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心得体会 >

锐角和钝角教学教学心得体会(共7篇)

| 来源:网友投稿

这节课早已经上过,也复习过,可是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太好。连续考了两次试,都不理想。特别是有一道题:用剪刀减去长方形纸的一角,还剩几个角?学生做到第三遍还是有很多人做错,说明很多学生还没有从根本上理解。

回想新授课时,我参照书本比较直白地介绍锐角和钝角,就是利用队旗和红领巾上一个角,跟三角板上的直角比,比直角大的是钝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

后来我看到有一个老师是这样设计教案的:减去长方形纸的一角,有几种减法,分别还剩几个角,剩下的角有几个是直角,还剩下三个角的除了一个直角,还有两个都是锐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较一下,发现比直角小,说明比直角小的是锐角。

观察还剩5个角的有几个直角,是3个,还有两个角是钝角,跟直角比较一下,比直角大,说明,比直角大的是钝角。剩下4个角的,请学生数一数有几个直角,几个钝角,几个锐角。

在动手、观察和比较中,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了新知识, 知识得到强化和巩固,学生的兴趣也较浓厚。以后再碰到这样的题,应该也不容易错了。

《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杨桂香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中,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并已经建立了正确的表象。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角的外延,完善学生对角的认识,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够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所以我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锐角和钝角,了解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会区分并在实物中找到直角、锐角和钝角。

3、学会借助工具来验证锐角、直角和钝角。

教学重点:认识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能作出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在教学中,我始终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吸引着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让学生在看、做、想中得到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以下是我的两点教学体会:

一、在生活情境中认识锐角和钝角。

低年级的小朋友学习概念一般都要经过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抽象特征──内化成概念这一过程。锐角和钝角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在第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就结合生活实际出示情境图,情境图就藏着很多角,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二、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锐角和钝角的概念。

活动化、个性化是课程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做”数学,我就让学生在“游乐场”上找到角,通过量一量的方法并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去独立探究,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然后学生在分一分、说一说的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锐角和钝角。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亲身体验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让学生通过找角、折角、比角、动手去量角,画角,拼角等动手操作去感受角的大小。整个环节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学习,更有效的理解所学知识。再通过摸一摸,想一想为什么叫它锐角和钝角.让学生从表象到理解选样的角是锐角和钝角.整节课让学生“找角”,“把角分类” “找物体表面上的锐角和钝角”、“找教室中的锐角和钝角”、“用巧巧手折角和摆角”、“创造角”和“画一个锐角和钝角”等活泼有趣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的动手操作更好的服务了我们的教学,加深了对学习重点的掌握,更突破了学习难点。

“主体性教育办学特色”竞赛征文

《锐角和钝角》教学实录

张娅

教材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37—39页。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学会借助工具来验证锐角、直角和钝角。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进一步建立几何图形的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用角来创造美丽的图案,进一步感受几何图形的美。

教具准备:大三角板、实物钟、活动角、课件,6个打印的角。

学具准备:活动角,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锐角和钝角

师:今天,数学王国里的一位朋友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他是谁呢? (课件出示配音:嗨!小朋友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我请你们去我家做客,不过,去之前我想考考大家,你们还记得我吗? 【出现直角】 当你一眼认不出我时怎么办?)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学生踊跃回答) (课件配音:你们回答得真棒!欢迎来我家做客。瞧!角家庭的兄弟们也来欢迎大家了,你们找到了吗?出示含有锐角、直角、钝角的漂亮房子) (学生回答,请学生来指一指。)

二、新知学习,认识锐角和钝角

师:现在,我们选出部分角来一起研究吧。(课件展示部分角)

师:为了便于研究,我给每个角作上编号。分别是角

1、角

2、角3……角6。

师:为了进一步认识并研究它们,首先请大家把这6个角进行分类。想一想该如何分呢?把你的分法写在练习本上,然后和同桌交流交流。

全班同学开始分类,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请同学汇报分类情况。

师:说说你是如何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生1:我把角4和角5分在一起,其它的分在一起。

师:为什么这样分呢?

