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学术诚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摘 要】 学术诚信是大学生诚信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立足学术诚信的科学内涵,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学术不诚信行为,深入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建设的对策: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完善组织和规章建设,建立健全大学生学术诚信制度;健全学术诚信档案,建立诚信回报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学术诚信;学术不诚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人们对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重点是“诚实守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提倡要“以诚实守信为荣”。诚信已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所要求的重要价值观,也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作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学术诚信,不仅关乎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推动学术创新的重要保证。
一、学术诚信与学术不诚信
学术诚信(academic integrity)常被表述和解释为学术诚实(academic honesty)。根据美国学术诚信研究中心的表述,学术诚信是指即使在逆境中也必须对五种基本价值观作出的一种承诺,即:诚实、信任、公平、尊敬与责任。[1]“诚实”是指在学习、教学、研究和服务过程中诚实地探求真理;“信任”是指同仁可以坦诚交流、发挥最大潜能的互相信任的氛围;“公平”指公正明确的学术标准、学术规范和评价体系;“尊重”指尊重别人的观点和成绩;“责任”指自觉恪守学术诚信规范、坚决抵制学术不道德行为。
违背学术诚信原则的行为即为学术不诚信(academic dishonesty)。学者帕维拉对学术不诚信行为进行了分类:(1)欺骗,指在学术活动中故意使用那些不被允许使用的资料、信息或辅助材料,这些学术活动一般都与荣誉或分数相关。(2)造假,指在学术活动中伪造与杜撰信息、数据。(3)剽窃,引用他人的文字、声明或思想而未作标注。(4)协助他人学术不诚信,指有意纵容他人的学术不诚信行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以下这些行为也算学术不诚信行为,如对缺考缺课理由撒谎、对自己在团队中的工作“怠工”,破坏他人工作等。 [2]
二、当代大学生的学术不诚信行为
大学生的学术不诚信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欺骗
一是抄袭作业,有些学生不能或不愿意独立完成作业或实验报告,干脆抄袭同学,从解题过程(实验过程)到解题结果(实验结果)都完全相同。除抄袭同学作业外,对于一些文字性质的作业,有的学生干脆直接从网上抄袭。另一种作业欺骗行为是:同一份作业交给不同科目的教师,有些性质相近的课程,老师为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自拟主题作业,但结果却与老师的初衷相背,有些学生为了偷懒取巧,把同一份作业交给不同的老师,以获取成绩。
2、考试作弊
从研究生入学考试、外语等级、计算机等级等全国性考试来看,作弊现象不仅从未绝迹,而且随着作弊手段的高科技化,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学校的一般期末考试中,偷偷翻书、夹带字条,左顾右盼、窃窃私语,传递答案等作弊现象也层出不穷。
3、论文剽窃
大学生在校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知识传承链条中的知识学习,也有进行学术创新活动的,但从整体来看比例比较低,但所有学生都要参加一项考察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或知识创新能力的活动——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但事实是:毕业设计期间,多数学生忙于寻找工作,分散了时间精力,有的找到了工作,但认为毕业课题与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没有关系,甚至有的人认为学校出于就业率的考虑不会在毕业问题上为难学生。种种理由之下,有些学生根本无心在毕业论文上下苦功,干脆利用方便的网络资源,直接剽窃他人成果,有的甚至全文原封不动抄袭过来。
其他不诚信行为,如团队作业中消极工作,“搭便车”——虽然团队作业上有署名,但根本没有任何付出。考勤时让别人顶替签到、互相签到等等。
三、当代大学生学术不诚信行为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学术不诚信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
1、学生的功利心态
首先是求学目的的偏差,有的学生认为上大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找一份好工作,真理以及追求真理所必须恪守的基本原则根本无关紧要。诚然,对于个人而言,大学教育的确承载着职业培训的实用功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排斥大学探索高深学问的“知识论”功能,恰恰相反,二者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其次,是学生对评优评先的“非理性”的追求,优秀和先进,本来是对学生较高的整体素质或在某一学科的优异表现的奖励、鼓励, 是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但是现在有的学生却希望通过所谓的“捷径”(实际是歧途)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勤奋和汗水,来得到优秀和先进的荣誉。因此,就出现了一系列非常奇怪的逻辑:荣誉是找到好工作的一个重要筹码,为了获得荣誉,必须要考高分,为了考高分,不惜做出考试作弊、要求老师照顾自己等等违背诚信规则的行为。
2、学生道德观念薄弱
与功利心态相互作用的是道德观念的缺失,学术不诚信本身是一种虚伪和欺骗的不道德行为,但是有些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上并不认为这种行为有何不妥。首先在道德认知上,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区分诚实的行为表现和不诚实的行为表现,特别是对学术不诚信行为,出现了不以“非”为非的认知,如有的学生认为,团队作业中搭便车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其次,在道德情感上,有的学生即使有正确的道德认知,但在情感上却持一种宽容态度,如有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是不对的,但是在情感上却觉得考试作弊“可以理解”,因此惩处不要过于严厉。
3、外界环境的影响
这个环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社会环境,二是校园环境。作为社会人,大学生也会受到社会各种现象的影响,特别是在大学已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而日益走向社会中心的时代。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但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诚信观念却远远落后于体制建设,社会上的各种不诚信现象肯定会影响并渗透到校园中。其次是校园环境的影响,频频揭露出来的学术造假、学术剽窃事件表明高校学术环境的诚信建设任务任重而道远,这些现象肯定会对身处其中的莘莘学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4、制度失当
