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刘胡兰观后感

| 来源:网友投稿

刘胡兰纪念馆观后感

产党带领人民英勇奋斗的艰苦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波澜壮阔的壮丽画卷,传承着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是一座座丰碑,记载了成千上万的革命英烈的奋斗足迹。

《红色之旅》又一次把我们带回到上个世纪那腥风血雨的年代:硝烟弥漫于整个中国大地,中华民族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无法自拔,国家四分五裂,国恨家仇——那是一段屈辱史!然而,时世造英雄,无数仁人志士怀着一颗赤忱的爱国心,为解救人民解救民族而艰苦探索„„在此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带着历史的必然应运而生,登上历史舞台,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从此,中国的面貌涣然一新!

在这段跨越时空的旅行中,我们看到,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二十八年间,党克服重重困难,在逆境中谋求发展,由五十三人的小党派一跃成为劳动中国革命胜利的中坚力量,创造出万里长征等无数震惊万世的奇迹,成为指引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忠实代表,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闪烁出璀璨的光芒。

从嘉兴南湖的迷朦烟雨到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从力挽狂澜的遵义城头霞光到运筹帷幄的陕北窑洞,从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决战到黎明前的歌乐山的红岩英寻,从彩旗飘扬的**城楼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从响彻云霄的东方红到震撼太空的神舟飞船,这正是我们坚强的党— —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的潮流,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引领中国人民,用生命、用鲜血,用智慧,用科学谱写的振兴中华的壮丽史诗;
实践证明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他们是先锋的标志,是中国人民的忠实代表 ,是引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夺目旗帜。

一幕幕;
一幅幅;
一个个;
一处处;
一件件„„漫步在大渡河畔,时空引领我们回到1935年5月,面对咆哮奔腾的大渡河,面对十三条光溜溜的铁索,面对敌军猛烈火力攻击,22名勇士手持冲锋枪,背插大刀,腰插手榴弹,脚踩铁索,踏上了不归路,在枪林弹雨中,向河对岸冲去„„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红军创造了“飞跃”大渡河的奇迹,敌军妄想以天险阻挡红军的迷梦被彻底打破!试想如果亲身立于大渡河畔,望着万马奔腾的河水,恐怕无不胆战心惊,更何况要在枪林弹雨中沿着光秃秃的铁索跨越横河,同时发起猛烈攻击!但这看似不可能的壮举,革命先烈们却做到了,因为他们在参加革命的那一刻,就已经把毕生倾注于民族解放事业,即使面对在所难免的牺牲,他们任然坦然,任然视死如归!至此,我们似乎已经明白红色之旅为何如此振奋人心,我们不能不被先烈们磐石无转移的赤诚之心震撼和感动!

当我们住足在刘胡兰纪念馆时,刘胡兰气宇轩昂、正气凛然的雕像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又一次使我们想起这位正值妙龄的少女悲惨而悲壮的命运。时年不足十五岁的共产党员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毅然选择死亡,坦然躺在刀坐上,迎接死亡的到来。在临刑前她大呼:“怕死不当共产党。”

让我震撼不已,久久不能平静,这样一个15岁的少女,在现在可能还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年龄,但刘胡兰却已为革命奋斗了5年。她10岁参加儿童团,13岁就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4岁就被光荣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她在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但在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他们几位同志因叛徒的告密,村子被敌人包围了。刘胡兰为了不让乡亲们受到牵连,挺身而出,敌人本以为她是个小孩,就想从她那得到消息,用尽了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但刘胡兰丝毫不为所动,当被带到已连铡几人的铡刀前,没有一点胆怯,怒问匪军:“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后,自己从容地走向铡刀。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毛泽东主席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经历《红色之旅》使我体验了先辈们的革命经历,使我接受了一次红色洗礼;
使我心灵受到一次次强烈震撼。在这《红色之旅》即将结束之时,我不禁思绪腾飞: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他们用血肉和气魄一座万世瞩目的丰碑,英雄们的斗争精神将永远在后世子孙身上延伸,祖国也将因此繁荣昌盛,奔向美好的未来!

