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自查报告
1.生物制品是一类用于疾病诊断或防治的制剂。即应用自然的或借助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获得各种微生物、细胞、动物和人源组织、液体等生物材料而制备。
根据生物制品的用途可分为预防用生物制品、治疗用生物制品和诊断用生物制品三大类。
预防用生物制品 均用于传染病的预防。包括疫苗、类毒素和γ -球蛋白三类。
发展:生物制品是生物工程中具有免疫特性的一种药品,它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与疾病作斗争的产品。欲溯其源尚无法真切描述,只能从1912年至近期的历史简要叙之,故称简史。
据公元203年(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就有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凑,其气必虚”,这是对免疫的最早描述。“免疫”一词首见于明朝的“免疫内方” 意思是免除传染,“明朝种痘新法”即有“熟苗”的记载,用来防御天花病,2500年前我国古藉的“左传”就记载了狂犬病,并研究了它的治疗方法。“牛疫即牛瘟病”的流行曾记载于后汉永平十八年,《五行记》上。三百年前藏族同胞采用牛瘟弱毒(即自然感染黄羊含牛瘟病毒的血液作毒种),灌服牛只预防牛瘟病,算是古老的兽医减毒疫苗。而正式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办的兽用疫苗制造所是1930年,实业部青岛商品检验局王汝川教授首创的【1】。
建国以来我国兽医生物制品取得了长足发展,研制了一些世界领先的兽医生物制品,对疫病防制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如牛瘟兔化弱毒疫苗和牛肺疫兔化弱毒疫苗,消灭了我国的牛瘟和牛肺疫。196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欧共体认为中国C株弱毒苗(猪瘟兔化弱毒株苗)控制和消灭欧洲国家的猪瘟作出了卓越贡献。我国首创的马传贫弱毒疫苗1983年在国际马传贫学术会议上得到高度的评价。我国研制的猪2号(S2)布氏杆菌苗和羊5号(M5)布氏杆菌苗免疫力均优于国外的19号布氏杆菌苗,安全性优于国外羊用的Reul号菌苗。仔猪副伤寒弱毒菌苗、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羊痘细胞苗制品均达到先进水平。我国在诊断液和菌株的选育方面也取得巨大成就,如牛鼻气管炎抗原、牛黏膜病抗原、副结核菌素诊断液等品。我国也进行了大量弱毒菌种、毒株的培育和筛选,如中国C株弱毒株(猪瘟兔化弱毒株)、马传贫弱毒疫苗株等都是我国自己选育的优秀毒株。目前,我国已形成了独立的兽医生物制品产、供、销监督检测体系,1966年农业部颁发了《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据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2001年),我国兽医生物制品共有188种,其中灭活疫苗56种,活疫苗 57种,抗血清7 种,诊断制品61 种,其他制品 7 种。我国兽医制品生产企业30家,其中,有3个兽用生物制品企业通过 GMP认证,15个生产车间通过 GMP验收。同时,我国兽医生物制品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2】。
有专家预测,在当今和未来高科技的激烈竞争中,现代医药学及生物技术将成为时代竞争的焦点,并将占居制高点。兽用生物制品作为现代医药学及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防治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兽用生物制品作为高科技生物产品,由于其科技含量高,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小,价格基本稳定,盈利水平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已经成为新经济时期极具吸引力的产业。正因为如此,兽用生物制品领域成为资本投入的热点。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重组、兼并与上市,有力地促进了我
国现代兽用生物制品产业的飞速发展。
1.2.遵照并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贵州省预防用生物制品管理规范》的有关管理规定。
2.每年应根据贵州省免疫规划接种程序、本地区各年龄组儿童数、新生儿出生率、不同制品的规格、每针次使用量及各疫苗的损耗系数,合理制定出第一类疫苗使用和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
3.进货渠道遵循“区→县→医院”的原则,专人负责运输、储存和管理。
4.建立建全生物制品领发登记,出入有账目,做到帐苗相符;
每月做好生物制品使用量统计,汇总后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领发登记要记清疫苗的名称、数量、生产厂家、批号、效期、领取日期等,若出现异常反应则有据可查。
6.疫苗必须在适宜的温度下贮存和运输,避免阳光直射。 7.疫苗应按品名、批号、效期分类整齐码放,并按照进库先后、效期长短,有计划地分发,严防冻结、受热、过期或造成失效浪费。
8.接种前必须严格核对要接种的疫苗品种,检查外观质量。凡有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摇不散的凝块或异物、标签不清或无标签、安瓶有裂纹或受过冻结的液体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9.含有吸附剂的疫苗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
10.安瓶开启后,未吸取用完的疫苗应盖上消毒干棉球;
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一小时未用完时,应将疫苗废弃。
11.预防用生物制品接种时应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进行告知,推荐制品必须执行自费自愿的原则,家长在告知书上签字后方可接种。
3分级
危害程度
处理对象
一级 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动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
二级 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三级 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害性,通过直接接触或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和治疗措施。
四级 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高度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和治疗措施。
5传统疫苗是指以传统的常规方法,用细菌或病毒培养液或含毒组织制成的疫苗,传统疫苗在防制畜禽传染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目前所使用的疫苗,主要是传统疫苗,包括如下几种类型:
1.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以含有细菌或病毒的材料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处理,使其丧失感染性或毒性而保持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接种动物后能产生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灭活苗又分为组织灭活苗(如猪瘟结晶紫疫苗)、培养物灭活苗(猪丹毒氢氧化铝疫苗、猪细小病毒疫苗)。此种疫苗无毒、安全、疫苗性能稳定,易于保存和运输,是疫苗发展的方向。
2.弱毒疫苗:又称活疫苗,是微生物的自然强毒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和生物的连续继代,使其对原宿主动物丧失致病力或只引起轻微的亚临床反应,但仍保存良好的免疫原性的毒株,用以制备的疫苗(如猪丹毒弱毒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等)。此外,从自然界筛选的自然弱毒株,同样可以制备弱毒疫苗。
3.单价疫苗:利用同一种微生物菌(毒)株或一种微生物中的单一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所制备的疫苗称为单价疫苗。单价苗对相应之单一血清型微生物所致的疾病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能(如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系由B型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制造,对由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肺疫无免疫保护作用)。
4.多价疫苗:指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多价疫苗能使免疫动物获得完全的保护(如猪多价副伤寒死菌苗)。
5.混合疫苗:即多联苗,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根据病性特点,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配而成。接种动物后,能产生对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可以达到一针防多病的目的(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
6.同源疫苗:指利用同种、同型或同源微生物制备,而又应用于同种类动物免疫预防的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苗、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可用于预防各种品种猪的猪瘟和猪流行性腹泻症)。
7.异源疫苗:指利用不同种微生物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后能使其获得对疫苗中不含有的病原体产生抵抗力(如兔纤维瘤病毒疫苗能使其抵抗兔粘液瘤病),或用同一种中某型微生物种毒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异型病原体的抵抗力(如牛、羊接种猪型布氏杆菌弱毒菌苗后,能使牛和羊获得牛型和羊型布氏杆菌病的免疫力)。
6乙型肝炎呈世界性分布,按照感染率不同可大致分为高、中、低度三类流行区。西欧、北美、澳大利亚为低流行区;东欧、日本、前苏联、南美、地中海地区为中流行区;中国、东南亚和热带非洲为高流行区。
1995年,我国大面积肝炎流行病学调査显示,我国人群HBsAg阳性率为9.8%,抗HBs阳性率为27.4%,乙型肝炎总感染率为57.6%,HBsAg阳性率分布特点为农村高于城市、南方高于北方、东部高于西部。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无症状携带者、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乳汁、汗液、泪液等体液中可检出,其中血液中的HBV传染性最强。目前,唾液在HBV传播中的作用尚未得到证实。人群对HBV普遍易感。
HBV的传播途径包括经皮和黏膜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近年来,HBV的输血传播及医源性传播减少,经皮或黏膜接触传播成为最常见的传播方式, 但所有传播途径可能均与接触感染的血液有关。
在我国,母婴传播非常多见。流行病学资料表明,HBV可通过各种方式的性接触传播。在男男性行为者中,HBV感染流行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HBV感染与多性伴、肛交、同性恋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在异性恋人群中,戚染与多性伴、既往性病(尤其梅毒、淋病)病史呈正相关。
吴乔华等在1989-1990年间,对我国广州和福州两地的560例卖淫妇女中HBV血淸感染流行情况作了调査,发现卖淫妇女中的HBV感染率为84.82%,HBsAg阳性率为21.61%,显著高于正常人〈孕妇)。近年来,随着HIV/AIDS的流行,在同性恋和异性恋性病高危人群中的安全性行为教育得到加强,HBV性传播也有所下降。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又称HBV)引起的,HBV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与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时病人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HBV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上乙型肝炎。
HBV进入血液的主要途径:
①母婴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②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HBV。
③医源性传播: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HBV。
④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HBV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
⑤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HBV。
预防措施
首先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国内十分重视,自80年代起HBs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通过20年的努力,上海市出生的婴儿HBsAg携带者从9.8%降至0.5%。因而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不久将来HBsAg 携带者将会明显降低,乙肝完全可以预防。其次严格筛选献血员,确保医用血液及血制品不被污染。
最后要加强对乙肝病人的治疗,慢性活动性乙肝首选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应加强卫生常识普及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通过上述各种措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乙肝病人将大大大减少。
7.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胸腺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因为血小板里有IGG)等)。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
并产生免疫记忆细胞储存在体内,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迅速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8.一、未来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预测
未来中国医药市场仍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根据IMS 的预测到2020 年中国 医药市场的规模将仅次于美国。
二、生物制品行业地位依然稳定 根据《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生物制品系指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 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生物制品行业属于医药制造业中的生物、生 化制品的制造行业。见下表:
表-1 行业代码及名称
三、现代生物技术促进了我国生物制品的创新
创新是生物制品进步的灵魂,也是生物制品企业生存发展的强大动力。现 代生物技术为我国生物制品的创新提供了科技基础。
数10年后也许人们可通过吃遗传工程的香蕉、大豆、马铃薯或菠菜而达到 免疫接种目的,人们不再采用传统疫苗作预防注射了。这是生物制品创新的又 一奇迹。
四、规模扩张速度加快 生物制品行业是我国医药行业中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从近几年生物制品
行业的发展情况看,生物制品行业的扩张速度较快,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规模 以上企业数量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趋势,从业人员持续增长,行业的生产效率稳 步提高。
五、供应快速增长
从工业产值来看,生物制品行业持续五年保持快速的增长,由2005 年的
303.13 亿元增长到2009 年11 月的752.86 亿元,4 年内增长2 倍多,表明了生 物制品供给量大幅增长。
六、需求快速增长
2009 年1~11 月,生物制品行业完成销售收入752.86 亿元,同比增长26.93%。
从2005 年起,生物制品行业销售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上升的态势,2009 年实现销 售收入752.86 亿元。销售收入增长率连续四年一直保持在22%以上,在2005 年达到最大值30%,略微放缓后在2008 年又达到29.81%,2009 年为26.93%, 同比下降3 个百分点。在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持续扩大的需求量在有
力的支撑。随着医改的逐步完善和实现,市场对生物制品的需求将呈现持续快速的增长。
七、产销率小幅上升
2005~2009 年生物制品行业产销率保持较为平稳的态势,整体产销率均较
高,近5 年来平均达到90%以上。2009 年产销率达到近几年最高点,为93.78%, 充分反映了行业的生产与销售的高度衔接,体现出企业供应链的核心资源的有
效利用与整合。同时较高的产销率也说明了行业生产极大的满足了社会现实的需要。
八、进出口量大幅增加
2009 年1~12 月,我国人血/医用动物血制品/抗血清、疫苗等累计进口量为
30.24 万吨,同比增长3268.4%,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625.4 个百分点;
累计 进口额为80218.76 万美元,同比增长43.6%。
九、行业财务状况表现较好
2009 年1~11 月,生物制品行业的整体运行状况良好。从具体指标来看,2009 年1~11 月,生物制品行业的盈利能力增强;
营运能力相对稳定;
偿债能力和发 展能力指标均呈现上升趋势;
生物制品行业的财务状况表现较好。
十、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生物制品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仍较多,风险仍然存在。生物制品行业
存在的主要风险有:国内外经济波动的风险、政策限制的风险、技术风险、需 求风险、兼并重组风险、国际生物制品需求的恢复仍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结 构性产能过剩的风险等。
十
一、展望未来
为了更加有效地预测未来三年即2010~2012 年生物制品行业供给的变化情
况,我们采用Excel 软件对生物制品行业工业总产值的走势作出预测。其中主要 应用2004~2009 年生物制品行业的工业总产值数据进行回归,即通过计算前五 年的工业总产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和时间记忆性来分析预测2010~2012 年的工业 总产值情况,并以此表征行业供给变化情况。
1、简述在生物制品制备中选择原料时应遵循的原则
选择原料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原料来源丰富,产地接近,成本低;
原料新鲜,其有效成分含量高并易于获得,其中杂质含量尽可能少,对原料中的杂质、异构体,必要时应进行相关的研究并提供质量控制方法;
起始原料应质量稳定、可以控制,原材料应有来源、标准和供货商的检验报告,必要时应根据制备工艺的要求建立内控标准。
2、试述在生物制品生产中实施GMP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实施GMP,就是要从法制化的高度,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对药品生产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和严密的监控,防止生产中的污染、混淆和差错事故,革除生产上的不良习惯,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我国加入WTO的今天,推行实施GMP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实施GMP是我国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先决条件。WHO“国际贸易药品质量签证体制”中规定出口药品的生产厂家必须按照GMP规定进行生产,并接受进口国药政管理部门按GMP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国产药品要走向世界,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就必须严格实施GMP。②实施GMP是企业及其产品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产品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法宝。实施GMP,遵守GMP的条款,才能保证药品质量稳定地符合规定的标准,从而提高产品信誉,增强企业竞争能力。③实施GMP,才能使药品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才能保障人民安全用药,这是企业对人民的安全与健康高度负责精神的具体体现。
3、在基因工程工作中,体外重组目的基因的载体需具备哪些条件?
①有多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便于目的基因的插入,并且在酶切重组后,仍能保持复制子的功能(即插入外源基因后不影响质粒的复制);
②有选择性标记,如耐抗生素特性,最好为具双重标记的质粒,当外源DNA插入其中一种标记时产生插入失活,有效地帮助鉴别重组质粒;
③能在寄主细胞内自我复制,稳定地遗传,便于重组DNA分子的制备;
具有能在原核或真核细胞中表达的基因转录和翻译的特异核酸序列,便于表达目的基因产物;
④具有较低的分子量和较高的拷贝数,操作起来简单方便(拷贝数是指在标准的培养条件下,每个细菌细胞中所含有的质粒DNA分子的数目)。
4、试述生物制品包装的作用
1)保护内装物(1)防止劣化变质(2)防止破损(3)防止浸入或泄漏 2)方便使用(1)单元化包装(2)多剂量包装(3)组合包装 3)构成商品,促进销售 4)物流合理化
5、试述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
1)补充优势菌群,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2)参与生物防御屏障结构 3)生物夺氧作用4)营养作用 5) 改善微环境,促进三流运转
6、对制备生物制品的生物反应器有哪些基本要求?
