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树势枇杷枝梢生长、果实品质及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3~2014年在福州市连江县琯头镇枇杷园内进行,品种为早钟6号,15年生本砧嫁接树,株行距4 m×5 m。果园为山地梯台,坡向西北,红壤土,土质疏松,土层较厚,pH 值4.6~5.2,土壤全氮0.75~0.83 g/kg,碱解氮97.4~109.7 mg/kg,有效磷56.0~62.9 mg/kg,速效钾101.7~157.7 mg/kg,交换性钙14.0~16.5 cmol/kg。果园的修剪、疏花、疏果、套袋、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均按大田常规管理。通过疏花疏果使每株树果穗占总枝条数量的45%~50%,每穗统一留果3个。
1.2 方法
1.2.1 试验方法 2013年10月,通过对果园不同植株树势的树冠大小、树高、叶幕层、干周、干高和当年生枝梢长度、粗度、叶片数等若干性状进行调查,再根据调查结果将其长势分为强、中等和弱3种类型,其中,强树枝梢生长量大,叶片浓绿且叶片数量较多;中等树枝梢生长较缓和,叶片数量较少;弱树枝梢生长量小,叶片数量少。每一类型树势随机选取主干粗细相近的树各5株,挂牌标记。2014年果实成熟期间,在树冠外围中上部东、西、南、北4个方位,调查20个成熟果穗的结果枝粗度、长度、叶片数、果穗重、单果重,统计单株果穗数、营养枝数及果实病、虫害情况,并计算株产、产值等。每株采结果枝倒数第2~3片完整叶40片[8],用自封袋包装,带回室内,其中20片用于测量叶片大小、叶厚和叶干重;另20片叶片洗净、杀酶、烘干、粉碎、过筛后供N、P、K、Ca、Mg营养元素测定。单株小区,5次重复。
1.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果实品质分析。每株随机选取成熟果实2O粒,分别测定单果重、果实纵径、横径、果肉厚度、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食率,并计算果形指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用WYT-32型手持糖量计测定,果实硬度用GY-3型水果硬度计测定。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用NaOH中和滴定法测定。果形指数=果实纵经/果实横径。
矿质元素测定 N用凯氏定氮法测定;P用钒钼黄比色法测定;K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Ca和Mg用干灰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
1.3 数据分析
数据用Excel处理后,用DPSv6.55统计软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树势的枇杷树体生长差异
由表1可知,强树的冠径极显著大于弱树与中等树,3种类型的树高、干周、干高和叶幕层厚的差异均不显著;强树的结果枝长度、粗度分别是弱树的1.68倍和1.16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表2);强树的叶片数最多,其次是长势中等树,弱树最少,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强树、中等树和弱树三者之间的叶片大小、叶厚、叶干重有逐渐变小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2.2 不同树势对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3种树势的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强树叶片中的N、P、Ca、Mg的含量均最高,弱树最低,其中强树的N含量是弱树的1.20倍,Mg含量分别是中等树的1.21倍和弱树的1.57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弱树的K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强树和中等树势。3种树势的叶片的P、Ca含量差异均不显著。
2.3 不同树势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试验得知,长势强的枇杷树的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果肉厚等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中等树、弱树,但三者之间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差异均不显著(表4)。
2.4 不同树势对果实病虫害的影响
枇杷果实的裂果、紫斑病、日灼病等病害和虫害影响果实的商品率和经济价值。由3种树势果实病虫害发生情况的比较可知(表5),弱树的裂果率和锈斑果率最高,分别是强树的2.31倍、3.84倍,是中等树的2.25倍、3.38倍;中等树的紫斑果率最高,弱树次之,强树最低。可见,树势强壮的枇杷树,果实的病虫害少,具有更高的果品质量和商品价值。
2.5 不同树势对产量效益的影响
由表6可知,3种树势类型中,树势中等的果穗数最多,是弱树的1.61倍;强树的果穗最重,是弱树的1.26倍;强树与中等树的株产、单位面积产量差异不显著,均极显著高于弱树,强树和中等树的产值均极显著高于弱树,而中等树的生产成本最大,强树次之,弱树最少。因此,强树的效益最高,中等树次之,弱树效益为负值。说明枇杷生产上,培养强壮树势是实现优质、高效生产的关键。
3 讨论与结论