首先,对学术不诚信行为的惩罚程度较轻,当然,各个学校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力度相对比较重,除处以考试成绩作废的处罚外,还会取消本学期的评优、入党资格。但对于平时的作业作弊和其他学术不诚信行为,只要程度不是特别严重,老师一般都不会认真追究。其次,对学术不诚信行为重惩罚轻预防,除了事后惩罚外,更重要的是事前的预防,应该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学术不诚信行为的错误,主动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四、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建设的对策思考
学术诚信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掌握知识并具有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学术诚信有助于大学生规范自己的学术行为、养成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这种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是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保障,更是学校赖以生存和繁荣的基础;对学生自身而言,学术诚信不仅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诚信的作风更是他们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因此,高等院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
1、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
一是要形成完善的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体系,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应涵盖以下内容:(1)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学术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求真”的活动,如果缺少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无法真正地探究未知、获得真理。(2)公平意识,欺骗、抄袭、剽窃等做法都是一种试图得到不公正的优越条件的行为,侵犯了其他竞争者的权益。测验、考试以及其他具有竞争性质和等级评价效力的学术机制,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学生通过这些评价活动得以表现自己真实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这些评价体系所产生的结果又与被评价者的利益(物质或精神)密切相关。而学术不诚信行为则违犯了公平竞争原则,侵害了他人利益。(3)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学术诚信必须内化为学生内心的道德信念,才能发挥积极的预防作用,不仅要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认知能力,更要培养他们抵制不名誉行为的道德意志、以及与不良行为做斗争的道德勇气。
二是要有一套持续有效的教育机制,把长期渗透和短期强调结合起来,把无形熏陶和有形管制结合起来。如,新生入学伊始,就应该向他们强调学术诚信的重要意义,任课教师可以结合学科内容进行诚信教育,校园中的各种场所也可以成为宣扬学术诚信精神的平台。例如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学生活动中心就挂有一块牌子,上面刻着该校一位老师的一段话:今天,我要对你们进行两个考试,一个是三角学的考试,一个是诚实品质的考试。我希望你们全部通过,如果你们会有一门没有通过的话,我希望它是三角法,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令人尊敬的人也可能通不过三角学的考试,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凡是没能通过诚实这一关考试的人决不会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人。通过各种符号或信息,让学生把学术诚信精神内化于心中。
2、完善组织和规章建设,建立健全大学生学术诚信制度
学术诚信制度应该是一系列有明确程序和操作规范的行动准则。美国很多高校实施的荣誉制度就是一套完善的诚信制度保障,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1)有一套由箴言或章程组成的符号规则,如很多学校都有一些简短的荣誉誓词,弗吉尼亚大学的的誓词是:“我以我的荣誉起誓,在这次考试中,决不给予他人或接受他人任何帮助。”威廉与玛丽学院的誓词是:“作为威廉与玛丽学院的一名成员,我以我的荣誉起誓,无论在我的学术生活还是个人生活中,都决不说谎、欺骗或盗窃,这些行为不仅违犯了荣誉规则,而且破坏了我们这个集体的诚信度。” [3]这些箴言式的话语铿锵有力且感染力强,读来使人充满荣誉感和自豪感。(2)负责诚信事务的专职机构,这些机构一般冠以“荣誉委员会”或其他名字,管辖事务包括:向新生和新教师成员介绍诚信守则,对荣誉制度进行修改和调整,对学术不诚信行为进行调查和审判等。而且,很多学校的机构都由学生全权负责,充分发挥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律精神,校方只做协助工作。(3)严厉的惩罚机制。惩罚措施包括:警告和申斥、重考、取消学分、留校察看、一定时间的社区服务、休学、开除等。另外,处罚程序透明且规范,被告可以申诉,证人不能做伪证。
学术诚信制度应该是学术诚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大家所必须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是学生诚信建设的硬性保障。
3、健全学术诚信档案,建立诚信回报机制
一些高校已开始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用来记载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借贷信用状况,在学术诚信方面,学校一般都会针对学生的学术不诚信行为作出相应的处罚,但除个别极其严重事件外,并不记录在案。究竟是学校认为这只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和偶尔的过失,而非品德问题呢?还是学校认为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前途,故而出于爱护学生的考虑,不予记录在案?或者两种考虑都有。在美国大学中,有个别学校或学院出于对特殊职业的谨慎考虑,对学术不诚信事件的处理十分严厉。如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法学院认为,没有诚信品质的学生不仅可能对自己的同伴产生危害,将来还会对其他社会人员、自己的当事人、法律这一职业领域产生危害。学校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凡是违反学术诚信原则的学生都会被上报给德克萨斯州律师协会,以及学生家庭所属州的州律师协会。
健全完善的学术诚信回报机制的意义在于,从长期利益上,保证了诚信者获得回报、诚信违规者受到惩罚,从而激励人们遵守诚信准则。
【注 释】
[1] 田德新.美国高校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诚信[J].外语教学,2003(4):93-95.
[2] Whitley, B.E., and P. Keith-Spiegel, Academic Dishonesty: An Educator"s Guide[M].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ahwah. New Jersey.2002.
[3] 张爱芳.美国大学学生荣誉承诺制度——内容与意义解读[J].比较教育研究,2008(9):71-75.
【作者简介】
张爱芳(1978-)女,河南新乡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校园文化,比较高等教育.
上一篇:Show舞台
下一篇:赢得企业竞争优势的创新组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