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翅膀
材料,通过这种方式展示自然界扮演的另一个重要角色。
娜塔莉·埃德蒙顿使用大画幅相机拍摄带有异国情调的蝴蝶翅膀,拍摄出的照片尺寸相当大,与蝴蝶实际的大小相去甚远。尺寸的改变对画面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人们通过肉眼难以识别的丰富细节能够充分与清晰地展现。翅膀的厚度、翅膀上细致的纹理和色彩,都传达着非凡的触感,仿佛覆盖了一层精细的颜料。这种人们仿佛用指尖点触蝴蝶翅膀的触感记忆,与她画面中这种坚硬、珐琅般的光泽表面合并在一起,这些矛盾的印象使观者从作品中获得了多重感受与经历。
蝴蝶翅膀上美丽图案与色彩的目的之一是伪装:当落在树干上或灌木丛中,蝴蝶能与植物的背景混合,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翅膀上强烈的色彩对于鸟类与食虫动物,还有威慑作用,因为对后者而言,无论是鲜艳的颜色还是图案都传递着令人不安的信号。在蝴蝶自我伪装的情形下,动物与植物之间有了趣味性的互动,蝴蝶成为对植物有着强烈模仿性的生物,能够变为异于本身的存在。娜塔莉·埃德蒙顿描绘了这种转变,在她作品对植物的描绘中,叶子不再只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要素,还是动物王国的一部分。
事实上,我们无法区分是生命还是死亡赋予了这种美感、这种恐惧,与这种性格。在娜塔莉·埃德蒙顿同系列的其他作品中,给爬行动物装上了蝴蝶的翅膀,使蜥蜴与蛇都成了带着翅膀的怪兽。
从前在大多数自然史博物馆中,人们把蝴蝶抓来,都会用大头钉将它们钉在板上,将它们分类成界门纲目科属种。然而这种展示方式已经日益变得罕见。每当我们遇到陈列中的蝴蝶,往往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种历史现象,而不仅是一个昆虫物种。
在娜塔莉·埃德蒙顿的蝴蝶作品中,体系化也是一个重要特征——即便她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组织,主要与上述的热带蝴蝶的图案与信号效应相关。通过在许多不同的色彩纹理中添加蝴蝶翅膀,她以一种平面设计来创造新的复杂图案。图案可能是象征性的,有时候甚至是纹章——使人想起大都市中人们戴的怀旧雅致的领巾。
艺术家娜塔莉·埃德蒙顿与美学家一样对自然以及自然的品质持一种充满张力的态度。在这里,自然不再是种给定的规范,而是人们通过一个更细化,直至接近人造物的程度尝试对其不断改善的过程。这种美学见解散发着冷静的性感,随着蝴蝶飞舞的翅膀,成为自由与飞行的徽章——在这些摄影作品中,翅膀已经被铭刻在一个无法再移动的秩序之中。即便如此,它们依然诱惑与迷人。
上一篇:好书
下一篇:雅克·贝汉自然纪录电影的叙事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