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党团工作 >

活着与死去9篇

| 来源:网友投稿

活着与死去9篇活着与死去 风格与特色M0VlELlTERATURE论余华活着中的死亡与荒诞特征一郭茜(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摘而残酷的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着与死去9篇,供大家参考。

活着与死去9篇

篇一:活着与死去

格与特 色 M 0 V lE L lT ERA T U RE 论余华 活着 中的死亡与荒诞特征 一郭 茜 (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310053) [摘而残酷的一面。1994 年由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等主演的改编 自这部著名小说的电影,也取得 了巨大的成功。

 该片获得 1 994 年第47 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以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等奖项。本文主要分析余华 《 活着》这部小说中体现的死亡与荒诞的思想以及这种源自西方的荒诞思想如何在 电影中转化为一种中国式的喜 剧 思想 。

 [关键词] 电影;死亡;荒诞;余华;《 活着》

 要] 《 活着》 这部小说被评论家称为是余华最伟大的一部小说。它以最朴素的乡土语言描绘出了生活最真实 《 活着》这部小说被评论家称为是余华最伟大的一部 小说。这部小说的灵感来 自美国的一首民歌 《 老黑奴》 ,在 《 老黑奴》 中,老黑奴是福贵的原型,他经历了同福贵一样 的人生苦难。作者在这本书的韩文版 自序中写道,这部作 品的题 目叫 《 活着》 ,作为一个词语,“ 活着” 在我们中国 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 ,它的力量不是来 自于喊叫,也不是 来 自于进攻,而是忍受 ,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 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我相信,

 《 活着》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

 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 任何事物而活着。当然,《 活着》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 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 一、 《 活着》 中的 “ 死亡” 《 活着》这本书以最朴素的乡土语言描绘出了生活最真 实而残酷的一面。

 文中的主人公福贵,他先是一个富家子弟。但是他的 生却经历了中国历史的各种运动以及变迁。比如新中国 成立后的土地改革 、人 民公社制度、三年 自然灾害 、 “ 文 革” 等。而正是在这样 的过程中,他经历了人生难 以想象 的沉重灾难。他的每个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但是即使如 此,他依然保持着一种非常昂扬的生活姿态。正如他 自己 所说,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 了,过得平平常常,

 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 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 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 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 ,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 ,

 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 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 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 ,我认识 的人一个 挨着一个死去 ,我还活着 ⋯ ⋯ 在他那似乎接连不断的生活苦难中,先是他的儿子有 庆,然后就是女儿,最后县长的老婆生孩子需要输血,儿 子却在不负责任的大夫的抽血下死去。不久 ,却发现县长 正是国民党时期的战友,而战友亦在后来的 “ 文化大革命” 中死去。最后,自己的媳妇、女婿等都在一次次意外中不 一幸身亡。不是悬梁 自尽,就是产后 出血而死。最后 ,苦命 的福贵只能和自己的外孙子相依为命。却不料外孙子也在 场意外中死去。作者给我们展现的福贵整个人生的故事 是如此的悲惨和让人唏嘘不 已。可是福贵的态度却让我们 感叹不已。

 福贵买了一头牛,并取名为福贵,从此,他孤单单地 和这头牛一起,走向人生的 日落。他说,我是有时候想想 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 ,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 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 也想通了,轮到 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着收 尸的人 ,村里肯定会有人来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气 味谁也受不了。我不会让别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头底下 压了十元钱 ,这十元钱我饿死也不会去动它的,村里人也 都知道我死后是要和家珍他们埋在一起的。

 通篇小说是一本死亡的发生学。从头至尾充斥着死亡 的悲剧。而且各种各样死亡的方法都是那么多姿多彩。让 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例如福贵他爹是从粪缸上 摔下来死的。这种死法真是 闻所未闻。他爹死去时还说 “ 福贵,我是替你去死啊” ④。福贵的儿子是在救别人时被 医生误抽血而死 的。他的老婆则是产后大出血而死的。死 时他的老婆说:“ 福贵 ,有庆 、凤霞是你送的葬,我想到你 会亲手埋掉我 ,就安心了。

 ” ④而福贵在对待 自己亲人死亡 的时候,也是表现得那么洒脱和 自然,他总是说 ,“ 那天雪 下得特别大,凤霞死后躺到了那间小屋子里⋯ ⋯ 我站在雪 地里听见二喜在里面一遍遍叫着凤霞,心里疼得蹲在地 上。

 ⋯ ‘ 有庆躺在坑里,越看越小,不像是活了十三年 ,倒 像是家珍才把他生出来。我用手把土盖上去,把小石子都 捡出来,我怕石子硌得他身体疼。

 ”平平安安,干干净净。

 ” 正是在这样对死亡的各种各样的描述下,作者展开了 他那惊人的冰冷 的语言。作者的第三视角写法在某种意义 上增加了文章中的死亡的冰冷气息。显然,作者的语言功 夫和叙述的笔调在很大程度上增强 了文章独有 的感染力。

 带给了我们强烈的震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电影 《 活着》

 中导演对摄影镜头的熟练运用类似小说 白描的电影镜头,

 一“ 家珍死得很好,死得

 风格与特色 1 91 0 ~ r:

 I. IT ERA T U RE 很成功地表达了小说中要表达的冷酷氛围。

 二、《 活着》 中的 “ 荒诞” 0 52 小说对死亡的描述通篇带着一种荒诞的气息。这种荒 诞很受国外的评论家的喜欢。这也正是这本书在国外如此 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本书中的主角福贵,他的一生经历了 诸多苦难。先是他的儿子有庆在不负责任的大夫的抽血下 死去,然后是女儿,最后自己的媳妇 、女婿等都在一次次 意外中不幸身亡。苦命的福贵只能和自己的外孙子相依为 命。却不料外孙子也在一场意外中死去。最后,福贵买了 头牛,并取名为福贵,从此,他孤单单地和这头牛一起,

 走向人生的 日落。在这样悲惨的结尾中,我们可以看到作 者的笔调,“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 ,

 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我知道黄昏正在瞬间即逝,黑 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和袒露着结实 的胸膛 ,

 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 的儿女,土地召唤 着黑夜来临。

 ” 这样的语言露出荒诞的意味。人生似乎显示出无尽 的 荒诞和寂寞苍凉。一切的死亡都是那么的没有任何缘由和 无意义。虽然最后小说似乎带有一丝温情,可是我们依然 感到透骨的寒冷,这么多人的死亡是那么的没有意义。但 是人怎么承受这种荒诞和无意义呢。作者在此点出了一种 中国人的生存智慧,那就是平静接受。平静接受大地给予 的脚踏实地,对命运苦难和荒诞的忍受。你可以说这是一 种中国人特有的面对荒诞的生存智慧。却时时刻刻透露出 生命的软弱和无奈。引人遐思。

 发现了现实世界的不合理性 ,便是发现了苦难存在的 根源。世界的本质仿佛就是混乱和无序和残忍。这一切都 诞生于这一块苦难 的土地,但是中国的农 民却又深爱着这 块土地,因为他们的祖祖辈辈都在这块土地上生存和死亡,

 快乐和悲伤。所以中国式的对待荒诞的智慧就是土地的智 慧。苦难是生活的盟友,而土地则是生活的根基。只要生 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永远活着,他就不会抛弃这块土地,

 哪怕 承受再 多的苦难 。

 约翰 · 列依曾经给好友斯塔萨格里夫写过一封信 ,里 面说道,在我的记忆 中,人生是如此的充满悲伤 ,而且这 悲伤竟是如此之深重,令人麻木。同样地,在福贵那里我 们也可以看到充满了更为深重的悲伤,但是我们在悲伤之 外却感觉不到麻木。从福贵述说有庆和家珍的死的话里我 们可以看出福贵本人对待死亡是那么的平静和 自然,仿佛 在叙述别人的故事一样 ,这不得不让我们感到惊奇。

 和这种惊奇相匹配的是余华总是用一种近乎残酷的笔 调来叙述故事。他就像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般 ,余华用 自