生物反应器必须具备如下一些基本要求:①制造生物反应器所采用的一切材料,尤其是与培养基、细胞直接接触的材料,对细胞必需无毒性。②生物反应器的结构必须使之具有良好的传质、传热和混合的性能。③密封性能良好,可避免一切外来的不需要的微生物污染。④对培养环境中多种物理化学参数能自动检测和控制调节,控制的精确度高,而且能保持环境质量的均一。⑤可长期连续运转,这对用于培养动植物细胞的生物反应器尤为重要。⑥容器加工制造时要求内面光滑,无死角,以减少细胞或微生物的沉积。⑦拆装、连接和清洁方便,能耐高压蒸汽清毒,便于操作维修。⑧设备成本尽可能低。
7、简述疫苗的基本性质
1、免疫原性
2、安全性
3、稳定性
8、简述疫苗中抗原的作用及构成抗原的基本条件
抗原是疫苗最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它决定了疫苗的特异免疫原性。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是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构成抗原的基本条件(1)异物性。(2)一定的理化特性(3)特异性
9、简述氢氧化铝佐剂的作用机理
Al(OH)3是目前最常用的人用佐剂,多年来已广泛用于多种生物制品,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DPT三联疫苗,霍乱、流脑菌苗,狂犬、流感及乙肝疫苗等。铝佐剂的应用,不仅大大增强了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而且可以减轻全身反应,尤其是对提纯的制品如类毒素、亚单位疫苗等,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Al(OH)3的功能主要是刺激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产生高效价的IgG和IgE抗体,激活TH2细胞,
10、干扰素如何发挥抗病毒活性,具有哪些作用特点?
1)抑制病毒繁殖IFN在同种细胞或机体内,对多种病毒(包括DNA病毒、RNA病毒、引起肿瘤的病毒或不引起肿瘤的病毒)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主要可以阻断病毒颗粒的复制,减少病毒量,使显性感染变成不显性感染,对一般病毒可以促进机体恢复,缩短病程。
作用特点:1)间接性: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等效应分子抑制病毒 2)广谱性:抗病毒蛋白是一类酶类,作用无特异性。对多数病毒均有一定抑制作用。3)种属特异性:一般在同种细胞中活性高,对异种细胞无活性。4)发挥作用迅速:干扰素既能中断受染细胞的病毒感染又能限制病毒扩散。在感染的起始阶段,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发生作用之前,干扰素发挥重要作用。
11、以乙肝疫苗为例简述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构建程序
一般方法是:①调整基因组合使之表达成颗粒结构,如将甲型肝炎病毒的整个编码区插入痘苗载体;
②在体外将抗原聚团化,包入脂质体或胶囊微球;
③加入有免疫增强作用的化合物作为佐剂。
12、试述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的异同点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又称生物合成亚单位疫苗或重组亚单位疫苗,主要是指将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基因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然后与载体DNA相连接,再经载体将抗原基因带进受体进行复制与表达,最后将基因工程表达的蛋白抗原分离纯化后制成的疫苗。构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抗原基因和表达系统。
利用微生物做载体,将保护性抗原基因重组到微生物体中,利用这种能表达保护性抗原基因的重组微生物制成的疫苗,称为载体疫苗,这种疫苗多为活疫苗,所以又称为基因工程减毒活疫苗。由于是活的重组体,所以用量少,抗原不需纯化,免疫接种后靠重组体在机体内繁殖产生大量保护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免疫保护反应,载体本身可发挥佐剂效应。
核酸疫苗又称基因疫苗或DNA疫苗,就是把外源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核酸疫苗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免疫接种手段问世不久就在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的防治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对病毒、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和寄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可能具有治疗性效果和重要的预防作用;
并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反应等疾病具有免疫治疗作用。
13、试从抗原组成、免疫机制及优缺点三方面比较传统疫苗中的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
项目 抗原制备 减毒活疫苗
用减毒或无毒的全病原体作为抗原
接种后病原体在体内有一免疫机理 定生长繁殖能力,类似隐性感染,产生细胞、体液和局部免疫
接种次数少,反应小,免疫优缺点 效果持久。但稳定性差,并应考虑减毒株的毒力返祖问题
常用疫苗 卡介苗、麻疹、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
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将病原体杀死
病原体失去毒力但保持免疫原性,接种后产生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稳定性好,较安全。但反应较大,维持时间较短,一般要接种2-3次
伤寒、霍乱、百日咳、乙脑灭活疫苗
亚单位疫苗或成分苗 以化学方法获得病原体的某些具有免疫原性的成分
接种后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效果
制品纯度较高,副反应小。但免疫原性弱,需添加佐剂,并需多次接种 白喉、破伤风类毒素、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14、简述目前人用炭疽疫苗的缺点
现行的传统减毒活疫苗和铝胶吸附培养上清液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虽然都还不错,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①活疫苗生产用菌株的毒力不稳定②活疫苗的免疫途径问题:人用活疫苗目前均采用划痕接种,划痕深浅,长短虽有要求,但在大面积接种时很难做到,不易保证足够的菌数进入体内,从而形响了免疫效果。③疫苗接种的副反应都比较大。④有效免疫保护力的持续时间比较短,需要每年进行加强性免疫接种。
15、生产类毒素疫苗时,制造毒素用的培养基应符合哪几个方面的要求? A、能提供产毒所必须的成份;
B、能调节影响产毒诸因素的平衡;
C、能缓解对产毒有害物质的作用;
D、能保护已经产生的毒素;
E、不能含有对人有害或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
16、试述AIDS疫苗研制的可行性
(1)人体免疫系统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控制HIV感染。
(2)有些实验性HIV疫苗可以保护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免患艾滋病或艾滋病样疾病。
(3)感染HIV-2可降低HIV-1感染的可能性。这提示HIV-2感染可能是自然筛选出的HIV-1疫苗。
17、试述目前艾滋病疫苗研制存在的困难 (1)HIV的基因变异率极高
(2)HIV能建立潜伏感染并能在细胞间传播 (3)HIV可直接侵犯免疫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4)尚缺乏能如实产生人类AIDS的HIV动物模型
18、人血白蛋白是目前生产量最大,也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血液制品。试述白蛋白有哪些性质和功能特点决定了它在血液制品中的这种地位?
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约占血浆总蛋白的一半多,因此,易大量、高纯度地提取。其分子量为66KD,等电点为4.7,产生的渗透压大而粘度低,是最有效的血容扩张剂。白蛋白分子是由单条肽链盘曲形成的球状分子,由610个氨基酸组成,链内半胱氨酸残基间有17个二硫键交叉链接,因而白蛋白分子的稳定性好。白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1)维持、调节血液渗透压2)运输和解毒作用3)营养供给。
19、分离纯化血浆蛋白时应考虑哪些原则?
虽然蛋白质的分离方法很多,但分离的目的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由于血浆蛋白制剂在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所以要特别强调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原则。(1)分离过程
中,被分离提纯的血浆蛋白要尽可能地保留天然理化和生物学性质。(2)分离过程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或排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污染。(3)所采用的技术工艺要适应工业化规模生产,分离步骤力求简便,并要求低消耗,高产出。(4)从血浆中可同时分离出多种蛋白成份,符合血浆综合利用的原则。
20、试述低温乙醇法分离血浆蛋白的原理及其优缺点
(1)原理在介电常数大的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大,在介电常数小的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就小。乙醇能显著地降低蛋白质水溶液的介电常数,从而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
优点:操作相对简单,产量高,适宜工业化规模生产;
乙醇沉淀血浆蛋白是在接近血浆溶液冰点温度下进行的,能使蛋白质的变性降到最低限度,保持其天然性质;
低温、乙醇分离过程中有抑菌、去病毒作用,能有效地保障制品的安全性;
可同时分离多种血浆蛋白成份,有利于血浆资源的综合利用;
乙醇作为主要原材料,价格低廉,易于获得。
缺点:应用低温乙醇法,需要相当规模的厂房,并需具备较大面积的低温操作车间及连续冷冻离心机等设备条件,投资规模比较大;
工作人员需在相对低温的条件下操作,对身体健康不利;
工业乙醇中潜在的污染物(如甲基乙基酮)会影响成品的安全性;
某些敏感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会因乙醇(即使是浓度极低)和低温而受损或破坏。
21、简述白细胞介素-2的生物学活性
IL-2是机体免疫调节网络中的核心物质,与其他细胞因子有协同和拮抗作用,共同调节机体免疫机能的平衡。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重要功能。①促T细胞增殖。②促进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化、分化和增殖。③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产生和繁殖。④诱导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LAK)的产生。⑤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⑥与其他细胞因子协同作用。因此,对IL-2与各种细胞素的正负调节作用的研究将对免疫学基本理论和肿瘤治疗学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22、试述肿瘤的基因治疗原理与策略
1)肿瘤基因治疗的原理(1)调节机体免疫系统(2)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对肿瘤细胞进行选择性攻击除了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天然差别进行基因治疗外,还可人为地改变肿瘤细胞的状态,如将HSV-TK 基因转染至肿瘤组织,使肿瘤细胞表达HSV-TK,将前体药物羟甲基开环鸟苷转化为对分裂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代谢产物,从而特异性地杀伤肿瘤细胞。根据目的基因不同可将肿瘤基因治疗的策略分为以下几类。(1)导入抑癌基因(2)导入细胞因子基因(3)导入MHC抗原基因(4)导入自杀基因(5)导入耐药基因
23简述基因治疗的必要条件
⑴选择适当的疾病,并清楚了解其发病机理及相应基因的结构功能;
⑵纠正疾病的基因已经被克隆,并了解其表达调控的机制;
⑶基因具有适宜的受体细胞并能在体外有效表达;
⑷具有安全有效的转移载体、导入方法,以及可供利用的动物模型。
24简述基因治疗的基本程序
①目的基因的获得1)选择治疗基因2)正常基因的分离与克隆 ②靶细胞的选择
③载体的选择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④基因转移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和非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
⑤转导细胞的选择和鉴定以病毒为载体,将外源基因通过重组技术与病毒重组,然后去感染受体细胞。
⑥回输体内
25对遗传病进行基因治疗时要求具备哪些条件
湖南商学院实习报告
关于生物制品行业的实习报告
一、生物制品行业简述
生物制品是一类特殊的药品,除用于疾病诊断与治疗外,主要用于疾病的预防。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物制品事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我国预防和控制一些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保护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生物制品原作为政府防病治病、战备、救灾的必备药品。产品供应,一直由国有6个生物制品研究所按国家下达计划生产、分片供应。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高速成长的产业,与信息技术一起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热点领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我国生物制品生产厂家剧增;
产品品种增加;
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加快;
产量供大于求的特点趁于明显,由过去6个国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生产、供应生物制品的垄断格局被打破,出现竞争局面。中国加入WTO后,依靠关税和政策壁垒暂时挡在国门之外的国外公司和产品的涌入,使竞争加剧。
二、个人基本情况
本人2008年3月1日至5月7日,在湖南华一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实习。通过这段时间实习,对中国生物制品行业的总体竞争环境以及在入世之后中国生物制品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趋向等方面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本人进入公司实习后,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先是入职培训,包括公司的历史,企业文化以及专业知识和销售礼仪的培训。之后的工作及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3月3日--3月9日,熟悉业务流程;
3月10日—3月14日,生物制品知识培训;
3月17日—3月21日,销售礼仪培训;
3月24日—3月28日,学习财务规章制度。
在学习这些实际应用的知识时,我发现自己能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对生物制品行业有了一个比较粗糙的了解,并熟悉了公司的一些基本的规章制度,以及掌握了公司的财务制度。这些知识对我以后的
\n\n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的。在学会一些基本知识和规章制度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学会了一种处理同事关系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
在以后一个月,我主要是跟随本公司区域经理在外地出差,适应公司的业务操作方式,在这段时间内,我学到了很多。我觉得,在和别人谈生意时需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心态影响到工作中的状态,拥有成熟的心态,才能挺得住工作的压力,才能在工作中沉淀,在工作中积累和成长。其次的话就是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这就需要我们有敬业精神。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有了端正、积极、负责的态度,才能把工作做好。只要保持了一个良好的态度,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是障碍,而是前进的动力。
三、主要体会
在这段实习期内,公司的领导和同事在工作上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和支持,使我受益非浅。通过公司给我们提供的产品知识培训,使我对生物制品这一陌生行业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同时公司给我们在销售礼仪方面做了一个较系统的教育,这有利于我们以后更好的维护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在实习期间,与预防接种门诊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客户做过一些接触,锻炼了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日常商业交流技巧,在能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作为一名业务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市场部是公司核心部门之一,对外要维护好销售渠道,对内要做好销售计划表,业务员在与各个部门和不同人员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沟通方法,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工作和利益关系。同时也发现自己在生物制品这一专业知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需要花更大精力在这方面,望能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以便以后工作中能更好的与客户进行交流和商业谈判。
