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1-214-01
摘 要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完善法规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加大处罚力度、加强会计管理和监督等多种手段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把“诚信”融入到会计职业领域,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对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经济社会深入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会计信息 失真 治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入,整个社会的经济法律环境日趋规范化和透明化,社会各阶层对会计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会计信息失真这个问题困扰着我国各个会计信息的需求阶层。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研究制止和消除会计失真的对策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在我国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会计信息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大,其作用与影响是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不能比拟的。会计信息失真的后果也就更加严重。一是会计失真对企业本身的危害。企业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它同时也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将各个会计期间形成的会计信息加以比较分析,是企业领导者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差距,进而改进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虚拟会计信息的相互比较,只会产生错误的比较结果,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毫无益处。若因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而使企业声誉受损,更会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二是会计失真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危害。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情况下,投资者和债权人是企业会计信息为数最多的关心者,这是由于企业的财务成果直接与他们的收益有关。失真的会计信息只能对他们产生误导,从而作出错误的投资或贷款决策,并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三是会计失真对国家的危害。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国家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运作者,它可以是企业的直接投资者。因此,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于国家来说就有着双重意义。企业的会计信息一旦“失灵”,不但会导致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混乱,也可能导致国家的投资付之东流。
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诚信建设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影响经济正常运转的一个障碍。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全社会对这一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大家一齐行动起来,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得到有效地控制。目前,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一些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诚信建设
诚信,即诚实守信,要提高相关人员对保持会计诚信意义的认识,加强诚信建设。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有益的工作。一是建立财务会计信用等级评价相关制度,把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划分信用等级。对信用等级不合格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促使企业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其次是建立财务会计信用信息公告查询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将会计信用信息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公告,并备有关方面查询。三是建立财务会计信用等级后续管理制度,对信用等级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鉴定,如出现违法违规问题,一经核实,即降低其信用等级。
2.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制度
完善现有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又适应国际发展方向,与企业改革步伐相适应的会计信息体系。要进一步加大《会计法》的宣传力度,使《会计法》深入人心。进一步完善与会计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制度,使会计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加大会计法规的培训与执法力度。要以国家的有关法律、会计法规、财会知识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有组织的培训,持续不断地发展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不断更新财会人员的知识;对做假帐的直接责任者要绳之以法。
3.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
《会计法》第4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各级监督部门对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资料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的,要依法给予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以行政处罚。即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单位负责人要对造假行为负责。
4.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
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财政部门等应监督企业按会计法及国务院有关规定,依法建帐和做好会计基础工作。人民银行可以通过企业账户和现金的管理,遏制企业的现金交易行为,对于不建帐的企业可以通过同等情况高税赋办法,使企业建帐建制。要明确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制度的基本目标,确立单位负责人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制约关系,加强对账工作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与完整。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制度、后续教育制度,以根治会计信息失真。
5.加大社会对会计违法违纪行为的惩治力度
要尽快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及一批会计师事务所,使社会会计监督机构(中介机构)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警察”。要进一步明确社会会计监督机制对会计审查的结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充分发挥其作用以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严肃性。加速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为保护集团整体利益,强化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财务控制与监督,由主管部门直接委派财务监事、财务主管或财务监理,并使其个人利益与所在企业经济利益分离。强化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建立对国有企业定期审计制度。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体系,业务上归属国家财税部门管理,行政上向董事会或主管部门负责。企业外部的会计监督,要实行年度会计报表由中介机构审计验证制度,审计结果与评价意见要公开披露。
6.创造“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
进行广泛的宣传,提倡“求真务实”的良好风尚,鼓励自上而下地揭“造假疮疤”,把积攒的问题揭露出来,并逐步加以解决。要把对经营者的考核指标与按经济规律办事结合起来,上级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更不能将指标硬化、层层分解下压。阻止揠苗助长和“冒进”行为,为会计信息走向真实创造良好的氛围。
上一篇:职业角度下中职会计教学效果探析
下一篇:会计行为规范必要性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