 己那独特的手术刀为我们解剖了人生无奈的残酷与荒诞 ,

 让我们这些读者不得不和福贵一起去承受他那荒诞人生的 痛苦和无奈。这样一种冰冷的叙述方式让很多温情 的中国

 人不能接受,因为荒诞这种现代西方文学主题在中国这样 个崇尚喜剧和快乐的国家里显得是那么的突兀和不近人 情。于是,我们在电影 《 活着》中就看到了对小说中这种 一一荒诞主题的弱化乃至改编。在电影 《 活着》 的末尾,我们 可以看到充满了一种喜剧的色彩。这虽然迎合了中国人的 审美VI味。但是,这样的叙述无意中却赢得了西方人的共 鸣 , 海外市场对 《 活着》这部作品给予了非常高度的评价 ,

 他们声称 《 活着》这部作品是作者对人生生命意义的终极 关怀 ,福贵本人的悲惨命运看起来如此荒诞与无法承受 ,

 却在某种意义上暗示着人类苦苦追寻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无 用 的虚妄而 已 ,而人 活着 的最 终意义 只是 为 自己而 已,此 外再无其他任何意义。

 但是尽管西方读者和批评家喜欢用他们荒诞的视角来 解读这部复杂的作品,我们中国人却认为这里面体现了一 种中国人的土地智慧。而 《 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 这里。因为在小说的结尾 ,“ 我看到广阔的土地和袒露着结 实的胸膛 ,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

 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 我知道福贵的一生窄如手掌,可我 不知道是否也宽若大地?” ⑧ 从余华这样抒情的语句中,我 们可以发现,余华给我们读者指出的意思是,生命其实是 本无所谓幸福或者不幸,因为生命只是静静地活着,这是 种中国式的土地智慧,是中国在几千年来的土地生活中 磨炼而出的生存智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 以说,

 《 活着》 以一种独特的叙述手法完成了对生命意义的一次中 国式的哲学追问。而这也正是余华的这部小说能引起这么 多人共鸣的最主要原 因,而电影 《 活着》显然是在更大程 度上迎合了国人的审美 口味,正是从这样的小说到电影的 改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和西方式的思维方式和人 生路径的不同,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深思和启发。

 一注释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余华 :

 《 活着》, 上 海文艺 出版社 , 2004 年 版,

 第 3 页, 第45 页, 第 234 页 , 第 100 页, 第 167 页, 第 253 页 , 第 3lO

 页, 第 310 页。

 [ 参考文献] [ 1] 余 华, 杨绍斌. “ 我只要 写作 , 就是 回 家” [ J ] .当代 作 家评 论 , 1999 (O1) .

 [ 2] 洪治纲 , 编. 余华研 究资料 [ M] . 天 津:

 天 津人 民出版 社 ,

 2007 .

 [ 3] 王彬彬. 余华 的疯言疯语[ J ] . 当代作 家评论 , 1991(02) .

 [ 4] 叶立文, 余华. 访谈 :

 叙述 的力量——余华访谈 录 [ J ] . 小说 评论, 2002( 04) .

 [ 5] 余华. 我 能否相信 自己【 M] . 北京:

 人 民 日报 出版社 , 1998.

 [ 6] 余华. 余华文集[ M] . 呼和浩特 :

 内蒙古人 民出版社 , 2002.

 [ 7] 洪治纲. 先锋 文学的苦难原理[ J ] . 小说评论 , 2000(04) .

 [ 8] 余华. 许 三观 卖血记 [ M] . 上海 :

 上 海文艺出版社 , 2004 .[ 9] 余华. 没有一条路是重复的[ M] .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 [ 10] 余华. 活着[ M] . 上海 :

 上海文艺 出版社 , 2004.

 [作者简介] 郭茜(1962一学院副教授。主要研 究方向:

 中外文 学。

 ) , 女, 浙江杭州人,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

篇二:活着与死去

《活着》里的生与死——品读《活着》,品读余华姚(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图分类号:1206_7 文献标识码:A摘要余华在《活着》里通过一次又一次对死亡的描述,突出了“ 活着” 的艰难,也表达出了他对“ 活着” 的理解。本文通过品读《活着》,试图探析余华创作从“ 先锋” 走向“ 现实主义” 的转变。关键词余华 活着死亡A Bri ef Anal ysi s of the Li fe and Death i n¨ AUve¨ :Read—i ng¨ AⅡve¨ ,Ikadi ngYu Hua//Yao Ya0Abstract Yu Hua hi 出l i gIl ts the hardness and hi sperspecti ve ofbei ngal i ve by tl l e descri pti on ofrepeated deaths.Thi s tl l esi s tri est0probei nto Yu Hua’ sdevel opmentf如m a vanguard to real i smhytIl e detai l eclreadi ng of"从ve” .Key wOrdsYu Hua;alive;de柚Author’ s add弛鲻School0fForei gn IJ anguages,Cen曲l SouthUni versi ty,410083,Changsha,Hu’ nan,Chi na余华作为“ 先锋派” 小说家的代表之一,他一直沉湎于对死亡、暴力、血腥的描述。慢慢地,其写作风格由先锋叙事向现实主义回归。也正是从《活着》开始,余华不再抨击丑恶的现实,而是选择了忍耐,永不放弃。1“ 活着” 与” 死亡” 的矛盾对立与相互依存小说名为《活着》,叙述的却不是活着,而是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以死亡组成的“ 活着” 的故事。《活着》其实就是关于死亡的极端叙述,它以福贵身边的亲人不断死亡的事件来构架全文。主人公福贵一家八口人死了七口:父母、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外孙。围绕着他身边十个人的“ 死” ,作者向我们昭示了“ 活着” 的艰难坎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活着》讲述的是死亡,但阐明的却是“ 活着” 。在小说中,死亡经常来得突然,没有任何征兆。小说通过一系列的“ 死亡” 来表现“ 活着” 的手法,让我们拍案叫绝。《活着》中大量地采用了“ 重复” 这一叙事手法,通过不同人的口,不断地重复着“ 活着” 这同一个主题。“ 他身体坐起来,又说:‘ 老子大小也打过几十次仗了,每次我都对自己说:老子死也要活着。” “ ‘ 我对自己说:‘ 这下可要好好活了。” “ ‘ 家珍在床上说:‘ 春生,你要活着。” ’ ⋯⋯作者在冷酷地描述了一系列的死亡后,又回到了生命的原点去吟唱“ 活着” 。死亡与苦难的存在,恰恰凸现了“ 活着” 的价值。在无法抗拒的死亡与命运的威慑之下,“ 活着” 不仅是一个事实,一种状态,更是一个境界。在《活着》的韩文版序中,余华说道:“ 作为一个词语,‘ 活着’ 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在福贵身上,我们看到,活着就是遭受更多的苦难,去忍受磨难,但我们仍要坚强地活着,勇敢地去面对生活给予70绅敏又c‘瑶湖南· 长沙410083)文章编号:1 672—7894( 201 2) 28一0070—01我们的苦难。在他身上,还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这一精神特质。2从《活着》品味余华的转变余华在1987—1989年之间,发表了《一九八六》、《河边的错误》、《世事如烟》等一系列的先锋作品。作为先锋派作家的突出代表,在这一时期,余华的小说大多以寓言性和象征性的叙事方式向人们展示阴鸷、冷漠、血性的非理性世界,向世人们展示了人性的残忍和历史的凶险。20世纪90年代以后,余华的创作理念发生了变迁,他说:“ 我开始意识到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是对一切事物的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他对现实的态度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他从愤怒及先锋的自我封闭中走出,开始更加地注重对世界客观真理的揭示及对人类生存经验的启示。在《活着》这部作品里,叙述的重心倾斜到了人物的命运上来。其中人物的生存困境,不再是像他前期小说呈现出的那种由暴力、血腥及死亡等造成的黑暗世界,而是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在日常生活的坎坷描述中表现人生存的艰难以及死亡。余华的写作风格由先锋派转向现实主义,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从大的环境来说是中国文学与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吸收借鉴了西方文艺创作理论,但理论薄弱,且态度过激,先锋作家们终究会回归现实主义。其次,余华个人的成长也促成了他的转型。随着岁月的推移,余华年少时对现实的激愤,反叛逐渐消弥,他的心中多了些温情,开始“ 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最终发现,生活的真谛就是活着,就是“ 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余华写下了这篇催人泪下的《活着》。3结语读完了《活着》这部小说,我们感受到死亡是一个永恒而绝对的存在,面对死亡与命运,人的挣扎与努力似乎都归于徒劳,我们不得不承认生命的脆弱与渺小。但是在无法抗拒的死亡与命运面前,我们可以直面死亡,展现我们的坚忍与不懈。参考文献[1]余华.活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2]程桂婷.重读《活着》:探析余华创作思想的流变阴.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2).[3】王杰.活着的艰难,艰难的活着——解读余华的小说《活着》田.青年文学家,2009(12).编辑王恒平

篇三:活着与死去

着和死去 摘要:

 人生可分为二大部分:

 一为人之生活; 二为人之生命。

 生活是人在其一生中所经历的人生事件、 人生过程、 人生滋味等的总和; 而生命则是人之生活的基础, 包括人物质性身体的生存, 也包括人之精神生命的生存等。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 人从出生开始就在一步步的接近死亡, 在这短暂的一生中, 如何使人活得有意义, 死得有价值? 人究竟为什么而生? 又为什么而死? 我们应当怎样选择, 才让我们每个人都获得生的幸福与死的安宁?

