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化秸秆喂牛七注意等
1 明确饲喂对象。秸秆氨化后,多用来饲喂成年肉牛、奶牛。出生后6个月以内的犊牛,因其瘤胃内的微生物系统尚未完全形成,不能饲喂氨化秸秆。
2 保证氨化质量。用来喂牛的秸秆必须是氨化好的秸秆,即黄褐色、有焦糊香味、质地柔软,风干后易折断,手插入其中而温度不高的秸秆
3 喂前置阴凉处放氨。氨化秸秆在喂牛之前,要从氨化垛或窖中取出,置于阴凉通风的地方散发余氨,一般晴天放置8-10小时,阴雨天放置20小时以上,以放氨后略有氨味而不刺激人的鼻、眼为准。
4 掌握喂量、喂法。氨化秸秆喂牛的用量以占饲草总量的40%-60%为宜。一般情况下,牛喜食氨化秸秆,但也有个别牛对氨味特别敏感,故开始饲喂时,应掺人33%的未氨化秸秆,然后逐渐过渡,使牛有5-7天的适应期。禁止将氨化秸秆水洗后喂牛。
5 搞好营养平衡。氨化秸秆由于有机物消化率的提高和非蛋白复含量的增加,在喂牛时需注意适当搭配豆饼、棉籽饼等非降解性蛋白质饲料,并足量添加胡萝卜、松针粉、骨粉、麦饭石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保证代谢平衡。
6 科学存放保管。因为氨化秸秆所增加的非蛋白氮大部分是以能溶于水的铵盐形式存在,所以每次取用后,还必须重新密封好氨化垛或窖,并经常检查。发现密封氨化秸秆的塑料薄膜等有破洞时,要立即用塑料胶带粘贴好。
7 治疗氨中毒。当发现牛有反刍减少或停止、唾液分泌增多、不安、颤抖、步态不稳等氨中毒症状时,必须马上停喂氨化秸秆,并将牛拴到舍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头牛用1千克食醋加0.5千克糖混入3-5千克水中一次灌服。
小尾寒羊高效饲养两法 黄继骅
1 洗胃法。小尾寒羊在饲养中难免食“污”饮“垢”,致陡小尾寒羊患寄生虫病、腹泻或其他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常选1月)洗胃1次,有助于预防疾病和促长。方法是:给小尾寒羊喂食足量的食盐,每次每只成羊可喂20-40克食盐,待停食2-3小时后羊干渴时,让其饮人洗胃水(温开水)即可。
注意事项:①喂食盐宜选择在早晨羊空腹时。②病羊勿用,以防伤及肠胃和脾肾。③洗胃水量要足,每只成羊不低于10千克,以饮后有剩余为度。为使羊多饮,可在洗胃水中撒适量麦麸、玉米粉等轻质精料。④饮水后15-20分钟,赶羊出栏活动,促其加速血液循环,荡涤体内浊物,清洗内环境,增加排泄量,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
2 控肥法。羊体过肥,输卵管受挤压。不利于卵子排出、受孕和着床;羊体过瘦,子宫瘪小,贮养不足,有碍幼胎发育,易形成畸胎、死胎,降低繁殖率。因此,应使其肥瘦适度。控肥方法是在母羊产羔45天后,快速育肥15天,之后猛减精料,骤增粗料,多饮清水,降低营养水平,促使母羊出现“遇逆趋繁”的生理现象,使生殖系统活跃,就能早发情,早配种,提高繁殖率。
注意事项:①此法不宜在冬季实施。②病、弱、残、劣羊不宜实施。③控肥时间以1周为限。
羔羊白肌的防治 章成芝
一、症状
羔羊白肌病按其病程分急性、亚急性、慢性3种类型。
1 急性型。病羊常突然死亡。
2 亚急性型。病羊精神沉郁,背腰发硬,步态强拘,后瓤摇晃,后期常卧地不起。臀部肿胀,触感较硬。呼吸加快,脉搏增数,羔羊每分钟可达120次。初期心搏动增强,后心搏动减弱,并出现心律失常。
3 慢性型,病羊运动缓慢,步稳,喜卧。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异嗜现象。被毛粗乱,缺乏光泽,黏膜黄白色,腹泻,多尿。脉搏增数,呼吸加快。
二、防治
预防该病关键在于加强对妊娠母羊、哺乳期母羊和羔羊的饲养管理,尤其是冬、春季节,可在其饲料中添加含硒和维生素E的预混料,或肌肉注射0.1%的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每只母羊在产羔前1个月肌肉注射0.1%的亚硒酸钠维生素E合剂5毫升,即可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也可在羔羊出生后第3天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合剂2毫升,断奶前再注射1次(3毫升)。治疗该病。对急性病例常用0.1%的亚硒酸钠注射液肌肉或皮下注射,羔羊每次2-4毫升,间隔10-20天重复注射1次;维生素E肌肉注射,羔羊10-15毫克,每天1次,连用5-7天为一个疗程。对慢性病例可采用在饲料中添加药物的办法。
上一篇:孩子搞怪可能是患病
下一篇:六成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