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

合并村驻村帮扶工作总结

| 来源:网友投稿

常家河镇合并村驻村帮扶工作总结

合并村驻村帮扶工作队

一、基本情况

胜义村位于通渭县常家河镇中部,与镇区一水相隔,平均海拔1640米,X087县道横穿而过,交通便利,气候干旱,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农业村,辖9个村民小组435户2086人,劳动力1201人,外出务工88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56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5350亩,人均2.56亩,农作物种植以玉米、小麦、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以花椒、金银花为主,群众收入以劳务为主。2013年,全村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2户667人,贫困发生率为32.2%,贫困劳动力380人。经过历年动态调整,共有贫困人口152户753人,贫困发生率为36.1%。截至2019年底共脱贫145户712人(其中2019年脱贫30户112人),共排查标识“两类人口”16户73人(其中已脱贫监测户4户22人,边缘户12户51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32.2%下降到1.92%,实现整村脱贫退出。剩余7户40人(其中兜底保障3户19人)已于2020年稳定脱贫。

胜义村由市委政策研究室联系帮扶,2017年3月选派文化研究科科长李宗钊同志担任胜义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2019年5月,又增派姜吉明、冯威2同志担任帮扶队员,加强帮扶力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胜义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一道,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大局,立足岗位、勠力同心、履职尽责,坚持“全天候”驻村帮扶、“全覆盖”落实政策、“全链条”发展产业、“全方位”精准施策,实现了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互融共促、与乡村振兴接续推进,在解决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基础上,率先发力,跑出了乡村振兴第一棒。驻村帮扶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获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帮扶队员冯威同志2019年年度考核被评定为“优秀”等次,帮扶队长李宗钊同志连续三年年终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连续两年被通渭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评为“优秀帮扶工作队长”,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表现突出被市委通报表扬,并获“定西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称号。

二、取得的成效

多年来,我们驻村帮扶工作队始终坚定“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信心和决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凝聚各方合力,落实最大责任,基层基础全面夯实、村容村貌彻底改变、发展能力持续增强,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1378元增长到2019年的9937元、增长7.21倍,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914元增长到2019年的8579元、增长9.39倍。共稳定脱贫152户753人,消除了绝对贫困,实现整村脱贫退出。群众腰包更鼓、日子更甜、信心更足,全村现有农用车(含装载机、双排座小货车)近200辆、轿车约50辆、摩托车300余辆,电视机、冰箱(柜)、洗衣机1000多台,户均拥有移动电话2部以上。

——基础条件彻底改善。2013年以前,全村群众饮水以水窖水为主,住房以土坯房为主,未接通动力电,通社道路崎岖难行,无网络覆盖。完成自来水接入392户,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1%,安全饮水率达到100%;
新建、改造相对偏远的野岘、赵窑、张坡三个村民小组的供电线路4.7公里,安装变压器3台,实现动力电改造全覆盖;
完成通社道路改道、沙化10.8公里,实现村内沙化道路全覆盖;
建成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1个、安置农户14户,插花安置2户,改造危旧房40户,全村群众全部住进了安全住房;
新建成移动网络基站2处,光纤网络全部通到9个社,实现了水、电、路、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大力实施“拆危治乱”行动,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富民产业多元发展。围绕“产业富民、促农增收”的思路,引进甘肃锦华集团投资建设福兴德田园综合体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600万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6个,带动农户就近就地务工178人(其中建档立卡70人)。大力发展壮大玉米种植、手工编织、劳务输转等传统优势产业和金银花、花椒种植、设施养殖等特色产业,积极培育生态旅游、电子商务、设施农业等新兴产业,构建了以农业示范、生态教育、产业培训、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增收链条。全村共发展花椒1257亩(其中贫困户种植花椒675亩,全部套种黄豆),金银花516亩(其中2020年种植215亩),核桃311亩,中药材(黄芩)51亩,玉米1700亩,小麦740亩,马铃薯445亩;
建成养殖暖棚119座,发展养殖户119户(养牛66头、羊424只)。建成总投资946.08万元,装机总容量1261.44千瓦村级光伏电站1座;
建成设施农业基地1个、大棚84栋,生态采摘基地1个、大棚9栋,村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处;
新建气调库1座、农产品加工车间2座,打造形成了胜义村产业培训基地、“三变”富民基地、乡村旅游基地等三大基地。

——公共服务持续增强。始终把民生事业发展作为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全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先后争取、整合资金96万元,实施公共事业项目5个,建成村民公共综合服务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1处,文化活动广场4个。先后争取帮扶单位资助办公经费5.6万元;
西北师范大学定向捐赠价值52.7万元的办公电脑110台、办公桌椅40套,协调爱心企业捐赠价值30.8万元的空调、冰箱、电视、洗衣机、热力空调等生活电器和卫浴洁具,帮助改善镇村办公条件。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养老保险等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严格落实“两免一补”、生源地贷款、“雨露计划”等各项惠民政策。累计筹措资金37.5万,资助困难学生135人次(其中今年争取福州光彩会资金4万元,资助困难学生18人);
通过多方协调,山东“明日之星”教育基金会向胜义学生集中就读的常家河学校捐赠价值4万元的3D打印机1台,总价值2.4万元的“班班通”云教学软件20套;
协调慈善机构为贫困学生家庭捐赠学习用品、大米、面粉、棉被、服装等生活用品折合人民币15万余元。全村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高中、大学阶段的学生没有一人因贫辍学。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动员农户整治“六乱”,整洁村容村貌,成立环卫队,在随时清理周边垃圾的基础上,每周一、三、五开展集中清扫工作,基本实现全域无垃圾,积极打造精神文明示范村,创建美丽乡村。设立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乡贤议事会等组织,提升民主治理能力和文明管理水平,并探索以红黑榜形式对各种不文明现象和个人进行惩戒。争取市新华书店捐赠科普、农技读物2000多册,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扶贫扶志扶智”专项基金6.5万元,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培训、推广阅读等方式“扶志”“扶智”,评选文明家庭、优秀社长、好丈夫、好孝子、好媳妇、优秀公益岗位人员等。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的基层组织更加坚实、基层政权更加巩固。农民群众自我发展意识明显增强,致富能力、经营理念、市场观念不断提升,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脱贫致富的信心倍增,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极大提高,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2018年胜义村荣膺县级“文明村”。

