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被藏界开启之宝库
余多年日居月诸半枕半眠以求,思图建立华夏巧器、玄器、秘器、神器纲系。先祖先宗传宝,今人应识真不毁;古秘器失传,今人应复制再现;秘籍玄学之记,今人应挖掘起发,为后世传宝。正所谓"无古无今,无今无古"是也。余亦藏器近百,考识成文,若识家愿赏,可陆续奉呈发表,以求与有道方家共论共赏,一起来接续祖先聪明。
今之藏界,已成"丰年皆爱玉""盛世多藏宝"之热势。收藏大军,如群龙起蛰;拍卖行业,似雨后春笋。口水之杯,赏者肯举千万之银拍来;前朝细瓶,爱家愿挥半亿之金压得。文物值钱,国宝增辉,实是华夏之大吉大祥。应该说,凝结在商鼎周尊秦壶汉缶宝器上之古远、珍稀、形异、相美、质贵等几重徵象,被收藏家、鉴赏家已深识厚重,但华夏巧器、玄器、秘器、神器,这个"启智""演虚"的"器"之大系,却长久未得浮出。以余坎井之浅知,一些大的博物馆,少有巧器、玄器、秘器、神器专室专藏;鉴赏家少有巧器、玄器、秘器、神器立项立论;就连一些华夏文明全史图录,亦未见从巧器、玄器、秘器、神器之高度来释述、标识古代巧秘宝器;在拍卖行业,几乎中外皆少有关于东方巧器、玄器、秘器、神器专征专拍,犹似"蝶爱众花,独独不喜冷处梅花"一般。这种长期只重视"外在美"而忽视了东方器物"内在巧"的现象,不能不说是对华夏文化之一误。
东方尚意。自华夏人类起源、食物生产起源、文明国家起源这三大文明起源始,祖先就以大智慧格在以"传心写意"为上上之境,创造发展着自己独特之文化。文字为以万类物象为本真之象形会意方框文字;大图腾崇拜为吉兽瑞禽象化者龙凤;乾坤演象之经为通变圆融之《易》;阴阳交泰之符,为太极八卦一图。用如此三昧文化真火烧出之"器",能无"启智合玄""神妙通化"之功者乎?《易·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之道,非常道;器之器,何乏非常器?王夫之云:"无其器则无其道。"此处之"道""器",虽为一哲学大论,然规约到宴享藏用之器,亦应涵其同理。因此可说,在一块尚意玄深的文化厚土之上,"启智""演道"之巧器、玄器、秘器、神器,才是华夏文化真正内涵之灵根;巧器、玄器、秘器、神器,才是华夏文明至高标识之一。依这个定位,西方人所称中国为"CHINA",可译为"宝缶""神器",比直译为"瓷器"会更加内在、真适而丰满;用东方巧器、秘器来宴待外邦贵宾,其智趣之格,方显我东土胜焉。
何为巧器?《荀子·宥坐》:"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杨亻京注:"宥与右同,言人君可置于坐右以为戒也。"《文中子·守弱篇》云:"三皇五帝有观(劝)戒之器,命曰侑卮"。注曰:"欹器也"。此种欹器,本原于古代一种汲水双系罐,再后来被巧者作成鹦鹉类鸟形,名"满招损"。常为君王治政或文人立世座右警劝之器。此一器之赏,便将华夏文化中"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之千载古训,诠释得十分透彻。另,如宴享中之"巧令盏"、"公道老""活鱼杯"之类器,皆属巧器一种。历朝间,源流广大,传器亦多。
何为玄器?《黄帝阴符经疏·自序》托词:李筌好神仙之道,在嵩山石壁中得《阴符》本,虽诵在口,竟不晓其义理。因入秦,至骊山下,逢一老母,髻当顶,余发倒垂,弊衣扶仗,见路旁遗火烧树,因自语:"火生于木,祸发必克。"筌惊问:"此是《黄帝阴符》上文,母何得而言?"答:"吾受此经,三元六周甲子矣。"于是坐树下说《阴符》玄义。讲毕,为时已久,母曰:"吾有麦饭,相与为食。"因自袖中出一瓢,令筌往谷中取水,李筌取水满,瓢忽重百余斤,力不能制而沉入泉底。李筌回原处,只有麦饭一升,老母不见。筌乃食麦饭而归。从此数日不食不饥,力气大增。--从神道解,此神瓢应为幻化之器,人多疑未必真有。然古籍之传,自有其内在人格意识与理念主张。骊山老母神瓢,实为诠释世人"物累必失"之道。以余考识,民间古道人手中常有"骊山老母神瓢",是"以制器者尚其象",专用来劝导红尘中人"超然物外,涵静养真"。另似"莲坛示现秘壶"、"太上老君宝葫芦"等,多属佛家、道家、智者禅说"象法通变""立地开花"等玄机妙应,皆可通称为演虚玄器。
