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教育思想品德存在地问题及对策 怎么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生教育思想品德存在地问题及对策 怎么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
小学生思想品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 关键字:思想品德教育环境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新开设的综合课程,它的价值在于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是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德育在儿童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定向的作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代精神文明的体现,也决定着我国未来的社会面貌和民族精神;小学阶段正处于人的发展的基础阶段,儿童的品德行为处在“质” 的变化过程中,正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塑性强,只要正确地引导,就能促进儿童的“质变”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在德育的某一环节上出现偏差,则将使儿童的“质变”向不良的方向发展;现在的小学生面临的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社会道德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道德教育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等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小学生面对这样复杂的局面,经常会感到不知所措,无法进行判断,特别是当前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父母和家庭的呵护下成长,缺乏自主能动性。所以,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保障我国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基础,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是适应时代发展
的必然选择。
为了深入了解我学校新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状况从而加强和改进小学德育工作,我校组织了小学德育状况调查,调查采取问卷、走访、座谈
实用标准文案
等方式深入到学校、课堂、家庭、社区,全面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把握思想脉络,分析形成原因,研究工作对策。通过调查,一方面了解到当代小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发展的思想品德脉络,坚定了做好校学生德育工作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发现了一些带有倾向性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增强了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的紧迫感。
二、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表现
总体来说小学生思想品德得到了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1、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他们关心国内外大事,也关心家乡建设发展,渴望为社会作贡献;2、注重个人发展,大
多数小学生努力学习,多数学生都有自己的远大理想,强烈的成才愿望。他们自信心强,接纳自我,关心自我,对未来前途充满希望,充满追求;3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大多数小学生遵纪守法,遵守小学生守则,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法规。在公共场所他们能自觉遵守纪律,常常有热情维护法规、法纪的事迹,得到人民群众赞扬。大多数小学生尊师敬长,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谐融洽。4、集体意识较强,注重人际关
系的和谐。绝大多数小学生热爱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愿意在各项活动中为集体争光,维护集体荣誉。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渴求友谊,同学之间基本比较融洽。5、追求成功,勇于探索。他们积
极竞争班干部,各种活动千方百计表现才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锻炼。他们不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积极参加实践,热心创造,寻求发展自己
的特长和智能优势。他们更喜欢表现自己,证明“我能行” “我很优秀”。调查也反映了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存在着五个主要的关键性问题,也是
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三、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存在的问题
1、劳动和日常生活方面。
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极少劳动或根本不劳动,一切由父母包办,俨然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生活不会自理。这就导致他们劳动观念淡薄,养成了缺乏劳动的习惯。在学校劳动也是主动性差,能躲就躲,或者拈轻怕重,还有认为自己劳动就是吃亏饿。若学生从小缺乏集体主义思想和责任心,只想索取不愿付出,缺乏必要的锻炼和艰苦奋斗精神,他们的发展将是令人担忧的。家庭条件的优越导致部分小学生有讲吃讲穿的不良习惯,平时花钱和其它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这种习惯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学习习惯和态度方面
我们根据当前小学生的听课、作业、预复习、实践、知识的
吸取和运用等方面的情况的分析中了解到现在的小学生学习习惯不好。
只有少数人能够态度端正积极主动地学习,能以学习为乐趣并创造性学习。多数学生基本停留在单纯接受性、记忆性水平上,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不自觉不主动,不讲究学习方法,没有形成兴趣爱好。学习缺乏内在动力是他们今后充分发展的隐忧;还要极少数学生由疲于应付师长督管的被动状态发展到学习落后和放弃,最终成为厌学生、流失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少血学习严重被动和厌学
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的学生,对自己的长处和潜能并不知道,只是盲目地悲观,对自己的发展丧失信心。这样他们就更加萎靡不振或者只知道玩却没有追求。
