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的现状与改进建议
【摘要】 目的 探讨目前临床药学在基层医院开展中的现状及如何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方法 调研国内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方面的文献资料,思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结果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难度很大,基层医院对临床药学工作认识不足,现有药师知识结构不符合临床要求,有必要大力加强临床药学方面的工作。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是必要的,它是医院合理、安全、经济、有效用药的保证。
【关键词】基层医院;临床药学;现状与改进措施
临床药学是以患者为对象,研究药物及剂型与病体相互作用及应用规律、研究药物防病治病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综合性学科。它侧重于药物和人的关系,直接涉及到药物本身,用药对象和给药方式,因此也直接涉及到医疗质量。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临床药学工作[1]。国家也相继颁布了临床药学治疗的一些法律与法规以适应医学的发展,并在一些大型医院予以开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作为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的主要承担者的基层医院,与大医院相比,临床药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基层医院只是为了晋级或检查而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药学服务基本流于形式。临床药学服务有相当的难度,所以严重阻碍了临床药学的发展。
1 我国基层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现状
1.1 基层医院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医护人员对临床药师的工作认识不足,按照传统观念,医护人员认为药师就是药剂师,主要在药房根据处方给患者发药,或者配制一些制剂。对于参加查房会诊,协助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这些一线的临床工作,大部分医师和护士均不认为是药师应该参与的。在日常工作中,临床医师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特别是一些专科用药的经验,相关专科医师尤其突出。从而导致临床医师主观上对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持怀疑或排斥态度。患者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临床药师的工作不配合和不够信任,他们只相信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相信临床医生的用药,反而对临床药师提出的用药和注意事项表示怀疑。
1.2 基层医院的领导对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医院注重的是临床科室,强调的是经济效益。将药学科室视为辅助科室,极少将临床药学上升到提高医疗质量的高度来认识。“重医轻药”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医院管理层片面地认为药师在工作中不发错药、不配错药那就合格。“临床药学服务”的概念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并且他们认为临床药学工作没有给医院带来可观或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在这方面的投入少, 手段落后,不重视临床药师的价值和药学技术服务。这是临床药学工作在基层医院难以展开主要原因。
1.3 临床药师整体业务水平不高,目前基层医院药师与临床医师相比,普遍学历不高,在基层医院大都是中专毕业,本科生所占的比例很少,能承担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人数更少。我国现有的药学教育以化学为主,诊断和治疗学方面几乎是空白,药学教育与临床药师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知识脱节。在职临床药师普遍存在临床基础知识不够、临床实践经验不足、参与临床用药工作不深入的情况,与医护人员的共同语言不多,缺乏对医师和患者的说服力,以致难以更大程度地进行沟通与交流,为患者提供药学咨询服务的能力自然也达不到应有的要求。正是由于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使得部分药师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不愿或不敢进入临床从事深层次的用药服务工作,只停留在提供药学信息或编写药讯阶段,不去临床而是留在药学实验室、病区药房、药物情报咨询室等。
1.4 药师从事临床药学工作存在明显的制度缺失。卫生部出台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强调“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建立临床药师制,临床药师数量合理,负责临床药物遴选、处方审核、参与查房、会诊等”,但其内容不够明确、详细和完备,无具体实施细则,实施标准不明,界限不清,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操作,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而且,国内医疗机构没有临床药师这一国家正式承认的职称和相应编制,对临床药师的权利、义务与法律责任不明确。无论临床药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多高,都不能直接对具体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这些制度上的缺失导致临床药师的作用难以完全发挥,在医院里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
1.5 卫生行政监督不到位:国家卫生部门已明确规定[2]建立临床药师制,但是在基层医院的检查中,普遍存在走过场的现象,许多医院虽开设了临床药学科室,却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这与卫生监督不到位有很大的关联。
2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的改进措施
2.1 转变传统观念,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临床药学工作强调临床和药学的结合,要求药师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达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用药。临床药学工作应走出传统的制剂、调剂、煎药等具体工作,应走向临床。走向临床是我国药师跨出的一大步,不仅要求药师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卫生部门及医院领导的支持,需要卫生部门提出制定相应的政策及监督措施。基层医院要根据国家相关的药事法规和本院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与策略,建立临床药师制度,逐步推行临床药物治疗服务。使临床药学服务不流于形式,培养临床药学人员并落实其岗位。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3]。鼓励临床药师下临床科室查房或会诊,协助临床医生用药,并要求患者配合,切实把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
2.2 加强临床药师的培养,提高临床药师的综合素质。基层医院应重视培养既有药学知识又有医学知识的高层次人才,通过安排相关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各种讲座、到具备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的三级医院进行临床药学专业培训,加强临床药师的专业和实践能力。临床药师应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自我素质,多学习与用药有关的跨学科知识,临床药师只有具备临床药学、临床药物治疗学、临床医学方面的知识,才能了解患者的病情,理解医师选择药物治疗方案的原因和目的,才能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讨论,为临床治疗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才能让医生相信并接受建议。更好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服务。
2.3 对患者在进行临床药师的相关知识的宣传 患者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临床药师的认识模糊,基层医院应多宣传有关临床药师的知识,以宣传及推荐的方式向患者介绍,并告知患者临床药师可以告知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治疗药物的最佳浓度,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指导主管医生开处方使患者的用药合理有效经济。
2.4 建立药师查房会诊制度 要求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利用下临床的机会跟随医师查房并以此为切入点,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临床医学方面的知识,主动听取临床科室的意见,这是让其成长的良好途径。在实践中学习,对临床药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2.5 积极开展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工作 预防药物未发生的不良反应,治疗已知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药学研究的重点,临床药学工作应与药物运用于患者时发生的不良反应紧密结合,根据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患者和临床医生开展合理用药的咨询工作,有利于医学与药学的结合,有利于促进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正常进行。可在医院门诊设立药物咨询室[4],由专业的药师主持,回答患者的用药咨询,宣传药物基本知识及有关药物的不良反应。
2.6 开展对处方的点评工作 可以有效预防不合理用药,根据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用性原则,以合理性为中心,来评价处方的内容[5]。内容包括:①是否有用药指征。②是否选择最佳药物。③是否按正确的用量使用。④有无重复用药。⑤有无联合用药或是否正确联合用药。⑥用药是否经济。采用处方点评制度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和安全,也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2.7 施行药历管理制度 药历是与患者病程记录类似的记录患者用药的一种方式,能反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用药的全部信息。通过药历可以发现用药的合理及不合理性,从而指导用药。
3 结论
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有很多的难处,但是,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药学服务将越来越重要,临床药学服务必将是医院药学的发展新趋势。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对临床药学方面的认识,加大政府投入和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使临床药学服务不断深入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水平,更好的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基层医院领导在既保证合理用药,又能提高医疗质量,又能合理分配医院费用的形式下,积极开展临床药学的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安琳,高玉金,等.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探讨.中国药事,2009,23(12):1234,1235.
[2] 卫医政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2:12,16.
[3] 陈欣,江滨,史录文.在我国设置临床药学专业学位的初探.中国药事,2007,21(3):208,210.
[4] 尹桂华.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探索.中国药房,2011,22(04):381,382.
[5] 卫医管发.【2010】28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