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勘查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应用浅析
摘 要: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主要以钻探技术为主要手段,但是这种手段在如今岩土工程对地质条件的要求愈来愈精确的时代,已经越发凸显出其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现状的分析,来说明综合勘查技术在其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综合勘查技术;岩土工程勘察;钻探技术;物探
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指依照所要进行建设的工程的标准要求来对建设施工现场进行准确分析和评价,并且能查明岩土工程的条件、岩土的地质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等各种信息[1]。在工程地质的调查工作中,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综合性调查工作。其目的即是为施工、设计提供地质勘查的成果和岩土工程的各项参数[2]。主要应用在建造住宅、建设工厂厂房、学校校舍、医院建设等方面。但目前,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面临着许多问题,用传统的勘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岩土工程对地质条件的需求,运用综合勘查技术成为岩土工程勘察中十分重要的手段。
1 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现状
1.1 勘察技术人员专业素养和能力不足
勘查技术人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缺乏,已经成为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十分大的阻碍。第一、勘查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和岩土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岩土工程的勘察过程的不同环节中无法进行有效地沟通和技术交流,以至于在遇到工程中的重大问题或复杂的工程项目时会发生手足无措的情况;第二、在进行岩土勘察工作时,勘查技术人员应把勘察过程中各环节的室内、外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正确的分析整合及综合利用,但由于有些工作人员对于统计相关知识的缺乏,在分析岩土时不会处理异常值,这样会使分析结果出现很大误差,从而使勘察目的性不明确,盲目而浪费时间,所提供资料也无法正确指导岩土工程的实践操作[3]。
1.2 勘察水平参差不齐
近年来,我国的岩土勘察技术虽然获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体制、技术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局限,与世界的领先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技术方法、技术标准、成果水平等方面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尤其是在我国,有许多大企业公司或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不重视新设备、新技术的创新开发,依然沿用老式的机器和落后的勘察方法,也存在着成果水平较低的问题。
1.3 成果水平不尽如人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岩土勘察单位也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过去那种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开始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勘察单位为了追求更多的自身利益,降低了对质量的高水平要求,为了缩短了工作周期,降低钻探取样的标准,更有甚者为了利益在编写勘察报告时,没有根据勘测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而是编造一些不真实的、千篇一律的报告,这会使得岩土工程的施工无法得到充分的勘察依据,施工作业无法得到有效地指导,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2 综合勘查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应用
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主要以钻探为其勘察手段。然而在如今岩土工程对地质条件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钻探技术已无法满足其需求。目前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常用的方法有:浅层地震法、高密度电法、大地电场法、探地雷达法等[4]。各种方法均有其自己的具体研究对象和应用前提,各有其优缺点,大多数方法只能从某一方面去研究地质条件,无法十分全面客观地认识各种地质现象。所以,为了使勘察结果更加精准、细致、深入,综合性的勘查技术在岩土工程勘查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综合勘查技术,指的是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自然景观,并结合各种方法的应用前提,正确的配合使用各种方法,从不同侧面提取各种成矿信息,提高地质研究程度,从而更加经济有效的对地质条件进行勘察。
需要注意的是,综合勘查技术不是使用的方法越多越好,而是应有的放矢地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在选择搭配时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考虑。
2.1 勘查工作阶段
在地质勘察的不同阶段,勘察程度均有较大差别,而选择地勘查技术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应该按勘察程序循序渐进的进行技术选择。例如在矿产预查阶段时,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进行物探、化探工作;在矿产普查阶段时,用中比例尺、遥感测量方法等进行测量;在矿产详查阶段时,用大比例尺、地面高精度物探等技术手段进行测量;在矿产勘探阶段时,用大比例尺、钻探、高精度地面物探等技术方法。
2.2 地质条件和矿产特征
地质条件的勘察,是找矿不可缺少的依据条件,矿产的形成及分布与基性、超基性侵入岩有关的,可使用磁法和重力测量来确定其特征;矿产形成及分布与断裂构造有关的,可通过遥感、航磁、重力测量和化探所得出的资料来查明构造地球物理场与化学场的关系。而对于不同的矿种和矿床类型,也要选择不同的勘察方法,例如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可用电法测量和地球化学等方法;铁矿床可用磁法进行勘察;内生金矿可采用地质测量法、地球化学测量法、地球物理测量法等;而外生金矿可用地质测量法、重砂测量法等。
2.3 自然地理条件
即工作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水系发育程度、第四系覆盖层的发育程度、基岩的剥蚀发育程度等,这些因素均影响者岩土工程勘察时的方法选择。例如在高山区,因为地形复杂,山势较高,基岩出露较广,交通十分困难,可采用航空物探、航空化探、遥感地质测量、水系沉积物测量、重砂测量法等方法;在林区,因为森林覆盖,基岩露头极少,覆盖层较厚,水系较发育,交通困难,可采用水系沉积物测量、航空物探、航空化探、生物地球化学测量、地质测量等技术方法;在平原区,第四系覆盖层面积大且厚,基岩露头很少,交通方便,可选用遥感地质测量、物探、气体地球化学测量等方法;在潮湿地区,潮湿多雨,水系发育,有一定覆盖层,可采用地质测量法、水系沉积物测量、磁法、土壤化学测量等物探方法;而在干旱区,因为干燥少雨,温差大、经常断流,可配合遥感资料解释进行地质填图、航空及地面物探、气体地球化学测量等方法。
综上所述,不同的勘察手段各有利弊,只使用某一个是无法高效精确的进行勘察的,只有综合性的勘察技术才能全面而深入进行工程勘察,从而保证勘察的质量成果。
参考文献:
[1]孙磊.对当前岩土工程勘察的综合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7):270.
[2]孙磊.对当前岩土工程勘察的综合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7):270.
[3]叶存强.岩土工程勘察中主要技术问题与措施[J].科技资讯,2009(08):80.
[4]郑国栋.综合勘查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13(02):95.
作者简介:叶建兵(1987-),男,江西赣州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工环地质。
上一篇:矿井防止误揭突出煤层技术研究
下一篇:宿州市场地岩土工程综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