四、思考
本人在实习期间,主要做的是生物制品行业中的业务代表,因此,对我国生物制品行业,有一些思考和看法。我国生物制品行业有很大的发展前途,是一个典型的朝阳产业。但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外的大型生物制品公司进入我国,竞争变得激烈起来,在这里,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一)机遇
1.国外生物制品研制的引进促进了我国生物制品的发展。
国外先进的生物制品研制技术的引进,使我国的科研人员能够借助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他们的先进经验开发和研制我国的生物制品,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我国对某些生物制品的研制探索期,使一些制品的研制起步高,在短时间内拉近了我国与先进国家的距离。特别是国外先进的生产质量管理经验,对提高我国生物制品企业素质,促进生物制品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有利于推进医药企业的结构调整。
为适应国际市场竞争,我国的生物制品企业将通过重组、合资、联营或兼并等形式,实现资本、人才、技术、资源的合理高效组合,加速医药现代化进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3.有利于进一步引进外资。
改革开发以来,外来资金和技术的引进对生物制品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入世后,可使国外投资者增强信任感,增加投资力度,从而改变我国生物制品企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状况,提高技术档次,降低成本,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二)挑战
1.模仿为主,缺乏创新,高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在前几年,我国由于新药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在生物技术领域投资较少,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发展走的基本是一条仿制和高水平重复的路,属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的产品并不多。由于缺少自己知识产权的工艺和流程,国内的企业只能引进国外过期专利和外国未在中国申请专利保护的工艺和流程。我国现在上市的产品模仿的较多,正在开发的项目也会因为知识产权的原因面临夭折的危险。
2.科研成果过于前沿,科技和产业脱节现象严重。
科研单位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跟进国际先进科技的发展,研究方向过多集中在对几个热门品种上游技术的开发上,而在下游基础研究很少,能够
实现产业化的项目就更少,导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
3.国内外厂商的激烈竞争给我国生物制品市场带来冲击。
由于国外投资者看好我国生物制品市场,各种经济成分竞相投资生物制品制品产业,重复建设严重。国内不少投资者在选项、立项上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很快形成了一些产品重复生产、产量过剩。如乙肝、丙肝、艾滋病诊断试剂在我国目前有45个生产厂,国外在我国注册及正在注册的这三种诊断试剂生产厂达到22个。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使国内的一些生产能力小、产品质量低的厂家很快倒闭。而能够生存下来的生产厂家,为了保住市场份额或强占市场,不惜采取相互压价的进行销售。这样,在短时间内,一些生产厂家虽可以获利,可时间一长,降价所获得的利润就会丧失殆尽。低额的资金汇报,使厂家没有充足的资金用于产品质量的提高、项目的再开发,最终失去市场竞争力,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五、总结
此次的实习工作,学到了很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更主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处理同事关系以及在工作中思考问题的方法。不过在实习中,也表现出一些不足,比如,在专业知识上面掌握得还是不够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与客户的交流。希望自己以后能不断的查漏补缺,使自己快速的成长,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一、名词解释
兽医生物制品学(Veterinary biopreparatics):以预防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得免疫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生物性制品的制造理论和技术、生产工艺、制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及保藏和使用方法,以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时准确诊断动物疫病,并给予特异性治疗,防止疫病传播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菌(毒)种:菌毒种就是有毒的菌种,像用于制造和检定生物制品的细菌、立克次体或病毒等,还有病原微生物等,用来制药或其它用途的。
灭活疫苗:该类疫苗由完整病毒(或细菌)经灭活剂灭活后制成,其关键是病原体灭活。
混合疫苗:又称多联疫苗。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接种动物后,能产生对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具有减少接种次数和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针防多病的生物制剂。
多价疫苗:指用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
异源疫苗:包含:①用不同种微生物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疫苗中并未含有的病原体产生抵抗力。②同一种中一种型(生物型或动物源型)微生物的菌(毒)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异型病原体的抵抗力。
同源疫苗:指利用同种、同型或同源微生物株制备,又应用于同种类动物免疫预防的疫苗。
转基因植物疫苗: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和机体免疫机理相结合,生产出能使机体获得特异抗病能力的疫苗。
重组活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病源微生物致病性基因进行修饰、突变或缺失,从而获得弱毒株。
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将病原体免疫保护基因克隆于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实现体外高校表达,获得重组免疫保护蛋白所制造的一类疫苗。
微生态制剂 (probiotics):用于提高人类、畜禽宿主或植物寄主的健康水平的人工培养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或促进宿主或寄主体内正常菌群生长的物质制剂之总称。可调整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
免疫程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免疫,第二阶段为高度免疫。
保护剂:又称稳定剂,是指一类能防止生物活性物质在冷冻真空干燥时受到破坏的物质。
催化抗体:也叫抗体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兼具有抗体的高度选择性和酶的高效催化性。
无菌动物:用现有技术手段从动物体内外检查不到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诊断制品(diagnostic preparation):指利用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培养物、代谢物、组分(提取物)和反应物等有效物及动物血清等材料制成的,专门用于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诊断和检疫的一大类制品,又称为诊断液。
抗病血清 (antiserum):抗病血清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 冷冻真空干燥:将待干燥物快速冻结后,再在高真空条件下将其中的冰升华为水蒸气而去除的干燥方法。
灭活:指破坏微生物的生物活性、繁殖能力和致病性,但尽量不影响其免疫原性。
佐剂:凡是可以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均成为佐剂。
二、填空题
1、按微生物学控制程度由松到严,将实验动物分为( 普通级动物)、(清洁级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和( 悉生动物)。
2、一般生物制品制备流程是:( 培养增殖
)、( 分离纯化
)、( 浓缩)、( 制剂
)和( 质量检验 )。
3、基因工程疫苗包括以下几种,即(重组亚单位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 基因缺失疫苗)、(基因疫苗)、( 多肽疫苗)和(转基因植物疫苗)。
4、冷冻真空干燥的疫苗在(—15 )℃保存,油苗在( 4 )℃保存。
5、常用的免疫佐剂有(
氢氧化铝胶 )、( 油乳佐剂 )和( 弗氏佐剂 )。
6、鸡胚培养病毒的途径有(绒毛尿囊膜接种法 )、( 尿囊腔接种法 )和( 卵黄囊接种法 )三种 。
7、疫苗的接种途径有(饮水)、(刺种)、( 气雾)、( 点眼 )、(注射)和(滴鼻 )。
8、生物制品成品的质量检验主要内容包括(抽样)、(无菌检验或纯粹检验)、(安全检验)、(效力检验)和(其他项目检验)等
9、对实验小白鼠采血的方法有(尾静脉 )、(眼眶动脉和静脉即摘眼球法)、(眼眶静脉丛)、(心脏)、(大血管)和(断头)等。
10、按遗传质量控制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类,即(近交系动物)、(杂交群动物)、(突变系动物)和(封闭群动物)等
11、实验动物通过注射方法给药的方式包有:(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 。
三、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抗原性最好的是( B
)
A、蔗糖
B、多肽
C、丁酸
D、赖氨酸
2、出生后动物进行计划性疫苗接种,是为了获得(
D )。
A、天然被动免疫 B、天然主动免疫 C、人工被动免疫
D、人工主动免疫
3、三价疫苗是指( C )
A、由三种血清型制成的一种疫苗
B、由三种病原体制成的一种疫苗 C、由同一种类的三个毒株制成的一种疫苗 D、由三种方法制成的一种疫苗
4、效果相对不好的免疫接种途径是( D )
A、喷雾
B、滴眼
C、涂肛
D、饮水
5、在特定条件下,人工定向培育,使微生物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其良好的免疫原性,或筛选自然弱毒株制成的疫苗为( D )。
A.活疫苗 B.灭活苗 C.基因工程苗 D.弱毒疫苗
6、用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叫(B ) A.联苗 B.多价苗 C.活疫苗 D.灭活疫苗
7、在冻干过程中及冻干后使生物制品的生物活性物质免受破坏的一类物质,称( B )。
A.灭活剂 B.保护剂 C.免疫佐剂 D.渗透剂
8、检验合格的卵黄抗体应保存在(C ) A.20℃
B.4℃
C.-20℃
D.-75℃
9、利用不同微生物培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的疫苗称(A )。
A.联苗 B.多价苗 C.活疫苗 D.灭活疫苗 E.合成肽疫苗
10、一次接种,终身免疫的疾病是( D )
A、疯牛病
B、禽流感
C、大肠杆菌病
D、痘病
12、临产前动物进行计划性疫苗接种,是为了使新生动物获得(A )。
A、天然被动免疫 B、天然主动免疫 C、人工被动免疫 D、人工主动免疫
13、在动物生物制品中最早和最普及使用的佐剂是( C )
A、蜂胶
B、白油
C、铝胶
D、明矾
14、三联疫苗是指( B
)
A、由三种血清型制成的一种疫苗
B、由三种病原体制成的一种疫苗 C、由同一种类的三个毒株制成的一种疫苗
D、由三种方法制成的一种疫苗
15、加佐剂的灭活疫苗最常用免疫途径是:( C )
A、口服
B、喷雾
C、肌肉注射
D、腹腔注射
四、判断题
1、异源疫苗是指来源于不同培养物培养的疫苗。( √
)
2、多价疫苗是指两种以上疫病的病原体制备成的一种疫苗。( ×
)
3、所有生物制品制备过程都需要冷冻干燥程序。( ×
)
4、食用疫苗就是通过口服途径接种的弱毒疫苗。(
√
)
5、同一疫病病原有的有多种血清型,若使用的疫苗与感染病原的毒型不对或毒型相差甚远、各型之间交义免疫能力又比较弱时,其免疫效果有时也不理想。(
√
)
6、未吃初乳的新生动物,正常情况下其血清内只含有极低水平的免疫球蛋白;
吮吸初乳的动物,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迅速升高,尤其是 IgG,接近于成年动物的水平。(
√
)
7、任何菌(毒)种,都可用于兽医生物制品的生产。( ×
)
8、弗氏完全佐剂等于弗氏不完全佐剂加上卡介苗。( √
)
9、制备抗菌血清时,基础免疫多为疫苗或死菌苗,高度免疫时一般选择毒力较强的菌株。( √
)
10、任何时间都可对鸡群进行饮水免疫。( ×
)
11、同源疫苗是指来源于相同培养物培养的疫苗。( ×
)
12、在生物制品中,只有活疫苗才需要冷冻干燥程序。(
× )
13、初次免疫时,最好用弗氏不完全佐剂,以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 √
)
14、在进行免疫接种前后 24 h 内不得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及含有药物的饲料添加剂等,以防影响免疫效果。( √
)
15、稀释疫苗只能使用指定的稀释液并按规定进行,做到疫苗现用现配,及时使
用。( √
)
16、多种疫苗联合使用效果突出。( √
)
五、简答题
1、概述生物制品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答:1)质量检测:①产品的鉴定:a.蛋白质类、b.氨基酸成分分析、c.肽图与氨基酸序列分析、d.重组蛋白质的浓度测定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蛋白质二硫键分析;
②纯度分析:a.目的蛋白质含量测定、产物杂质检测;
③生物活性(效价)测定;
④安全性评价;
⑤稳定性考察。
(2)质量控制:①原材料的质量控制:a.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b.克隆基因的序列;
②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a.原始细胞库、b.有限代次的生产、c.连续培养生产;
③纯化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
④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
2、制备生物制品用的强、弱菌(毒)种应具备哪些基本标准?
答:a.毒力在规定范围内、b.反应原性与免疫原性优良、c.遗传学上相对纯一与稳定、d.生物学特性明显,历史清楚。
3、简述抗病毒血清的制备过程?
答:以病毒为免疫原,须通过反复冻融或超声裂解方法,将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并尽可能的提高病毒滴度和免疫原性。如抗猪瘟血清,基础免疫的抗原,可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高度免疫抗原,则用猪瘟血毒或肝淋毒乳剂等强毒。猪接种猪瘟强毒发病后5-7天,当出现体温升高及典型猪瘟症状时,由动脉放血,收集全部血液,经无菌检验合格后可做抗原使用。接种猪瘟强毒的猪,除血中含有病毒外,脾脏和淋巴结也有大量的病毒,可采集并制成乳剂,作为抗原使用。
4、GMP的基本内容、作用和特点?
答:(1)基本内容:a.人员;
b.硬件,即药品生产企业的厂房设施、设备、原材料等;
c.软件,即组织、制度、工艺、操作、卫生标准、记录、教育等管理规定。
(2)作用和特点:a.GMP的实施涉及两个方面:政府药政管理部门从管理角度出发,把GMP看成是政府对制药厂(包括生物制品生产单位)提出的最低要求,并作为药品质量监督员检查药厂和药品质量的依据;
对制药单位来说,应把GMP视为本厂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水平,即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质量监测应达到的必须水平。
b.GMP是根据通用的原则性规定,针对本国所有的药厂而制定的。各药厂应按GMP要求,制定更具体的实施条例。
c、GMP是为了防患未然。GMP强调药品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应该把管理的重点放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生产过程来控制来保证生产出来安全有效地药品。
d、GMP强调有效性的证实。既对一个工序或一件用具、设备在用于生产之前,要经过验证,证明是符合要求的、有效的,以确保产品质量。
e、在管理系统上,GMP要求有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两权分立的特点,在组织上两者的地位是平行的,在人事上两个部门的负责人不能互相兼任。有人把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称为GMP的两大要素。
f、GMP强调人员素质、卫生要求、无菌要求、核对制度以及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5、细菌灭活疫苗的制造流程?
6、如何从血液中提取少量血清?
答:采血时尽可能的做到无菌操作,一般不加抗凝剂,全血在室温中自然凝固,在灭菌容器中使之与空气有较大的接触面。待血液凝固后进行剥离或者将凝血切成若干小块,并使之与容器剥离。先置于37℃1-2h,然后置于4℃冰箱过夜,次日收集血清。
7、治疗性疫苗是什么?比较治疗性疫苗与预防性疫苗的主要区别?