刘胡兰纪念馆观后感

2012年11月30日,我们服务区公司10名团员在公司团委的组织下参加刘胡兰纪念馆。

步入馆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广场中央洁白高大的毛泽东题词纪念碑,碑的下面正面刻着毛泽东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从讲解员的讲解中,我了解到刘胡兰是山西文水县人,出生于1932年,从小就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她先后加入了抗日救国儿童团和中国共产党,1947年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被捕,但她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最终死在敌人的铡刀下。

看到刘胡兰的照片,我想了很多很多……我不禁想起了过去,想起了抗日和解放时期的壮烈场面,想起了中国人民的坚贞不屈,更想起了当年革命烈士英勇献身的场面,董存瑞手举炸药包时那坚定的神态,刘胡兰在敌人铡刀面前的视死如归,都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是啊,没有这些革命烈士的抛头颅,洒热血,哪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呢?我又想起了现在,在党的领导下,祖国是日新月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祖国一定会成为一颗屹立在东方的明珠。

从这里,我了解了刘胡兰更多的事迹。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刘胡兰塑像,她的气宇轩昂,正义凛然,使人肃然起敬,她那坚定的眼神和从身上体会出的必胜的信念,时时留在我的脑海中。

灵石服务区 王 强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花季少女,似水年华,铡刀下的红梅,容颜未改。她/头可断,志不可屈。她是谁?她

就是年龄最小的共产党员刘胡兰。

1932年10月8日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国名党反动派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

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国民党(dǎnɡ)反动派恼羞成怒,决定实

施报复行动。

1947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国民党(dǎnɡ)反动派的

军队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pàntú)石五则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bǔ)了。观音庙里敌人的审讯开始了,只听一声狼嚎般的吼声,你知道这头恶狼他是谁?此人,阎匪军特派员张全宝,长的猪头大耳,一脸横肉,满嘴的胡子。

群众给他起了个外号,名

叫大胡子。大胡子劈头就问“

“刘胡兰,你们村,还有谁是共产党。”

刘胡兰从容答道:“就我一个。”

“你们区还有谁是共产党。”

“就我一个。”

“你为什么要参加共产党?”

“为得穷人得解放。”

大胡子见刘胡兰如此坚强,硬的不行,就来软的。

“刘胡兰,你还小,只要说出谁是共产党,我马上就放了你。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银元。”

没想到,刘胡兰根本不吃这一套。

头一妞,发一甩,两眼只瞪大胡子:“梦想。等到八路

军再打回来,看看你的好下场。””

敌人气急败坏,把刘胡兰打得鲜血直流。刘胡兰像钢铁铸(zhù)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

摇。

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zhá)死了被捕的六个民

兵。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刘胡兰挺起胸膛(xiōnɡtánɡ)斩钉截

铁的答道:“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tà)着烈(liè)士的鲜血,走到铡刀跟前。

刑场就是战场,英雄斗志如钢, 铡刀前,刘胡兰止步回首,泰然自若地告别了父母,告别

了养育她的家乡土地,。她甩了甩脸上的短发,仰望 翻滚的乌云,环顾 万里江山…… “中

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人们看到了鲜血像一朵朵鲜红的小花,溅落到四方……刘

胡兰,胡兰子,观音庙广场上空传来了群众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女英雄刘胡兰走了,她走

的惊天动地。

伟大领袖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wěi)大,死的/

光荣。

这正是:头可断,血可流。铡刀面前眉未皱。小小年纪普春秋,巾帼美名万古流。

《刘胡兰》读后感

·姚寨小学三年级乙班

作者:玉柯妮 指导教师:李路涛 电话:15831015618

我读了刘胡兰这个故事,对她感到深深的敬佩。

故事讲的是她在17岁那年被用铡刀给害死了。她被阎匪军官抓住了,军官威胁她一定要说出她是不是共产党员,可刘胡兰为了保守住秘密,只说了村里只有她一个是共产党员,敌人一次又一次的问,可刘胡兰却一句顶一句说她什么也不知道。军官没有办法就宣布:如果你不投降,就拉出去和另外几个被捕的农民一块儿执行死刑。可是刘胡兰却死也不肯向他们屈服。最后,她壮烈的牺牲了。

过去,有多少人为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抛头颅,洒热血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些名字很普通却包含着不普通不平凡的事。

我们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儿童,21世纪的主人,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我们这伟大的祖国,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不要辜负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要报答爸爸和妈妈,而且要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27、刘胡兰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师:我们已经读了刘胡兰的故事,首先让我们听课文录音,走近刘胡兰, 再次感受这位女共产党员的英雄事迹。

播放课文录音。

二、指导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精神。

(一)、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师:刚才我们再次感受了刘胡兰的英雄事迹。下面,同学们在小组内 朗读课文,交流下面两个问题。