何为秘器?古代宫廷及民间皆有"转心秘壶"、"九曲鸳鸯壶"、"九龙玄秘盏"之类宴饮秘器,一是用来斗酒演智,一是用来"去异排他"。据传,北宋宋太宗赵匡义(赵光义)是用秘器鸩杀宋太祖赵匡胤而登极的。但他深知"君权神授"之理,便改名为炅(jiong炯,火光),以新日与旺火驱震亡兄之怨魂。为诠释内心矛盾,以求平安,即定国号为"太平兴国"。后因忌讳降君南唐后主李煜之"煜"与"炅"有破位另立之象,怕亡兄之魂附体李煜,便用同样秘器毒杀了李后主。煜饮后渐觉事变,书于牖:"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不久谢世。此种秘器非一般传说中之"转心壶",而应为古代极秘之"一身二影认主劝杯",奇而玄绝,是为秘器上品。--这些故事,虽为演义,但古之复杂形势下的"鸿门宴",正史野史中皆存。由于这种特殊要求,也促使了宴中秘器的产生。正所谓"一秘壶胜抵三千御林军"是也。然古代秘器,更多地属宴享猜令斗智之器,如"左右逢源秘壶"、"妙化三江玄鱼盏"、"抱鱼娃娃宝壶"之类,秘也妙也,深为雅士高怀者推崇,断无不吉不祥之相。秘器者,藏巧涵趣者也。
何为神器?《春秋繁露·求雨篇》云:"旱时取五蛤蟆,置方池中,进酒、脯祝天,再拜请雨。"古人顺天以食,求雨勤慎,历代多有以神蛙、蛤蟆通天接云、兆丰求雨之举。一般皆认为,蛤蟆为真物,实巫祝多以蛙或蛤蟆托型神器,以增加神秘幽玄之感应。祈雨神蛙,能"鸣声传意",能"呼雷引雨",不为不神。似此类专用来作法设坛之通天接地、祭祖敬神之礼器、法器,应称为神器。这些神器,在一般考识者眼里,多认为是一件"造型优美""难得"之断代器,实际忽略了其特定的法坛妙用巧用。有道是"天机不可泄露",而往往"天机"就摆在显眼之处,从而使一件神巧之器,掩淹于普常器中。
纵观巧器、玄器、秘器、神器,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在道家、佛家、儒家、民俗界及各流各派演礼、释道、讲义、作法、奠基、登极、立掌门、婚喜古事、发兵征战及各类无休无止占卜中,往往起"举一纲而万目张"之神用,附著在其上之精神力量,往往是神秘而巨大的。其形,如丐帮绿玉魔杖,举现即是掌门;其声,如陈胜举事之狐鸣,闻者皆服信而依;其意,如无字天书,非圣化者不可尽释其玄。又由于华夏博大精深之食饮、宴享、游赏,在红衣紫绶与布衣草履阶层中,皆视为养生化性上上之事,"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丰壶要上客,鹄鼎命嘉宾",故在宴饮斗酒行乐间,欢具、巧器、玄器加秘法茶酒、秘宗菜食以及以酒胡子为贯关的无尽妙令,会给人带来层层连环不绝之乐趣,妙雅在难以言述之中。类这些深浸先祖文化内涵之玄巧宝器,在古述异记、笔记体类书籍及民间传说中,或直或曲、或隐或明,皆广有记传。惜常被一些"鉴定大师"未深考识,便以"故弄玄虚""不足为信",一舌勾去半山,抹杀了附著在玄器秘器之上的华夏文化的巨大价值。中国有"缘木求鱼""升山探珠"之说,是谓得鱼得珠,正可取在大穷罕玄之境。说起来,收珍藏宝,本就是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之营生,著力掘井九仞,为图通达及海是也。以余几十年潜心收藏、研究复古巧器、玄器、秘器、神器来看,华夏秘器之纲系脉络是很清晰的。值此,容余不惴浅陋,再鼓噪发微几问,以图得抛砖引玉之功--