- 1

师:三兄弟就在你的面前,知道谁是大哥吗?二哥呢?三弟就是——(学生答)锐角。

师:现在我们让三兄弟排排队,看该如何排?(三兄弟移动位置)

师:请从左往右看,他们是按什么顺序排的?还可以如何排呢?(三兄弟又移动位置)

师:这时从左往右又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师:掌声谢谢三兄弟吧。刚才,我们对三兄弟有了初步的认识,想和这三兄弟玩一玩吗?

生:想。

师:请拿出你们的活动角。你可以将它变大,也可以将它变小。每变出一个角,请叫出它的名字。开始玩吧。(师巡视)

师:老师也想玩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能不能叫出它的名字? 教师变换活动角,学生根据变换叫出它的名字。

(当变到接近直角时,学生有不同的答案。师: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说明有争议,有比较科学的办法来判断吗?生: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

师:从刚才角的变换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吗?(可能没发现什么,此时,教师引导。)

师:从刚才角的变换过程中,当一个锐角逐渐变大到一定程度时就成了一个什么角?

生:一个直角。

师:再变大将成为一个什么角? 生:钝角。

师:相反呢? 生:相反,钝角变小到一定程度时会成一个直角,再变小就会成一个锐角。

师小结:也就是说这3种角是可以转换的。

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发现?

(学生不知,教师引导:变换过程中,你看到了几个锐角,几个钝角呢?而直角有几个?这么多的锐角和钝角,有一些会跟直角长得很接近,让我们无法直接判断,要想认出它们,应该请谁来帮忙呢?)

2、从实物中来辨别,找锐角、钝角。

师:从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大小不同的锐角和钝角都有无数个,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它。请观察钟面上的角在哪儿?

出示钟面,生上台介绍。

- 3

四、活动激趣,灵活应用

师:同学们,虽然老师的设计水平有限,但我用角也设计了两幅简笔画。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怎么样,想不想自己也设计一个呀?

生:想。

师:想就试试吧?

学生设计,教师巡视。然后展示一两个学生的作品。

五、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位新朋友,它们与直角比有什么特点?当它们长得很像时你可以怎样来辨别?

附:板书设计

锐角和钝角

锐角 直角 钝角

比直角小的角 比直角大的角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7~3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在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会用相关的工具画出直角、锐角和钝角,通过看、说、折、画、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评价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学生能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能准确辨认接近直角的锐角或钝角。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

2.学具准备:练习纸、三角板、粘纸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米老鼠图像 师:同学们认识他吗? 生:认识,是米奇。

师:没错,是我们的好朋友,米奇,米老鼠。

师:今天米老鼠要带我们去游乐场玩一玩

(课件出示:教材37页的儿童公园主题图) 师:好漂亮的游乐场啊,这里有很多的活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生:摩天轮,风车,转椅,滑滑梯,秋千,小火车,跷跷板。

师:其实这些活动里藏着各种各样的角,你能找出来吗?同桌可以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开始吧!

生:摩天轮有角,风车有角„„ (按学生说的依次抽象出角)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究活动

1、师:同学们太棒了,把这些角都找到了,那就把它们请出来吧。有七个角。

师:这时候米老鼠又出现了,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要请这些角朋友去参加舞会呢。

师:他们很快来到了舞会门口,发现这个舞会是什么舞会啊? 生:直角舞会。

师:那我们哪些角可以进去啊? 生:4号和6号。

师:你们的眼睛可真厉害啊,可是我不服,你们能不能拿出证据来证明给我看啊?可以用什么来证明这两个角是直角呢?(用什么工具?) 生:三角板上的直角。

师:那我们拿出三角板,找出三角板上的直角,跟着老师一起来比一比吧。三角板上有的直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角边。(边说边比)

师:好的,真棒!其实你们的桌上也有这些角,现在可以跟你的同桌合作验证4号和6号角。边验证边说说你是怎么验证的? 展示学生验证过程。(一个学生验证,并说)

师演示并强调: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帮助判断时顶点要重合,一条直角边重合,再看另一条直角边。

【设计意图:锐角和钝角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领域,缘于学生对角和直角已有一定的认识,能从大大小小的角中,应用工具三角板找出直角来,这样让学生从浅到深,来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师:这下我可真是佩服大家的火眼精精了。4号和6号都参加了直角舞会。

师:可是这些角就抗议了,它们也想参加舞会。

师:于是米老鼠就想了个办法,可以让你们参加舞会。不过有个条件,你们要同一类的角进同一间舞会。

(课件出示:请帮我们分类吧!)

