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寒潮来临前施除草剂应慎重
春季麦田杂草开始大量出现,是麦田防除杂草的重要时期,但寒潮活动频繁,在这一阶段使用除草剂除严格掌握用药量外,还必须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千万别在寒潮来临前喷施除草剂。
除草剂药效的发挥与施药时的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高时杂草的生理代谢旺盛,有利于药物在植株体内传导,容易收到较好的除草效果。温度低时药效不易发挥,而且容易对麦苗产生药害。麦田除草要求在气温10℃以上时施药,低于10℃时药效差,而且容易造成药害,低于5℃不宜施药。
精恶唑禾草灵是小麦田常用的茎叶处理剂,适用于防除麦田禾本科杂草,每667平方米(1亩)用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50~60毫升,春季草龄大时可适当增加用药量,但每667平方米不应超过150毫升,否则很易产生药害。寒潮来临如果出现低温霜冻,施用了该除草剂则麦苗容易受药害,对麦苗的安全性较差。在麦苗因受冻害而生长不良时施药,或者在施药后短时期内遇强降温低温天气,更容易对麦苗造成药害。在日平均温度低于3℃,麦苗进入越冬期后不宜再施药,一直到春季日平均温度稳定在3℃以上,麦苗进入返青后才能择时间施药。
氯氟吡氧乙酸和2甲4氯钠适用于小麦田防除阔叶杂草,每667平方米用量分别为200克升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70毫升,56%2甲4氯钠可溶性粉剂100~150克。二者减量混用能扩大除草谱,并降低2甲4氯钠对小麦的药害风险。混用时每667平方米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20~30毫升,56%2甲4氯钠可溶性粉剂50~70克。每667平方米用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160毫升加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20毫升加56%2甲4氯可溶性粉剂30克,防除麦田杂草,其中精恶唑禾草灵用量较大,在麦苗生长瘦弱时会对麦苗造成药害,表现叶片发黄等症状。如果在用药后第2天出现低温天气,最低温度在0℃以下,就更易对麦田造成明显药害。
异丙隆兼有土壤封闭处理和茎叶处理作用,在小麦田每667平方米用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25~130克,草龄大时可适当增加用药量,但每667平方米用量不宜超过250克。该除草剂会降低麦苗的抗冻能力,施药后1星期左右不能出现低温霜冻天气,否则会出现明显药害,主要表现为小麦叶片干缩枯死,严重的造成死苗。小麦受到异丙隆药害后生长不良时,还会进一步受到炔草酯、精恶唑禾草灵等除草剂的药害,出现叶片发黄、生长受抑制等症状。炔草酯对小麦的安全性较好,但用量过大、麦苗过小时施用,也可能发生药害。麦苗因冻害,干旱等生长不良时施用该除草剂,也容易发生药害。施药后短时间内遇上强降温低温天气,也可能会发生药害。因此,施用该除草剂时,必须要求适期适量施用,避免麦苗在生长不良时施药,避免在冬春强降温低温天气来临前施药。
在寒潮低温期间施药除草,选用麦极(15%炔草酸)是一个合理的选择。麦极是一种新型芳氧基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通过禾本科杂草茎叶部吸收,经输导组织传达到生长点及分生组织,干扰细胞膜形成,导致杂草死亡。麦极杀草谱宽,活性高,对大多数禾本科杂草有效,尤其对野燕麦、看麦娘、硬草、棒头草高效。渗透快,起效快,杂草受药后48小时内停止生长。耐雨水冲刷,施药2小时后下雨不需要补喷,对不良气候的适应能力强,在低温、干旱条件下也表现稳定。使用适期宽,安全性高,混用方便,可以和常见的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如苯磺隆、异丙隆混用,但不能和激素类除草剂如2甲4氯、百草敌混用。麦极的用量与杂草的种类和使用时期密切相关。在野燕麦、看麦娘2~4叶期使用,每667平方米用20克对水15~30千克喷雾,就可以获得满意的防效。在5~8叶期,每667平方米用量增加到30克。以硬草、棒头草等为主的田块,在杂草2~4叶期使用,每667平方米用量30克。5~8叶期使用,每667平方米用量增加到35~40克。麦极在禾本科杂草2~4叶期,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使用效果更佳。麦极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水量不用太大,在保证杂草均匀受药的情况下,每667平方米使用15千克水量就能取得很好的防效,节省用水和劳力。
冬前或春后麦田施用除草剂,应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施药,尽量避免在施药后短期内遇强降温天气,对于低温时段施药造成药害的麦田,可以通过喷施复硝酚钠、腐殖酸、胺鲜脂、磷酸二氢钾等药、肥,或者喷施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麦苗生长,减轻受害程度。(曹立耘 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 邮编:4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