学习状态和学业成绩是与学生的理想志向密切相联、互相影响的。少数学习严重被动和厌学的学生,对自己的潜能优势和长处毫不知晓,对自己的发展完全丧失信心,于是造成他们萎靡不振或者只求享受、玩乐,毫无志向可言。
3人际交往和社交方面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经验少还没有学会与人交往,他们在交往中如果有不如意的事情就常常有挫折感、失败感。他们选择朋友的能力
还老师长的引导和教育。还有极少数学生因心理和个性等原因在同学交往中,会遭遇冷板凳的处境,长期这样下去势必会影响他们健康成长,这也需要教师家长给予特别的关怀帮助。
大部分小学生参加学校的活动还没有真正形成乐趣,只是盲
目地跟风和好玩,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教师特别关注。极少数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也让人忧虑,如家里有信教的亲人或有家人参与传销、赌博的、出入网吧、接触不良的影视文艺作品和社会不正之风。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难免会受到污染。有的学生在学校集体正当活动中找不到乐趣,在集体中找不到知音,而喜欢特殊群体的活动,或网吧游戏,或“哥们”吃喝玩乐,这些学生识别能力差、正邪不辨,容易同校内外“问题少年”交友和结伴,与老师和同学疏远甚至对立,他们极易被社会上的邪恶势力欺骗和利用。
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4、日常行为方面
小学生对日常行为规范存在着懂不懂、做不做、自觉不自觉三个问
题。真正记在心里自觉做到的是少数;不求甚解、“要我做我就做”
的是多数,还有少数学生不在乎、不理会,我行我素。少数小学生在
遵守社会公德、交通法规、公共场所纪律、爱护环境花草树木等方
面,还只能“从众”不能“慎独”,总需要别人的监督。一旦无人
看见就时有违纪的现象。知行不统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是遵纪守
法教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小学生中已经产生了个别无视学校纪律、国家法规,染上了坏行恶习的人。如同“问题少年”交朋结伙打群架,抢劫低年级学生的钱物,收“保护费”,到工厂、企业偷窃物品,破坏学校纪律,危害社会治安等。这些学生人数虽少,影响极坏,挽救和转化这些学生任务艰难,责任重大。5、身心健康方面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令人忧虑,有些小学生中存在任性、孤僻、自卑、多疑、恐惧、嫉妒、报复、暴戾等不良心理和心理障碍。这些不良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教育矫正,发展下去,那是很危险的。而当前我们的教师、家长多数还不大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往往错把心理问题当作道德品质问题,只会进行简单的批评、训斥、命令,甚至惩罚、处分,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这就更加危险。
四、影响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因素
为什么小学生思想品德会存在这些问题?虽然现在的学生有着某些成长的有利条件,但是他们没有也不可能生活在一尘不染的环境里。这与我们的社会、家庭、学校教育还存在诸多消极影响和不科学
不得力的有关,主要有:
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1社会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多
元化导致某些领域滋生了道德缺失、诚信缺失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消极现象,这些不利因素都在潜移默化地侵蚀着不谙世事的小学生。一些缺乏独立性和明辨
力的孩子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变得虚荣、自私、势利、生活讲排场、穿戴讲名牌、盲目追求高消费、生活方式过早成人化的问题十分突出。
社会因素通过不健康的影视、录像、文学作品、广告等在
侵蚀未成年人的思想;通过网络对小学生思想的冲击,对小学生思想道
德的影响。“网络本该是一个思想自由驰骋的世界,但是这五彩纷呈的网络世界并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也并不是一池清水,在它绚丽多姿的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暗流,这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有强烈的冲击。网络是一个鱼龙混杂,瑕瑜并存的虚拟世界。色情、暴力信息也在网络世界里泛滥。而小学生好奇心强,辨别是非能力差,网络就不可避免地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良好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家庭的影响
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外在教育会影响一个人品德的形成。但
是小学生的心理不成熟,决定了外在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家长的思想作风、行为习惯、言行举止等对小学生产生着一种“榜样”和示范性作用,所以父母有意识地培养儿童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形成
其良好的道德人格,不仅有利于学校开展良好的品德教育,更有利于整
实用标准文案
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但是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缺乏科学性。
首先是家长教育意识淡薄,重智力投资,轻思想道德教育。
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的旧教育观念教育和引导孩子,平常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很多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过分关注,而对孩子是否有孝心、同情心,是否诚实、乐于助人、勤俭节约、刻苦耐劳等不太在意。
其次,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溺爱和放纵。现在的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呵护备至,甚至于娇惯、溺爱,从而使他们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缺少抗挫折和自立的能力。二是有的父母脾气比较粗暴,孩子犯了错不问是非就是一顿暴打。或者是家庭结构的残缺,父母离异,父母一方死亡或一方再婚,父母亲情绪波动大,把自己的情绪投影到孩子身上,拿孩子当出气筒,使孩子形成自卑、孤僻、好攻击、脾气暴躁等性格。
3、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1. 重智轻德观念的作祟。
长期以来,小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为赢得社会、家长对教育质量的认可,把主要的精力、措施放在抓文化课的传授上,至于学生的思德教育虽说平常也在抓,但只是要求提的多,必要的检查、督促评价与考核措施少,久而久之,德育就成了一种形式。从而在人们心目中自然而然形文档
推荐访问:怎么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在地 小学生 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