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书法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品德教育
在书法教学中,老师比较注重字法和笔法的讲解,而与书法相关的其他方面却不够重视。作为书法老师,我充分挖掘书法教学中的育人因素,有效地对学生实施情感品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了解书法家生平,感受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书法强调书品即人品,要写好字先做好人,书法史上一些有名的书法家都有着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利用这些故事对他们进行教育,对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历史上有名的“笔谏”,柳公权面对唐穆公谦虚的请教,无丝毫谄媚做作之态,而是严肃地回答“心正则笔正”足以显示其不畏权贵、刚直不阿的性格,我在给学生讲述这个故事时,通过创设情境,请学生亲自上台扮演唐穆公和柳公权,孩子们更能真切体会到书法家的正直人格,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在介绍颜真卿这位唐代杰出的楷书大家时,我告诉学生他年轻时几度辞官,立志以弘扬书法为终身事业,但当国家出现危乱时,他又挺身而出,在与敌人的斗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当他最心爱的侄儿在与叛军的斗争中壮烈牺牲时,他满怀悲愤之情写下了“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最后他本人也屈死贼手,享年76岁。从书法家壮丽的人生经历,孩子们被这种忠诚、正直、大义凛然、为国捐躯的精神深深感动,从而对他的书法也多了一分敬佩与热爱,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还有王羲之的平易近人,欧阳询的勤奋好学,李世民的不耻下问,这些优良的品质都通过课堂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深深扎下了根,相信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
二、欣赏书法作品,实现陶冶情操的功能
书论里说“书为心画”,书家也说“只有心中有清韵,才有腕下清风”,任何杰出的艺术都是真情的凝结。因此,好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如学习柳字时,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柳字的笔画,由于方笔较多,笔法锐利,骨感明显,联系到柳公权刚正不阿、心直口快的性格特点,领略到柳字的瘦劲挺拔之美。学习颜体时,我特意将颜字与柳字进行对比,要学生说出颜字的特点,学生经过比较,说出“大气、饱满”“顶天立地”“笔画肥美”等特点,联系到颜真卿的人格特点,更加领会到一种宽博雄强、大气磅礴之美。相信这些人格美会融入孩子们的心田,为他们形成高尚的人格奠定基础。
三、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
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由于书法学习比较枯燥,毛笔不像硬笔那样容易掌握,学生难免出现畏难、松懈,甚至放弃的情况,此时,我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当学生感到毛笔难以驾驭,要写好毛笔字很难时,我一般采取和他们谈心的办法,我亲切地问他们:“你们在生活或游戏中遇到过难题没有?”“你们当时是怎么想的?”“是退缩、放弃还是鼓起勇气、迎难而上?”他们都觉得应该选择后一种,“是啊,我们在写字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时我们不妨把他当作一个对手、一次挑战,退缩、放弃只会使我们失败,我们只有鼓起勇气攻克它,才能取得胜利。”经过疏导心理障碍和意志教育,学生的勇气增强了,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又趁热打铁,生动讲解,认真示范,这样学生写出来的字终于和原帖有几分相似,我再及时表扬,真诚赞美,使学生获得写好字的成就感,找到了克服困难的快乐和自信,这给他们莫大的兴奋和鼓舞,也使他们明白: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战胜它,才能取得成功。相信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坚毅地前行。同时,我还培养他们练字过程中的“四心”,即专心、耐心、细心、恒心,常抓不懈,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整合学科资源,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音乐、文学、美术都属于艺术的范畴,它们和书法都是相通的,都给人美的享受。在教学中,我整合各学科资源,利用其他艺术门类,采用各种手段陶冶学生性情,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学生的品德行为和学习习惯有了较明显的进步。如在上课前,如学生刚刚从奔跑嬉戏中回到教室,兴奋的心情难以平静下来,我就不再按计划上课,而是灵机一动,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放一首歌颂中国文字的《龙文》,随着悠扬悦耳的歌声,“一横长城长,一竖自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一杯清茶道汉唐,妙笔丹青画平安”这些颂扬中华文化的文字以音乐的形式飘入学生的耳中时,相信龙的精神会在孩子们的血脉中奔涌不息。一曲音乐结束,孩子们的思绪沉静下来,开始专心地学习。
在给学生欣赏书法作品之前,我有时会让学生欣赏一张图片,如一次我临用书法杂志封底的一张外国的大型豪华歌剧厅的照片,我问学生“这个歌剧厅给你什么感觉?”“豪华、大气”“金碧辉煌”,引导学生欣赏建筑艺术带给人的震慑心灵的美。“那我为什么要在书法课上给你们欣赏建筑之美呢?”聪明的学生马上领略到书法和建筑都是视觉艺术,都带给人美的享受。
书法作品书写的内容一般都来自中国的古诗词,让学生在欣赏书法作品的同时也领会诗中的意境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同时领会到文学和书法带来的魅力,也是书法教学不应忽视的本位功能。
书法教学的目标并不是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书法家,但让学生热爱书法这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了解中国书法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审美品味和艺术素养,养成高尚美好的道德品质却是书法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