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旅游商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主题,对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的加快开发步伐,精心打造旅游示范点,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文化节目、旅游名镇、旅游景区,及时关注各地旅游市场变化,不断推出新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以求实现旅游产品结构的多元化。达到做大旅游业,推动现代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
此外,我们要想对旅游产品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与销售,必须与文化、历史想结合,大力发展具有中原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目前,可以发展有关旅游演艺项目。为了更好地宣传我省的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旅游项目。如由谭盾提纲艺术总监和音乐原创,梅元帅制作,易中天、释永信顾问,黄豆豆编导,阵容强大,实力空前的 音乐大典《禅宗少林》。创作历时一年有余,是河南历史上投资最大的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达3.5亿元;开封清明上河园投资1.35亿元打造了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其浓重的色彩,婉约的景致,浪漫的音律,宏大的场面,极度华丽的视觉场景,使游客宛如置身于九百多年前的那个鼎盛王朝,近期更有投资1.4亿元的大型实景演出——《君山追梦•梦幻大典》在老子归隐地、栾川老君山风景区掀开“盖头”,這是国内首部诠释《道德经》、道家文化的实景演出,这些节目已成为河南旅游的新名片。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在全国引起轰动,被誉为国内实景演出的扛鼎之作。《少林武魂》登陆美国百老汇并掀起“中国热”,首演日被纽约市长宣布为“百老汇中国日”,获得了被誉为美国戏剧界奥斯卡的“托尼最佳特别节目奖”提名。随着众多文化旅游品牌日益红火,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崛起,文化与旅游呈现出融合发展、良性互动的态势。
当然,有关政府也在努力引导农民发展“农家乐”旅游,把当地特产进行包装,当做旅游产品出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9年,在西峡县龙潭沟景区,当地群众抓住“十一”旅游黄金期,争相把山上产的野生猕猴桃、板栗、核桃、灵芝等土特产带到旅游景点,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一上市,便吸引了游人的眼球,一把山韭菜、一袋板栗成了游人们竞相购买的抢手货。当地群众用勤劳的双手收获着黄金周的喜悦;近年来,南阳市以旅游业为纽带,把“农业、旅游、文化、服务”整合发展,强力打造生态观光农业。在南阳近郊,南阳市组建了蒲山仙桃园、龙兴万亩石榴园、石桥月季园等观光采摘园,并以郊游采摘节、民俗文化旅游节为平台,农民在采摘园经营自家农产品,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南阳的镇平县大力发展“玉石旅游”,从六十年前的“万户柴扉内,朱砂磨玉玑”到如今的“十万大军忙玉雕”,从六十年前的琢玉作坊到如今的省级玉文化实验区,镇平县把玉雕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特色主导产业精心培育,无论是制作工艺、雕刻技术都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赢得了“中国玉雕之乡”的美誉;我省独特的民俗工艺品——方城石猴。产地在河南省方城县,是民间艺人用黄石山上所特有的石材所做,属微型石雕工艺,始于明代。当地人有崇猴习惯,视猴为驱邪、纳福的神灵,并因“猴”与“侯”谐音而产生“吉祥文化”。“送好石猴”即暗喻“送好时候(好机遇)”,故民间视方城石猴为吉祥物。是我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些特产也成为了游客争相购买的旅游纪念品。
这些都是我省目前可以大力开发的有地方特色的新型旅游产品,对这些旅游产业进行开发、精心包装、广泛宣传,一定可以促进我省旅游产业链中的购物旅游消费,提高我省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我省旅游业的发展。
作者简介:阴洁,女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助教。自2005年大学毕业以来,长期执教《管理学》、《中国旅游地理》、《河南旅游基础》、《导游基础知识》等多门课程,教学效果良好。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并参与编写了高职教材《经济法》、参与院级课题2项。
上一篇:宁德市旅游扶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