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清渠观后感4篇
高山清渠观后感4篇
高山清渠观后感篇1
我在电视剧中看到黄大发同志的不信迷信、立足于现实,看到黄大发同志善于团结群众,看到黄大发同志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如今乡村振兴的路需要千千万万个黄大发,需要千千万万个新的愚公,需要一心为民办实事、不畏艰险、志拔穷根、克难攻坚的共产党员精神,才能谱写“高山清渠”的美好篇章。
高山清渠观后感篇2
电视剧《高山清渠》主人公原型是被评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的优秀共产党员黄大发,拥有“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七一勋章”“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和“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他坚守草王坝村47年有余,为改变家乡贫困容貌,他百折不挠、永不退缩,寻找科学地方法引来一泓清泉,为当地自然生态、农业生产、群众生活水平带来了极大的改善,完美地诠释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和党性修养。
《高山清渠》电视剧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从艰苦时期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的碎片拼图。在新中国发展进程中独特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下,立体塑造出一位中国共产党员形象,突出了他在不屈的生命历程中所拥有的强大生命力。
用平凡故事讲述深刻道理,用先进典型模范事迹诠释党的崇高理想,既体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又彰显了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观看了电视剧《高山清渠》,黄大发的感人事迹再一次浮现在眼前,他带领乡亲们历经三十六载,共同开凿出了一条‘生命渠’。他的精神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社区基层工作中做好群众的就业问题、社区项目发展等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高山清渠观后感篇3
36年的岁月,追梦跋涉;9400米的水渠,绝壁天河。以“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遵义市播州区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于7月16日起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老支书黄大发修渠的故事在屏幕上播放后,引发遵义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热议。
大家纷纷表示,要发扬老支书黄大发几十年如一日、不见清泉誓不罢休的追梦精神,发扬他那种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为民情怀,要汲取榜样的力量,履职尽责,以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砥砺前行。
“看了电视剧《高山清渠》,让我对老支书黄大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要做一件事不难,但要坚持做一件事而且一做就是36年,这真的是做到了不忘初心。”遵义市体育文化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康说,在老支书黄大发身上,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风采。刘康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16日晚,我在家观看了电视剧《高山清渠》,心中再一次被老支书黄大发的事迹所感动,‘天渠’的修建,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老支书黄大发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红花岗区中华路街道新东门社区副主任万英说,一条水渠,就是一座丰碑。在老支书黄大发身上,所凸显的担当与责任感,值得我们这些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来担当实干,精准精细为群众服务,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老支书黄大发带领村民,仅凭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战天斗地,在绝壁上开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这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正安县格林镇木盆窝村驻村第一书记何世顺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抓好产业发展,让群众有稳定收入是重中之重,他将与村支两委一起,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电视剧《高山清渠》的播出,我觉得很有意义,老支书黄大发几十年如一日,以血肉之躯劈山修渠,以实干苦干亲力亲为带领村民脱贫攻坚,他用行动给我们基层干部上了一堂课,好日子是拼出来的、是干出来的。”仁怀市合马镇党政办工作人员母顺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勇于担当,全力做好巩固脱贫成果、优化产业发展、美化乡村建设、强化基层治理等工作,奋力推进乡村振兴,让村民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高山清渠观后感篇4
《高山清渠》这部电视剧让我深受鼓舞,特别的黄大发的艰苦奋斗精神,让我印象深刻,他为了村子的发展,解决群众饮水困难,难以想象冒着多大的风险,克服多少困难,“真正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践行在实际行动中和工作实绩上。”这是当代愚公“精神”,表现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及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我们更要发挥自己的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到一心为公、无私奉献,从微小处做起,用心用情为人民服务。
上一篇:人生第一次出生观后感600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