答:区别:a.使用对象不同:治疗性疫苗的使用对象为已病者,而预防性疫苗的使用对象为未病者。
b.使用目的不同:治疗性疫苗的目的是治疗疾病,预防性疫苗的目的是预防疾病。
c.监测手段不同:预防性疫苗接种后产生保护性抗体,可通过实验室进行监测,结果准确,可靠。而治疗性疫苗接种后疾病是否改善,则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疾病相关的实验指标进行综合测试,较为复杂,且其准确性尚有争议。
d.期望激发的免疫应答类型不同:预防性疫苗接种后,期望产生的是保护性抗体,即激发体液免疫反应;
而治疗性疫苗主要用于病毒感染和肿瘤疾病,病毒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内,抗体即失去作用,肿瘤细胞的杀灭也主要依赖细胞免疫效应,因此,治疗性疫苗应以激发细胞免疫反应为主要目的,这是与预防性疫苗最大的区别。
我国部分生物制品公司
郑玉洁071100111生技071班
一.2008年我国生化、生物制品前十大出口企业 1 深圳市海普瑞药业有限公司 6347.106 130.02
2 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5660.175 26.49
3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5235.387 63.28
4 烟台东诚生化有限公司 4527.5078 30.9
5 常州千红生化制药有限公司 3879.1963 100.89 6 南京健友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 3226.2915 82.52 7 苏州宏达制酶有限公司 2562.176 140.41
8 深圳市斯贝特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2337.9606 -2.88
9 中化(青岛)实业有限公司 2250.3068 12.77 10 上虞市创峰化工有限公司 2108.2667 338.28
二.部分生物制品公司的进一步介绍
1.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简介: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生物技术相关产品研发和销售的综合性生命科学公司。主要面向各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卫生检验检疫部门、工农业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相关实验室和制药、食品、饮料、化工、畜牧、水产等企业提供服务。
产品:ELISA检测试剂盒,标准品,染色液,对照品,ELISA测试盒,透析袋,培养基,进口分装试剂,动物血清
2 南宁中诺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简介:南宁中诺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2001年成立的科技型企业,2002年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主要从事生物技术新产品开发,定位于将生物高新技术实施产业化。公司建立有与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相适应的综合性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和广西科学院、广西大学有良好的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并与美国耶鲁大学、英国里丁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瑞士伯尔尼大学、亚洲理工大学等国外学府有广泛的学习交流和科研合作。
中诺公司“生物工程酶法转化木薯淀粉生产海藻糖”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首开海藻糖产业化先河,凭独创的工艺技术、符合国际制药标准的先进设备、齐全的生物化工产品检测仪器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出高质量的海藻糖产品,引领生物制剂、化妆品、食品加工中海藻糖应用的热潮。
产品:海藻糖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天然糖类,1832年由Wiggers将其从黑麦的麦角菌中首次提取出来,随后的研究发现海藻糖在自然界中许多可食用动植物及
微生物体内都广泛存在,如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蘑菇类、海藻类、豆类、虾、面包、啤酒及酵母发酵食品中都有含量较高的海藻糖
3.西安天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简介:西安天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生物技术、天然药物及香料化工技术的商品化和产品化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公司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在西安和安康生物科技园建有产品开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及原料种植基地。
公司目前主要以天然植物为原料,西安天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专业化开发生产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物。
产品:叶黄素 接骨木提取物 亚麻木酚素 松树皮提取物 迷迭香提取物 蒲公英提取物等
1生物制品: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用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体来生产某些初级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或利用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制成作为诊断或治疗或预防疾病或达到某种特殊医学目的的医药用品,统称为生物制品。
2生物制品学:是指研究各类生物制品的来源、结构特点、应用、生产工艺、原理、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等诸方面知识的一门科学。
3现代生物技术领域: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生物芯片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糖链工程、代谢工程、自动生化药物筛选技术、后基因组计划于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海洋生物技术、宇航生物技术、生化工程、下游工程或高效分离纯化系统。
4现代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家畜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环保生物技术、能源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生物制品技术。
5生物制品分类:按来源分(人源生物制品、动物源生物制品、植物源生物制品、微生物源生物制品)按使用对象分(用于人的生物制品、用于家畜的生物制品、用于家禽的生物制品、用于作物的生物制品)按结构与功能(疫苗类、抗体类、人血液代用品、重组细胞因子、反义寡核苷酸、重组激素类)。
6细胞因子:是人类或动物的各类细胞分泌的具有度=多种生物活性的因子。它们是可溶性物质,是一组不均一的蛋白质分子,能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7干扰素: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光谱抗病毒、抗细胞分裂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8白细胞介素:是淋巴因子家族的一类,分别有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其他多种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能激活免疫活性细胞,使之增殖分化,介导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免疫调节功能,增强抗体免疫力。
9白细胞介素—2:能使机体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增殖,具有杀伤和清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功能,在体内是免疫监视功能的基础。
10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应用产生了两种医疗技术: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
11单抗最主要的特点是专一性和单克隆性,是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的、单一的、特异的、均质的抗体。
12盐析法:将硫酸铵或硫酸钠等中性盐加入到蛋白质溶液中,破坏蛋白质的胶体颗粒在溶液中的稳定因素而使其沉淀的方法。
13有机溶剂沉淀法: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能显著的减小蛋白质的溶解度而发生沉淀。
14选择性沉淀法包括等电点沉淀法和选择性沉淀法。
15等电点沉淀法:对于两性物质,等电点时静电荷为零,是稳定的双电层及水化膜变弱或破坏,分子间排斥点位降低,吸引力增大,相互聚集产生沉淀。
16变性沉淀:是根据各种蛋白质在不同理化因子作用下稳定性不同的原理,而常用于提取溶液中的杂蛋白,选择性较强,方法简单,但使用和范围较窄。
17离子交换色谱:其原理是通过带电的溶质分子与离子交换剂中可交换的离子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18反向色谱:是利用溶质分子中非极性基团与非极性固定相之间相互作用的大小,以及溶质分子中极性基团与流动相中极性分子之间在相反方向作用力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的。
19疏水色谱:主要是利用蛋白质表面上的疏水区域和介质的疏水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无机盐的存在能使相互作用力增强。
20疫苗:是指用人工变异或从自然界筛选获得的减毒物或无毒的、活的病原微生制成的制剂,或用理化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制备的生物制剂,用于人工自动免疫以使人或动物产生免疫力。
21减毒活性疫苗:是将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方法,连续传代,使其对宿主丧失致病力,或只引起亚临床感染,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遗传特性,用这种毒株制备的疫苗叫做减毒活性疫苗。
22基因工程疫苗:是指使用重组DNA技术克隆并表达保护性抗源基因,利用表达的抗原产物,或重组体本身制成的疫苗。
23基因工程疫苗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载体疫苗、基因缺失活疫苗、核算疫苗、蛋白质工程疫苗。
24细菌性疫苗:由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等制成的疫苗。包括活菌疫苗、死菌疫苗、纯化的多糖活蛋白质成分苗。
25基因工程菌苗:指利用重组DNA技术研制的菌苗。包括保护性抗原基因在原核或真核细胞中表达的生物合成亚单位疫苗,以某些细菌为外源基因为载体的活载体苗和通过基因组突变、缺失或插入的基因缺失疫苗。
26治疗性疫苗:是指在已感染病原生物或患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生机体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以达到治疗或防治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修饰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生物制品。
27补体系统是由一系列蛋白质分子组成的,是机体的主要防御体系之一,在生物学反应中,如吞噬、调理、趋化和细胞溶解等,都有重要作用。
1新型生物反应器:①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②鼓泡式生物反应器③气升式生物反应器④膜生物反应器⑤固定床和流化床生物反应器⑥自吸式生物反应器。
2国外生物技术产业特点:①现代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增长迅速②新医药是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主题产品③农业领域将掀起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第二个浪潮”④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成为“第三个浪潮”。
3美国发展模式:①政府和私人对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持续的大量资金投入是至关重要的后盾②政府、大学和企业间的密切伙伴关系以及完善的技术转移机制是研究成果得以迅速商品化应用的桥梁③学术界的敬业精神和企业界的创业精神是发展的动力④日趋成熟的风险投资和股票市场是产业化的保障。
4美国的发展特点:①把握前沿,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特别是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医学生物学研究②创造良好的机制和环境③鼓励形成集中区域和扎堆效应。
5我国发展优势:①政府高度重视②研究开发条件明显改善③人才和技术已有相当的贮备④生物、遗传资源丰富6我国发展的劣势:①科技投入明显不足②技术贮备相对不足,创新成果不多③科技体制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④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环境和机制尚不够完善
7总体战略目标:①立足创新②需求牵引③集成应用④重点突破 ⑤协调发展
8总体战略目标:努力提高生物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增强我国生物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9原料的保存方法:①冷冻法②有机溶剂脱水法③防腐剂保鲜
10生物原料的预处理:①动物原料 采集后要立即处理,去除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等,并迅速冷冻储存;
②植物原料 要择时采集,并就地去除不用的部分,保鲜处理;
③微生物原料 要及时将菌细胞与培养液分开,并进行保鲜处理。
11分离纯化技术的要求:①技术条件要温和,要抑制宿主细胞或分泌产物中相应的酶活性,防止其消化降解待提纯产物,以保持目的产物的生物活性;
②选择性要好,优化选择与组合各种分离纯化技术方法以达到较高的纯化倍数③去除细胞或分泌产物中非目标产物成分,同时尽量保持交工的目标产物成分的回收率;
④要能直接衔接,不需要对物料加以处理或调整⑤整个分离纯化过程要快,时间短,能够满足高生产率的要求⑥保持环境清洁,防止杂物污染。
12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①盐析和有机溶剂沉淀法②按分子大小分离方法(微滤、超滤)③选择性沉淀④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色谱)⑤电泳法 13含目的的产物的起始物料特点:①菌种类型及其代谢特性。包括菌种的各种生物学性质、产物和副产物种类、代谢物种类,产物类似物、毒素和能降解产物的酶等;
②原材料和培养基的来源及其质量;
③生产工艺和条件,包括灭菌方法和条件,生产方式,生产周期,生产能力,工艺控制条件、因素及方式等;
④初始物料的生物、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包括产物浓度、主要杂质种类和浓度、盐的种类和浓度、溶解度、PH、黏度、流体力学性质和热力学性质。
14色谱优点:①分离效率高②选择性强③过程自动化操作④分离快速⑤使用范围广⑥高灵敏度的在线检测
15人源性生物制品的特点:①效价高、疗效可靠;
②安全性好,不易产生副反应;
③稳定性好;
④资源有限,研究意义重大 16人源性生物制品的种类:①血液制品②尿液制品③胎盘制品④人体液细胞中的活性物质 17尿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尿激酶、激肽释放酶、尿抑胃素、人尿胰蛋白酶抑制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尿中的其他活性物质
18动物源性生物制品特点:①原料来源丰富②制种类多③要重视安全性
19动物源性生物制品:动物血红素、胰蛋白酶、胰酶、胰岛素、胸腺肽、胆红素、肝素、硫酸软骨素、溶菌酶。
20菌苗存在问题:①尽管疫苗免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小于5岁的婴幼儿每年死于传染病的数目仍很高②与病毒相比,基因工程细菌及细菌核酸苗报道明显少。
21理想菌苗条件:①安全,不能有毒性②遗传性状稳定,无致癌性,无致畸变或致流产性③结构简单清楚,可生物降解,有生物相容性,与组织抗原无免疫学交叉反映④接受疫苗接种的各年龄组人群必须能够很高比例的产生保护性免疫⑤多价,有更大的覆盖面,最好一次性免疫⑥能口服,能有效诱导黏膜免疫⑦为大量人群应用,疫苗必须廉价⑧易于生产,贮存及服务不需冷藏。
22预防性疫苗与治疗新疫苗区别:①预防性疫苗的接种对象是健康群体,对易感人群均可适用,主要起免疫预防作用,安全可靠,治疗性疫苗使用对象是感染者②治疗性疫苗与预防性疫苗实用的目的不同,后者是为了防病,前者是为了治疗或防止病情恶化③治疗性疫苗应用时必须考虑适应症与禁忌症,也可根据需要进行各种组合和调整。
1生物制品: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用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体来生产某些初级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或利用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制成作为诊断或治疗或预防疾病或达到某种特殊医学目的的医药用品,统称为生物制品。
2生物制品学:是指研究各类生物制品的来源、结构特点、应用、生产工艺、原理、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等诸方面知识的一门科学。
3现代生物技术领域: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生物芯片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糖链工程、代谢工程、自动生化药物筛选技术、后基因组计划于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海洋生物技术、宇航生物技术、生化工程、下游工程或高效分离纯化系统。
4现代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家畜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环保生物技术、能源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生物制品技术。
5生物制品分类:按来源分(人源生物制品、动物源生物制品、植物源生物制品、微生物源生物制品)按使用对象分(用于人的生物制品、用于家畜的生物制品、用于家禽的生物制品、用于作物的生物制品)按结构与功能(疫苗类、抗体类、人血液代用品、重组细胞因子、反义寡核苷酸、重组激素类)。
6细胞因子:是人类或动物的各类细胞分泌的具有度=多种生物活性的因子。它们是可溶性物质,是一组不均一的蛋白质分子,能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7干扰素: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光谱抗病毒、抗细胞分裂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8白细胞介素:是淋巴因子家族的一类,分别有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其他多种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能激活免疫活性细胞,使之增殖分化,介导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免疫调节功能,增强抗体免疫力。
9白细胞介素—2:能使机体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增殖,具有杀伤和清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功能,在体内是免疫监视功能的基础。
10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应用产生了两种医疗技术: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
11单抗最主要的特点是专一性和单克隆性,是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的、单一的、特异的、均质的抗体。
12盐析法:将硫酸铵或硫酸钠等中性盐加入到蛋白质溶液中,破坏蛋白质的胶体颗粒在溶液中的稳定因素而使其沉淀的方法。
13有机溶剂沉淀法: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能显著的减小蛋白质的溶解度而发生沉淀。
14选择性沉淀法包括等电点沉淀法和选择性沉淀法。
15等电点沉淀法:对于两性物质,等电点时静电荷为零,是稳定的双电层及水化膜变弱或破坏,分子间排斥点位降低,吸引力增大,相互聚集产生沉淀。
16变性沉淀:是根据各种蛋白质在不同理化因子作用下稳定性不同的原理,而常用于提取溶液中的杂蛋白,选择性较强,方法简单,但使用和范围较窄。
17离子交换色谱:其原理是通过带电的溶质分子与离子交换剂中可交换的离子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18反向色谱:是利用溶质分子中非极性基团与非极性固定相之间相互作用的大小,以及溶质分子中极性基团与流动相中极性分子之间在相反方向作用力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的。
19疏水色谱:主要是利用蛋白质表面上的疏水区域和介质的疏水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无机盐的存在能使相互作用力增强。
20疫苗:是指用人工变异或从自然界筛选获得的减毒物或无毒的、活的病原微生制成的制剂,或用理化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制备的生物制剂,用于人工自动免疫以使人或动物产生免疫力。
21减毒活性疫苗:是将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方法,连续传代,使其对宿主丧失致病力,或只引起亚临床感染,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遗传特性,用这种毒株制备的疫苗叫做减毒活性疫苗。
22基因工程疫苗:是指使用重组DNA技术克隆并表达保护性抗源基因,利用表达的抗原产物,或重组体本身制成的疫苗。
23基因工程疫苗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载体疫苗、基因缺失活疫苗、核算疫苗、蛋白质工程疫苗。
24细菌性疫苗:由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等制成的疫苗。包括活菌疫苗、死菌疫苗、纯化的多糖活蛋白质成分苗。