 关键词:

 活着 死去 价值 人生 我们生存在一个现实的世界里, 每天都过着现实的生活, 体会着真实的生命感受。

 与此同时, 我们又时常会感觉到一种空虚, 甚而有时还会感到人生如梦又如烟, 如梦一般的虚幻, 不知真实和梦境的分别; 如烟一般的短暂, 随风飘散。

 人生如四季、 如旅程、 如一叶扁舟, 人生一世, 草木一秋, 论拥有, 死而万事空, 论功名, 泰山与鸿毛之比, 论生死, 自由天定。

 任谁能改变。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一个人也只能完成有限的既定事情。时间就如流水一般缓缓经过身边慢慢注入大海。

 那么, 人生到底是真实的, 还是虚无的? 如何看待生命, 看待生命的过程? 司马迁曾说过: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每个人对于活着、 对于死去、 对于人生有着不同的看法, 生与死对于我们又是什么?

 生与死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话题, 在生活中, 我们直接或者间接的都会听到、 看到死亡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有的人为了生存而奔波劳累, 有的人则觉得活着太累, 有的人总是抱怨人生的不公平, 有的人则怀着感恩的心微笑着面对每一天。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 使我们疲于奔命, 身 心不适, 疏离的人际关系使我们的孤独感越来越强, 生活中无穷多的选择导致我们眼花缭乱, 无所适从。

 我们时常深感自 身的有限性, 感受到自我的渺小, 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奈, 造成我们身心的疲惫不堪。

 有时甚至觉得自己被他人被社会所抛弃, 被生活所埋没, 连喘口气都十分的困难。

 不敢正视死就永远不能理解生, 不要总是用后背去面对死亡, 死亡只是过程, 不是结果, 人只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态罢了。

 人生百年, 终有一死。

 人的一生都在忙碌紧张中度过。在这个匆忙的过程中, 对于越来越短的时光, 每一个人都心存畏惧, 这也许就是我们不愿去进行相关思考的原因。

 人固有一死, 生死乃自然法则使然。

 儒家生死观中, 灵魂不死, 天堂地狱的观念尚未被强化, 故“重现世, 轻来世, 重视人生, 不重视人死” 成了儒家生死哲学的一大特色。

 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命, 既然生, 就必定有死, 才有物种的不断进化, 达尔文提出的“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 就是对生死的说明。

 每个生命在它产生的那一刻起, 就注定会有死亡的时刻,每多活一分钟, 就离死亡近了一步。

 人固有一死, 死亡是辩证法的胜利。

 人固有一死, 但一息尚存, 就当努力。

 既然人的生命与万物一样有生有灭, 生命对于人来说是短暂而又宝贵的, 人就更应该珍惜生命, 热爱生活, 使有生之年过得充实而又有意义。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现世而不在来世, 那么活着就要勤奋努力, 勤于创造, 克己修身,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 创造无限的价值。

 人活着, 就应该珍惜活着的每一分、 每一秒, 怀抱乐观积极的入世态度, 既然上帝给了我们生命, 让我们有机会活这么一次, 那我们就该好好体验人生, 即使人生路漫漫, 有太多的挫折和磨砺, 那也是上帝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生当鞠躬尽瘁, 死则死得其所。

 一息尚存, 就当努力奋斗, 而死则要死得有意义, 死得有价值, 死得其所。

 无论是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还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孟子的“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两者不可得兼, 舍生取义也”, 都告诉我们活着就应好好地活, 死亦要死得有价值。

 有的人虽然已死, 但他却还活在人们的脑海里, 有的人还活着, 但已经被人们所摈弃。

 我们可能不能像伟人一样永垂不朽, 但我们至少可以让自己没有白活一场, 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命诚可贵, 做生活的强者。

 生命是极为宝贵的,“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损伤”,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 我们没有权利去结束它。

 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 都应该开朗乐观, 不为痛苦不幸所屈服, 不为威胁利诱所压倒, 在身处逆境时要奋力抗争, 做生活的强者。

 不要抱怨生活对你不公平, 不要因为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 更不要因为没有看到希望就放弃自己的生命, 其实希望就在你的眼前, 需要你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你要相信上帝是公平的, 在你失去的同时, 也一定会得到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做生活的强者, 自 己的人生道路还需自己走, 一步一个脚印, 在仰望星空的同时, 踏实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你会到达人生的终点。

 当你到达终点时, 回顾自己的人生, 你会觉得自己一生没有白白浪费, 那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海子曾经写过一首诗: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明天是什么, 明天和今天没什么不同。

 人总是希望明天, 但真的到来, 又不知如何是好。

 人只有活好今天, 才能希望明天, 只有做好今天的事, 才能希望明天。

 好好珍惜今天,做好自己该做的, 不为无谓的事伤神, 不为生活的琐碎而忧愁, 不和别人斤斤计较, 白天竭尽全力, 微笑对待, 晚上安枕入眠, 迎接明天。

 喜欢在暖暖的午后下, 捧着一本书静静地读, 阳光慵懒, 感受书带来的安宁和平静。人生苦短, 我们在为生存奔波的同时, 我们也要好好感受这短暂的人生, 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读书, 去旅行, 去和父母在一起, 去和自己爱的人体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快乐, 去实现自己还未完成的梦想。

 或许, 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

 人生就像一场梦, 时常有一种半梦半醒的感觉, 不知自己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中, 是活着还是死去。

 犹如庄周梦蝶, 不能确认自己是庄周还是蝴蝶, 是庄周梦见了蝴蝶, 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

 眼睛一闭一睁, 一天就过去了 , 眼睛一闭不睁, 一辈子就过去了 。

 人生的挫折会让我们感到疼痛, 可正是这种疼痛告诉我们, 我们还活着, 而且要好好地活着。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 不必在乎目 的地, 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从明天起关爱生命, 关心父母, 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从明天起, 做好自 己本职的工作, 学习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看看自己没看过的书; 从明天起, 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 给自己一个鼓励,给自己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 从明天起, 面朝生活, 春暖花开!

