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务必,三个坚决(6篇)
篇一:三个务必,三个坚决
某纪委书记牢记“三个务必”党课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在担任纪委书记期间所领悟到的一些思考和心得,也是我在这个岗位上必须遵守的“三个务必”。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务必保持战斗力。纪委是党内监督机构,我们的使命就是发现和处理违纪违法行为,维护党的纪律,保持党的团结和自身的战斗力。作为纪委书记,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响亮的声音,坚决打击各种腐败行为,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党内监督的威力。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勇于担当责任,争取每一个时机,尽快打击和消除各种腐败现象。
其次,务必保持先进性。党的领导是全党工作的核心,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保持先进性,勇于革新和开拓。作为纪委书记,在工作中我们必须秉持严格公正、不畏权势的原则,深入调研和分析,多渠道了解情况和社情民意,维护和促进党和人民的利益。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学习和交流,时刻保持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业务水平,为党的工作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支持和创新。
最后,务必保持清廉自律。清廉是政治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的性质和优势所在。作为纪委书记,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奋斗精神和自我修养,坚决防止和打击所有形式的腐败现象。我们要加强自己的思想教育和自我监督,追求高尚的政治品质和精神风貌,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而和腐败势
力勾结,并坚决反对和打击所有不正之风和秩序问题。
各位领导、同志们,作为纪委书记,我深知这三个“务必”的重要性。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和谨慎。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都能够深入理解和践行这三个“务必”,始终保持战斗力、领先性和清廉自律,发挥纪委的作用,为党和人民的美好未来贡献更大力量。谢谢大家!
篇二:三个务必,三个坚决
三个务必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力量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伟大成就都是党的光荣历史的一部分,值得我们永远纪念。”——邓小平这段话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辉煌与荣耀,但也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
一、学习务必认真,态度务必严谨。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自由主义》中指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共产党员尤其是高级干部应当永远记住这个至理名言,这就是克服自满,永不自满。”因此我们要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参加课外阅读,做到每天不少于两小时的学习时间,珍惜并充分利用在校学习机会,提升思想境界和专业素养。还需要多向老师请教,尽可能地扩宽视野、拓展知识面,不断汲取书籍知识所蕴含的营养,不断给头脑输入新鲜血液。正如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的那样:“只有那种永不疲倦的人才不会停止不前,他们一刻也不停顿地向着目标继续奋斗!”
二、工作务必踏实,行动务必坚决。
毛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常怀忧党之心,-1-
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并且在其遗嘱里留下八项遗愿,其中第七条便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历史上,汉武帝曾为政尚节俭,并亲耕藉田。而唐太宗李世民却为创贞观之治,即位后宣布戒奢从简。可见两位皇帝励精图治背后是始终未忘初衷,不忘己任,秉承前贤,更创佳绩。
三、生活务必简朴,形象务必良好。
“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周恩来总理早年曾撰写过《警语》一书,在书中总理用“勤、俭、谦、容”四字概括了共产党人优秀的道德情操。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注意自己的仪表举止,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将内在美与外在美相结合,塑造完美的自我。
-2-
篇三:三个务必,三个坚决
(二十大党课讲稿)牢记“三个务必”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各位同志,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下“三个务必”,这是我们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必须要牢记的重要原则。
首先,我们必须坚决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服务才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为人民服务的制度,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只有坚定维护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其次,我们务必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金融风险、地方债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挑战时时刻刻都在向我们袭来。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监管,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种重大风险,从而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性。
最后,我们必须坚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已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屈辱,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也越来越重大。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加强军事实力、文化软实力、科学技术创新等各方面的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各位同志,牢记“三个务必”,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牢固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任务,紧紧抓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机遇和时机,这是我们必须要去做的,也是全体中国人民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让我们团结一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篇四:三个务必,三个坚决篇五:三个务必,三个坚决
“三个务必”的理解
“三个务必”是指要把重点放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上,努力提高民族的素质,创造祖国更安宁的生活,从而铸就一个强大的祖国。
首先,务必牢记拥护祖国,当面对各种对祖国发展不利的事,应当坚决拥护它,积极保卫祖国的完整和发展;务必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实行,充分了解、深刻理解当前发展的有利条件,针对不利因素适时采取措施,不能因小失大;其次,务必团结一致,对外部因素、内部因素要进行有效地调节,充分利用内部资源优势,维护和平与发展,扩大民众参与国家改革的空间;最后,务必发展祖国经济,也就是说,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勇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发挥本国工业经济的优势,不断提高国家的经济素质,扩大国民的就业空间,改善民众的生活,为祖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因此,“三个务必”就是要维护祖国的完整,团结一致、实行积极正确的政策,大力发展经济,使祖国变得更加强大。不仅要注重发展,而且要尊重和珍惜生命,全心全意地视祖国为家,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创造更安宁的生活,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篇六:三个务必,三个坚决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一种历史性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所作的报告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的提出,让人不禁联想到我们党历史上提出的“两个务必”。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响亮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时间上跨越了73年。“两个务必”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胜利后党的建设和国家前途的冷静思考,是对“进京赶考”的积极心态和精神状态;“三个务必”同样也是特定历史节点的产物,是在我们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发出的响亮号召,是对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出的新要求。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不变的精神力量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强烈的忧患意识、良好的工作作风与主动的革命精神,这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重要政治保证。
回顾历史,“两个务必”形成于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时期。随着三大战役的发动和全面胜利,全国胜利在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包围城市转入城市领导农村的阶段,如何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如何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经受住执政的考验,这些问题突出地摆在共产党人面前。“两个务必”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73年来,怀揣着“两个务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彪炳史册。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面临的历史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还远没有到喘口气、歇歇脚、松松劲的时候,我们还要随时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因此,“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与西柏坡时期相比,其重要性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要求全党同志务必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复杂形势中保持足够清醒,始终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定力,以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破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与伟大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谦虚,要求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并善于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现代化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谨
慎,要求我们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稳妥地处理好现代化发展中的各类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艰苦,要求我们始终保持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永不懈怠、永不言败的工作作风;奋斗,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断把改革发展推向前进的精神状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时代命题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赶考”,答卷人所面临的考试内容、阅卷要求都会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既要“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还要“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一种历史性升华,这是我们党对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深刻总结、对自身百年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洞察和对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深刻警醒,也是我们党对坚持人民至上、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政党自觉以及对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历史自信,更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高度的历史主动与强烈的主体意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强有力的政治担当和政治自觉。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动力。《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
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这句话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座右铭。秉持这一座右铭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坚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铸就了党的百年辉煌历程。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启示我们,要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党的初心使命,这是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相互激荡,民族复兴和人民期待相互促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更加凸显其重大现实意义。“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再次宣告人民至上这一党的永恒追求并赋予其更加突出的时代意义,就是旨在警示全党同志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在新的历史坐标下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坚定把好“方向盘”,发挥历史主动性,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胜法宝。党的百年辉煌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斗争史。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新中国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行改革开放并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积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厚物质基础和强大精神力量,但我国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甚至更加凶险和重大。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这些都对我们的斗争精神、斗争本领、斗争艺术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这是“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时代背景。新的历史条件下,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的斗争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的斗争本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接受更加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的斗争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善于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上一篇:班子成员个人政治画像(7篇)
下一篇:担当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