25基因工程菌苗:指利用重组DNA技术研制的菌苗。包括保护性抗原基因在原核或真核细胞中表达的生物合成亚单位疫苗,以某些细菌为外源基因为载体的活载体苗和通过基因组突变、缺失或插入的基因缺失疫苗。
26治疗性疫苗:是指在已感染病原生物或患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生机体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以达到治疗或防治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修饰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生物制品。
27补体系统是由一系列蛋白质分子组成的,是机体的主要防御体系之一,在生物学反应中,如吞噬、调理、趋化和细胞溶解等,都有重要作用。
1新型生物反应器:①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②鼓泡式生物反应器③气升式生物反应器④膜生物反应器⑤固定床和流化床生物反应器⑥自吸式生物反应器。
2国外生物技术产业特点:①现代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增长迅速②新医药是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主题产品③农业领域将掀起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第二个浪潮”④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成为“第三个浪潮”。
3美国发展模式:①政府和私人对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持续的大量资金投入是至关重要的后盾②政府、大学和企业间的密切伙伴关系以及完善的技术转移机制是研究成果得以迅速商品化应用的桥梁③学术界的敬业精神和企业界的创业精神是发展的动力④日趋成熟的风险投资和股票市场是产业化的保障。
4美国的发展特点:①把握前沿,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特别是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医学生物学研究②创造良好的机制和环境③鼓励形成集中区域和扎堆效应。
5我国发展优势:①政府高度重视②研究开发条件明显改善③人才和技术已有相当的贮备④生物、遗传资源丰富6我国发展的劣势:①科技投入明显不足②技术贮备相对不足,创新成果不多③科技体制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④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环境和机制尚不够完善
7总体战略目标:①立足创新②需求牵引③集成应用④重点突破 ⑤协调发展
8总体战略目标:努力提高生物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增强我国生物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9原料的保存方法:①冷冻法②有机溶剂脱水法③防腐剂保鲜
10生物原料的预处理:①动物原料 采集后要立即处理,去除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等,并迅速冷冻储存;
②植物原料 要择时采集,并就地去除不用的部分,保鲜处理;
③微生物原料 要及时将菌细胞与培养液分开,并进行保鲜处理。
11分离纯化技术的要求:①技术条件要温和,要抑制宿主细胞或分泌产物中相应的酶活性,防止其消化降解待提纯产物,以保持目的产物的生物活性;
②选择性要好,优化选择与组合各种分离纯化技术方法以达到较高的纯化倍数③去除细胞或分泌产物中非目标产物成分,同时尽量保持交工的目标产物成分的回收率;
④要能直接衔接,不需要对物料加以处理或调整⑤整个分离纯化过程要快,时间短,能够满足高生产率的要求⑥保持环境清洁,防止杂物污染。
12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①盐析和有机溶剂沉淀法②按分子大小分离方法(微滤、超滤)③选择性沉淀④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色谱)⑤电泳法 13含目的的产物的起始物料特点:①菌种类型及其代谢特性。包括菌种的各种生物学性质、产物和副产物种类、代谢物种类,产物类似物、毒素和能降解产物的酶等;
②原材料和培养基的来源及其质量;
③生产工艺和条件,包括灭菌方法和条件,生产方式,生产周期,生产能力,工艺控制条件、因素及方式等;
④初始物料的生物、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包括产物浓度、主要杂质种类和浓度、盐的种类和浓度、溶解度、PH、黏度、流体力学性质和热力学性质。
14色谱优点:①分离效率高②选择性强③过程自动化操作④分离快速⑤使用范围广⑥高灵敏度的在线检测
15人源性生物制品的特点:①效价高、疗效可靠;
②安全性好,不易产生副反应;
③稳定性好;
④资源有限,研究意义重大 16人源性生物制品的种类:①血液制品②尿液制品③胎盘制品④人体液细胞中的活性物质 17尿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尿激酶、激肽释放酶、尿抑胃素、人尿胰蛋白酶抑制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尿中的其他活性物质
18动物源性生物制品特点:①原料来源丰富②制种类多③要重视安全性
19动物源性生物制品:动物血红素、胰蛋白酶、胰酶、胰岛素、胸腺肽、胆红素、肝素、硫酸软骨素、溶菌酶。
20菌苗存在问题:①尽管疫苗免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小于5岁的婴幼儿每年死于传染病的数目仍很高②与病毒相比,基因工程细菌及细菌核酸苗报道明显少。
21理想菌苗条件:①安全,不能有毒性②遗传性状稳定,无致癌性,无致畸变或致流产性③结构简单清楚,可生物降解,有生物相容性,与组织抗原无免疫学交叉反映④接受疫苗接种的各年龄组人群必须能够很高比例的产生保护性免疫⑤多价,有更大的覆盖面,最好一次性免疫⑥能口服,能有效诱导黏膜免疫⑦为大量人群应用,疫苗必须廉价⑧易于生产,贮存及服务不需冷藏。
22预防性疫苗与治疗新疫苗区别:①预防性疫苗的接种对象是健康群体,对易感人群均可适用,主要起免疫预防作用,安全可靠,治疗性疫苗使用对象是感染者②治疗性疫苗与预防性疫苗实用的目的不同,后者是为了防病,前者是为了治疗或防止病情恶化③治疗性疫苗应用时必须考虑适应症与禁忌症,也可根据需要进行各种组合和调整。
2015年新版兽药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规定
富达塑业 2015-08-31 09:15:3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兽药GMP”)检查验收活动,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兽药聚乙烯水剂瓶
第二条农业部负责制定兽药GMP及其检查验收评定标准,负责全国兽药GMP检查验收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具体工作由农业部兽药GMP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承担。
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兽药GMP检查验收申报资料的受理和审查、组织现场检查验收、省级兽药GMP检查员培训和管理及企业兽药GMP日常监管工作。
第二章申报与审查
第三条新建、复验、原址改扩建、异地扩建和迁址重建企业应当提出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复验企业应当在《兽药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提交申请。
第四条申请验收企业应当填报《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表》(表1),并按以下要求报送申报资料(电子文档,但《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表》及第
4、
5、
8、14目资料还需提供书面材料)。
新建企业须提供第1至第13目资料;
原址改扩建、复验、异地扩建和迁址重建企业须提供第1目至第17目资料,迁址重建企业还须提供迁址后试生产产品的第
12、13目资料;
中药提取企业须提供第18目资料。
1.企业概况;
2.企业组织机构图(须注明各部门名称、负责人、职能及相互关系);
3.企业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简历;
专业技术人员及生产、检验、仓储等工作人员登记表(包括文化程度、学历、职称等),并标明所在部门及岗位;
高、中、初级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情况表;
4.企业周边环境图、总平面布置图、仓储平面布置图、质量检验场所(含检验动物房)平面布置图及仪器设备布置图;
5.生产车间(含生产动物房)概况及工艺布局平面图(包括更衣室、盥洗间、人流和物流通道、气闸等,人流、物流流向及空气洁净级别);
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回风、排风平面布置图;
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
6.生产的关键工序、主要设备、制水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及产品工艺验证情况;
7.检验用计量器具(包括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校验情况;
8.申请验收前6个月内由空气净化检测资质单位出具的洁净室(区)检测报告;
9.生产设备设施、检验仪器设备目录(需注明规格、型号、主要技术参数);
10.所有兽药GMP文件目录、具体内容及与文件相对应的空白记录、凭证样张;
11.兽药GMP运行情况报告;
12.(拟)生产兽药类别、剂型及产品目录(每条生产线应当至少选择具有剂型代表性的2个品种作为试生产产品;
少于2个品种或者属于特殊产品及原料药品的,可选择1个品种试生产,每个品种至少试生产3批);
13.试生产兽药国家标准产品的工艺流程图、主要过程控制点和控制项目;
14.《兽药生产许可证》和法定代表人授权书;
15.企业自查情况和GMP实施情况;
16.企业近3年产品质量情况,包括被抽检产品的品种与批次,不合格产品的品种与批次,被列为重点监控企业的情况或接受行政处罚的情况,以及整改实施情况与整改结果;
17.已获批准生产的产品目录和产品生产、质量管理文件目录(包括产品批准文号批件、质量标准目录等);
所生产品种的工艺流程图、主要过程控制点和控制项目;
18.中药提取工艺方法和与提取工艺相应的厂房设施清单及各类文件、标准和操作规程。
第五条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组织完成申请资料技术审查。申请资料不符合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在20个工作日内补充有关资料;
逾期未补充的或补充材料不符合要求的,退回申请。通过审查的,20个工作日内组织现场检查验收。
申请资料存在弄虚作假的,退回申请并在一年内不受理其验收申请。
第六条对涉嫌或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在行政处罚立案调查期间或消除不良影响前,不受理其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
富达塑业兽药瓶旗舰供应商,生产管理过程完全符合GMP规定,资质证书齐全。旗下兽药塑料疫苗瓶业内第一品牌,已和多家生物制品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产品咨询电话4008881942!!!!
第三章现场检查验收
第七条申请资料通过审查的,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向申请企业发出《现场检查验收通知书》,同时通知企业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和检查组成员。
第八条检查组成员从农业部兽药GMP检查员库或省级兽药GMP检查员库中遴选,必要时,可以特邀有关专家参加。检查组由3-7名检查员组成,设组长1名,实行组长负责制。
申请验收企业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可以派1名观察员参加验收活动,但不参加评议工作。
第九条现场检查验收开始前,检查组组长应当主持召开首次会议,明确《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工作方案》(表2),确认检查验收范围,宣布检查验收纪律和注意事项,告知检查验收依据,公布举报电话。申请验收企业应当提供相关资料,如实介绍兽药GMP实施情况。
现场检查验收结束前,检查组组长应当主持召开末次会议,宣布综合评定结论和缺陷项目。企业对综合评定结论和缺陷项目有异议的,可以向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反映或上报相关材料。验收工作结束后,企业应当填写《检查验收组工作情况评价表》(表3),直接寄送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必要时,检查组组长可以召集临时会议,对检查发现的缺陷项目及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并听取企业的陈述及申辩。
兽药疫苗瓶 B6-250ml
第十条检查组应当按照本办法和《兽药GMP检查验收评定标准》开展现场检查验收工作,并对企业主要岗位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操作技能、理论基础和兽药管理法规、兽药GMP主要内容、企业规章制度的考核。
第十一条检查组发现企业存在违法违规问题、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不如实反映兽药GMP运行情况的,应当调查取证并暂停验收活动,及时向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报告,由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作出相应处理决定。
第十二条现场检查验收时,所有生产线应当处于生产状态。
由于正当原因生产线不能全部处于生产状态的,应启动检查组指定的生产线。但注射剂生产线应当全部处于生产状态;
无注射剂生产线的,最高洁净级别的生产线应当处于生产状态。
第十三条检查员应当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和存在问题。组长应当组织综合评定,填写《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表4),撰写《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表5),作出“推荐”或“不推荐”的综合评定结论。
《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应当明确存在的问题。《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地描述企业实施兽药GMP的概况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
《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和《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应当经检查组成员和企业负责人签字。企业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组应当注明。
第十四条检查组长应当在现场检查验收后10个工作日内将《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工作方案》、《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和《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兽药GMP检查验收评定标准》、《检查员自查表》(表6)及其他有关资料各一份报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和《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等资料分别由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被检查验收企业和市、县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留存。
第十五条对作出“推荐”评定结论,但存在缺陷项目须整改的,企业应当提出整改方案并组织落实。企业整改完成后应将整改报告寄送检查组组长。
检查组组长负责审核整改报告,填写《兽药GMP整改情况审核表》(表7),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核查,并在5个工作日内将整改报告和《兽药GMP整改情况审核表》报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第十六条对作出“不推荐”评定结论的,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向申报企业发出检查不合格通知书。收到检查不合格通知书3个月后,企业可以再次提出验收申请。连续两次做出“不推荐”评定结论的,一年内不受理企业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
第四章 审批与管理
第十七条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收到所有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并经审核符合要求后,应当将验收结果在本部门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5日。
第十八条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和检查验收结果核发《兽药GMP证书》和《兽药生产许可证》,并予公开。
第十九条企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关闭、转产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依法收回、注销《兽药GMP证书》和《兽药生产许可证》,并报农业部注销其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兽药生产企业申请验收(包括复验、原址改扩建和异地扩建)时,可以同时将所有生产线(包括不同时期通过验收且有效期未满的生产线)一并申请验收。
第二十一条对已取得《兽药生产许可证》后新增生产线、部分复验并通过验收的,换发的《兽药GMP证书》与此前已取得的其他兽药GMP证书(指最早核发并在有效期内)的有效期一致;换发的《兽药生产许可证》有效期限保持不变。
第二十二条在申请验收过程中试生产的产品经申报取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可以在产品有效期内销售、使用。
第二十三条新建兽用生物制品企业,首先申请静态验收,再动态验收;
兽用生物制品企业部分生产线在《兽药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从未组织过相关产品生产的,验收时对该生产线实行先静态验收,后动态验收。
静态验收符合规定要求的,申请企业凭《现场检查验收通知书》组织相关产品试生产。其中,每条生产线应当至少生产1个品种,每个品种至少生产3批。试生产结束后,企业应当及时申请动态验收,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动态验收结果核发或换发《兽药生产许可证》,并予公开。
第二十四条兽用粉剂、散剂、预混剂生产线和转瓶培养生产方式的兽用细胞苗生产线的验收,还应当符合农业部公告第1708号要求。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10年7月23日农业部公布的《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农业部公告第1427号)同时废止。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 2015-5-23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兽药GMP”)检查验收活动,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业部负责制定兽药GMP及其检查验收评定标准,负责全国兽药GMP检查验收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具体工作由农业部兽药GMP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承担。
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兽药GMP检查验收申报资料的受理和审查、组织现场检查验收、省级兽药GMP检查员培训和管理及企业兽药GMP日常监管工作。
第二章申报与审查
第三条新建、复验、原址改扩建、异地扩建和迁址重建企业应当提出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复验企业应当在《兽药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提交申请。
第四条申请验收企业应当填报《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表》(表1),并按以下要求报送申报资料(电子文档,但《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表》及第
4、
5、
8、14目资料还需提供书面材料)。
新建企业须提供第1至第13目资料;
原址改扩建、复验、异地扩建和迁址重建企业须提供第1目至第17目资料,迁址重建企业还须提供迁址后试生产产品的第
12、13目资料;
中药提取企业须提供第18目资料。
1.企业概况;
2.企业组织机构图(须注明各部门名称、负责人、职能及相互关系);
3.企业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简历;
专业技术人员及生产、检验、仓储等工作人员登记表(包括文化程度、学历、职称等),并标明所在部门及岗位;
高、中、初级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情况表;
4.企业周边环境图、总平面布置图、仓储平面布置图、质量检验场所(含检验动物房)平面布置图及仪器设备布置图;
5.生产车间(含生产动物房)概况及工艺布局平面图(包括更衣室、盥洗间、人流和物流通道、气闸等,人流、物流流向及空气洁净级别);
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回风、排风平面布置图;
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
6.生产的关键工序、主要设备、制水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及产品工艺验证情况;
7.检验用计量器具(包括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校验情况;
8.申请验收前6个月内由空气净化检测资质单位出具的洁净室(区)检测报告;
9.生产设备设施、检验仪器设备目录(需注明规格、型号、主要技术参数);
10.所有兽药GMP文件目录、具体内容及与文件相对应的空白记录、凭证样张;
11.兽药GMP运行情况报告;
12.(拟)生产兽药类别、剂型及产品目录(每条生产线应当至少选择具有剂型代表性的2个品种作为试生产产品;
少于2个品种或者属于特殊产品及原料药品的,可选择1个品种试生产,每个品种至少试生产3批);
13.试生产兽药国家标准产品的工艺流程图、主要过程控制点和控制项目;
14.《兽药生产许可证》和法定代表人授权书;
15.企业自查情况和GMP实施情况;
16.企业近3年产品质量情况,包括被抽检产品的品种与批次,不合格产品的品种与批次,被列为重点监控企业的情况或接受行政处罚的情况,以及整改实施情况与整改结果;
