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求真,管理求优
报告,其中1个代表广东省政协上报全国政协,3个作为省政协常委会专题议政会议的主材料,文化大省建设的调研报告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与此同时,在他写的提案中,关于环境保护、破产企业拍卖、人事干部工作等5个提案获省政协优秀提案奖,发展职业教育等2个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从而成为广东省政协的获奖冠军。他提的建议屡屡受到历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重视,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支持。2008年底,广东省政协授予他“人民的好委员”荣誉称号。
此外,由于他具有理工经管的复合知识和系统真实的评价能力,在对各种科技、教育、管理活动的把脉与评价中充分发挥了系统工程专家的作用。他多年担任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和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广东“丁颖科技奖”、高校名牌专业等评审专家,评审的学科涵盖系统科学、自动化、数学、计算机、管理等多个学科。他担任广东省高校教师职称学科评审组委员、组长、高评委委员十多年,经他评审的正教授已近2000人。
学院管理重优化
以教授身份读博的陈潮填,毕业后放弃了在华南理工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的机会,于1999年初作为计算机科学系主任被引进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7年计算机科学系更名为计算机科学学院后改称院长。他主持计算机学院行政工作14年来,利用系统科学专家型领导的优势,从办学目标、实施方案到工作成效都讲求系统工程的优化思想,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为学校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以求优的风格影响和带动了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在专业建设方面,该院从只有1个本科专业和2个专科专业发展到现有工学(计算机、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理学(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管理学(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个学科门类的7个本科专业,并利用其复合型优势创办了系统理论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在办学规模方面,该院从只有500多名在校本专科学生发展到2000多名普通本专科、研究生,还负责全校公共数学的教学任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计算机学院教师和干部100人,其中正教授已达16人,博士30多人。陈潮填通过多种方式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了一批教育管理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他到任时的教师已超过一半晋升为正教授,今年有2位在该院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获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而在新引进的年轻博士中,有的发表论文已被SCI他引230多次。计算机学院的师资力量已远远超出人们对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印象。
学科建设是该院工作的又一亮点。十多年来,陈潮填主持创办了广东第一个《系统理论》硕士点,成功主持申报《光机电一体化》省高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并任主任,担任《运筹学与控制论》省扶持重点学科带头人,成功申报省级示范性本科软件学院并任院长,第一个以本校名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被教育部批准为广东第一批面向中职教师的硕士专业等,他还创办学校第一个面向全省职业学校的教师培训班和校长境外培训班,作为教练组组长指导本科生获第一个全国竞赛一等奖。学生在学科竞赛、科技开发、专业资格、考研究生等等方面亦连连创出学校历史上的“第一”。在陈潮填的带领下,该院真正做到扩大办学规模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资水平协调发展,在基础薄弱的学校里凭实力拓荒的工作的确难能可贵!他也在全校正处级领导年度考核中创下连续7年优秀的纪录。
如今,给点阳光就灿烂的陈潮填不仅承担着繁重的管理任务,带着研究生,还讲授系统科学、协同学、系统科学原理、管理系统工程、广义系统理论与应用,以及广义大系统稳定、镇定与控制等研究生课程。同时,他还不遗余力地开展系统科学理论与应用的科普工作,每年为本专科学生做20多场讲座,听课学生每年合计近千名。未来,陈潮填将沿着我国系统科学创始人钱学森描绘的系统科学金塔的结构框架,努力刻划并呈现这一金塔的原理和功能,并使之更好地为社会的科学发展服务。
专家简介:
陈潮填,教授(二级教授),中共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党委委员、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系统理论》硕士点学科带头人、光机电一体化省高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主任、省级示范性本科软件学院院长;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第十届特聘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6年11月出生于广东。
上一篇:《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一篇: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