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有关STS知识中考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
化学源于社会生活与生产,并随着社会生活、生产的需求不断发展,同时为科技的迅猛发展与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可以说化学在人类社会生活、生产、科技发展中体现出了极强的实用性、创造性特点。为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科技,凸显化学学科特点,近年来的社会、生活、科技方面知识已成为化学命题的背景或信息材料,不但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渗透着STS教育。下面以2008年中考化学试题为例剖析其命题特点,以供老师、同学们交流与参考。
一、以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活动为背景材料
例1.(2008年烟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1)下列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
①奥运场馆周围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②在奥运场地使用电动汽车和新型清洁燃料汽车;③场馆附近的绿化采用微灌或滴灌智能控制技术;④将奥运村的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深埋
(2)北京奥运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外墙体采用新型塑料膜材料ETFE[它是乙烯一四氟乙烯的共聚物,化学式为(C2 H2F2)n],这种材料美观、耐用,可以使用15至20年。以下关于ETFE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属于有机物;②属于有机合成材料;③易溶于水,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④化学性质在自然条件下稳定
(3)奥运“祥云”火炬的主材选用铝合金,燃料是丙烷(C3H8),火炬手持的部分使用橡胶皮革漆,手感舒适,仿佛与另一只手紧紧相握。请回答:燃料丙烷完全燃烧生成 ,不污染环境;铝合金材质主要优点是 、 (答两条即可);橡胶皮革漆中的橡胶属材料。
(4)5月8日,北京奥运会“祥云”特制火炬克服低温、低压、空气稀薄、大风等不利条件,在珠峰之巅燃烧,举世为之惊叹。普通火炬在珠峰恶劣气候条件下容易熄灭的原因是:
(答两条即可)。
点评:我国举办奥运会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在1993年申请承办2000年奥运会没有成功,在2001年申请承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进而我国进行了长达7年的奥运准备工作,并提出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口号。其目的就是为了展示我国的科技、经济、体育等方面的迅速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可以说,北京举办奥运会及其一系列的准备活动,已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因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我国的一件大事。本题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题材,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稳定感、自豪感,降低对试题的陌生感,其考查的知识点也很基础,涉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合金、燃烧条件等知识,凸显出化学命题的时代性及关注社会生活的特点。因而建议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国内外组织的大型科普或科技活动,如我国倡导的“节能减排”活动及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评选中的科学家成就,等等。
二、以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知识为背景材料
例2. (2008年广东)松花皮蛋是我们喜爱的食品。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制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是: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同学们对料泥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猜想I:料泥的主要成份是Ca(OH)2、NaOH、KOH、Ca CO3、灰份;
猜想Ⅱ:料泥的主要成份是NaOH、KOH、Na2CO3、CaCO3、灰份。
【实验与现象】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图: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②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玻璃棒在步骤②中的一种作用。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含有: (写化学式)。
(3)请写出步骤①发生的任意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猜想 是正确的,其理由是
。
点评: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质量更高的生活用品不断涌现,如调节味道的味精、香精、胡椒粉等;提高居住档次的装饰材料等;改善衣料、床上用品舒适程度、色彩宜人的布料;食品的保鲜、储存材料等等,不断走进各个家庭中去。本题以生活中制皮蛋料泥的原料为题材,除考查过滤、酸碱盐等知识外,也较好地考查了学生阅读、分析、提取信息及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应该说,这类题目的背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更贴近,有利于启示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物质或现象,如食品添加剂、烤制品、杀虫剂、调味剂等,都是学生较熟悉的物质,各种防爆、防潮、防毒、防火等标志,也都是学生常看到的,只是学生很少进一步探究思考而已。所以说这类试题的命制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实际生活问题及灵活迁移所学化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
三、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药品、产品为背景材料