篇四:活着与死去

ldquo;活着” 对抗死亡 - - 论余华的小说《活着》 展示的生命信念 乔军豫 (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重庆 4 007 15) 摘 要:余华的小说《活着》 展示了顽强的生命信念,主人公福贵以生拒死,用“活着” 对抗死亡。

 同时他的一生也启示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要好好地“活着” ,活得精彩些。

  关键词:活着;对抗;死亡;生命信念 一 余华的小说《活着》 上演的其实是一出由死亡连缀的生命悲剧,直接将主人公安置在生与死的搏斗和抉择中,以此来考量人保持“活着” 的生命信念和生命的基本品质。

 福贵是生命之藤所结的一根苦瓜,他的生命之苦、 命运之悲让人扼腕顿足痛彻肺腑。

 但他以生拒死的勇气和洋溢着的旺盛的生命力令人敬仰不已。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活着” 是人的一种最朴素最基本的生存愿望和要求,它散发出的生命气息体现了生命的韧性和活力。“活着” 的福贵目睹身边亲人一个一个地永别而去,并亲手将他们埋葬,这是一种怎样的打击和摧残。

 然而福贵由此完成了生命的涅槃,他收拾好自己的眼泪,卸下心底的悲伤,鼓起“活着” 的勇气,决定担当和承受生命带来的苦难。

 即使现实生活惨不忍睹,也要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正如余华所说:福贵是“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了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

 [ 1]在余华看来,个体生命的存在是人最本真的需求。“人的理想、 抱负、 或者金钱、 地位等等和生命本身是没有关系的,它仅仅只是人的欲望或者是理智扩张时的要求而已。

 人的生命本身是不会有这样的要求的,人的生命唯一的要求就是‘活着’。” [ 2]富贵为“活着” 而活了下来,是在极度的困境下一种极致性的生存方式。“活着” 是对个体生存意义的肯定和对个体所在社会的肯定。

 福贵面对厄运和灭顶之灾而选择“活着” 不只是一个农民的个人生存体验和要求,也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在悲剧和厄运面前所持有的生存态度。

 在富贵心中有一个朴素的真理,那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 ,苦难和死亡

 对他而言不算什么,他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一样张开有力的翅膀,毫不畏惧地在恶劣的环境里飞翔。“活着” 是不易的,福贵“活着” 的态度是通达的,即使无法生活得幸福和美好,也要活得绵长和久远。“活着” 是存在主义的一大命题,为了“活着” ,可以把生活的高度降下来,“活着” 带有生命的力量和暖意,也是莫大的幸福,它本身也拯救了生命。“ ‘活着’ 的在世态度是救赎这一主题话语之下的重要砝码,在这种在世态度之中人原始的生命强力、 对世界的乐观态度以及生命的质感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们构成了绝望景象和苦难人生的现实性的正面救赎力量。

 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活着’ 的在世态度,人的生活才免于彻底的毁灭,并由此获得了终极期待的可能。” [ 3]“活着” 真好。

  “活着” 以最简单最平凡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坚若磐石的生命信念,展示了生命深处最顽强的精神力量。

 受生活千般砥砺万般洗礼的福贵最后终于找到了“活着” 的法宝,那“就是忍耐”。

 [ 4 ]“正是因为忍耐的存在,使得这部小说变得沉郁、 悲悯而又顽强、 坚定,没有血与泪的控诉,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更没有绝望的嚎啕,只有福贵在一个个亲人离去后的承受———那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宽容和忍耐,坚韧与高迈。” [ 5]“忍耐” 是“活着” 的有力保障。

 在“忍耐” 中一边承受太多的情感的逼仄和撕裂,舔尝生命飘逝的悲苦,体验绝望的人生,经历难逃的劫数,一边为生命本身而曲折艰难的“活着”。

 深刻洞悉到这一点,“ 《活着》也因此成为了一部让人感动的寓言,它所揭示的绝望与地狱式的人生,便成了一部真正的哲学启示录。” [ 6]“活着” 是对抗死亡最有效的方式、 目的和理由。“活着” 是一种生命在场的状态,是生命信念的光辉,在可怕的死亡面前,“活着” 才显得尤其重要和难能可贵。

 从语言层面讲,似乎“活着” 就是仅仅为了“活着” ,其实不然。“活着” 是根本,是前提,是条件,本身就具有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只有“活着” 才能对生命叩问和对人类终极意义追寻。

 生命的烟火一旦熄灭,谈其它一切又有何价值和意义? 二 整篇小说弥散着死亡的气息,笼罩在一个无法摆脱的死亡的阴影中,悲情四起。

 读之,怆然泣下。

 死亡这条线索贯穿小说始终,福贵作孽气死他爹,有庆、 凤

 霞、 家珍、 二喜、 苦根一个个接着死亡。

 这些非正常死亡残忍地夺走了他们鲜活的生命,也残酷地剥去了福贵的希望和寄托。

 命运在福贵身上无情地开了一连串的玩笑,生活在福贵这儿凶狠地发生一系列的悖谬,他并没有像所设想的那样大福大贵,现实处境并没有遂人心愿使他如他的名字一样福贵一生。

 人生的三大悲哀,福贵占全了。

 可是福贵并没有垮掉,他努力地生活在这个相对他而言寒冷暗无天日的世界上,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活着”。

 我们能意识和感受到生命自身所具有的强大的能量,“活着” 就是生命的挺立,是站着的尊严。

 在福贵平淡的生活中闪烁着生命的信念,显示出凄凉而无奈的安然,宿命而隐忍的达观。

  人的生命是脆弱易逝的,在死亡之神面前,有时不堪一击。《活着》 中亡者都是平凡的小人物,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所以他们的死也就显得轻若鸿毛。然而即便如此,“活着” 也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必须承受“生命之轻” ,必须热爱生命不弃不离,必须全力抗拒死亡的来临。

 福贵是一个“活着” 的智者,他把悲痛的情感淡化,稀释在滚滚向前的生命之流中,他的“活着” 是喜剧性的,是带泪微笑着的,是乐天的。

 他的精神深处埋藏着对生命无与伦比的留恋和执著。

 为此,福贵获得了完整的人生,他找到了生命的真谛———“活着”。

 靠什么“活着” ,靠的是生命信念,靠的是“福贵精神”。“那是一种顽强隐忍,自我鞭策的精神。

 在这种憨诚平实的精神背后蕴含的是主人公活着与不懈的永恒。” [ 7 ] 福贵不仅仅指他一个人,而是千百万人的代表,无数“福贵们” 生活在这个社会里。

 从福贵身上反映出中国人的生存哲学,在苦难和厄运面前永不放弃生的权利,以生拒死,渴望“寻找到生命的本真和生命的本源力量”。

 [ 8]人一生下来就注定要死亡,但人人都渴望寿命长些再长些,能终老死去,如灯油自然耗尽而非半路夭折非正常死去。

 福贵周围一片死气沉沉,我们发现他一直“活着” ,这是生命信念爆发出的要活下去的愿望和力量。

 他以生拒死,极度恋生,因为他对生命有着深深的挚爱和敬畏,“活着” 就是对死亡的巨大挑战,就是对死亡的巨大对抗,就是对死亡的巨大嘲讽。“无形的命运和不尽的困难无时无刻不对个体生命施以强大的压力;个体生命又因其对生命本身的珍视和对‘活着’ 的贪恋而不停地挣扎。前者是不断地将个体生命向死亡推近;后者却又竭尽全力使自我远离死亡。

 这不

 可遏止的对死亡的靠拢和倾其所有的对死亡的逃离之间形成了无比巨大的张力,由此而迸发出的来自生命自身的能量就显得崇高而伟大。” [ 9 ]福贵的生命信念表现了他的生存观,即使天塌下来,也要活下去。

 这就显示出“崇高而伟大” 的生命气象来。

  三 徐家 “期望儿子既福且贵,偏偏他是既苦且悲,如此天壤之别的反差构成的悲剧命运正是富贵一生的写照”。

 [ 10]厄运和灾祸频频向他招手,像一对双胞胎一样紧紧地尾随着福贵,将他一次次推进苦难的深渊和悲痛欲绝的境地———眼睁睁看着亲人死去却无法拯救。

 他用朴素的生命信念支撑着他的躯体,挣扎着一路活了下来。“活着” 是对死亡的拒绝和对抗,不是激烈的革命式的对抗,而是用生命的存在纾解苦难、 对抗死亡。

 死亡是人世间极其悲惨的状态,是对人生态度的合理性及生存价值的彻底否定。

 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量的人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绝不会主动走近死亡,而是义无反顾地选择“活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活着” 表面上回避了生命以外的意义,实际上让人情不自禁地对生命进行追问和反思。

 [ 11]作为个体生命,直面苦难和死亡的坚韧和勇敢是需要生命信念支撑的,“活着” 需要不断地进行“追问和反思” ,这样“活着” 才是有质地的,有意义的。“活着” 是福贵怀有的一种强烈无比的愿望,“活着” 使他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更加珍惜生命。

 同时,“活着” 也是人类普遍渴望的一种状态。

 余华的小说《活着》 钩沉起人们压在心灵最深处对生的渴望,为不同时代不同个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照。“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活法,每人有每人的活法,我们的生活并不总是充满坎坷与苦难的,但也并非到处充满了阳光和鲜花,《活着》 只是铺开了一条我们作为人走过的艰辛路子。

