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酵变”
张汉兵,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爱动脑筋,爱琢磨蘑菇的他,七年时间,从小蘑菇身上变出了一个投资亿元的康瑞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他用小蘑菇,“罩”住了2300多户父老乡亲,让他们有了钱,富起来。他本人,也成长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全省农村科普带头人”“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会理事”“山东省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全市十佳种菜能手”……
一
早年为了研究小蘑菇,他在土垃屋子里揣摩,在防空洞里演练,在往返颠簸的公共汽车上讨教。2007年,他不顾妻子反对,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酵变”。这一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山东康瑞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占地9.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1亿元,年销售收入1.2亿元。目前这家公司已经成为集新品种筛选开发、工厂化栽培、新技术示范试验、培训推广服务及产品、加工、销售、循环为一体的综合型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健全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规章制度,生产设备先进,技术水平一流,拥有专业质量检验人员和完善的检查检验设施,从而保证公司产品质量的合格。同时公司还常年聘请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担任常年技术顾问,并作为其产学研基地实行重点技术扶持。近年来,公司大力实施“科技兴菌”战略,不断加快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引进和推广,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并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地特点的独特栽培技术。
二
利用独特的技术提升产品,背靠过硬的信誉赢得市场。张汉兵的“小蘑菇”以此为酵母,越做越大,生命“酵变”接连上演。
2008年,他成立齐河县瑞源食用菌专业合作,对社员实行统一供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四统一”经营模式,解决了菇农在产前、产中、产后出现的问题。2011年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双十佳农村专业合作社”。
2012年,他建起德州佐田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有机肥料,此项目可利用食用菌废料年生产有机生物菌肥10万吨,远销全国各地。
2013年,公司又引进一新项目,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齐河县大黄食用菌规模产业园,占地面积13公顷,引进全球最先进的智能化自动瓶栽食用菌生产线,实施全自动工厂化生产,在生产中实现了瓶装、采菇、搬运机械化,栽培全自动化,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国内传统生产带来的生产周期长、品质差等一系列问题。主要产品包括杏鲍菇、金针菇等。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他还申请注册了“康瑞源”食用菌商标,成功打入“奥运餐桌”,并已通过农业部有机食品认证和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先后荣获“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龙头企业”“山东省农科院科技示范基地”“德州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荣誉。公司产品被列为全运会专用食品,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德州市名优蔬菜”,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大中城市,部分已走出国门。
三
都说张汉兵成功了。但成功的张汉兵没有忘却自己仍旧是一位农民,要不忘本。张汉兵的“不忘本”就是带领大家一起走致富路。
瑞源食用菌专业合作从创立之日起,就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机制,每年平均以订单的方式回收各种食用菌8000多吨,带动2300多农户年均实现种植增收7000多元。
康瑞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后,大量吸收周围剩余劳动力进企,目前在该公司基地及种养户的务工人员达到200余人,月工资均在1800元以上。公司建设了固定的培训场地,邀请专家、技术人员对农户开展义务技术培训,帮助农户提高科学种植和收获的技术水平。此外,他还根据当地农村特点,分别采取农村大集、村委会广场、村委会“大喇叭”和农户家、田间地头等多种场合、地点,根据时节开展送技术、送服务上门活动。公司还开通热线电话,常年坚持为农户提供种、管、储等各方面难题的咨询服务。其中,最受农户欢迎的是田间地头、一对一服务方式,农户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农技人员现场反映他们在实际种植管理中的困难和难题,专家和技术人员在一线便于了解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服务和咨询。 (鲁综)
推荐访问:生命
下一篇:鲍一笑:“小儿科”做出“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