17.已获批准生产的产品目录和产品生产、质量管理文件目录(包括产品批准文号批件、质量标准目录等);
所生产品种的工艺流程图、主要过程控制点和控制项目;
18.中药提取工艺方法和与提取工艺相应的厂房设施清单及各类文件、标准和操作规程。
第五条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组织完成申请资料技术审查。申请资料不符合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在20个工作日内补充有关资料;
逾期未补充的或补充材料不符合要求的,退回申请。通过审查的,20个工作日内组织现场检查验收。
申请资料存在弄虚作假的,退回申请并在一年内不受理其验收申请。
第六条对涉嫌或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在行政处罚立案调查期间或消除不良影响前,不受理其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
第三章现场检查验收
第七条申请资料通过审查的,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向申请企业发出《现场检查验收通知书》,同时通知企业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和检查组成员。
第八条检查组成员从农业部兽药GMP检查员库或省级兽药GMP检查员库中遴选,必要时,可以特邀有关专家参加。检查组由3-7名检查员组成,设组长1名,实行组长负责制。
申请验收企业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可以派1名观察员参加验收活动,但不参加评议工作。
第九条现场检查验收开始前,检查组组长应当主持召开首次会议,明确《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工作方案》(表2),确认检查验收范围,宣布检查验收纪律和注意事项,告知检查验收依据,公布举报电话。申请验收企业应当提供相关资料,如实介绍兽药GMP实施情况。
现场检查验收结束前,检查组组长应当主持召开末次会议,宣布综合评定结论和缺陷项目。企业对综合评定结论和缺陷项目有异议的,可以向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反映或上报相关材料。验收工作结束后,企业应当填写《检查验收组工作情况评价表》(表3),直接寄送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必要时,检查组组长可以召集临时会议,对检查发现的缺陷项目及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并听取企业的陈述及申辩。
第十条检查组应当按照本办法和《兽药GMP检查验收评定标准》开展现场检查验收工作,并对企业主要岗位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操作技能、理论基础和兽药管理法规、兽药GMP主要内容、企业规章制度的考核。
第十一条检查组发现企业存在违法违规问题、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不如实反映兽药GMP运行情况的,应当调查取证并暂停验收活动,及时向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报告,由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作出相应处理决定。
第十二条现场检查验收时,所有生产线应当处于生产状态。
由于正当原因生产线不能全部处于生产状态的,应启动检查组指定的生产线。但注射剂生产线应当全部处于生产状态;
无注射剂生产线的,最高洁净级别的生产线应当处于生产状态。
第十三条检查员应当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和存在问题。组长应当组织综合评定,填写《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表4),撰写《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表5),作出“推荐”或“不推荐”的综合评定结论。
《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应当明确存在的问题。《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地描述企业实施兽药GMP的概况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
《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和《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应当经检查组成员和企业负责人签字。企业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组应当注明。
第十四条检查组长应当在现场检查验收后10个工作日内将《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工作方案》、《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和《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兽药GMP检查验收评定标准》、《检查员自查表》(表6)及其他有关资料各一份报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和《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等资料分别由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被检查验收企业和市、县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留存。
第十五条对作出“推荐”评定结论,但存在缺陷项目须整改的,企业应当提出整改方案并组织落实。企业整改完成后应将整改报告寄送检查组组长。
检查组组长负责审核整改报告,填写《兽药GMP整改情况审核表》(表7),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核查,并在5个工作日内将整改报告和《兽药GMP整改情况审核表》报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第十六条对作出“不推荐”评定结论的,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向申报企业发出检查不合格通知书。收到检查不合格通知书3个月后,企业可以再次提出验收申请。连续两次做出“不推荐”评定结论的,一年内不受理企业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
第四章 审批与管理
第十七条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收到所有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并经审核符合要求后,应当将验收结果在本部门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5日。
第十八条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和检查验收结果核发《兽药GMP证书》和《兽药生产许可证》,并予公开。
第十九条企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关闭、转产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依法收回、注销《兽药GMP证书》和《兽药生产许可证》,并报农业部注销其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兽药生产企业申请验收(包括复验、原址改扩建和异地扩建)时,可以同时将所有生产线(包括不同时期通过验收且有效期未满的生产线)一并申请验收。
第二十一条对已取得《兽药生产许可证》后新增生产线、部分复验并通过验收的,换发的《兽药GMP证书》与此前已取得的其他兽药GMP证书(指最早核发并在有效期内)的有效期一致;换发的《兽药生产许可证》有效期限保持不变。
第二十二条在申请验收过程中试生产的产品经申报取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可以在产品有效期内销售、使用。
第二十三条新建兽用生物制品企业,首先申请静态验收,再动态验收;
兽用生物制品企业部分生产线在《兽药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从未组织过相关产品生产的,验收时对该生产线实行先静态验收,后动态验收。
静态验收符合规定要求的,申请企业凭《现场检查验收通知书》组织相关产品试生产。其中,每条生产线应当至少生产1个品种,每个品种至少生产3批。试生产结束后,企业应当及时申请动态验收,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动态验收结果核发或换发《兽药生产许可证》,并予公开。
第二十四条兽用粉剂、散剂、预混剂生产线和转瓶培养生产方式的兽用细胞苗生产线的验收,还应当符合农业部公告第1708号要求。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10年7月23日农业部公布的《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农业部公告第1427号)同时废止。
生物制品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生物制品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国务院的有关行政法规,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生物制品是药品的一大类别。生物制品系指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它包括疫(菌)苗、毒素、类毒素、免疫血清、血液制品、免疫球蛋白、抗原、变态反应原、细胞因子、激素、酶、发酵产品、单克隆抗体、DNA重组产品、体外免疫试剂等。
第三条 生物制品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并依法实施监督。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研制、生产、经营民用生物制品的各单位均适用本规定。在现行体制下,抗生素、激素、酶仍按一般药品进行管理。
第四条 新生物制品的研制和审批按部颁《新生物制品审批办法》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办理。除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验证外,其他制品未经批准,不得临床使用。
第五条 新建生物制品生产企业,需事先向卫生部提出申请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提出初审意见,报卫生部审批。经批准项目均须按卫生部颁发的GMP规定设计和施工;
建成后由卫生部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联合验收。经验收合格单位,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颁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
第六条 已有产品的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增添新品种,需向卫生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按GMP规定新建或改建车间。由卫生部会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准予增加新品种。
第七条 经验收合格的生产单位,按所生产品种的制造检定规程连续生产三批产品,在自检合格后,将生产检定记录和样品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审查和检定。卫生部根据检定所的报告核发《药品生产批准文号》。
第八条 由卫生部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制订,卫生部审批、颁发的《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是国家对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的基本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生物制品规程》的技术规定。凡不符合《生物制品规程》要求的制品,一律不准生产、销售。
第九条 生物制品标准由卫生部制订、颁发,各级地方和部队不得自行制订标准。
第十条 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的制剂室均不得配制生物制剂。
第十一条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负责对卫生部直属生物制品企业直接抽验;
必要时对地方和军内生物制品企业的产品进行监督检验;
负责防疫制品和其它制品疑难项目的进口检验;
制备和分发生物制品国家标准品,其它单位不得制售国家标准品。
第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药品检验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方和军内生物制品企业产品的日常抽验工作。凡不能做的项目可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验。
各级生物制品检验部门有权向卫生行政部门直接反映制品质量问题,也可越级反映。
第十三条 使用生物制品造成的异常反应或事故的具体处理办法,由卫生部另行制订。
第十四条 经营生物制品应具备相应的冷藏条件和熟悉经营品种的人员。经营生物制品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和发证。
第十五条 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菌苗、疫苗等生物制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防疫机构统一向生物制品生产单位订购,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
第十六条 进口生物制品,均需由卫生部审批、核发《进口药品注册证》。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口血液制品和防疫制品,需逐次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初审,并由卫生部核准。
第十七条 出口防疫用的生物制品均需报卫生部批准。其它品种的生物制品出口,按进口国的要求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八条 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员(或特聘专家)按照《药品管理法》、GMP、《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和本规定等法律、规章对本行政区域内生物制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实施监督检查。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工作,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我国境内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研究、生产、经营、进出口、监督、使用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兽用生物制品是应用天然或人工改造的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或生物组织及代谢产物为原材料,采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等相关技术制成的,其效价或安全性必须采用生物学方法检定的,用于动物传染病和其他有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生物制剂。包括疫(菌)苗、毒素、类毒素、免疫血清、血液制品、抗原、抗体、微生态制剂等。其中疫(菌)苗、类毒素为预防用生物制品。
农业部根据需要可以增减预防用生物制品的种类。
第四条 农业部负责全国兽用生物制品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行政管理机关负责辖区内兽用生物制品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生产管理
第五条 开办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含科研、教学单位的生物制品生产车间和三资企业)(下同)的单位必须在立项前提出申请,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农牧行政管理机关(以下简称省级农牧行政管理机关)提出审查意见后报农业部审批。
第六条 经批准开办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单位必须按照《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兽药GMP)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
农业部负责组织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GMP验收工作,并核发《兽药GMP合格证》。省级农牧行政管理机关凭《兽药GMP合格证》核发《兽药生产许可证》。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取得《兽药生产许可证》的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兽药GMP规定进行技术改造,并在农业部规定期限内达到兽药GMP标准。
禁止任何未取得生产兽用生物制品《兽药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生产兽用生物制品。
第七条 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必须设立质量管理部门(以下简称质管部),负责本企业产品的质量检验及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质管部应当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质管部人员不得兼任其他行政或生产管理职务。
质管部应当有与生产规模、品种、检验项目相适应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和管理制度等。
第八条 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所生产的兽用生物制品必须取得产品批准文号。
第九条 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兽用生物制品国家标准或农业部发布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
第十条 兽用生物制品制造与检验所用的菌(毒、虫)种等应采用统一编号,实行种子批制度,分级制备、鉴定、保管和供应。
第十一条 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与检验所用的原材料及实验动物等应符合国家兽药标准、专业标准或标准化管理部门发布的相关规定。
第十二条 兽用生物制品的说明书及瓶签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农业部标准的规定。
第十三条 国家对兽用生物制品实行批签发制度。
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兽用生物制品,必须将每批产品的样品和检验报告报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产品的样品可以每15日集中寄送一次。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在接到生产企业报送的样品和质量检验报告7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可以销售的判定,并通知生产企业。
对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认为有必要进行复核检验的,可以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或其指定的单位、场所进行复核检验。复核检验必须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接到企业报送的样品和质量检验报告2个月内完成。复核检验结束后,由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作出判定,并通知生产企业;
当对产品作出不合格判定时,应当同时报告农业部。
生产企业取得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的“允许销售通知书”后,方可按本办法第三章的规定进行销售。
第十四条 国家提倡和鼓励研究、教学单位通过技术转让、有偿服务或技术入股等形式与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进行合作。
第十五条 用于紧急防疫的兽用生物制品,由农业部安排生产,严禁任何其他部门和单位以“紧急防疫”等名义安排生产兽用生物制品。
第三章 经营管理
第十六条 预防用生物制品由动物防疫机构组织供应。
第十七条 供应预防用生物制品的动物防疫机构应当具备与供应品种相适应的储藏和运输条件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必须取得省级农牧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可以经营预防用生物制品的《兽药经营许可证》。
第十八条 供应预防用生物制品的动物防疫机构可以向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进口兽用生物制品总代理商或者其他已取得经营预防用生物制品《兽药经营许可证》的动物防疫机构采购预防用生物制品。
第十九条 供应预防用生物制品的动物防疫机构对购入的生物制品必须核查其包装、生产单位、批准文号、产品生产批号、规格、失效期、产品合格证、进货渠道等,并应当有书面记录。
第二十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行政管理机关提出自购疫苗的申请。经审查批准后,可以向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进口兽用生物制品总代理商和具有供应资格的动物防疫机构订购本场自用的预防用生物制品。
(一)具有相应资格的兽医技术人员,能独立完成本场的防疫工作;
(二)具有与所需制品的品种、数量相适应的运输、储藏条件;
(三)具有购入验收、储藏保管、使用核对等管理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行政管理机关必须在收到申请的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当作出不同意的答复时,应当说明理由。
第二十一条 经营非预防用生物制品的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储藏条件和相应的管理制度,由省级农牧行政管理机关审批并核发《兽药经营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应当注明经营范围。
第四章 新生物制品研制阶段的管理
第二十二条 兽用新生物制品的研究、田间试验及区域试验,必须严格遵守《兽用新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严禁未经批准擅自进行田间试验和区域试验。擅自进行田间试验和区域试验的,其试验结果不予认可。