 作为人,我们深知现实是人和历史、 理想之间的矛盾体,我们不能忘记人类的历史,不能忘记活着的日子,记住曾经的,实际上就能更好地把握住现在和未来。” [ 12]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从母体来,沿着时间的隧道向前走仅仅那么几十年,人生又有很多苦,我们要善待自己,不要随意地糟蹋自己的生命,在“活着” 的时候把握好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福贵“活着” 的过程尽管充满无常和未知数,尽管活得沉重而艰难,然而他一

 直秉承生命之灯,依然顽强地燃烧着生命之火。

 他个人的火光虽然微弱,但它给人间带来无尽的暖意和美好的憧憬,我们仍能切身感受和体悟到生命的魅力,能随处嗅到扑面而来的生命的芳香。

 余华的小说 《活着》以死亡的残酷事实提醒我们:要好好地“活着” ,远离死神,热爱生命,永不言弃。

 面对苦难和死亡的威胁,以生拒死,用“活着” 对抗死亡,即使在厄运和苦难中拥有生命也是幸福的。

 我们“活着” 不仅要增加生命的长度,还要增加生命的宽度,拥有更多生命的自觉、 自省和自信,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在生命的舒展和自由中活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 1][ 2][ 4 ]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 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 9 8:  219 , 14 6,  224 . [ 3]昌切等.苦难与救赎———余华九十年代小说两大主题话语[ A ].吴义勤.余华研究资料[ C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  29 9 . [ 5]洪治纲.悲悯的力量———论余华的三部长篇小说及其精神走向[ J].当代作家评论,  2004 ,  ( 6). [ 6]张清华.文学的减法———论余华[ J].南方文坛,  2002,  ( 4 ). [ 7 ]王芳.福贵精神双解———评余华小说《活着》 [ 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 19 9 8,  ( 2). [ 8][ 9 ]张琰.以生拒死以死求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的生存哲学[ J].东疆学刊,  2003,  ( 4 ). [ 10]王达敏.余华论[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4 8. [ 11]姜飞.“活着” :过程和意义———对余华 9 0年代小说的一种理解[ 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 2). [ 12]王益.活着,永远的追问———关于余华小说《活着》 的人性化思考[ 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  ( 3). 

篇五:活着与死去

杂志 Writer Magazine 2009 No.8 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对于余华的扛鼎之作《活着》,多数人认为它反映了一种消极的生存观念,面对人世之厄,主人公没有采取积极的抗争方式,而是一味地忍耐,淡化痛苦,甚至消解痛苦,在灾难面前变得麻木不仁,作品表现出犬儒主义的倾向,对于读者缺乏积极的影响。对于这种看法笔者持否定态度,恰好相反,笔者认为代表了余华思想探索阶段性成果的《活着》,在平静地讲述一个普通农民的悲惨遭遇中,向读者展示了人生的不易以及活着的艰辛,面对人生的不幸,作者开出了自己的药方—— — “活着”。怎样“活着”?“忍受”!这里的“忍受”不是规劝人们在面临祸事时逃避灾难寻找一个理由麻痹地活下去,而是在死亡面前坚韧地“活着”,用“活着”对抗“死亡”。一 暴力与死亡对于“死亡”,余华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做过描述,它往往与暴力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余华前期作品的两大主题,也是余华作为一个先锋作家努力探讨的问题。暴力作为一种欲望,它会给人们带来权利—— — 欲望的满足,同时它也给人类带来灾难直至死亡。余华在冷漠的叙述中探讨人类所面临的这两大问题,所以作者说“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个愤怒和冷漠的作家”。当人们都“坚定”地认为他的血管里流的不是血而是冰渣子时,余华却一改冷漠的姿态显示出悲悯的情怀关注人类的苦难以及如何面对苦难,这不是作家创作兴趣的改变而是作家创作思想的改变。余华对苦难的思索并不仅仅始于他的后期作品,虽然他的作品无论在主题上还是篇幅上与前期相比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但对人类苦难的关注却早已有之,例如《一九八六年》,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下隐藏了感情的激流。在文革中受到迫害而被逼疯的中学历史老师对自己进行残忍的自戕,那一连串的暴力行为惨不忍睹,让人胆战心惊,作者似乎与作品中的人物一样对疯子对自己施加的酷刑熟视无睹,但读者对疯子的同情与悲悯以及对文革这段十年浩劫的反思与愤恨正是作者所希望他的作品应该产生的效果,可以说读者的反应也就是作者的期望,作者的期望也就是他的感情向度,所以貌似平静的大海内部却波涛汹涌,冷漠的叙述中潜藏着一股暗流,疯子妻子的不安就是这股暗流在作品中的显现。作品表面的现象引发读者的追问,如果遗忘历史才能给人们带来福音,那历史还有什么价值?应该如何面对历史?换句话说就是应该如何面对历史带给我们的灾难,在灾难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处之。当读者进行这样的追问时,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上述问题的答案作者以自己的方式在《活着》中做了解答。二 死亡与活着余华的小说《活着》的创作灵感来自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余华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活着》讲述了一个生长在中国最动乱时代的普通农民的苦难史,他一生的经历和老黑奴很相似。《老黑奴》以民歌的方式简单地概括一个普通老人充满劫难却又乐观的一生, 《活着》详尽地讲述了灾难是如何一次次降临而一个普通老人又是在灾难中一次次挺过来。当然《活着》还以小说这种文本比诗歌较丰富的形式“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 “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故事以回忆的方式开始,回忆与现实相互交织在一起使老人的讲述多次中断,在中断中插入了“我”对老人的观察,在这观察中又表现了老人的豁达。在回忆自己不幸的一生时,老人是如此的平静,好像在述说一个与他毫不相干的故事,好像死去的那些并不是他的亲人。老人在回忆妻子的死时能“微笑”,足见老人的那颗心已变得多么坚韧。这种坚韧也打动了“我”—— — “坐在我对面的这位老人,用这样的语气谈论着十多年前死去的妻子,使我内心涌上一股难言的温情,仿佛是一片青草在风中摇曳,我看到宁静在遥远处波动。” “青草在风中摇曳”这是一副美好的图画,与此相对应“宁静在遥远处波动”,可见“我”心中无法平静, “温情”为何“难言”?因为“我”心中除了感动还有钦佩,不仅仅这些,还有对老人这种“活着”的敬畏,人只要“活着”苦难又算什么。中国人非常看重血统的延续,当福贵的亲人都离他而去只剩下苦根时让人觉得虽然他经历了磨难但他仍然有理由活下去,他还有活下去的理由—— — 年幼的苦根只有他这一个亲人,他必须坚强起来把苦根抚养成人。但命运是如此的绝情,它一个活下去的理由都不给经历了如此创痛的老人留下,把他唯一的亲人也带走了,至此老人的悲惨一生终于画上了句号,因为命运再也不能带走什么了。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是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所以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但福贵的一生对“大团圆”作了彻底的颠覆,他本来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到年老本来该享受天伦之乐时却孤苦伶仃孑然一身,他什么都没有了除了“活着”,当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只剩下孤独的“活着”时他却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 “踏实”是如此简单却又含义深广,它贴切地表达出了老人在遭遇痛苦后的淡定,也让读者的敬佩之情摘要 余华的小说《活着》描述了一连串的死亡,但作者的用意并不是对苦难的重复再现,并不是想向读者展示悲剧的意义,而是关注一个普通人在死亡面前如何坚韧地活下去。关键词:苦难 活着 坚韧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 余华作品《活着》的另一种解读袁载莲用“活着”对抗“死亡”024

 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作家杂志 Writer Magazine 2009 No.8油然而生。三 活着与坚韧福贵“活着”,不是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麻木地“活着”,他不但乐观坚韧,还具有悲悯的情怀,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当所用的亲人都离他而去后,他没有因生活对他的残忍而失掉同情心变得麻木不仁,当他到牛市场看到一头牛“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嗒吧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时, “心里怪难受的”, “不忍心看它被宰掉”,“干脆把它买下来”,并且给他取了和自己同样的名字,时时和他谈话。不能轻视福贵这种对动物的同情,这与对人的同情是一样的,或者应该说福贵的同情心已不仅仅局限于人,他的悲悯情怀已普及到了有生命的万物。老人的一生就像作者所说“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也可以说老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韧性还不止“千钧一发”,当人们在思考如果老人所经历的那些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自己会不会坍塌时,老人早已挑起千钧的重担用坚实的步子走在广阔的世间。“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于是那些意大利中学生的祖先,伟大的贺拉斯警告我:

 ‘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它幸福。’”虽然如此但我还是想说福贵的一生虽布满荆棘但他还是有幸福的,因为每一次的灾难都有亲情的慰藉,即使身边没有亲人了还有一头老黄牛与他相依为命陪他渡过安详的晚年。当有人质疑福贵的晚年也能形容为“安详”时,不要忘了他内心的“踏实”以及飘荡在田间的歌声—— —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他的歌声足以使任何人惭愧,也足以使任何人叹服。《活着》述说的是个十足的悲剧,老人感受到的幸福并不影响对故事本身是悲剧的定义,但在悲剧的最终老人却如此安详。作者把一次次的灾难加到老人身上却又使老人表现出淡定乐观,这就使作品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悲剧的意义,它形成一股巨大的张力,让读者的心在痛与欣慰、悲伤与钦佩中撕扯从而受到巨大的震撼,在震撼中又受到启发,这样作者的目的就达到了。造成老人悲剧的原因是多面的,有命运的偶然,有历史的宿命,但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作者似乎无心追究,他想说的是以乐观的方式面对人生的劫难,用忍耐来处理人世之厄,这里的“忍耐”不是“忍受”而是“坚韧”。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预料的,灾难往往是不期而遇,有些灾难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或者说补救方法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减少它给我们带来的损失以及心灵的伤痛,但有些灾难成为既成事实后我们只有调整我们的心态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福贵在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后还能唱着“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实在让人钦佩,因为“他是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着比别人多很多的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参考文献:[1] 余华:

 《活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年。[2] 余华:

 《余华作品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3] 余华:

 《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年。作者简介:袁载莲,女,1983—,四川省雅安市人,西南大学文学院 2008 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叙事文学。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借用古罗马神话中弑父娶母的故事,说明人类普遍的一种倾向:男孩杀父娶母,女孩弑母嫁父。在俄狄浦斯情结期,男孩只有与母亲充分互动,得到母亲应有的关怀,就能健康并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反之,若是其恋母并与父竞争的需要受到忽视或反复无常的对待,他们的自我就会固结在“恋母弑父”的节点上形成心理创伤。本文试通过苏曼殊这一个案的解析来更深刻认识这种心理的形成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苏曼殊(1884—1918,字子谷,广东香山人),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其诗文富有浓郁的情感,被人誉为“情僧”、“诗僧”,其生活更是传奇跌宕,表现了独特的气质。一 恋母仇父的生活表现虽然苏曼殊曾对自己的身世做种种猜想,如在《断鸿零雁记》中和《潮音跋》中,都猜测自己生父是日本人,由“远亲”带至广东。但据后来家属提供的可靠资料显示:苏曼殊的生母是与其日本养母有某种亲缘关系的一年轻女子,曾在日本的苏家居住,苏父发现其胸前长有能生贵子的痣,与之同居。生下苏曼殊三个月后,她便离开苏家。苏曼殊由养母河合氏带大至五岁被带回广东老家,以后十几年间没有再与河合氏联系直至苏曼殊去日本留学。苏曼殊终生称河合氏为母亲并深怀感恩与依恋。在苏氏大家庭中生活,有祖父母、姑婶、堂兄妹等,但他们都没有也不可能从真正意义上代替母亲角色。尤其是在一次大病时被姑姑送至上海父亲处,遭受父妾的冷遇歧视,使他倍感河合母亲关爱的珍贵。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只有通过与父亲认同才能消除恋母情结,苏曼殊没有与父亲认同而是出现持久的仇父心态。当父亲病重盼望能见到儿子数次托人捎信让他回家,可他借口自己“没钱,回家也没用”,拒绝达成父亲心愿;并“恨乌及屋”,在《呜呼广东人》一文中对父亲所属的一类买办广东商人表示强烈愤慨与蔑视。在他的话语系统中,生父成了养父,成了制造悲剧的刽子手。与父亲认同困难、恋母不得使其趋于向母亲认同。苏曼殊身上有文弱的女性气质,有与女子认同的倾向,曾“日食摩尔登糖三袋,谓是茶花女酷嗜之物”。甚至偶发精神病,也是极为女性化的精神病症状,如“裸体闯入刘师培夫妇室,摘要 本文通过对苏曼殊恋母仇父心理的刻画及其原因的探索,指出恋母仇父对其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对我们的家庭教养方式带来有益的启发,认为父母的生活事件压力、家庭情感主题对儿童情感成熟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恋母仇父 苏曼殊 启发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恋母仇父情结下的苏曼殊包 华025

篇六:活着与死去

文学评论· 现当代文学为了活着而超越死亡——品读《活着》中的哲理意义张晶晶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大学研究生院摘

 要 :长篇小说《活着》是余华由先锋作家向写实主义转型的标志性作品,以单纯的笔触描写了丰富的事实,《活着》通过对富贵老人一生坎坷命运的描述,反映出余华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对生命哲学的思考,即在强大压力和苦难的夹缝中竭尽所能求得“活着”的权利。本文通过对余华的小说《活着》的深入解读 , 去思考小说中主人公以及背后所反映的作者的生命哲理 , 挖掘小说里蕴含的生死哲理。关键词 :余华 ;《活着》;哲理意义作者简介 :张晶晶(1982.1-),女,河南人,汉族,讲师,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 ] :I206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2139(2019)-02-068-01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流行的先锋文学,以马原,叶兆言,格非,北村,苏童,余华等为代表,其依托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作家的语言技巧、叙述技巧和叙述理想,试图重建中国人的文化理想。但在 80 年代,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个体自身,反思知识分子群体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余华被评价为骨子里面流动的是冰渣子的文学青年,选择以温情脉脉的方式开始他的新文学回归之旅。《活着》是余华转型之后的代表作,创造性的用双层视角进行叙事,刻画了在苦难命运、残酷生存和随时面临死亡的之下的人的一种的生存状态。《活着》通过描述福贵老人的一生,通过展现死亡的方式,最终呈现出作者余华对人和世界的独特审美,即“人是为活着本身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一、生存的困境《活着》,以垂暮之年的老人向“我”回忆自述,以知命之年的平静语调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小说主人公名叫“福贵”,是地主家的浪荡少爷,嗜赌成性,在一次被人算计的赌约中,输光了所有的家产,气死了父亲,一下从少爷变成了贫民。不久母亲也不治身亡,几十年之后,儿子有庆因抽血过量失去生命,女儿因难产身亡,妻子忧郁成疾故去,女婿在一次搬运事故中工伤至死,最后唯一的亲人,外孙苦根饥饿难耐,吃多了豆子腹胀而死。生命在各种死亡面前变得异常脆弱。《活着》这部小说对于人物刻画不仅仅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讲述上 , 更从背景角度写主人公福贵的一生的命运,把历史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实显示在直面现实的秉笔直书之上。作者平静但是耐心地向读者历数了福贵父,母,妻,儿女,女婿,外孙七个人的非正常死亡,福贵在整个过程的存在,似乎就是亲眼目睹身边一个又一个至亲离开自己,在不断经受着非常人能忍受的痛苦中一步一步迈向死亡。在死亡的积淀和酝酿中,福贵不断渗透出生存的意志,正如文中所说 :“人是为活着本身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人活着始终会死,会绝望,会生无所恋,但在生存的困境面前,活着是活下去唯一的理由。二、活着的意义活着尽管艰难,但是福贵一家还是艰难的活着。改头换面的福贵想要重新使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但事与愿违,尽管他后来干活吃苦耐劳,对家人关爱有加,但是妻子,子女,女婿,外孙却一个个死去,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但他还却还得买牛耕地,终日为生活而挣扎。所有这一切,都指向“忍耐”二字。小说的题目和主旨是“活着”,但是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残酷的死亡,直接了当的把干枯的死亡展现在读者面前,残酷的事实不加修饰的直抵人心,让读者感受到 :“福贵在生活中磨炼出来的无边无际的忍耐包容着一切,以至再大的苦难来临,福贵也能将它溶解其中。”苦难加上忍耐,塑造了福贵宽广,坚韧,温婉的性格。正如序言中余华写到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叫喊,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幸福与苦难,无聊与平庸。”三、生命的支点众人的死与富贵的生是《活着》的两条基本线索,作为读者可以有千万条理由让主人公福贵死去,而福贵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目睹身边的人一个个的死去,用几乎逆来顺受的心态忍受着地狱般的苦难。福贵承受着生命中一次又一次的不能承受之重,他没有向外寻求安慰与拯救,而是向内扩张着心灵承受苦难的扩张力。于是,福贵活着,以生命的延续容纳生活所给予的一切,一生的苦难成为福贵依归的支点。“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是世界乐观的态度。”死亡在福贵生命中反复出现,他承受着亲人接二连三死亡和时代的苦难,像一头老牛默默承受着命运带给他的苦。但在时代的洪流中,福贵的生存意识,成为他活下去的支点,并且沿着自己的命运活下去。在余华笔下,在历史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中,生命意识的存在得到升华,人活在世界上,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人都是为自己拼命争取“活”的机会。结语:“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活着》整本书余华用一种超然而冷静的笔调进行叙述,单纯的笔触里产生了丰富的故事,让读者在冷静以至残酷的表达中感受到掩藏在苦难生活之下的顽强生命。每个人都走在通向死亡的道路上,但死亡的不可抗拒性让人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和命运,“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人作为历史与宇宙间独立但是渺小的存在,不是为别的活着,就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参考文献:[1]郝望舒.《活着》的叙事风格[J].青年文学家,2011(7):18.[2]李荣英.余华小说《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中的生命意识[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7-9.万方数据

