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菜蛾综合防治技术
菜蛾为鳞翅目、菜蛾科害虫,又名小菜蛾、两头尖、小青虫、方块蛾,主要为害小白菜、大白菜、结球甘蓝、苤蓝、芥菜、芥蓝、花椰菜、萝卜、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菜蛾是世界性害虫,全国各地年年发生,是长江流域重点防治的害虫之一。
一、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
1.成虫 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2~16毫米,身体灰黑色,前翅和后翅均狭长而尖,缘毛较长,前翅中间有1条黄白色三度弯曲的波状带,静止时前翅和后翅在背部叠起呈屋脊状,两翅结合处有3个相连的淡黄色菱形斑纹,翅尖缘毛翘起像鸡尾。成虫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都很强,有趋光性,昼伏夜出。产卵时对寄主植物有强烈的选择性,一般在含芥子油较多的芥菜、苤蓝、花椰菜、结球甘蓝、甘蓝型油菜等作物的叶背近叶脉处产卵,卵椭圆状,长、宽均为0.3~0.5毫米,所产卵不堆积,分散黏附于叶背。
2.幼虫 老熟幼虫长10~12毫米,两头稍尖,体节明显,身体呈纺锤形;头部黄褐色,胸腹部绿色,身上有细毛,前胸背板有2个深褐色“U”字形纹,臀足向后伸,超过腹部末端,从背面看好像尾部有1个分叉。幼虫比较活跃,遇惊扰迅速扭动身体倒退或吐丝下垂,惊扰消失后,再爬到叶片上继续为害。1~2龄幼虫只能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叶片上形成1个透明斑;3~4龄幼虫可将叶片吃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将整个叶片吃成网状。幼虫有集中为害菜心的习性,使小白菜、大白菜、结球甘蓝、苤蓝、芥菜、芥蓝、花椰菜、萝卜、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严重障碍,如大白菜、结球甘蓝不能包心结球;幼虫还咬食结籽和留种植株的嫩茎、幼荚和籽粒,造成孔洞,影响结实。老熟幼虫在叶背面或枯草上做薄茧化蛹,蛹纺锤形,长5~8毫米,外皮灰色,薄茧透明如网。
二、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①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十字花科作物连作。②及时清除耕地及其周边杂草。③蔬菜和油菜作物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④大棚和温室中的残株落叶要及时清除并晒干烧毁。
2.物理防治 ①利用菜蛾的趋光性,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成虫。②利用性诱剂诱杀菜蛾雄虫,使雌蛾产下无效卵。
3.化学农药防治 此法防治的重点主要在菜蛾大发生的春秋两季,特别是早春,一般在卵孵化高峰期至2龄幼虫盛期前喷施第一次化学农药,以后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不同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交替使用,以延缓菜蛾耐药性的产生。可供选择使用的主要化学农药有: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 40%乙酰甲胺磷乳油500~1000倍液,20%三唑磷乳油1000~12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600~8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500~600倍液,20%灭多威(杜邦万灵)乳油500~1000倍液,21%灭杀毙乳油5000~6000倍液,5%氟苯脲(农梦特)乳油1500~2000倍液,5%氟虫腈(锐劲特)乳油2500~3000倍液,10%除尽乳油2000~3000倍液,10.8%凯撒乳油2000~2500倍液,1.8%爱福丁(阿巴丁、虫螨克)乳油2500~3000倍液,5.7%氟氯氰菊酯(百树得)乳油1500~2000倍液,25%喹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 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40%甲基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1000~1500倍液,40%菊杀乳油1500~2000倍液,40%菊马乳油2000~2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20%甲氰菊酯(灭扫利)乳油2000~2500倍液,2.5%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1000~1500倍液等。
4.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 在菜蛾幼虫初发生期和幼龄期,选用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1000~2000倍液,或5%氟啶脲(抑太保)乳油1000~2000倍液,或20%除虫脲悬浮剂500~1000倍液,或20%灭幼脲1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或20%杀铃脲悬浮剂7000~8000倍液等昆虫生长调节剂喷雾防治。此类昆虫生长调节剂被害虫取食后可抑制几丁质合成酶的活性,从而阻碍新表皮的形成,在幼虫蜕皮时造成困难,使其生长发育受阻而死亡,且药效持续时间长,对鳞翅目其他害虫都有灭杀作用;此外,卡死克还对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害虫有灭杀作用,抑太保还对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膜翅目部分害虫有灭杀作用,杀铃脲还对鞘翅目绝大部分害虫有灭杀作用:总的来说,这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具有高效、对环境和天敌安全等优点。还可用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2500~3000药液喷雾防治,此种昆虫生长调节剂不仅对菜蛾,而且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所有幼虫都具有抑制进食、加速蜕皮和减少产卵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上述所有昆虫生长调节剂频繁使用,也会使害虫产生耐药性,所以在一个地区1年最多只能使用3次,生产上要与有机磷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轮换使用,以延缓害虫耐药性的产生。
5.细菌杀虫剂防治 在菜蛾幼虫初发生期和幼龄期可选用国产的细菌性苏云金杆菌制剂系列杀虫剂喷雾防治,一般使用剂型及浓度分别为2500国际单位/毫克乳剂600~800倍液、8000国际单位/毫克高效乳剂1500~2500倍液、16 000国际单位/毫克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还可选用进口的3.2%敌宝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10%快来顺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康多惠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50%都来顺可湿性粉剂750~1500倍液喷雾防治。上述所有细菌杀虫剂宜在环境温度高于15℃时使用,气温越高,对菜蛾致死越快,杀虫效果越好,同时对鳞翅目其他害虫都有灭杀作用;但此类细菌杀虫剂又忌太阳暴晒,因为过强的紫外线照射会降低其药效:所以,上述所有细菌杀虫剂的最佳使用时间是温暖的阴天或多云天,而且在配制药液时,要加入1%的洗衣粉,以增加药液喷洒后在作物表面的黏着性,提高对害虫的防治效果。
(作者联系地址:梅再胜 湖北省黄石市农业局 邮编:435002;冯 昭 黄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 邮编:435002;薛 昉 黄石市蔬菜科研所 邮编:435002;胡 兴 黄石市种子管理局 邮编:435000;蒋 琎 黄石市植保站 邮编:4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