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攻毒柳暗花明
蜈蚣是治疗毒蛇咬伤的有效药物。葛洪“烧蜈蚣末以敷疮上”治疗蛇伤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尤其是现代医药用蜈蚣为重要原料制成的“蛇药片”,不但是防治蛇虫咬伤的重要药物,也是军事战争的必备药品,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它曾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近几年,斑蝥也被中医药学者列为著名的抗癌中药之一,抗癌药“斑蝥素”系用“蟊贼”制成我国用斑蝥治疗肿瘤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说它能治“恶疮疽,……破坏癃症瘕”,1264年《仁斋直指方》中已有斑蝥治癌的记载:“癌……以地胆(即斑蝥)为主,……而后宣其毒矣。”科学家证明斑蝥能抑制多类人体肝癌细胞株,而不影响肌体的细胞和免疫功能。
生物毒疗专家将蝎毒用于抗血栓闭塞、脉管炎及癌症病人也取得重大进展。科研人员运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发现全蝎含有丰富的蝎毒素,内含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的毒性蛋白,与蛇及毒虫的神经毒素基本类似;此外,还含有多种胺及氨基酸类,如三甲胺、甜菜碱、牛磺酸、软脂酸、硬脂酸、胆甾醇、卵磷脂等成分。经药理实验,全蝎的醇制剂能抑制人肝癌细胞呼吸,其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结肠癌和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据《抗癌本草》中记载:“有人用蝎螫部挤出毒液治疗癌症,还有人配蛇蜕、蜂房炼蜜为丸,治恶性肿瘤。”
此外,蟾蜍也具有抗癌活性,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全蟾提取物在体外能抑制人的卵巢腺癌、颧上下颌未分化癌以及间皮癌、胃癌、肝癌等癌肿。生物学专家用华蟾素治疗肝炎、肝硬化,在临床治疗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