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征文 >

标准化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tM|MwmNO4i]-t׍7ܞH~j_uM^4m5]Mv~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危重症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排除癌症患者及合并精神疾病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接受常规护理的6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标准化急救护理的68例患者设为试验组。试验组中,男42例,女26例,平均年龄(48.53±3.98)岁;其中脑血管相关疾病27例,意外创伤13例,心血管相关疾病16例,呼吸系统相关疾病12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28例,平均年龄(47.62±4.45)岁;其中脑血管相关疾病28例,意外创伤12例,心血管相关疾病17例,呼吸系统相关疾病1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护士根据常规急救护理规范进行抢救操作。试验组运用标准化急救护理进行抢救,方法如下:(1)院前急救。救护人员跟随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应马上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采取止血包扎、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等相应措施延缓患者病情,必要时应该立刻在现场采取心肺复苏术等方法对患者实施抢救[3]。(2)在患者的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简单评估,同时将患者的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上报到抢救室,并通知抢救室护理人员按照患者的病情将患者需要的急救药物准备齐全[4]。(3)患者入院后,应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快速对患者进行急诊分诊,以免耽误危重症患者的黄金抢救时机[5]。(4)按照标准化急救护理的规范,明确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持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求生意识、瞳孔大小及血氧饱和度等情况[6],并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告知医生,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工作。(5)待抢救工作结束后,护理人员将患者转运至病房后,需要将患者病情及患者需要服用的药品等情况详细地告知负责术后护理的人员,做好相关交接工作[7]。

1.3 观察指标

待统计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通过急诊科科室自行制定的问卷让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效果和质量进行评分,包括护理专业程度、护理工作的服务态度、护理效率、护理熟练度等四项,每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满意度越差[8]。分别统计发生伤口感染、切口疼痛、导管感染、皮肤淤青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护理满意度评分、抢救时间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抢救总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工作态度、护理效率和护理熟练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共5例,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7.35%;对照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共13例,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9.12%。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对比

试验组患者抢救时间为(34.26±12.37)min,试验组患者抢救消耗时间为(45.89±11.05)min,试验组患者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1 9,P<0.05)。

2.4 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需要注重及时性和有效性,稍有不注意将会扰乱抢救流程,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抢救宣告失败,导致患者直接死亡[9]。传统的急救护理模式可能由于护理人员工作目的分散、护理流程理解不同等各种因素而影响抢救的效率。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是通过明确划分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科学化处理急救护理的流程,使急救护理更为程序化、规范化,从而确保急救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让急救护理的整体质量和抢救工作效率得以提升[10-11]。通过有效并有序的急救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抢救的质量,因此急诊科室的护理人员需要明确自身职责,严格根据标准化急救护理规范进行各项护理要求,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护理的能力及现场急救应变的能力,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12]。

本次研究中,试验组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工作态度、护理效率和护理熟练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可证实试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68例患者中,出现伤口感染2例,切口疼痛2例,皮肤淤青1例;对照组的68例患者中,出现伤口感染5例,切口疼痛4例,导管感染2例、皮肤淤青2例。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3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9.12%,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证实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抢救时间为(34.26±12.37)min,对照组患者抢救时间为(45.89±11.05)min,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抢救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证实试验组患者的抢救情况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概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中运用标准化急救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缩短抢救时间,虽然未对患者抢救成功率造成明显改善,但可提高护理满意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护患矛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少银,权秋香,陈锦秀.标准化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效果探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0):4240-4241.

[2]郭秋杰.標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3):282-283.

[3]张小英,于向英.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抢救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7):170-171.

[4]郭娜.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应用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5):121-123.

[5]石明芬.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192.

[6]王琳.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9):262-263.

[7]张益锋,杨艳莉,康勉励.标准化急救护理在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5(1):117-118.

[8]陈俊芬.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5):230.

[9]邵丰.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效果研究[J].饮食保健,2018,5(8):218-219.

[10]何雁洪,黄健仪.研究标准化护理急救流程在脑疝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7):123-125.

[11]马所.标准化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17,36(9):23-25.

[12]张宏宇,华静,杨雪芬,等.基于流程控制急诊溶栓时间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7):1346-1348.

推荐访问:急诊 抢救 急救 标准化 护理

热门排行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篇1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5月1日起施行的《信访

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基层财政

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 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巡察谈话情况报告

从《开国大典》谈中国油画民族化

“油画民族化”是1956年9月全国油画座谈会上提出来的,在当时的社会中,它不只是一个口号和一个新名词

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掘和应用

摘要: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因其有针对性的题材、富于启发性的内容、强大的艺术魅力,对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促

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xx村党员

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亲爱的朋友,

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 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向巡视组工作情况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docx 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docx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一、职工代

(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 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