师:快速的拿出你们的角,同桌互相合作,开始把这些角分类吧。

2、指名汇报分类方法。

A:分两类 一类是直角,一类不是直角。

师:有道理,可这么多的角在一个舞会太挤了,有没有分的跟这个不一样的呢?

B:按照角的大小分成三类:
直角(标上直角符号)

比直角小的角有3个 {你是这么判断这些角比直角小呢?}请一个同学进行验证,第一个角详细说,第二个和第三个比一比就可以了。(不是直角,我们标上弧线)

比直角大的角两个 {你是这么判断这些角比直角小呢?}请一个同学进行验证,第一个角详细说,第二个比一比就可以了。(不是直角,我们标上弧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主题图中抽象出来的角进行分类,使学生既体验各种角的不同,又思考了分类的理由,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经历了锐角和钝角的产生过程,概念在学生的脑海里已见雏形,接下去的讲解就水到渠成了。】

(二)教学锐角和钝角。

1、师:我们终于分类分好了,完成了这么一个艰巨的任务,高兴吗? 师:可是米奇说,这些角全是依靠同学们的帮助可不行,自己也要出点力气,才能参加舞会的,所以,这两类新朋友,各要扎破一个气球才行。

师:哦,看它们来啦。

(看动画)

师:比直角小的角很锐利,尖尖的,我们这个新朋友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生:锐角

(太厉害了,你会是未来的科学家)

师:比直角大的角很钝,我们也给这个新朋友取个名字吧! 生:钝角

(你也很棒) (注音,并让学生读)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锐角和钝角

2、再让学生说说什么是锐角,什么是钝角,各提问三个。

3、师:经过同学们的帮助,这些角终于参加了各自的舞会。直角参加了直

角舞会,比直角小的角参加了什么舞会呢?

师:这时候又来了一些角,也想参加舞会,我们帮它们找找舞会入口吧。

师:舞会散场了,它们高高兴兴的一起回家了,可是路上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它们为一件小事吵起来了。原来三个角兄弟在吵着分不出谁大谁小。

同学们再帮帮他们吧。

师:谁最大呢?

【设计意图:通过上面的铺垫,解释本节课的中心内容,锐角和钝角,让学生通过读一读,说一说等环节,巩固概念。】

三、巩固练习

师:我们帮角兄弟解决了这么多麻烦,他们商量着决定送我们一份礼物,可是必须闯过他们设置的四大难关,大家有信心拿到礼物吗?

1、找角

(1)找生活中的角。

师:我们身边有很多角,直角我们可以找出很多,能不能找找我们的新朋友锐角和钝角呢?

师:没关系,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

生:红领巾。

师:有几个角?几个锐角?几个钝角? (2)完成第39页第1题,找生活中的角。

用画弧线的办法,标出你找到的角。

师:第一关击破啦,我们要闯第二关了。

【设计意图:在概念形成以后,我设计了“找角”这一环节。生活中的直角很容易找,但要很快的找到生活中的锐角和钝角,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点难度的。】

2、画角

(1)师: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并标明它是什么角。

(2)作品展示。

3、创造角

师:同学们可以用白纸折角,也可以用铅笔或者三角板摆一摆。同桌之间

有困难的可以互相帮助。

师:同学们太了不起了,我们给自己一些掌声吧。进入最后一关。

【设计意图:在学生知道了“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做角,体会三种角的不同;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自己喜欢的角,关注到学生的情感体验,体会学到知识的乐趣。】