篇七:活着与死去

杂志 Writer Magazine 2009 No.8 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用“活着”对抗“死亡”— ——余华作品《活着》的另一种解读袁载莲《活着》描述了一连串的死亡,但作者的用意并不是对苦难的重复再现, 并不是想向读者展示 摘要 余华的小说悲剧的意义,而是关注一个普通人在死亡面前如何坚韧地活下去 。关键词:苦难 活着 坚韧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对于余华的扛鼎之作《活着》,多数人认为它反映了一 黑奴》,余华说:种消极的生存观念,面对人世之厄,主人公没有采取积极的“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抗争方式,而是一味地忍耐,淡化痛苦,甚至消解痛苦,在灾 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这难面前变得麻木不仁,作品表现出犬儒主义的倾向,对于读 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者缺乏积极的影响 。对于这种看法笔者持否定态度,恰好相 《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 篇反,笔者认为代表了余华思想探索阶段性成果的《活着》《活着》,在讲述了一个生长在中国最动乱时代的普通农民《老黑奴》以民歌 平静地讲述一个普通农民的悲惨遭遇中,向读者展示了人 的苦难史,他一生的经历和老黑奴很相似 。的方式简单地概括一个普通老人充满劫难却又乐观的一 生的不易以及活着的艰辛,面对人生的不幸,作者开出了自己的药方—— — “活着”。怎样“活着”?“忍受”!这里的“忍受” 生,《活着》详尽地讲述了灾难是如何一次次降临而一个普通老人又是在灾难中一次次挺过来 。当然 不是规劝人们在面临祸事时逃避灾难寻找一个理由麻痹地 《活着》还以小说“活着”,用“活着”对抗“死 活下去,而是在死亡面前坚韧地 这种文本比诗歌较丰富的形式 “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亡” 的苦难” 。

 , “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一 暴力与死亡 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对于“死亡”,余华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做过描述,它往往 。

 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与暴力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余华前期作品的两大主题, 也 故事以回忆的方式开始,回忆与现实相互交织在一起是余华作为一个先锋作家努力探讨的问题 。暴力作为一种 使老人的讲述多次中断,在中断中插入了“我”对老人的观欲望,它会给人们带来权利 —— — 欲望的满足,同时它也给人 察,在这观察中又表现了老人的豁达 。在回忆自己不幸的一类带来灾难直至死亡 。余华在冷漠的叙述中探讨人类所面 生时,老人是如此的平静,好像在述说一个与他毫不相干的“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个 故事,好像死去的那些并不是他的亲人 。老人在回忆妻子的 临的这两大问题,所以作者说愤怒和冷漠的作家 ”。当人们都“坚定”地认为他的血管里流 死时能“微笑”,足见老人的那颗心已变得多么坚韧 。这种坚的不是血而是冰渣子时,余华却一改冷漠的姿态显示出悲 韧也打动了“我”—— — “坐在我对面的这位老人,用这样的语悯的情怀关注人类的苦难以及如何面对苦难,这不是作家 气谈论着十多年前死去的妻子,使我内心涌上一股难言的创作兴趣的改变而是作家创作思想的改变 。

 温情,仿佛是一片青草在风中摇曳,我看到宁静在遥远处波余华对苦难的思索并不仅仅始于他的后期作品,虽然 动。” “青草在风中摇曳 ”这是一副美好的图画,与此相对应他的作品无论在主题上还是篇幅上与前期相比都出现了明“宁静在遥远处波动 ”,可见“我”心中无法平静,“温情”为何《一九八“难言”?因为“我”心中除了感动还有钦佩,不仅仅这些,还显的变化,但对人类苦难的关注却早已有之, 例如六年》 有对老人这种 ,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下隐藏了感情的激流 。在文革中 “活着”的敬畏,人只要“活着”苦难又算什么 。中国人非常看重血统的延续,当福贵的亲人都离他而 受到迫害而被逼疯的中学历史老师对自己进行残忍的自去只剩下苦根时让人觉得虽然他经历了磨难但他仍然有理 戕,那一连串的暴力行为惨不忍睹, 让人胆战心惊,作者似由活下去,他还有活下去的理由 —— 乎与作品中的人物一样对疯子对自己施加的酷刑熟视无 — 年幼的苦根只有他这但命运是如此 睹,但读者对疯子的同情与悲悯以及对文革这段十年浩劫 一个亲人,他必须坚强起来把苦根抚养成人 。的反思与愤恨正是作者所希望他的作品应该产生的效果, 的绝情,它一个活下去的理由都不给经历了如此创痛的老可以说读者的反应也就是作者的期望,作者的期望也就是 人留下,把他唯一的亲人也带走了,至此老人的悲惨一生终他的感情向度,所以貌似平静的大海内部却波涛汹涌,冷漠 于画上了句号,因为命运再也不能带走什么了 。中国人的民的叙述中潜藏着一股暗流,疯子妻子的不安就是这股暗流 族文化心理是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所以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在作品中的显现 。作品表面的现象引发读者的追问,如果遗 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但福贵的一生对“大团圆”作了忘历史才能给人们带来福音,那历史还有什么价值?应该如 彻底的颠覆,他本来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到年老本来该享受何面对历史?换句话说就是应该如何面对历史带给我们的 天伦之乐时却孤苦伶仃孑然一身,他什么都没有了除了“活灾难,在灾难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处之 。当读者进行这样的追 着”,当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只剩下孤独的“活着”时他却问时,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上述问题的答案作者以自己 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的方式在《活着》中做了解答。

 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二 死亡与活着 用担心谁了 ”, “踏实”是如此简单却又含义深广,它贴切地余华的小说《活着》的创作灵感来自一首美国民歌 《老 表达出了老人在遭遇痛苦后的淡定,也让读者的敬佩之情024

 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作家杂志 Writer Magazine 2009 No.8恋母仇父情结下的苏曼殊包 华摘要 本文通过对苏曼殊恋母仇父心理的刻画及其原因的探索,指出恋母仇父对其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并家庭情感主题对儿童情感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

