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计算机技术应用与改革
摘要:本文首先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做了纵向阐述;接着又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做了横向的列举;最后通过列举一系列的措施,说明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应用广泛又不断发展的学科,对于其進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1-0000-02
计算机技术可以说是20世纪最伟大,也是应用领域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在国民经济的发展道路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基于计算机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相关产品及软、硬件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管理、设计、工程、制造及美术等方方面面,大大减轻了工作负担,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概述
(一)发展历程
在1946年,美国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人们便进入了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也被称为第一代计算机,这一类型的计算机主要以电子管为基本元件,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类的运算速度。使机械代替人脑成为了可能。但是第一代计算机的体积普遍巨大,运算速度相对后来的计算机类型相比较慢。
2.第二阶段。又被称为第二代计算机,此类型计算机主要以晶体管为基本元件,此时的计算机已经逐步从军事、科研等领域发展到管理、商业等领域。运算速度已经开始提高,同时功耗更低,成本也有所降低,为其应用广泛奠定了基础。
3.第三阶段。第三代计算机主要以集成电路作为基本元件,与晶体管计算机相比,体积更加小巧。通过集成电路,携带方便,运算速度提高,能够满足各种领域的运算需求,同时也进入到普通家庭作为学习、工作所用。
4.第四阶段。第四代计算机主要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此类型的计算机能够满足各个领域需求,操作更为便捷,已经能够脱离计算机专业人员,使得其他方向的人员能够进行便捷、快速的操作。
5.第五阶段。第五代计算机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与前几代相比,已经完全普及,并应用到各个领域的生产与生活。我们正处于第五阶段,通过应用计算机,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二)发展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运算速度越来越快;运算成本也大大降低。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各行各业包括军事、经济、技术、制造等方面也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不但如此,相关的计算机技术人才水平也更加专业、更加提高;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也有所普及,并逐步形成了以计算机或者软件为研究对象的专业领域,以供更加深入的研究。
(三)发展趋势
就目前计算机领域的发展趋势,主要在机构化和空间化有待发展。
1.结构化
计算机的机构化发展包括多个方面。首先是对于计算机智能化和升级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不但需要实现其智能化发展,脱离人为操作;同时还能够根据需求进行自我增长和发展。其次是人工干预能力,在计算机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思考,对计算机不断地更新,并以此为依据,发展相关的辅助专业和辅助设施。最后是发展计算机的接口兼容能力,并与这些辅助行业进行很好的融合。
2.空间化
计算机的空间化发展主要针对其扩展性,这一过程也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考虑。首先是对其进行复杂程度的更新与简化。不但完成更加深入的工作,而其操作也更加灵活和方便。而其自身的高度集成性提高的同时,成本也有所降低。最后是为了提高其智能化发展而提供基础,加入了人性化的扩展因素,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脑,提高工作效率。
二、计算机技术应用实例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并得到了日趋增加的重视,同时,基于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理论的相关产品也相继出现。
(一)个人数字处理应用
个人数字处理能力属于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能力,不但包括对数据或者数字的处理,也包括对公式的分析与运算。各个领域对于计算机的应用也主要取决于其运算速度。其影响因素主要在于CPU、操作系统等软、硬件基础,以及运算的复杂程度。
(二)多媒体计算机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应用已经逐步成为了现实,计算机通过视频、音频及图片等形式对输出数据进行显示,并将抽象的显示结果转化为具体的形式。同时广泛应用于通信、航天、气象和广播等方面。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成为计算机领域一个重要的分支。
(三)移动计算机应用
在过去,计算机应用还受到地域的限制,笨重的体积严重阻碍其正常的应用。然而,随着个人PC及移动计算机的问世,计算机更加的便于携带和操作。而且在未来也将更加注重计算机的微小化和集成性特点。
(四)半导体技术应用
集成度是半导体的主要衡量标准,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并与半导体技术相融合,是半导体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例如在21世纪初期,人们便研制出具有8GB内存量的半导体产品。这也加速了半导体事业的发展。
(五)并行处理应用
并行处理技术的开发能够加速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在同一时间进行不同形式的运算及工作。在目前为止,具有大规模集成性特点的并行处理技术已经得到了发展及应用。并以此为依据,开发出分布式计算机、共享存储器多处理计算机等产品。
(六)表面封装应用
紧跟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表面封装技术也呈现出微小性、集成化及多样化的特点,并满足各领域和不同环境的需求。在执行过程中,随着电子原件和电子产品的参与,使封装线的距离更加的微小,封装效果更加均匀和优良。
(七)数据库系统应用
数据库系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大大补充了计算机信息时代的需求。随着版本管理、查询处理及物理组织应用等功能的实现,使计算机技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性能。
(八)磁盘记录应用
磁盘记录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第一代数据存储技术,由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所需要的信息量不断增加,然而磁盘记录不但没有淘汰,还以其操作便捷,读取迅速的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九)光盘记录应用
光盘记录以其存储量大、读取及书写方便著称,与磁盘记录相比,不但信息量大增,而且成本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更重要的是,光盘记录能够存储和读写不同形式的数据及信息,方便生产和生活。
(十)ATM技术应用
ATM技术的应用大大加速了信息的交换和传递。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并在银行、企业及广播等领域得到了发展。
三、计算机技术改革
(一)教学模式改革
计算机技术属于一种特殊的学科,不但要求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较为充足的实践训练,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开展。然而在现阶段许多基础学校和高校等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教授、学生接受的形式,这大大阻碍了计算机教学的合理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需要采取协作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及开发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老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管理模式改革
计算机学科的管理模式改革主要包括对计算机人员的管理和机房设备的管理。在这一过程中,都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在执行过程中,要针对人员及机房的数量、质量等实际情况制定模式方案。整个管理内容包括合理操作使用、日程维护和及时修理等几方面。并根据教学大纲作为理论基础,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如5S理论等。在制定統一的管理措施过程中,合理收费,同时还可设立一定的科学的奖罚制度。
(三)新技术应用改革
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加符合实际生产和生活的要求,需要时刻引入新技术和新理论。
1.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利用了计算机以及相关软、硬件技术理论基础所开发出来的具有对现实进行模拟和仿真的一种技术。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现实等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和运算,在计算机环境中对其进行“复制”,是用户在这一虚拟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等。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对现实的仿真技术记过更为科学合理,并且在制造、设计、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实际操作中的经济成本和人力成本等。
2.Web Services技术
Web Services技术属于构建服务中的通用网络接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各类资源的广泛整合,使得人们在商业、教学等活动中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如何对这些数据及信息合理的兼容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问题。在这个过程中,Web Services技术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通过对相关的协议的不断完善和补充,使得各类网络服务更加的娴熟,逻辑性也不断地加强。
四、结束语
鉴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各类专业和领域得到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因此,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主要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并针对现阶段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措施列举,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郭颂伟.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实用化[J].煤炭技术.1996(4)
[2]冯航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J].今日科苑.2011(4)
[3]毛士儒.10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电子科技导报.1995(6)
[4]李红波.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思路[J].高教论坛.2004(2)
[5]余伟.改革计算机房管理模式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6)
[6]王晶琳.焦玮.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1)
[7]胡方霞等.Web Services技术应用与探讨[J].计算机科学.2007(3)
[作者简介]
余金勇(1976年01月--)男,重庆万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上一篇: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