4、猜角

师:待会,屏幕上会出现角的一部分,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力,猜猜会是什么角?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学的开心吗?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作业

1、利用纸、活动角、铅笔等物品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并向你的父母说一说它是什么角。

2、回家找角。

板书设计:

锐角和钝角

直角

锐角

钝角

比直角小

比直角大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张延平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

38---40 页。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理解锐角和钝角的概念。掌握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去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的方法。

2、在活动中充分感知锐角和钝角的大小和初步范围,体验几种常见角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

3、掌握画角的方法。

4、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辨认锐角和钝角;
能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清晰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自制课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都喜欢去游乐场玩什么?其实,在游乐场里也隐藏了许多数学知识,比如说角,我们一起去找找看吧。

2、课件展示游乐场。学生找角。

3、这些角中有我们的老朋友直角,引出判断直角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锐角和钝角,学生自主进行分类

1、指名汇报分类方法。

A:分两类 一类是直角,一类不是直角。

B:按照角的大小分成三类:直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

2、你是怎样判断一个角是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的?

(做一做,分类的过程中口述用三角板的直角判断角的大小的过程。)

3、出示上海杨浦大桥,命名引题——师总结并揭示课题:锐角和钝角。

4、练习找角,并说出是什么角。

5、对直角、锐角和钝角进行大小排序。(三兄弟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三、深入感知,建立表象,深入感知,

1、开盖有题,再来一题。

(1)请同学们画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2)老师画了一个角,但是身边没有三角尺,只有一张圆形的小卡片,同学们,你们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如何判断这是什么角吗?

2、每个人都有梦想,你长大了想做什么?通过选择不同的梦想,出示不同的题目。

(1)表演家:请用你的肢体表演出直角、锐角和钝角。

(2)法官:直角比钝角( )。

(3)医生:出示一个角,判断这个角是钝角。( )

应该是( )角。

(4)博士:

1、所有的锐角都一样大。( )

2、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

3、所有的钝角都一样大。( )

3、启发学生用两个三角板拼出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

4、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角。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知识改变命运

锐角和钝角

三骏乡第一中心小学 朱雪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能在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会用相关的工具画出直角、锐角和钝角

能力目标:通过找、说、画、拼、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评价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难点:

能辨认锐角和钝角;
能正确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学具:三角板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些和角有关的知识,在角的大家族里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角,你们还记得是什么角吗? (生:直角)

那同学们请看,你能找出这几个图形中的直角吗?(出示课件) 去掉直角,这几个图形中还有角吗?你能找出来吗? (生:找角)

这些角也有它们自己的名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角家族中的另外两个成员,锐角和钝角。(随机板书课题:锐角和钝角)

(二)探究新知

1、感知角

这是上海杨浦大桥,你能找出图中的角吗?

(生:找角)

老师也找到了几个不一样的角,(课件出示直角、锐角、钝角图形)这个角你认识吗?你是怎样知道是直角的?(课件出示三角板量直角、锐角和钝角)随机板书

2、找角

参观完上海杨浦大桥,我们认识了两个好朋友,那就是锐角和钝角,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上海的嘉年华游乐园,这里的游乐项目非常多,你能说说图中哪里有角吗?你能说出这些角的名称吗?

3、画角

同学们可真棒,找到了这么多角,那你们想不想画一画角啊? 教师示范画角,生练习画角。

4、拼角

咱们一起画了角,那你能利用你手中的三角板拼出更多的角吗? 小组合作拼一拼,并说一说你们小组拼的是什么角?