2、小黑板出示问题。

朗读课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刘胡兰被捕后,敌人用什么手段对付她?用“~~”画出有关词句。

2、刘胡兰是怎样同敌人作斗争的?把有关词句用“——”画出来。

指名读问题。

师: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小组其他同学找的对,找的好,而你 又没有,就要向人家学习,把没有的补画上。如果他找得不对,就要告 诉他为什么不对,然后帮他改正。

1、学生读书,画出有关词句,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⑴、师:下面我们交流第一个问题:“敌人是用什么手段对付刘胡兰的?” 指名回答。

预设板书:敌人大声回答 愤怒的回答 不动摇 挺起胸„„

师:这些词句表现了刘胡兰是一个怎样的人?(坚强、勇敢)

师:刘胡兰当时可能在想些什么?把自己想象成刘胡兰,用坚决的语气, 读出刘胡兰刚强和勇敢。

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

师:你读得真好。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刘胡兰站在我们的眼前。

⑶分角色朗读。

①师:敌人越来越凶狠,面对越来越凶恶的敌人,刘胡兰却更加坚决。下面同学们在小组中练习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

学生在小组内联系。指定小组分角色朗读。

②去掉旁白部分,同桌的同学分角色读一读刘胡兰与敌人的对话。对话朗读,为我们展现出当时的场景。

同桌练习读对话。指名2——3组朗读。

③老师读旁白,一部分学生读敌人说的话,一部分读刘胡兰说 的活。

⑷指导朗读。

师:最后,刘胡兰是怎样被敌人杀害的?是敌人把她拖到铡刀跟前的吗? 这里表现了刘胡兰的什么精神?(不怕死)

师:哪些词更能体现刘胡兰在死亡面前的大无畏精神?在下面点上点。

迎、踏、走。

师:根据这些词语,想象刘胡兰英勇就义的画面,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指名2人朗读。

师生齐读。

师: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对刘胡兰说的吗?活你想怎样赞美刘胡兰? 师:年轻的刘胡兰才只有十五岁,面对这么狡猾的敌人,就表现出了这么英勇和坚强。她的故事令我们感动。毛主席听了这件事也十分悲痛。谁把第四自然段朗读一下?

指名朗读。做课后练习三。

⑸最后,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齐读一遍课文。

三、总结:正是有了无数个像刘胡兰这样的英雄,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才 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颂歌献给党征文

题目: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巾帼英雄

学校:逊克民族小学六年级

姓名:刘颖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巾帼英雄

星期天上午,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了《颂歌献给党》这本书,其中《刘胡兰:怕死不当共产党》这个故事更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女英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使我深受感动。

读完这篇文章,我了解到刘胡兰从小就受到爱国教育,非常崇敬抗日英雄,痛恨日本鬼子,小小年纪,她就和伙伴们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14岁那年,她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6年12月,刘胡兰配合武工队队员将反动村长石佩怀处死,为人民除了一害,敌人听到这个消息,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计划。1947年1月,疯狂的敌人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在敌人的威胁面前,刘胡兰坚贞不屈、大义凛然。

在敌人的铡刀面她前视死如归 ,并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都佩服的话“怕死不当共产党”。

刘胡兰这位中国共产党员的优秀儿女,为了人民,为了革命胜利英勇地就义了。刘胡兰的名字很快传遍了全国。她的事迹教育和鼓舞了无数青少年。后来,毛泽东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当我 读完这个故事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她还这么小,这么年轻,就被杀害了。而我们现在住得好,穿得暖,吃得饱,无忧无虑地生活和学习着,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我们这样的生活环境是许许多多像刘胡兰这样的革命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刘胡兰的事迹也让我深深地感到:我们今天的孩子是多么的幸福。回想过去的自己,是一个胆小的小女孩,记得我8 岁时,有一天晚

上爸爸 出去办事,9点钟了还没回来,妈妈发烧了,让我到对面的药店买退烧药,可我不敢去,便打电话边吵着要爸爸赶快回来,直到爸爸回来,妈妈才吃上药。想起这件事,我感觉特别不好意思,以前的我和刘胡兰比起来,是那么的渺小, 而我现在还要爸爸妈妈帮助我做很多事情。