第二十四条 省级农牧行政管理机关批准区域试验时,必须注明试验范围和试验期限,并报农业部备案。
区域试验由试验所在地县以上农牧行政管理机关或其指定的单位负责监督实施。严禁任何实施监督的单位和个人收取费用。
田间试验和区域试验不符合规定的,其试验结果不予认可。
第二十五条 兽用新生物制品的中间试制必须在已取得《兽药生产许可证》的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进行。
第二十六条 研制单位在进行兽用新生物制品的田间试验和区域试验时,不得收取费用,试验损耗费用及造成的损失由研制单位承担。
收取费用的,视为经营。
第五章 进出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外国企业在中国销售其已经在我国登记的兽用生物制品时,必须委托中国境内一家已取得相应《兽药经营许可证》的企业作为总代理商。
外国企业驻中国办事机构不得从事进口兽用生物制品的销售活动。
第二十八条 进口已在我国登记的或进口少量用于科学研究而尚未登记的兽用生物制品,进口单位必须按照《进口兽药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申请,取得农业部核发的《进口兽药许可证》后,方可进口。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农业部批准擅自进口兽用生物制
第二十九条 对国家防疫急需、国内尚不能满足供应的未登记产品的进口,由农业部审批。该类产品只限自用,不得转让、销售。
第三十条 进口兽用生物制品的单位必须按照《进口兽药许可证》载明的品种、生产厂家、规格、数量和口岸进货,由接受报验的口岸兽药监察所进行核对并抽取样品。
第三十一条 口岸兽药监察所在接受报验后2个工作日内将抽取的样品及生产厂家的检验报告报送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对于符合要求的,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应当在接到样品和检验报告后7个工作日内出具“允许销售(使用)通知书”,并予以公布。
口岸兽药监察所接到“允许销售(使用)通知书”后核发并监督进口单位粘贴专用标签。
专用标签由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统一制作,并直接供应各口岸兽药监察所。
第六章 使用管理
第三十二条 兽用生物制品的使用必须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第三十三条 兽用生物制品的使用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兽用生物制品说明书及瓶签的内容及农业部发布的其它使用管理规定使用兽用生物制品。
第三十四条 兽用生物制品的使用单位和个人对采购、使用的兽用生物制品必须核查其包装、生产单位、批准文号、产品生产批号、规格、失效期、产品合格证、进货渠道等,并应有书面记录。
第三十五条 兽用生物制品的使用单位和个人在使用兽用生物制品的过程中,如出现产品质量及技术问题,必须及时向县级以上农牧行政管理机关报告,并保存尚未用完的兽用生物制品备查。
第三十六条 兽用生物制品的使用单位和个人订购的预防用生物制品,只许自用,严禁以技术服务、推广、代销、代购、转让等名义从事或变相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经营活动。
第七章 质量监督和罚则
第三十七条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负责全国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监督工作和质量技术仲裁。省级兽药监察所负责本辖区内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监督工作。
第三十八条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兽用生物制品:
(一) 无产品批准文号的;
(二) 未粘贴进口兽用生物制品专用标签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进行田间试验、区域试验的,或者田间试验、区域试验的范围、期限不符合规定的,或者田间试验、区域试验收取费用的;
(四)以技术服务、推广、代销、代购、转让等名义从事或变相从事经营活动的;
(五)其它农业部明文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
第三十九条 对非法生产、经营的兽用生物制品,不得核发其产品批准文号。
经批准筹建的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在筹建期间,有非法生产、经营兽用生物制品的,不予验收。
第四十条 严禁任何地区的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形式限制合法企业的合法兽用生物制品的流通和使用。
第四十一条 生产、经营假兽用生物制品或农业部明文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兽用生物制品的,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该制品,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制品和非法收入,有违法所得的,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是最高不超过3万元;
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
并可以责令该企业停产、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
第四十二条 对生产、经营劣兽用生物制品的,令其停止生产、经营该制品,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制品和非法收入,有违法所得的,并可以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但是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
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和后果严重的,可以责令该企业停产、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
第四十三条 未取得《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擅自生产、经营兽用生物制品的,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该制品,没收全部非法生产、经营的制品和非法收入,有违法所得的,并可以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是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
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由农业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农业部1996年5月28日发布的《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最新修订稿
来源:河南帝一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2015-6-3 21:49:29浏览次数:894次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我部组织修订了《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附后)。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农业部
2015年5月25日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兽药GMP”)检查验收活动,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业部负责制定兽药GMP及其检查验收评定标准,负责全国兽药GMP检查验收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具体工作由农业部兽药GMP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承担。
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兽药GMP检查验收申报资料的受理和审查、组织现场检查验收、省级兽药GMP检查员培训和管理及企业兽药GMP日常监管工作。
第二章申报与审查
第三条新建、复验、原址改扩建、异地扩建和迁址重建企业应当提出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复验企业应当在《兽药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提交申请。
第四条申请验收企业应当填报《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表》(表1),并按以下要求报送申报资料(电子文档,但《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表》及第
4、
5、
8、14目资料还需提供书面材料)。
新建企业须提供第1至第13目资料;
原址改扩建、复验、异地扩建和迁址重建企业须提供第1目至第17目资料,迁址重建企业还须提供迁址后试生产产品的第
12、13目资料;
中药提取企业须提供第18目资料。
1.企业概况;
2.企业组织机构图(须注明各部门名称、负责人、职能及相互关系);
3.企业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简历;
专业技术人员及生产、检验、仓储等工作人员登记表(包括文化程度、学历、职称等),并标明所在部门及岗位;
高、中、初级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情况表;
4.企业周边环境图、总平面布置图、仓储平面布置图、质量检验场所(含检验动物房)平面布置图及仪器设备布置图;
5.生产车间(含生产动物房)概况及工艺布局平面图(包括更衣室、盥洗间、人流和物流通道、气闸等,人流、物流流向及空气洁净级别);
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回风、排风平面布置图;
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
6.生产的关键工序、主要设备、制水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及产品工艺验证情况;
7.检验用计量器具(包括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校验情况;
8.申请验收前6个月内由空气净化检测资质单位出具的洁净室(区)检测报告;
9.生产设备设施、检验仪器设备目录(需注明规格、型号、主要技术参数);
10.所有兽药GMP文件目录、具体内容及与文件相对应的空白记录、凭证样张;
11.兽药GMP运行情况报告;
12.(拟)生产兽药类别、剂型及产品目录(每条生产线应当至少选择具有剂型代表性的2个品种作为试生产产品;
少于2个品种或者属于特殊产品及原料药品的,可选择1个品种试生产,每个品种至少试生产3批);
13.试生产兽药国家标准产品的工艺流程图、主要过程控制点和控制项目;
14.《兽药生产许可证》和法定代表人授权书;
15.企业自查情况和GMP实施情况;
16.企业近3年产品质量情况,包括被抽检产品的品种与批次,不合格产品的品种与批次,被列为重点监控企业的情况或接受行政处罚的情况,以及整改实施情况与整改结果;
17.已获批准生产的产品目录和产品生产、质量管理文件目录(包括产品批准文号批件、质量标准目录等);
所生产品种的工艺流程图、主要过程控制点和控制项目;
18.中药提取工艺方法和与提取工艺相应的厂房设施清单及各类文件、标准和操作规程。
第五条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组织完成申请资料技术审查。申请资料不符合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在20个工作日内补充有关资料;
逾期未补充的或补充材料不符合要求的,退回申请。通过审查的,20个工作日内组织现场检查验收。
申请资料存在弄虚作假的,退回申请并在一年内不受理其验收申请。
第六条对涉嫌或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在行政处罚立案调查期间或消除不良影响前,不受理其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
第三章现场检查验收
第七条申请资料通过审查的,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向申请企业发出《现场检查验收通知书》,同时通知企业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和检查组成员。
第八条检查组成员从农业部兽药GMP检查员库或省级兽药GMP检查员库中遴选,必要时,可以特邀有关专家参加。检查组由3-7名检查员组成,设组长1名,实行组长负责制。
申请验收企业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可以派1名观察员参加验收活动,但不参加评议工作。
第九条现场检查验收开始前,检查组组长应当主持召开首次会议,明确《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工作方案》(表2),确认检查验收范围,宣布检查验收纪律和注意事项,告知检查验收依据,公布举报电话。申请验收企业应当提供相关资料,如实介绍兽药GMP实施情况。
现场检查验收结束前,检查组组长应当主持召开末次会议,宣布综合评定结论和缺陷项目。企业对综合评定结论和缺陷项目有异议的,可以向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反映或上报相关材料。验收工作结束后,企业应当填写《检查验收组工作情况评价表》(表3),直接寄送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必要时,检查组组长可以召集临时会议,对检查发现的缺陷项目及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并听取企业的陈述及申辩。
第十条检查组应当按照本办法和《兽药GMP检查验收评定标准》开展现场检查验收工作,并对企业主要岗位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操作技能、理论基础和兽药管理法规、兽药GMP主要内容、企业规章制度的考核。
第十一条检查组发现企业存在违法违规问题、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不如实反映兽药GMP运行情况的,应当调查取证并暂停验收活动,及时向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报告,由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作出相应处理决定。
第十二条现场检查验收时,所有生产线应当处于生产状态。
由于正当原因生产线不能全部处于生产状态的,应启动检查组指定的生产线。但注射剂生产线应当全部处于生产状态;
无注射剂生产线的,最高洁净级别的生产线应当处于生产状态。
第十三条检查员应当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和存在问题。组长应当组织综合评定,填写《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表4),撰写《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表5),作出“推荐”或“不推荐”的综合评定结论。
《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应当明确存在的问题。《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地描述企业实施兽药GMP的概况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
《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和《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应当经检查组成员和企业负责人签字。企业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组应当注明。
第十四条检查组长应当在现场检查验收后10个工作日内将《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工作方案》、《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和《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兽药GMP检查验收评定标准》、《检查员自查表》(表6)及其他有关资料各一份报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和《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缺陷项目表》等资料分别由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被检查验收企业和市、县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留存。
第十五条对作出“推荐”评定结论,但存在缺陷项目须整改的,企业应当提出整改方案并组织落实。企业整改完成后应将整改报告寄送检查组组长。
检查组组长负责审核整改报告,填写《兽药GMP整改情况审核表》(表7),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核查,并在5个工作日内将整改报告和《兽药GMP整改情况审核表》报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第十六条对作出“不推荐”评定结论的,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向申报企业发出检查不合格通知书。收到检查不合格通知书3个月后,企业可以再次提出验收申请。连续两次做出“不推荐”评定结论的,一年内不受理企业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
第四章 审批与管理
第十七条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收到所有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并经审核符合要求后,应当将验收结果在本部门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5日。
第十八条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和检查验收结果核发《兽药GMP证书》和《兽药生产许可证》,并予公开。
第十九条企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关闭、转产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依法收回、注销《兽药GMP证书》和《兽药生产许可证》,并报农业部注销其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兽药生产企业申请验收(包括复验、原址改扩建和异地扩建)时,可以同时将所有生产线(包括不同时期通过验收且有效期未满的生产线)一并申请验收。
第二十一条对已取得《兽药生产许可证》后新增生产线、部分复验并通过验收的,换发的《兽药GMP证书》与此前已取得的其他兽药GMP证书(指最早核发并在有效期内)的有效期一致;换发的《兽药生产许可证》有效期限保持不变。
第二十二条在申请验收过程中试生产的产品经申报取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的,可以在产品有效期内销售、使用。
第二十三条新建兽用生物制品企业,首先申请静态验收,再动态验收;
兽用生物制品企业部分生产线在《兽药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从未组织过相关产品生产的,验收时对该生产线实行先静态验收,后动态验收。
静态验收符合规定要求的,申请企业凭《现场检查验收通知书》组织相关产品试生产。其中,每条生产线应当至少生产1个品种,每个品种至少生产3批。试生产结束后,企业应当及时申请动态验收,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动态验收结果核发或换发《兽药生产许可证》,并予公开。
第二十四条兽用粉剂、散剂、预混剂生产线和转瓶培养生产方式的兽用细胞苗生产线的验收,还应当符合农业部公告第1708号要求。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10年7月23日农业部公布的《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农业部公告第1427号)同时废止。
1.组织拟订、修订生物制品的国家标准及研究的指导原则。2.组织生物制品的新药、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进口药品和体外生物诊断试剂的审批工作。3.组织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审批工作。4.负责组织生物制品国家批签发的管理及监督工作。生物制品新药申报资料:
http://www.dawendou.com/new/53a271aa2009/2009522yuchan19537.shtml 申报资料项目 (—)综述资料
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研究结果总结及评价。
5、药品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参考文献。
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二)药学研究资料
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生产用原材料研究资料:
(1)生产用动物、生物组织或细胞、原料血浆的来源、收集及质量控制等研究资料:
(2)生产用细胞的来源、构建(或筛选)过程及鉴定等研究资料:
(3)种子库的建立、检定、保存及传代稳定性资料:
(4)生产用其它原材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
9、原液或原料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
10、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辅料的来源和质量标准,及有关文献资料。
11、产品质量研究资料及有关文献,包括参考品或者对照品的制备及标定,以及与国内外己上市销售的同类产品比较的资料。
12、临床试验申请用样品的制造和检定记录。
13、制造和检定规程草案,附起草说明及检定方法验证资料。
14、初步稳定性研究资料。
15、直接接触制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三)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16、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17、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8、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9、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0、长期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1、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2、致突变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3、生殖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4、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5、免疫毒性和/或免疫原性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26、溶血性和局部(血管、皮肤、粘膜、肌肉等)刺激性等主要与局都、全身给药相关的特殊安全性试验研究和文献资料。
