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九年级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九年级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1课古代埃及
一、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
1、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的文明,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起源时间: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
3.灭亡事件: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
二、古埃及文明的代表
1.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2.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3.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法老的统治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古埃及的国王称为法老,是全国最高统治者,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发源地: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大体上是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起源时间: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二、古巴比伦王国
1.建立者:汉谟拉比
2.统治措施: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时,是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制定者: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
2.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内容:主要是为了保护奴隶主的利益。从中可以了解古代巴比伦社会
4.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和流域文明
1.发源地:印度河流域
2.发源时间:发现公元前23世纪----公元前18世纪的文明遗址。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定居在此地。
3.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实现统一。
二。印度文明:
1.森严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1)建立: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2.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创立。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经中亚传入中国,后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3.阿拉伯数字
单元总结
亚非文明(发源于大河,属于大河文明)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 希腊城邦
1.希腊最早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属于海洋文明
2.爱琴文明——荷马时代——城邦时期
3.希腊城邦出现于公元前8世纪,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几百个城邦,最大的是斯巴达。
4.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二. 雅典的民主政治
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
发展到高峰。
2.雅典的民主制度:伯里克利完善了民主机制。
①他主政时期,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这就使每个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②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功能。
③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三. 亚历山大帝国
1.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吞并波斯帝国,攻占地中海,灭埃及,攻占两河流域,历经十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3.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
①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②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罗马城邦
1.发源:公元前1000年,意大利中部台伯河畔兴起许多城邦。
2.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统治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平民参加的人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权利相等的两个执政官主持日常事务,平民选举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3.罗马颁布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4.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战胜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地区。
5.公元前2世纪初,罗马征服地中海地区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大量战俘被掠为奴隶。
6.斯巴达起义;公元前73年,斯巴达发动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帝国的衰落。最终失败。
二.罗马帝国
1.公元前49年,罗马执政官凯撒控制元老院。
2.公元前29年,屋大维掌握了统治实权,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公元27年,罗马共和国变为罗马帝国。罗马帝国进入和平发展时代。
3.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款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1. 375年,日耳曼人大举入侵罗马帝国
2. 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
3.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一.文学和雕塑
1.希腊神话:特点“神人同形同性”代表作:《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
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作品: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的杰作。
二.建筑艺术
1.希腊建筑主要体现在神庙。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代表性建筑:有可容纳近8万观众的大竞技场;有引水道工程;还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方尖碑和宏大的宗教场所万神庙。
三.哲学和法学
1.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
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
苏格拉底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方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他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2.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代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四.公历的缘起
1.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古代罗马人创设的。
2.罗马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历法。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一.基督教的兴起
1.时间:一世纪。
2.地点: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3.创始人:耶稣。
4.信徒:最早是犹太人
5信仰:上帝
6.地位:4世纪,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
二.法兰克王国
(1)建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王国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3)版图: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三.封君与封臣
(1)形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
(2)关系: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3)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4)影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四.查理曼帝国
(1)继位: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
(2)扩张:800年前后,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3)统治: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贡献“什一税”。
(4)加冕: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因此查理又称“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5)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第8课西欧庄园
一.庄园经济
1.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是庄园,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庄园出现:9世纪,11世纪遍布欧洲。
3.庄园统治者:领主。
4.庄园的居民:佃户(包括自由农民和奴隶,自由民土地权利受法律保护)。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
推荐访问:九年级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 上册 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