从现在起,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多参加社会、学校组织的一些有益的活动,锻炼自己的胆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学校当好老师的小助手,我们民族小学刚刚成立,学校有好多工作要由老师去完成,老师太辛苦了,我要帮助老师减轻负担,不让老师操心,做一个听话的好学生;
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多做家务,认真写作业,不和爸爸妈妈顶嘴,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在社会上,要遵纪守法,言而有信,乐于助人,做一个好公民。

我一定要像刘胡兰姐姐学习,在任何困难面前不低头,好好读书,掌握各项本领,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教师评语:小作者以自己亲身的感受表达对刘胡兰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表达了自己要好好学习,建设祖国的决心。文章文笔流畅,结构完整,是一篇佳作。

《刘胡兰》课文原文

1947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国民党(dǎnɡ)反动派的军队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pàntú)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bǔ)了,被关在一座庙(miào)里。

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银元。”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敌人又威胁(wēixié)她说:“不说就枪毙(bì)你!”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敌人把刘胡兰打得鲜血直流。刘胡兰像钢铁铸(zhù)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zhá)死了被捕的六个民兵。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刘胡兰挺起胸膛(xiōnɡtánɡ)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tà)着烈(liè)士的鲜血,走到铡刀跟前。刘胡兰光荣(rónɡ)地牺牲(xīshēnɡ)了。那年她才十五岁。

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wěi)大,死的光荣。” 《王二小》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有一天,敌人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鲜艳的五星红旗是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染红的,在这众多的革命烈士当中,有一位年龄很小,只有九岁的小烈士,他,就是“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一生下来,就是在监狱里。

几年后,小萝卜头慢慢的会走路,会说话了。

在监狱里,小萝卜头享有一项其它囚犯所没有的优待,就是他可以“自由”的在监狱里到处跑,到处玩,而不会被人打,被人骂。妈妈告诉他,不要试着走出墙外;
不要靠近守卫和巡逻兵。妈妈说的话他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从记事的那天起,小萝卜头除了吃饭,睡觉在牢房里面,其余时间就自己随心所欲地在高墙内转呀,玩呀,除了见到守卫和巡逻兵要躲开一点,小萝卜头可以说是自由自在的享受着隔墙透过来的阳光和无忧无虑的快乐。

监狱很大,足够小萝卜头逛的了。在这里,除却妈妈,还住许多好心的叔叔和阿姨,小萝卜头每次跑到他们的房门口时,他们总会很友好的和小萝卜头说说话,有的还会教他写字,算术,小萝卜头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可他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叔叔阿姨和妈妈的身上怎么会有硬梆梆的铁链。他很想问妈妈或者是叔叔阿姨为什么会这样,可他又想起妈妈曾经告诉过他有些事情不要问,等时机到了自会告诉他的,于是他便终于没有问。“难道自己长大了要带上那样的链子吗?我可不要。”小萝卜头心里这样想着。

无论在什么地方,时间的脚步都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很快的,小萝卜头在监狱里已经度过了十余个春秋,在这些年中,叔叔阿姨们有的离开了这里;
有几间屋子里的叔叔阿姨们换了一批又一批。换归换,凡是到了这里的叔叔阿姨都很喜欢小萝卜头,他们都喜欢和他说话,逗他玩,甚至教他一些知识。但却没有人告诉

为什么要呆在这里,为什么这里生活感觉很阴冷。小萝卜头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虽然差不多每天太阳都会投射温暖的光华过来,可是小萝卜头总觉得这里的天雾朦蒙的。看着那高高的围墙,他忽然想,墙外的世界也是这样的么?有一天,在小萝卜躺在牢房里的草席上准备睡觉的时候,一种从未有过的意识从他的脑子里一闪而过,小萝卜头说不清是什么感觉,只觉得有些不自然。日子一天天过去,那种异样的感觉愈来愈强烈,终于,这一次,当这种感觉再次闪现的时候,小萝卜头的意识抓住了它,“虽然这里的一切对自己来说已习惯,但似乎每天在重复同一个过程,只能感觉到周围的环境和人,自己的存在没有丝毫的意义。”“真想出去看看另外一个世界,更想过一种真我的生活。不管怎么样,我不能再这样活下去,不能像妈妈和那么多叔叔阿姨一样铐上那该死的铁链!”小萝卜头打定了主意。

