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COPD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
【摘 要】目的:通过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规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进行干预的。方法:选取一社区的居民,通过ppt的形式进行知识宣教。结果:95%的居民掌握了健康知识,从而降低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住院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规律;预防原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在临床较为常见,是多发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症发病率,死亡率较高,临床症状较多,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具有严重影响[1],其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甚至可发展为肺心病或呼吸衰竭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COPD虽然是气道的疾病,但对全身的系统影响也不容忽视。
1 发病原因
①感染是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占總发病率的35%。病毒,细菌和支原体是本病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病毒主要为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细菌感染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及葡萄球菌为多见。②吸烟为重要的发病因素,占总发病率的25%。烟草中含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气管粘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容易继发感染,慢性炎症及吸烟刺激破坏肺弹力纤维,诱发肺气肿形成,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烟龄越长,吸烟量越大,COPD患病率越高。③环境因素占总发病率的25%。当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均可能产生与吸烟无关的COPD。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损伤气道粘膜和其细胞毒作用,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粘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增加条件。④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占总发病率的25%。蛋白水解酶对肺部组织有损伤、破坏作用。⑤其他因素占总发病率的5%。如机体的内在因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气温的突变等都有可能参与CDPD的发生、发展。
2 预防原则
2.1预防感染:预防诱发因素,避免呼吸道感染。劝导患者戒烟;保持室内湿度、经常通风换气,避免粉尘烟雾等有害气体吸入;在季节更替时注意保暖,增强抵抗力。
2.2营养支持:COPD为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可降低患者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从而加重呼吸功能障碍。指导患者正确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使用过辛、辣、冷、咸等食物。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同时应避免在进食前后及禁食过程中饮水,进食后应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熬夜,注意多休息。
2.3呼吸锻炼:①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尽量用鼻吸气、用嘴呼;呼气慢而深;吸气时间短、呼吸时间长。此种方法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练习。②缩唇呼吸:又称撅嘴呼吸,常以这种呼气方法配合腹式呼吸。呼气时将嘴唇缩成吹笛状,气体经缩窄的嘴唇缓慢呼出。③传统的"运纳吐气"的锻炼方式如太极拳、呼吸操等,都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练习与应用,运动时注意呼吸、心率变化,逐渐增加运动量,感身体不适时不可勉强,要及时停止休息。④长期家庭氧疗:主要针对有呼吸困难及伴有低氧血症的患者。一般用鼻导管低流量持续给氧,氧疗原则:低流量持续给氧。氧流量为1.0-2.0L/min, 吸氧时间大于10h/d。氧疗有效指标是呼吸困难减轻、呼吸频率减慢、发绀减轻、心率减慢、活动耐力增加。⑤家庭社会支持: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过长,且易反复发作,所以对患者的身心都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家庭成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积极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克服对疾病的恐惧心理,避免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总结
COPD 是一种以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2]。有文献表明[3],大部分患者及家属,甚至医生,只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而忽视了稳定期的防控,因此稳定期的有效防治,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发病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可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护患者的生命尊严。目前也有大量研究证实[4],对老年 COPD 患者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延缓病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新茹 , 李立群 , 刘飒 , 等 . COPD 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通气时营养支持 [J]. 临床肺科杂志 , 2012, 17(6): 1129, 1137.
[2]于美玲,张中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研究,2013,26(1):82-85.
[3]李凡,徐迅,张学民,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区管理一年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1.10(3):171-174.
[4]卿卫宁 . 护理干预对老年 COPD 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3):584-586.
上一篇:家兔冬繁要六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