(三)课堂检测

1、选一选

2、填一填

3、长大了你相当什么

五、小结,欣赏生活中的角

生活中到处都有角,交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美丽的元素,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生活中的角。

六、板书设计

锐角和钝角

(直角图片)(锐角图片)(钝角图片) 直角 锐角 钝角 比直角小 比直角大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37~39页。

教案背景及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呈现了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图中包含的多种角的信息也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教材还根据学生认识数学概念的规律,按照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编排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会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本单元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所用方法与上学期的一致,都是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比较的。但比较的重点不同,前者是判断角是否是直角,后者是看一个角比直角大还是小。

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生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会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在生活中学生又能够经常见到锐角和钝角,并在头脑中已经存储了它们的表象,很多学生也都知道名称,但对于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来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且二年级的孩子年龄还是偏小,爱玩、好动、好奇心强,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因而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

散。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合作交流等形式去发现角和展示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能在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

2、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3、掌握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去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

2、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通过看、说、折、画、拼、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三、情感与态度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验证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使用三角板的直角辨认锐角和钝角,能清晰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2.学具准备:三角板、圆片、铅笔2支、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件出示角)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角)还记得角都是有什么组成的吗? 生:角是由一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的。(课件出示名称) 师:不错,今天这节课老师在百度搜索里找到了一张游乐园图片现在让我们一起去里面找一找角。

(设计意图:通过对角的回忆,调动学生发挥认知能力,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本课的学习。)

二、探索新知。

(一)感知角,学生自己观察主题图,找角。(课件出示主题图)

1、师:你找到哪里都有角?让学生有序的观察,找出藏在游乐园里的角(学生回答,老师用鼠标点击)。

2、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明亮的眼睛找到了许多角,现在老师把这些角展示出来。(出示6个不同的角)

(设计意图: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为学习新的知识作铺垫,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意识。)

3、①找直角。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角,你能找到我们的老朋友-----直角吗?(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贴出直角卡片)

师:如果想知道他们是不是直角,我们要如何验证呢?谁来帮帮忙?(用三角板)

师:要用三角板的哪个角帮忙呢?(生回答直角)

师: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来验证,快速拿出学具袋里的1号角和3号角。(生动手操作,师巡视)。

师:你是如何验证的?谁想到黑板前来验证?

一生上台演示回答:将三角板直角的顶点和1号角的顶点重合,再用直角的一条边和1号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和直角的一条边也重合,这样的角叫直角。(师表扬:你不仅动手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也很棒)

刚才大家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验证(方法叙述一遍)看来1号角和5号角就是我们的老朋友直角,大家的猜想是对的,把1号角和5号角放在桌角,让他们休息一下! ②找锐角。

师:你能像刚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比一比剩下的角,并试着把它们分分类。(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

师:大家用坐姿告诉我已经分好了,谁能把他的分类告诉大家吗?(生回答4号和6号角是一类)根据回答贴出1号角和6号角卡片。

师:谁的分法和他的一样?请举手,为什么要这样分类呢?(因为它们比直角小)。

如何验证?生回答验证方法。谁能像他一样验证6号角。(叫学生上台验证后,课件演示)

提问:什么叫锐角呢?(生回答: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③找钝角。

师:为什么把2号角和5号角分为一类呢?如何验证? 学生自己验证。根据回答老师贴出2号和3号角的卡片。

刚才我们用直角三角板对角进行了一一验证,发现它们是比直角大的角。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动手操作验证,能够区分锐角和钝角的名称,学会辨别直角、锐角和钝角,培养学生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面上的学生各有所长)

师:像刚才这些比直角小的角和比直角大的角,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锐角和钝角(板书课题)互相说一说咱们的新朋友。

现在就让我们和锐角钝角亲密接触一下吧!

三、巩固练习。

(一)、连一连。(课件出示p39第二题)

师:如果把他们放一起,你们能分辨它们吗?(生回答,像不容易被辨认它们是什么角时,大家就要用直角三角板去比一比) 学生分组集体回答。

师:大家回答的这么整齐,看来大家的的意见是一致的。

(二)找角。课件出示(p39第一题)

其实锐角、钝角、直角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你能找到它们都藏在哪吗?(生回答)

(三)折角。(课件出示折角要求)

师: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仅聪明,而且有一双灵巧的小手,那你能用这双小手折出不同角吗?(生拿出圆形纸片) 学生动手折不同的角。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画角。(课件出示画角要求)

