋长。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国际地位决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不能丢,而且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端正党风政风,提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执行“八项规定”就是要着力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把全部的精力物力财力,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执行“八项规定”还要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创业,开辟新的发展前景。
实现“中国梦”,必须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伟大的梦想,需要有伟大的精神作支撑。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毛泽东讲:“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 一个既不隐瞒自身的缺点和错误,也不害怕揭露自身的缺点和错误的党,是一个精神力量足够强大的党。党的80多年的奋斗历史证明,党在领导人民奋斗的过程中,虽然也曾有过挫折、失误甚至是比较严重的失误,但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进行认真的反思,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重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虽然在共产党队伍内部也存在着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的现象,但因为我们有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使党永远保持了团结和统一,保持了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党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胜利。当前,在我们党内与党的形象极不相称的庸俗作风还比较严重。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一些党组织中开展不起来,或者被当作摆设束之高阁。这种现象需要引起高度的警惕并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为此必须坚持正确的批评方针,努力增强党内的团结。特别是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宗旨,通过善意的批评,及时“打扫”思想上的“灰尘”,帮助同志改正缺点、纠正错误,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消除阻碍“中国梦”实现的不正当行为,为“中国梦”的实现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韩淑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J].内蒙古煤炭经济出版社,2005.
[2]刘晶芳.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建设史[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3]张钧,张涛.新时期加强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考[J].中国教育导刊,2005,(01).
[4]王玉娟.大兴求真务实之风[J].世界家苑,2012,(01).
作者简介:朱玉峰(1970-),男,汉族,甘肃皋兰人, 皋兰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