这一天,小萝卜头和往常一样在监狱中到处玩,趁守卫不注意的时候,他猛的一头冲了出去。在墙外,小萝卜头第一次感受到了那么温暖的阳光和那么清新的空气,心情异常的兴奋和舒畅。“这才是我想要的一切,这样的活着才是真的!我是属于这外面的世界的!”小萝卜头高兴的想着。就在这时候,后面响起了守卫的枪声……

当守卫赶到的时候,他们意外地发现,已经死去的小萝卜头嘴角还缀着一丝浅浅的笑。

“小萝卜头”的真实名字叫宋振中,他是和妈妈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的。当时,他出生才八个月,就跟妈妈一样过着国民党反动派那非人的监狱生活: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牢饭,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住的是一年到头不见阳光既阴暗又潮湿的牢房。这样时间一长,他被折磨的面黄肌瘦,不成样子,长得脑袋大身子小。监狱里的叔叔、伯伯们见他被糟蹋成这个样子,心疼极了,都亲切地喊他“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六岁那年,爸爸要求特务让他上学。特务们怕他把监狱里非人的生活说出去,硬是不让他上学。后来,经过难友们几次斗争,特务们才勉强同意,让他上学,由一位叫黄显声的伯伯教她读书。

“小萝卜头”很爱学习,也很有礼貌。他每次来到黄伯伯门前,总是先轻轻地敲几下门,等到黄伯伯说“请进”时才推门进去,还敬个礼说:“黄伯伯好!”黄伯伯上午教他语文和数学,下午教他外语和图画。他每门功课都很好。不但这样,他还利用和黄伯伯学习的机会,为监狱里的党组织传递情报。特务们在一旁监视的时候,他就用俄语跟黄伯伯说话,特务们听不懂俄语,只有干着急。

在监狱里,没有学习用的纸和笔,妈妈就把草纸省下来,订成本子给他用。有一次,他过生日,黄伯伯送给他一支铅笔,他可高兴啦,只在上课时用,平时就用小石子在地上写。不管牢房里冬天多么寒冷,夏天多么严热,他总是趴在地上写呀、算呀,不知疲倦。

“小萝卜头”学习这样认真、刻苦,是因为他知道学习的机会来的不容易,知道时刻记住妈妈的话,等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但是,就在革命胜利前夕,他的美好愿望连同他那年仅九岁的幼小生命和爸爸、妈妈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的杀害了。

刘胡兰读后感(共12篇)

刘胡兰读后感 精选20篇

刘胡兰故事读后感(共17篇)

刘胡兰演讲稿

刘胡兰教学设计

推荐访问:观后感 胡兰

热门排行

遥望南方的童年观后感100字7篇

遥望南方的童年观后感100字7篇遥望南方的童年观后感100字篇12021年《开学第一课》绝对会让我永生难忘,因为我们竟然体验了一节太空课堂。早在今年的6

人生第一次第三集长大观后感300字7篇

人生第一次第三集长大观后感300字7篇人生第一次第三集长大观后感300字篇1金秋十月,秋风送爽,气球缤纷,彩旗飘扬,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一年级入队典礼,这代

城市之光这本书的观后感怎么写14篇

城市之光这本书的观后感怎么写14篇城市之光这本书的观后感怎么写篇1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百年之时,忽焉已至。回首望去,这一百年的底色是奋斗,这一百年的旋律是拼

青春大课马龙观后感13篇

青春大课马龙观后感13篇青春大课马龙观后感篇1今天是建团百年,我们要奋发向上,做好自己,将来为国家献上自己的一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下面是星星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1月25日至28日,我们根据学校要求观看了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

邓平寿先进事迹观后感:“不上道”的泥脚书记

9月27日 ,我委组织机关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一部真实反映我市农村基层优秀共产党员邓平寿先进事迹的纪实

玄奘大师观后感11篇

玄奘大师观后感11篇玄奘大师观后感篇1人类文明的进步,起缘于相互协作、互相信任,然而在这个高度文明的今天,我们反而越来越不相信别人,想了解对方甚至要从星座、

收看《领航新时代》党员观后感心得感想2022 合集

收看《领航新时代》党员观后感心得感想55篇精选合集 红色教育将帮助革命老区建设红色“数字

红色法庭司法为民观后感7篇

红色法庭司法为民观后感7篇红色法庭司法为民观后感篇1中央电视台从2022年1月11日开始,在社会与法频道连续播放了六集取名为《红色法庭百年志》的纪录片。这六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1篇)

【导语】的会员5330798为你整理了“最新北京冬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精选11篇)”范文,希望对你有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