师:同学们不仅认识了这些角朋友,而且还动手折出了它们,那你们会画出它们吗?(生动手画角) 老师展示学生作品,给于表扬。

(四)、做角。(课件出示做角要求)

师:刚才你们的表现很好我们是不是应该送自己一个礼物呀?你能利用学具做出角吗?动手试试。学生拿出任何东西都可以。

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再一次感知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锐角和钝角的表象,并去发现、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数学的一些技能和方法。)

(五)、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件有趣的东西——活动角。我们可以水平固定一边,拉动另一边,就会变出不同的角。学生动手和老师一起变。(锐角——直角——钝角)

师:通过大家的操作,你发现刚才在变这三种角时,这个角在发生什么变化?(逐渐变大)

师:咱们再换个顺序(钝角——直角——锐角)(生回答:逐渐变

小)

这三个角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呀?

师总结三种角的关系。(板书:锐角 < 直角< 钝角)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们快乐吗?谈谈你们的收获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同时也建立自信心,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五、作业布置。

看似简单的角,却能创造出许多漂亮的的图案,看这张简笔画,它身上有哪几类角呢?不同的组合,却出现了不同的效果,请小朋友们课后利用我们今天认识的角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也去创造美丽的图案吧!老师相信你们!下课!

(设计意图:用角设计美丽的画,将数学与绘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调动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板书设计:

锐角和钝角

4号、6 号

1号、3号

2号、5号

锐角

直角

钝角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力求做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具体情景中学习数学,并且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充分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创新和想象能力。整个课堂是孩子们的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发现、自主归纳以及自主收获的课堂,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活动中收获,活动中快乐。

课后我有如下感受:

创设情景教学顺应儿童的认知特点,带给孩子的乐趣无穷使孩子愿学、乐学,所以收到的成效颇丰。在之,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无限趣味,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更加萌发了学习的欲望。

通过“找一找”、“摆一摆”、“画一画”、“做一做”等活泼有趣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创新能力。

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幅图画,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调动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加深了对锐角和钝角特征的认识,及使学生看到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角是人类生活中的基本图形之一。

不足之处:

1、在学生操作验证时,没有很好的引导和给出具体的要求,导致个别学生无从下手。

2、时间的安排上有点偏斜,导致后面的个别练习处理的有点仓促。

总之,一堂成功的课,需要老师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不仅仅是对教材的研读,还要有对学生的预设。后面的教学中定会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争取把每一节课都上成精品课!

直角教学心得体会(共19篇)

数学广角搭配教学磨课心得体会(共3篇)

一星期区角活动教学心得体会(共8篇)

任意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共6篇)

人教版 数学广角 教学设计(共7篇)

推荐访问:钝角 锐角 教学 心得体会

热门排行

构建亲清关系心得体会思考建议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什么意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构建亲清关系心得体会思考建议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什么意思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构建亲清

区委巡察组巡察工作心得体会_2020 巡察组个人工作小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区委巡察组巡察工作心得体会_2020巡察组个人工作小结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违规宴请饮酒六项规定心得体会公安民警4篇

违规宴请饮酒六项规定心得体会公安民警4篇违规宴请饮酒六项规定心得体会公安民警篇1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赵洪顺被“双

部队枪弹安全心得体会(共7篇)

部队安全事故心得体会部队安全事故心得体味(一)安全防事故工作是部队建设中的一项经常性、综合性的基础工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心得体会8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心得体会8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心得体会篇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展现了宏大的历史

学习了四级政法会议检察长会议精神个人总结体会

近日,我院组织学习了四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两极检察长会议精神和刘达生检察长在全院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扶眉战役纪念馆心得体会12篇

扶眉战役纪念馆心得体会12篇扶眉战役纪念馆心得体会篇1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自此,中华民族开启长达20__年的浴血奋战。大半个中国被践踏

共青团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9篇

共青团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9篇共青团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篇1“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是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就同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一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15篇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15篇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篇1“今天上午,我观看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

2021年七月一号建党一百周年体会感想5篇

2021年七月一号建党一百周年体会感想5篇2021年七月一号建党一百周年体会感想篇1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