传西王母有"养真玉杯",吐流霞而自鸣,嘤嘤以韵娱主助饮,谁信其真?游仙之"碧就漂瑶杯""匏子卮"、"幔卷荷盏"、"流光爵"、"玉东西觥"能移波转彩、浅满神现,是可信乎?春秋时吴越有"玉龙壶",液入龙自喷,发笙簧之振;神爵、甘露间,汉宣帝有"玉八角升",西域贡品,茗酒入可随主自处温凉;唐宫闱有"不落杯",饮者可速达醉乡神游。宣和间宋徽宗有"九曲鸳鸯壶",能转心换液,唯主自如。这些秘器,今人以为有否"?古"吴姬压酒"用何巧器行意?"齐姬压雀"与古藏宝纳器有何关联?古隐士"诗瓢酒会"中所用匏尊有何妙处?《礼记·昏义》:"合卺而"。古贵族大户人家所用之卺是何巧器?古聘雁之礼中,有一洞房饮酒秘器,是何美名?有何善用?古宫中皇上宴饮专用秘壶"答应",今谁存得?民间有一宴饮巧器"好使",今藏何家?几千年之射杯措杯,今之善射者能有绝技满弓一试?《搜神记》中之《澧泉》之《孔宝》之《湘穴》之《霍山镬》的传说神之又神,世上会真有"间出神喷"之神器么?古举子"进龙门""入号房"大考之前为避恶鬼仇魂杀报,都敬何神?用何秘器?古人拜观音、求佛祖,用何信器、秘器传心说愿?古酒肆中所供酒神阳根焉何是方形?古青楼女子用何秘器奉酒斗巧?古宴中斗酒致罚所用"彩凤一钩香"秘器,今人识否?古宫中后妃从太监手中所得"莲莲化生娃娃"欢器,以饮"密溲"或藏在身边求化龙根,以得子早显,今人知其器用否?北宋汴京大酒楼中"玉女满春"秘壶巧器,是如何折服天下豪杰又带来滚滚财源的?林泉中烟霞仙客,踏雪寻梅,于寒亭行"暖寒会",所用"寒林暖雀"巧器,如何奉酒?古宴中之"劝晋""玄中子""追酒神"有何绝招助饮?灵猴宝器能依主人传声而奉仙酿寿酒吗?玄狐玄器能"非主人不奉,唯主而报恩"吗?瑶池宴中"酒囊子"人传能"以双乳化甘醇,吐五色琼浆以奉群仙",世有其神器吗?太上老君玄秘宝葫芦能妙化神通么?"凡心不可驭,圣智掌中自如"之神龙神器,世有传真否?世上有"大简大繁""至简至繁"的壶佛么?
余挂一漏万,折枝梅以释长春。以余几十年所见所藏之浅识,凡无玄器秘器实物相对应者,余断不敢口吐妄语以"深玄"蒙世。因为,余一直认为,华夏秘器之研究,应该是东方大智慧学,而不是杂耍杂凑。应该说,在几千年华夏文明中,一个尚意、多神、多教、多朝代更叠、多民族聚变融合、多地域宴享游赏采用差异、多文化流派冲撞之大背景下,玄学秘籍可谓浩如烟海;关于秘器之记,其涵其容可谓是举世不可再二之大智慧、大通化之灵山宝库。正是,明珠在渊,钩而可得;神器在坛,启而可用。有如此之宝藏,是当今藏界值盛世开启宝库的时候了!
首先,我们文物收藏界、收藏出版界、拍卖业,应该为华夏巧器、玄器、秘器、神器立论,从一般收藏品中将巧玄秘器分档出来,还其大智慧价格。比喻,今人眼中之一件普常之物,恰恰正是古代、上古时"超乎寻常"之巧器;今鉴定家眼中定为三级以下文物,发现其为古代、上古先人之巧玄神秘之器,就应按源流关系给定以新格。如一盏"隔层注水省油古灯,"收藏者若只是将其定为众品中之一特品,而没能定为古代巧器,其应有之经济价值就会被忽略;一件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酿酒滤酒器,若仅定位在"造型别具匠心""器物相当实用",就衰减了其在华夏食物生产文明起源中"尚意""巧思"之历史价值。为此,余思之长久,建议有识之士担纲,或由国家藏馆主办,或大企业领衔,建一华夏巧器秘器博物馆,集万巧万秘于一阁,还华夏祖先大智大巧于本位。同时,为宏扬华夏秘器玄学,开发深藏于其中的巨大巨大无形资产,建一以巧器、玄器、秘器、神器为宴享智趣统领的"华夏第一宴乐宫城",这将在未来国门开放的五十年乃至一百年内,爆发出其无尽的东方魅力,向世界展现出一个真正神秘古国与东方尚意文化之灵真。可以断言,华夏文化是神秘的,在神秘的华夏文化中更加神秘的神器秘器,又是智趣独特的。这种神器秘器文化的唯一性、独特性,对于收藏界、拍卖业,以及宴享旅游业,都将具有不可估量的多重价值与商机。
责任编辑:风 力
本文作者介绍
壶沈 沈文泰,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作家、书法家、山水画家、古秘器收藏研究者。出版有连环画集《遗憾与希望》、寓言诗集《昙花与明月》,著有《圆盈堂藏巧器玄器秘器神器考》及电视连续剧《壶神》等。其研究破译了很多华夏神秘文化的原始信息,得到了海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