27、复方制剂中多种组份药效、毒性、药代动力学相互影响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8、依赖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四)临床试验资料
29、国内外相关的临床试验资料综述。 30、临床试验计划及研究方案。
31、临床研究者手册
32、知情同意书样稿、伦理委员会批准件。
33、临床试验报告
(五)其他
34、临床前研究工作简要总结。
35、临床试验期间进行的有关改进工艺、完善质量标准和药理毒理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总结及试验研究资料。
36、对审定的制造和检定规程的修改内容及修改依据。
37、稳定性试验研究资料。
38、连续三批试产品制造及检定记录。
注:申请临床试验报送资料项目1~31:完成临床试验后报送资料项目1~
6、15和29~38:申请新药证书报送资料项目1~6和29~37。 按照以下分类要求准备资料即可。
资料分类 资料项目 注册分类及资料项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述资料 1 + + 参照相应指导原则 参照相应指导原则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药学资料 7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
临床试验资料 29 + + + + + + + + + + + + + 30 + + + + + + + + + + + + + 31 + + + + + + + + + + + + + 32 + + + + + + + + + + + + + 33 + + + + + + + + + + + + + 其他 34 + + + + + + + + + + + + + 35 + + + + + + + + + + + + + 36 + + + + + + + + + - + - + 37 + + + + + + + + + - + - + 38 + + + + + + + + + - + - +
生物制品内部培训试卷
(二)
姓名:
岗位:
分数:
一、填空题(2分×20空,共40分)
1、生物制品的采购人员应严格执行公司采购药品的程序规定,坚持“ , ”的购进原则,编制购进计划。
2、对下列的生物制品,一般情况下不予采购:①生物制品有效期小于两年的,距离失效期不超过 个月。②生物制品有效期大于两年的,距离失效期不超过 个月。
3、生物制品到货应放在 区内,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验收,一般生物制品应在到货后 个小时内验收完毕,需冷藏保存的药品应储存在冷库待验区,在到货后 小时内验收完毕。
4、生物制品出库应遵循“ ”、“ ”和 的原则。
5、对于到达有效期截止日期不足 个月、过期失效的生物制品,应停止销售,并按《不合格生物制品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6、生物制品的购进记录应保存至药品有效期满后 ,但应至少保存 以上。
7、验收生物制品应根据盖有供货单位原印章的 或者 以及同批次生物制品的 进行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
8、生物制品验收时应对其
、
、
以及 进行逐一检查。
二、判断题(2分×10题,共20分)
1、负责生物制品购进的采购人员应熟悉生物制品的相关知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崇尚科学和质量第一的精神,做好生物制品采购工作。( )
2、生物制品质量检查收货工作由具备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等专业专科以上(含专科)学历,经公司聘任的生物制品收货员承担。( )
3、一般情况下有效期超过采购期限规定的可以入库。( )
4、储存生物制品的冷库温度应保存温度在2—10℃。( )
5、出库时,应尽量安排生物制品最先发出。( )
6、公司可以向有需要的个人销售生物制品。( )
7、负责管理和维护设施设备的人员必须懂得所用设施设备的性质、校正测试原理、安装操作及使用注意事项等。( )
8、经营生物制品的公司必须配有符合规定的冷库,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冷藏箱或保温箱。( )
9、生物制品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上必须标注有效期。( )
10、不合格的生物制品应该放在仓库的待验区里。( )
三、简答题(40分)
1、生物制品销售中如接到不良反应报告时,应当如何处理?(10分)
2、采购进口生物制品时,应向供货方索要哪些材料?(10分)
3、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管理要求,公司应配备哪些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并符合生物制品质量要求的运输设施设备?(10分)
4、生物制品收货的重点是什么?(10分)
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制度
一、生物制品是用微生物(细菌、噬菌体、立克次体、病毒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经加工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以及血液制品。
二、生物制品统一由药剂科购进,严格按规定管理、使用,并严格适应症,防止滥用。
三、购进的生物制品应严格按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温度、湿度及避光要求储存,应定时检查和记录储存库的温度,按有效期的先后发放、使用。病房(或专科)领用生物制品必须具备相应的储存条件,并按要求储存。
四、生物制品储存库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整理,进出库均需及时填写登记册并签字。
五、生物制品储存应填写分类帐,注明品种、规格、数量、有效期、贮存日期。
六、对已过有效期的生物制品,应及时报废处理。
七、生物制品的运输期间应遵守下列原则:
1、尽量采用最快速的运输方法,以缩短运输时间。
2、夏季必须用冷藏方法运输,避免常温态下运送生物制品。
3、冬季运输应注意防止制品发生冻结。
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
贵重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1、按上级有关规定和医院用药的实际情况,划分贵重药品管理目录。贵重药品执行二级库管理。
2、列入贵重药品范围内的药品均应上专用帐册,定期盘点,定期检查有效期限。
3、贵重药品管理又分为一类贵重药品和二类贵重药品管理。
4、一类贵重药品,应实行“三专”管理,即: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须凭处方消耗,不得外借和换药,并建立日清月结收支帐目。
5、二类贵重药品采取定品种、定位,存放于非加锁橱架上,设专管人员。专管人员必须勤查勤点,根据门诊用药消耗数量及时补充,以保证临床用药。
6、贵重药品处方不得涂改,特殊情况更改者,原处方医师应在更改处签字方可调配。
7、调配贵重药品处方时,应该核准价格。凡计价误差大、或错发或多发出的贵重药,均按差错登记、处理。
8、自费药品均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严禁自费药品公费报销的现象发生。属公费医疗的患者,应按公费医疗制度执行,严格控制和杜绝滥开大处方的现象。
9、贵重药品如有自然破损,应按规定的报损制度执行。
10、严格执行贵重药品逐日消耗制度,每月盘点一次,并认真填写盘点明细表,上报财务科。
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
备选标题一:当生物制品遭遇ERP
备选标题二:用友ERP黑龙江遭遇战
2003年4月20日晚上11点半,哈尔滨市动力区哈平公路七公里处,哈药集团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以下简称制品一厂)。
白天里繁忙的厂区恢复了春夜的宁静,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回到了等候他们的家。
望着窗外万家灯火,来自用友公司担任制品一厂ERP项目实施顾问的罗双印没有一点思家的情绪。因为第二天,黑龙江省信息化工作小组的专家将来现场验收这个由用友负责的ERP项目,一旦通过验收,这个项目就会成为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厅2002年重点支持企业中第一个验收的项目。
这一天下午,罗与用友的同事沿着验收的线路,走访了每一个相关的部门,检查系统的运行和操作情况。事实上,几天前,3月25日,这个项目已经成功地通过了制品一厂厂方按部门进行的整体验收。但他还是有点放不下心,因为项目能否100%顺利通过,不仅是对他个人以及所在项目组工作能力的考验,是对他们所代表的用友公司的考验;
同时,如果系统出现意外,还会影响到厂方的正常生产。
第二天,罗起了个大早,约齐了项目组的同事来到办公大楼二层的微机室,等待省信息产业厅验收专家组的到来。
企业运营瓶颈
作为我国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行业之一,动物保健行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按计划经济的方式,全国每个省设立一家兽药生产企业,总共设立了28家。1962年成立的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就是其中一家。目前我国现有兽药厂2,600多家,生产的兽药品种规格2,000多种,年产值已超过150亿人民币;
经营企业多达50,000多家,年销售额约170亿元人民币。
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我国兽药行业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企业生产规模小、竞争水平低。现有的2,600多家兽药生产企业,90%以上是中小型企业,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200多家。
2001年后隶属哈药集团的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开拓市场渠道,
1
在这个行业里脱颖而出。
目前,该厂综合实力在生物制药领域也名列全国同行业第二位。这家以生产经营动物预防用生物制品和各类动物治疗药品的大型二级企业,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现有职工总数700多人,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近20%。工厂总资本达1亿2千万元,各种设备600余套,建有国内大型SPF鸡舍和灭活苗产品生产线。2002年,在全国2600家动物保健品行业中被评为五十强。
这家蒸蒸日上的优秀企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产品发展到60多个,直接客户达到1000多家,由于没有及时跟进的管理上的问题开始逐渐显露。
该厂的产品有一个突出的特点:生产周期长,有效期短。在该厂生产的六十多个产品中,大部产品从原材料进厂――生产――产品检验合格――安全性检验――效益性检验,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两个多月,而这些产品的有效期往往在一年到一年半。由于产品品种和规格的增加,使品种规模迅速扩大,如果信息不更加畅通、准确,传递不更加迅捷,将严重影响到整个市场。
在这种状况下,再加上原材料本身也存在有效期的问题,如果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过多,会直接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失效产品堆积;
如果库存过少,又满足不了整个销售市场,造成利润损失。除了厂方直接的经济效益,社会影响也非常大。因为一旦免疫疫苗出不来,就会影响整个地区的动物防疫工作,造成社会问题。
企业领导心里非常明白: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胜任新环境的要求,管理的瓶颈已经成为制品一厂再度跨越的新瓶颈。
企业经营业绩遭遇滑坡
企业新领导班子在1997年组成,而1998年,全国养殖业受到重大影响,迅速涉及到生物制品行业。这一年,厂里“整个产品销售下降百分之十三左右,97年的利润是170多万,98年就比较少,只有20多万”。即便是五年后谈起当时的情形,从厂长的言语间仍然能感受到他当时面临的压力和无奈。面对这个两组对比分明的数据,想起厂里殷殷期盼的几百号职工,企业领导的心像挂在屋外被一月里的寒风撕扯。
变革。
是时候了。
企业领导选择的不是简单的“头疼医头”方式,而是从销售和产品同时入手。
“黑龙江省地处边缘,营销成本比较大,营销难度也是比较大的。但是,我们还是建立了全国性的销售体系,并对整个销售队伍进行统一培训,降低销售成本,加强销售这个环节。在产品方面,加强质量的控制,全部产品质量标准要求高于部控标准;
同时控制产品成本。所以,这一年的销售收入和产业增幅都是比较大的,连续这几年都是以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速度增长。”
这两个方面都存在一个“成本控制”的问题。在这方面,“就是控制最原始的办法,各个管理环节,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最后产品的出厂,到产品控制,最后又回到这里;
再通过我们的产品开始合作。各个方面加强管理以后,又开始这样了。”
从这时起,企业领导就开始有意识地引进信息化技术来强化管理,用友进入了他的视线,从而开始就初一轮的财务软件的合作。
“整个管理水平的提升”迅速拉升了制品一厂的产品竞争力,成功摆脱“出局”的危险,顺利进入行业第一梯队。这一成功经验使韩耘更加坚信“向管理要效益”,更加坚信信息技术带来的管理透明化、及时性。
这一次,企业决定将用友ERP从原来的管理部门延伸到各个部门,包括核心部门――生产车间。
2002年11月,通过先后对6家ERP公司的详细考察和反复论证,黑龙江生物制品一厂选择用友软件与其共同来打通管理信息化的通道。
2003年1月,这个“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厅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开始实施。
ERP遭遇具体难题
然而,在这个传统工厂里,事情并不像大多数传统国营厂矿一样,一把手一人说了算。在整个管理团队里,生产车间的话语权与其在厂里的地位一样稳固。而生药车间又是厂里多年来的核心车间,地位无可动摇,作为制品一厂的王牌军,产量占全厂的百分之八十三。
“今年2月,我们在前期调研过程中发现,生药车间‘半成品核算’的问题表现比较典型。”用友项目组的实施顾问罗双印印象非常深刻,“生药的半成品有培养基和原液,对于原液的成本就无法计算,在核算成本时,部分原液有材料费、人物费的支出,却没有产量。经过对车间的询问和调查得知,这是由于生产过程中,部分原液受到污染而报废,给核算成本带来极大的不便。”
由于过去成本核算简单,忽略了半成品的正确计算,将半成品的发生费用按照成品的计
算方式计算。事实上,半成品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受到损坏和污染,因此半成品应当有自己的计算方法,但是在过去的成本计算中却难以体现。企业只能从简单的最终数据中得知成本的高低,却无法真正了解其内因。
另一方面,按照正常的成本核算方式,应该是生产车间生产产品,然后交到包装车间,产品的费用最终在包装车间计算。但由于历史形成的习惯,这里一贯的做法是将生产成本由包装车间转向生产车间,把最后工序的费用转给了生产车间,从而出现了成本核算的倒算。
但是,生药车间产品品种多,生产的组织形式与产品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生产成本核算的变革会改变原来习惯的核算方式,使得已经习惯于使用原系统进行工作的职员又要耗费精力去适应新的变化,也容易滋生抵触情绪。同时,良好的市场销售,反映到生药车间的日常工作就是巨大的生产压力,迅速的销售增长与产能的增长并不能总是保持同一比例。繁忙的工作导致经常性的加班、多年形成的习惯使这个车间的对ERP的实施没有太多热情。
在前期的调研过程中,这个车间并不支持项目组提出的成本核算方案,成本按坚持原来的方式进行核算,几次沟通与协商都没有实质进展。
作厂里的核心部门,同时作为具有典型问题的车间,生药车间的积极有效实施成为用友ERP项目在制品一厂成败的关键所在。
用友项目组的实施人员不得不借助厂方高层力量来推动。
“首先一个,我们全厂开了一个中层干部会议,明确工厂实施这个项目是以企业一把手为负责人为首,是‘一把手工程’。下属各个单位也要实施这样一个过程,每个单位的一把手也要这样做。签责任状,开动员大会,要求各个班组来进行配合。在这个实施过程当中,项目小组也积极推进,用友公司的服务人员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利益讲解,分析项目的实施对整个车间的将来会带来的种种好处。”
虽然有“一把手”和用友的共同动员,但生药车间的工作一开始还是非常艰难,因为几乎没有人有时间来听取他们的讲解。另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新系统上线需要试运行一段时间,因此,厂里的绩效考评办法暂时还是按照原来那种方式,而成本的核算方式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每个车间的效益,这使得小集体和部分人的直接利益受到了明显影响。
“这项工作,一个人从认识角度一定要认识,从服从角度也要服从。如果不适应的话也是不行的,这个必须要坚定不移去执行。”
项目上了以后,实施小组迅速组织了技术人员召开技术分析会议。“通过对第一季度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原材料比较少了,就是整个生产过程当中,单个生产成本和去年比较,有一个鲜明的对比,这样整个效果就比较清晰。”
系统实施之后,企业原有业务流程进行了重新组合和优化;
优化后的管理流程逐渐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和透明化。这种显而易见的变革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吸收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思想和方法。企业是一个整体,应以整体的观点去分析和处理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整个企业是一个由各子系统紧密联系、联动有序、相互制约、数据共享的高度集成的系统,在这个基本理念指导下,对相关的子系统功能进行了综合分析,将相关联的操作进行了梳理和整合,从主要业务流程入手,按规定的条件和时序产生相关的信息。这样做充分实现了系统的数据共享,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第二,建立起采购、库存、生产、销售新型物流关系。理论上,市场需求产生订单后,根据订单,企业会联动产生诸如成品库、半成品库、材料库库存查询、采购订单查询、下单生产、发货等一系列相应的流程,这种看似常规而简单的经营过程,如果仅仅依赖以前的手工管理模式,无论如何是实现不了的。但通过计算机管理,便可以轻松完成,而且好处不言而喻。这种集采购、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关系的建立,在减少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库存、减少在制品占压、减少无效购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节省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最合理的程度上满足了客户需求,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2003年4月23日完成的《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企业信息化工程效益报告》显示:1-3月份,该厂在生产产量同比增长45%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200多万元,降幅达33%。同时,由于有了好的计划,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得到适量的物料,从而可以不必保持很多的库存,使库存降低;
由于库存降低了,库存损耗也随之减少,通过周期盘点法能够及时发现造成库存损耗的原因并及时予以消除;
应收账款得以及时回收,使应收账款下降了6%。
实际效果的强烈对比,生药车间成为了这个项目的最坚定拥趸者。
项目验收遭遇激情燃烧
7点45分,罗双印率领项目组早早地来到了企管部微机室。8点整,上班时间一到,项目组又向每一个部门逐一电话确认,一切安排妥当后,等待验收小组。
9点半,信息产业厅验收专家组赶到。
在二楼会议室进行了40分钟的情况汇报,验收小组的代表哈尔滨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的资深教授刘大昕持验收单走下一楼的供应科,开始实地验收。
一路顺利,验收小组来到设立在厂外的销售科。细心的刘大昕教授发现了一个问题,销
售的仓库与储运部有一段距离,而产品在两个部门的运输费用却未能反映出来。
两半小时后,刘教授一直紧绷着脸露出了由衷的笑容:总体运行良好!
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厅2002年重点支持企业中第一个成功通过验收的项目诞生。
双方项目组成员高悬着的心踏踏实实地放了下来,等待他们的,是二期工程更艰巨的任务。
而尝到用友ERP甜头的韩耘胃口渐开,项目二期工程正在紧张进行前期调研。这将有可能成为这个行业第一家成功与软件供应商合作在内部全面实施ERP的典型项目,从而对整个行业产生骨牌效应。
(完)
生物制品检查小组结
为进一步打击非法购销生物制品活动,净化我县生物制品购销市场,切实保障我县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我科于2004年5月18—21日对14个乡镇的生物制品购销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检查内容与对象
1、调查各乡镇防保所、计免门诊和卫生室的疫苗购进行渠道、保存、使用情
况,
2、冷链设备的配备、运转、使用情况。
二、检查方法
随机抽查的原则,采取现场查看、核对实物和资料、询问的方法。
三、检查情况
1、购销情况
本次共调查了14个乡镇防保所,16个接种门诊,26个行政村13种预防用生物制品的管理工作,14个乡镇的生物制品均严格按照生物制品购进渠道,从怀远县疾病控制中心疾控一科购进,13种疫苗的批号、生产厂家、有效使用期均与县站一致,并且狂犬疫苗、甲肝疫苗、风疹疫苗、水痘疫苗、有偿使用的乙肝疫苗、痢疾疫苗其外包装上有县疾病控制中心疾控一科加盖的公章;
16个接种门诊和26个村接种点的疫苗均从所属乡防保所购进,疫苗的批号等与县站一致,非计划免疫用疫苗外包装有县站疾控一科的公章。各乡镇均配备了疫苗领发专用登记簿,每次领发疫苗均进行了登记,但登记项目不够齐全,主要表现在生产厂家和有效期两项好范文版权所有
2、冷链设备与疫苗保存情况14的乡防保所有计划免疫专用冰箱28台,均配有冰箱温度计,冷藏箱28台,冷藏包16个,110个村级接种点拥有计免专用冰箱49台,冷藏包80个,均正常运行,未发现冰箱内存放如食品等其他物品现象
四、分析与建议:通过近年来生物管理人员的努力,我县非法购销生物制品现象乙大为减少。但从种种迹象表明,及群众反应,非法购销预防用生物制品情况仍然存在,说明非法行为更趋隐蔽,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管理检查员力度,采取新的方法打击违法行为,做好怀城人民健康的保护工作。
疾控一科
民爆物品自查报告(共14篇)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自查报告(共13篇)
门诊药品自查报告(共13篇)
局机构编制自查报告(共13篇)
乡镇食品药品安全自查报告(共13篇)
下一篇:产品自查报告十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