已有的研究表明,不同树势的荔枝、婆枣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有差异[2-3],龙眼弱树的叶片在开花期失绿变黄、叶片中的糖含量下降明显,而中庸树和旺树下降不明显[1],芒果不同树势的枝条长度、粗度、枝皮率、分枝角度、叶面积和叶片干物质含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4],龙眼[1]、猕猴桃[6]弱树单株产量、单果重低于旺树。本试验结果表明,枇杷壮树叶片中N、P、Ca 、Mg含量均最高,其中叶片中N、Mg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弱树,与陈国平[2]、毛永民[3]研究结果一致,表现叶片浓绿,有光泽,结果枝的长度、粗度、叶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弱树,果实大,果穗重,产量高;而弱树的K含量显著高于强树和中等树,与毛永民[3]研究结果一致、与陈国平[2]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早钟6号为果实喜K果树,果实中营养元素含量次序为K>N>Ca>P>Mg[8],而树势强和中等树的产量是弱树的1.73、1.81倍,消耗了叶片中大量K元素[3]。
在枇杷鲜果市场上,果实大小、外观品质等是决定其商品价格的主要参考指标,果实大、外观光洁的鲜果商品价格显著高于小果和外观有缺陷果品,而长势粗强、叶片数多的结果枝可提高果实商品等级[9~10]。在枇杷生产上,疏花、疏果、套袋、采摘等人工费用占生产成本的50%左右,部分观点认为,在目前枇杷果品价格较低迷的状态下,粗放管理果园因为减少投入成本,收益会较管理到位果园更高。本试验中,树势强壮的枇杷树,果穗数少,但商品果率与商品等级均最高,种植效益最高;树势中等的树,虽然果穗数较强树多,但穗重较轻,株产与强树差异不显著,且因果穗数多,造成疏花、疏果、套袋、采收等人工成本高,种植效益反而较强树低;弱树因为果实小,商品等级低,果价低,加上产量低,因此种植效益最低。邱凌等[11]认为根施沼渣、叶施沼液,可以提高苹果树势和产量;杨晓飞等[12]认为喷灌可以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戴志兴[13]等研究认为葡萄负载量减少,有利于增强树势;许奇志等[10]采用结果母枝二次短截修剪措施达到提高枇杷果实品质和种植效益的目的。所以,在当今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高的现状下,可采用控制负载量、整形修剪、肥水调控和病虫害及时防控等措施培养和保持强壮的树势,利用优良结果母枝结果,减少果穗数、提高单穗产量,并利用强树良好的微生态环境[14~16],降低日灼、裂果、锈斑病果的比例,达到大果、优质、丰产、高效的生产目的。
参考文献
[1] 郭栋梁, 李建光, 袁沛元, 等. 不同树势对石硖龙眼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17): 31-34.
[2] 陈国平, 冯良獾, 方恒良, 等. “大造”荔枝适龄树不同树势的营养状况与开花及营养消长关系初探[J]. 中国果树, 1989(2):38-39, 35.
[3] 毛永民, 申蓬英, 王永蕙, 等.不同树势婆枣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年周期变化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1, 14(8): 15-19.
[4] 肖炎军, 王令霞, 李新国. 3个不同树势的芒果品种枝条和叶片特征比较[J]. 南方农业学报, 2011, 42(8): 948-950.
[5] 刘志刚,李 疆. 巴旦杏不同树势枝梢生长状况和落果率的调查观测[J].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8, 20(4): 1-5.
[6] 蔡金术, 王中炎. 猕猴桃树势对果实大小与品质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 2009(12): 119-121, 130.
[7] 牛佳佳, 罗阿景, 施 新, 等.石硖龙眼树势差异及其对果实采后贮藏的影响[J]. 广东园艺, 2014(1-2): 76-79
[8] 陆修闽, 郑少泉, 蒋际谋, 等. ‘早钟6号’枇杷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年周期变化[J]. 园艺学报, 2000, 27(4): 240-244.
[9] 朱祥枝, 陈秀萍, 蒋际谋, 等. 早钟6号枇杷结果母枝性状与果实形质的相关[J]. 福建农业学报, 2002, 17(1): 33-37.
[10] 许奇志, 蒋际谋, 林美和, 等.枇杷二次短截修剪对结果母枝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 2013, 34(1): 87-91.
[11] 邱 凌, 许卫娜, 巨 鹏,等. 沼肥种植对渭北苹果树势与产量的影响[J]. 中国沼气, 2007, 25(6): 28-30.
[12] 杨晓飞, 袁 军, 乔 克,等. 不同灌溉方式对枇杷树势及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J]. 农机化研究, 2014(6): 156-159.
[13] 戴志兴, 陈履荣,刘 权. 藤稔葡萄的负载量对果实发育及树势的影响[J]. 中国南方果树, 1997, 26(3): 46-47.
[14] 刘友接, 许家辉, 蒋际谋, 等. 福建枇杷锈斑病调查与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30(8): 1 138-1 142.
[15] 邓朝军, 蒋际谋,张小艳,等. 枇杷果皮热伤害影响因子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7(10): 1 081-1 086.
[16] 蒋际谋, 陈秀萍.枇杷丰产优质栽培百问百答(第二版)[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下一篇:拆穿那些饮食的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