例3.(2007年永州)2008年北京奥运会绝对禁止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乙基雌烯醇是一种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兴奋剂,其化学式为C20H32O。试计算:
(1)乙基雌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2)乙基雌烯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点评:随着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健康观念的逐步深入,人们越来越明白身体健康才是工作的本钱,是家庭幸福的体现。我国政府在普及人民卫生意识、加强医疗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对医药研究与生产的扶持力度,所以各种新特药、保健药品与器械、医疗技术如雨后春笋一样展现在大众面前,体现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与科技的发展,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吸毒贩毒、制假卖假的惩罚力度,决不让这些行为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本题以乙基雌烯醇是一种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兴奋剂为背景题材,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兴奋剂是一个统称,让学生感受到中学化学知识不再是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感悟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本题也对学生是否掌握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组成等基础知识作了考查。目前,各类消炎、消毒、杀菌药、兴奋剂、毒品、变质食品等名词已为广大民众所熟悉,这也说明了国民健康意识水平在提高。目前的医药物质知识已成为中考命题的主要题材,这也是与我国进行的“关爱生命、珍惜健康”宣传活动相一致,体现了命题的时代性。
四、以科技进展中的新成果、新产品、新技术为背景材料
例4.(2008年广东)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抗击暴风雪中融雪剂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中一种融雪效果好、无污染的融雪剂的主要成份是醋酸钾(CH3COOK)。请回答:
(1)醋酸钾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2)醋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点评: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形势逐渐由传统的工业经济步入知识经济,科技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不竭发展的动力,因而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为背景的试题不断出现,如本题涉及融雪剂问题,其效果好、无污染等优点,正是目前科学家研究的课题。因而我们复习备考时应多关注当年度的重大的重大科技进步成果介绍,力争减少试题的陌生度。
五、以工业生产中的工艺流程为背景材料
例5.(2008年广东)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3+Fe=3FeCl2和
(2)滤渣的成份有,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点评:无机化工流程已成为考查元素化合物及实验知识的主要载体之一,并呈现出类似题型越来越多的趋势,同时也对学生的视图、分析等能力进行了较好的考查。该类试题命制的形式一般是给出物质制备的工艺流程图或文字说明,然后设计一系列的试剂选择、关键流程的操作名称或装置选择、化学方程式书写等问题。该类试题中出现的物质都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但其工业制备的工艺往往在教材上不予介绍,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审题,观察流程工艺才行。其实只要按照流程图或说明从整体上有一个粗略认识之后,再根据问题容易进一步理顺流程思路即可。
六、以影响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和环保、能源问题为背景
例5.(2008年肇庆)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奥运火炬燃烧时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 能;火炬铝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是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嫦娥一号” 送上太空的火箭推力巨大,因为它所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则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液氢作燃料除了单位质量燃烧的热能最大以外,还有一个与环保有关的优点是。
(3)汶川地震灾后搭建的板房材料铝塑板,是在高压聚乙烯的基材中加入氢氧化铝等物质而制成,这种板材中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写名称);震后救灾需要大量的消毒剂,我国研制出比漂白粉更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ClO2”,制取ClO2反应为:X+2NaClO2==2ClO2+2NaCl,则X的化学式为 。
点评:影响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三大问题是能源、环境、人口,其中能源、环境是自然问题,需要人类科学合理使用或开发才能解决。本题以奥运火炬燃烧、“嫦娥一号”液氢燃烧、汶川地震板房材料和消毒剂为命题背景,介绍了一系列关于能量转化、液氢燃烧、饮用水消毒剂的知识,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人人有责及物质综合应用的意识。用化学上物质性质及其之间的转化关系来说,“世界上就根本不存在垃圾污染物,只有放错位置或使用不当的物质”。这也就是说,只要地物质进行合理分类处理,都能找到它为人类造福之处,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变废为宝问题,启示学生理解化学在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中的责任和妙用。
总之,以STS知识为化学中考试题的背景材料,有利于引导广大师生在平时的教学与学习中更多地关注STS知识,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于提高国民素质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开发绿色煤田 挖掘财富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