三、主要做法

多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紧紧围绕脱贫目标,不断创新机制,激活内生动力,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进程,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一是党建引领强保障。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打造“三链建设”升级版和“乡村振兴”初级版,立足村情实际,聚焦产业短板,坚持责任问题导向,强化积极改革创新,在构建“党支部+”大党建格局中探索形成了“咬定目标产业、建立产业联营和项目联管机制,锚定经营主体、开展组织联建和党群联培工作,锁定联结机制、发挥社会联治和效益联享作用”为主要内容的“三定六联”党建引领产业扶贫模式。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核心带动作用和能人致富带动作用,在合作社成立党支部,按照“支部+(合作社)+产业”的产业扶贫模式,带动农户加入经济合作组织,使群众参与产业链、壮大产业链、富在产业链。

二是组织推动聚合力。胜义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常务副省长宋亮、副省长何伟、省政协副主席郝远、尚勋武,市委书记唐晓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美萍、市长戴超、市政协主席陈国栋等各级领导同志先后到胜义村调研,精心谋划指导胜义村脱贫攻坚工作。同时,今年1月县委组织部又选派一名“85后”干部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加强村级班子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保障作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甘肃锦华集团、福州光彩会、山东“明日之星”教育基金会、定西康宁医院等10多个单位、企业、个人倾力帮助和支持胜义村脱贫攻坚,形成了领导带头、单位牵手、干群联合、社会助力的扶贫开发新格局,促进了人才、资金、项目和公共服务等资源向胜义村汇集。

三是产业带动促增收。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充分发挥企业带动作用,探索总结出劳动力入股、土地入股、资产入股、资产代管、基地孵化五种模式,实现贫困人口带动全覆盖,使每个农户融入经营主体,壮大产业链、富在产业链,全村种植、养殖、劳务等传统产业,加工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光伏等新兴富民产业多元化发展,集体经济从2017年的0元增长到2019年的29.8万元。

四是统筹联动抓示范。坚持将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改善生产发展环境与培育富民产业同步部署,统筹推进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形成了全面小康引领、多维联动攻坚的新局面。同时,争取胜义村纳入到常家河镇区域集中连片开发整体规划,推动胜义村与南河村等周边村及常家河镇协同发展,形成了重点村引领、统筹区域扶贫的集约效应。

多年来,为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兑现对群众的庄严承诺,我们精准方略,下足“绣花”功夫,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识别、精准施策,根据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一户一策”,因人因户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坚持政府扶贫与自主脱贫相结合,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不仅“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变“输血”为“造血”。建立了资产收益分配新模式,通过以设置公益性岗位和网格化管理形成管理组织体系,以星级文明户评选和道德积美超市设置形成精神文明建设体系,以产业扶贫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改善形成经济持续发展体系,充分调动激发了广大群众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

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总结

驻村干部驻村帮扶总结(共8篇)

贫困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总结

某村2020年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总结

驻村工作队年帮扶工作总结

推荐访问:帮扶 工作总结 合并 村驻村

热门排行

处(科)室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2020年处(科)室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上级正确领导下,我处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提

政府单位文员工作总结

政府机关文员工作总结政府机关文员工作总结为大家整理政府机关办公室人员的工作总结,总结个人岗位职责履行

市人民检察院绩效考核工作总结汇报

市人民检察院绩效考核工作总结汇报 XX年,xx市人民检察院在市委和自治区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主动适应

二00九年度广播电影电视工作总结

衡东县广播电视局(台)  二00九年度工作总结  衡东广电系统共有干部职工283人,其中退休人员68

2022年度“扫黄打非”工作总结3篇

2022年度“扫黄打非”工作总结3篇2022年度“扫黄打非”工作总结篇1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扫黄打非”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我镇文化市场

乡镇2010年上半年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上半年XXXX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强投入促转型,重民生促和谐”发展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

社区群众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意调查活动开展及群众工作情况汇报下面,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一下人社局的工作情

村镇银行贷款月度工作总结

九华村镇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开辟生猪贷款绿色通道近日,青阳县一畜牧养殖企业用存栏的243头能繁母猪作抵押

社区党风廉政工作总结存在不足

工作存在不足(总结10篇)工作存在不足(一):一是工作态度不认真,存在敷衍了事、马虎不仔细、糊弄应付

后勤科党风廉政工作总结15篇

后勤科党风廉政工作总结15篇后勤科党风廉政工作总结篇1_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部门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