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培训心得体会总结3篇
教育督导培训心得体会总结3篇教育督导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学习《教育督导问责办法》心得体会 9月1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印发的《教育督导问责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办法》共计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督导培训心得体会总结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教育督导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教育督导问责办法》 心得体会9 月 1 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印发的《教育督导问责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办法》共计六章二十九条,分为总则、问责情形、问责方式、问责程序、组织实施、附则六大内容,对教育督导工作中涉及的什么情况下问责、如何问责、如何组织实施问责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过对《办法》的学习,总结了几点思考与体会:
1 1. 教育督导向纵深推进的需要 2020 年 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提及进一步深化教育督导问责机制改革,这其中包括要“完善报告制度、规范反馈制度、强化整改制度、健全复查制度、落实激励制度、严肃约谈制度、建立通报制度、压实问责制度”等内容。而此次《办法》,则是对这些方面做了深入推进和明确规定。如在问责方式中,对被督导单位、被督导单位相关负责人、督学、教育督导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方式都作出明确的要求与规定,对实际操作层面更有针对性,更具指导意义。
2 2. 教育政策有效实施的保障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需归于本位,家长、社会需有理性的认识,各司其职,承担各自的责任才有利于“双减”工作的落实。“双减”的落地,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管齐下,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机制,才能使孩子们遵循成长规律,顺其自然,健康成长。减轻校内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从源头上治理培训乱像、治理培训需求,一定是需要一系列制度保障。而督导队伍作为一支有效的监管力量,在“双减”政策的落实中,作用不容小觑,《办法》就是使政策逐步得以落地的配套与保障。
3 3. 教育行为的科学引导与监督 《意见》“确立改革目标与方向、正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理顺相关体制、机制问题对于走好教育督导现在与未来之路意义深远;同时,健全教育督导相关的法律制度体系,才能使督导的实效性进一步发挥出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使督导“长牙齿”更有劲、更有力。而这次的《办法》,就体现“有章可循、有责可究、有法可依”的原则,可使“ 引导、监督、处 置、整改”的作用更加彰显。
4 4. 教育督导权威性的有力凸显 教育督导要“长牙齿”,要有影响、有实效,除了体制机制的完善、细节管理的优化、更需法律和制度予以保障,这样的教育督导才会更有影响力与震慑力。而且这样的影响力与震慑力不只是单向对外的,《办法》中也提及对督学与教育督导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方式:如批评教育、责令检查、通报批评、取消资格、组织处理、处分等条款。因此它也是对内发力的,这种双向发力对于督学、督导本身而言带来考验与挑战。如何更好地行使权力与职责,如何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督与引导更加考量着督学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与专业水平。因此,对于督学而言需加强学习,使我们“督”与“导”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从而真正提高对教育督导的认识,重视督导、理解督导、敬畏督导!
让教育督导真正“长牙齿”,有赖于督导队伍自身的提升、有赖于地方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规范执行、有赖于社会、学校的多方协同,《办法》使我们看到前行的目标与方向,使我们看到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愿景与希望!
篇二:教育督导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督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全国 在 XXX 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的精心组织安排下,督导办公室XXX 主任带领 X 位专职督学参加了 X 月 X 日—X 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全国教育督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培训,我很荣幸能成为其的一员。此次培训通过聆听报告、实地考察、参观名校、互动交流一周的学习充电,使我拓宽了思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新了观念、提升了自我、收获颇多。
一、聆听报告,拓宽思维 此次专题培训,紧密结合当前教育督导改革发展的实际,主题鲜明,9 位专家的报告观点新颖,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基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北京市资深督学 XX 专题报告《新形势下教育督导的重点与难点》,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思想就是建设教育强国的行动指南,新形势下教育督导的重要性。北京市朝阳区督导室基础教育科科长韩丽华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实践和创新》的报告,讲述了什么是教育督导,教育督导的目的及我国教育督导的转变与突破。北京市海淀区责任督学匡萍的报告《来自督导一线
的思考和实践》,通过实际案例,让我明白了责任督学的五项职责及如何做 一名称职的督学。
二、实地参观,开阔视野 在这次培训的同时,还参观了北京市玉泉小学及润丰学校的校园文化及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经验交流。玉泉小学校长高峰通过专题报告《从“打猎”到“打靶”》,告诉我们关于学校评价的实践与思考及“立德树人的幸福教育”办学理念。北京市润丰学校的校长卓立,已经75 岁高龄仍然在教育一线默默奉献,他讲述了自己在学校管理和督导工作的切身经历,“和谐教育”办学理念着实另人钦佩。
三、真心感悟,提升自我 通过几日的听报告、参观学习、交流讨论,我感悟到:督导工作要有创新思维,增强前瞻性才能保持引领地位;督导工作要紧贴实际,增强实效性才能发挥监督、促进的作用;督导工作要立足服务,以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为目的,才能争取支持与理解;督导工作要重视科研,增强理论性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我们责任督学每时每刻都要关注教育法律法规,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我作为一名督学新人,要尽快转变角色、转变观念,加强理论学习,自我提高,善于总结经验。
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增强了我做好督学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相信,在利辛县教育督导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在责任
区校长、责任督学的大力支持下,我一定能够把责任区的督导工作开展得更好,取得更大的成绩。作为一个教育督导人,我要满怀教育督导情怀,克服职业倦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篇三:教育督导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贯彻《教育督导问责办法》心得体会十次督导,不如一次问责。长期以来,教育督导之所以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问责跟不上。让督导“长牙齿”真正落地,必须制定专门的问责办法。9 月 1 日,《教育督导问责办法》实施,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出台的教育督导问责文件。
教育督导在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范学校办学,保障教师和学生合法权益方面,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我国一些“老大难”教育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关键就是缺乏问责机制。厉行依法治教,必须让教育督导“长牙齿”,尤其是在发挥督导监督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作用上。
比如,我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可是,这一法律规定一直难以得到落实,原因在于,以前即便地方政府没有依法保障教师的待遇,克扣、拖欠教师工资,也鲜有问责。
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去年 9 月,教育部会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落实情况,纳入对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的重要内容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评估的重要指标。同时,国办督查室还抓典型,发布了《关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拖欠教师工资补贴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等问题的督查情况通报》。当地对通报问题高度重视,贵州省委决定对大方县县长及分管财政工作和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分别作出停职检查和免职处理。这就充分体现了督导的“威力”。据了解,2020 年,全国 2846 个区县均承诺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从解决落实教师待遇这一“老大难”问题可见,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对不依法履行教育职责、不规范办学、侵犯教师和学生合法权益的办学行为进行问责,才能维护教育秩序,构建健康教育生态。今年是落实“双减”的第一年,最近教育部门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不能设重点校,不能分设重点班与非重点班,要推进教
师交流轮岗,等等。这就更需要加大教育督导问责力度,决不纵容违规办学行为。否则,教育法律法规就会变为空文,难以落地。
推荐访问:教育督导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心得体会 教育督导 培训
上一篇:高中家庭教育心得体会8篇
下一篇:读红色经典书籍心得体会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