 对我们的家庭教养方式带来有益的启发,认为父母的生活事件压力、关键词:恋母仇父 苏曼殊 启发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借用古罗马神话中弑父娶母的故事,说明人类普遍的一种倾向:男孩杀父娶母,女孩弑母嫁父。在俄狄浦斯情结期,男孩只有与母亲充分互动,得到母亲应有的关怀,就能健康并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反之,若是其恋母并与父竞争的需要受到忽视或反复无常“恋母弑父 ”的节点上形成 的对待,他们的自我就会固结在心理创伤。本文试通过苏曼殊这一个案的解析来更深刻认识这种心理的形成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苏曼殊(1884—1918,字子谷,广东香山人),近代作家 、诗人、翻译家。其诗文富有浓郁的情感,被人誉为“情僧”、“诗僧”,其生活更是传奇跌宕,表现了独特的气质 。一 恋母仇父的生活表现虽然苏曼殊曾对自己的身世做种种猜想, 如在《断鸿中和《潮音跋》中,都猜测自己生父是日本人, 由 零雁记》“远亲”带至广东 。但据后来家属提供的可靠资料显示:

 苏曼殊的生母是与其日本养母有某种亲缘关系的一年轻女子,曾在日本的苏家居住, 苏父发现其胸前长有能生贵子的痣,与之同居 。生下苏曼殊三个月后,她便离开苏家 。苏油然而生。三 活着与坚韧福贵“活着”,不是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麻木地“活着”,他不但乐观坚韧,还具有悲悯的情怀,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当所用的亲人都离他而去后,他没有因生活对他的残忍而失掉同情心变得麻木不仁,当他到牛市场看到一头牛“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嗒吧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 ”时, “心里怪难受的 ”, “不忍心看它被宰掉 ”,“干脆把它买下来 ”,并且给他取了和自己同样的名字,时时和他谈话。不能轻视福贵这种对动物的同情,这与对人的同情是一样的,或者应该说福贵的同情心已不仅仅局限于人,他的悲悯情怀已普及到了有生命的万物 。老人的一生就像作者所说“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也可以说老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韧性还不止 “千钧一发 ”,当人们在思考如果老人所经历的那些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自己会不会坍塌时,老人早已挑起千钧的重担用坚实的步子走在广阔的世间。“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 。于是那些意大利中学生的祖先,伟大的贺拉斯警告我:‘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它幸福 。’”虽然如此但我还是想说福贵的一生虽布满荆棘但他还是有幸福的,因为每一次的灾难都有亲情的慰藉,即使身边没有亲人了还有一头老黄牛与他相依为命陪他渡过安详的晚年 。当有人质疑福贵的晚年也能形容为 “安详”时,不要忘了他内心的“踏实”以及飘荡在田间的歌声 —— —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他的歌声足以使任何人惭愧,也足以曼殊由养母河合氏带大至五岁被带回广东老家, 以后十几年间没有再与河合氏联系直至苏曼殊去日本留学 。苏曼殊终生称河合氏为母亲并深怀感恩与依恋 。在苏氏大家庭中姑婶、堂兄妹等,但他们都没有也不可能 生活,有祖父母 、从真正意义上代替母亲角色 。尤其是在一次大病时被姑姑送至上海父亲处,遭受父妾的冷遇歧视, 使他倍感河合母亲关爱的珍贵 。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只有通过与父亲认同才能消除恋母情结,苏曼殊没有与父亲认同而是出现持久的仇父心态 。当父亲病重盼望能见到儿子数次托人捎信让他回家,可他借口自己“没钱,回家也没用”,拒绝达成父亲心愿;并“恨乌及,在《呜呼广东人》一文中对父亲所属的一类买办广东商 屋”人表示强烈愤慨与蔑视 。在他的话语系统中,生父成了养父,成了制造悲剧的刽子手 。与父亲认同困难 、恋母不得使其趋于向母亲认同 。苏曼殊身上有文弱的女性气质,有与女子认同的倾向,曾“日食摩尔登糖三袋,谓是茶花女酷嗜之物 ”。甚至偶发精神病,也是极为女性化的精神病症状, 如“裸体闯入刘师培夫妇室,使任何人叹服 。《活着》述说的是个十足的悲剧,老人感受到的幸福并不影响对故事本身是悲剧的定义,但在悲剧的最终老人却如此安详。作者把一次次的灾难加到老人身上却又使老人表现出淡定乐观,这就使作品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悲剧的意义,它形成一股巨大的张力,让读者的心在痛与欣慰 、悲伤与钦佩中撕扯从而受到巨大的震撼,在震撼中又受到启造成老人悲剧的原因是多面 发,这样作者的目的就达到了 。的,有命运的偶然,有历史的宿命,但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作者似乎无心追究,他想说的是以乐观的方式面对人生的劫难,用忍耐来处理人世之厄,这里的“忍耐”不是“忍受”而是“坚韧”。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预料的,灾难往往是不期而遇,有些灾难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或者说补救方法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减少它给我们带来的损失以及心灵的伤痛,但有些灾难成为既成事实后我们只有调整我们的心态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 。福贵在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后还能唱着“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 ”实在让人钦佩,因为“他是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着比别人多很多的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 ”。参考文献:[1] 余华:《活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年。[2] 余华:

 《余华作品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3] 余华:

 《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年。作者简介:袁载莲,女,1983—,四川省雅安市人,西南大学文学院 2008 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叙事文学。025

篇八:活着与死去

职 业 技术 学 院 学 报  2 01 6 年 第 1 期_  活着 与 死去 — — 论 乔 叶 小 说《 最 慢 的 是 活着 》  杨 超 高  ( 江 西 师 范 大 学,江 西南 昌3 3 0 〇 2 2 )

  摘要 :在 乔 叶 的 小 说《 最 慢的 是 活 着》里,一 方面 塑 造 了 兼 具 女 性 与 母 性 的 祖 母 形 象, 另一方 面 , 也 将 祖 母  的 经 验 与 身 体 视 为 渐 渐 老 去 的 乡 土,并 以 现 代 性 的 眼 光 审 视 之, 从 而 获 得 了 更 为 丰 广 的 文 化 意 蕴。

  关 键 词 :‘ ‘母 亲”; 乡 土 ; 活 着 与 死 去  中 图 分 类 号:

 1 2 47 . 5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 文 章 编 号:

 1 67 1- 7 5 2 X( 2 01 6)

 01- 0 0 6 4 - 02 乔 叶 的 小 说 《 最 慢 的 是 活 着 》 ,以 散 文 的 笔  个, 都 比 我 嫁 得 奸”, 另 外 , 祖 母 警 戒“我”左 撇 端 、 诗 的 情 致 , 通 过“我”( 李 小 让)

 来 讲 述 我  子 的 最 直 接 理 由 也 是“找 不到 婆 家”, 更 甚者 , 她  与 奶 奶 的 故事 及 奶 奶 ( 王 兰 英 )

 的一 生。

 这 是一最 后 的 呓 语 也 是“让 她 们( 两 个 嫂 子 )

 , 嫁 了”。

  个 隐 匿 在 时 间 里 的 故 事。

 作 者 乔 叶 则 通 过 李 小 让  这 与“我”的 所 想 所 为却 是南 辕 北辙、 相 去 甚 远 。

  重 新 翻 开 时 间 的 卷 轴 , 将 泛 黄 的 时 光 剥 晒 开来 。

  单 从“嫁”这一处 来看 , 祖 母 王 兰 英 算 是 那一 代 女 在数 十 年 的 时 间 流程 里 , 有 旧 人 , 有 旧 事 , 有故  人 的 缩 影 吧。

  景 , 有 故 乡。

  自 然, 女 人 总 离 不 开 生 儿 育 女, 生 育 也 使 王 兰  一、 祖 母 :

 女 性 与 母 性  英 成 为 母 亲 。

 王 兰 英前 后 生 养 过 四 个 子 女 , 她 身 上 作为 小 说 的 中 心 , 王 兰 英 正 是 旧 时 光 里 的 旧 人  隐晦 的 妊娠痕似乎 也 在 无 言 地 诉 说 了 那一 段苦 难 的 儿 , 而“祖 母”的 称谓 也 是 时 间 的 赠 与 。

 进一 步  历 史。

 王 兰 英 十 六 岁 嫁 给 比 她 小 三 岁 的 祖 父 , 而 祖  说 , 作 为“祖 母”的 王 兰 英 , 首 先 是一 个女 人, 这  父 又 过 早 去 世 , 在“父 亲”缺 席 的 家 庭 中 , 无 疑 需  是 女 性 身 份 的 认 知; 然 后, 才是一 个“母 亲”, 这  要更 多 的 母 性 流 出 , 也 就 强 化 了 王 兰 英 的“母 亲”  即 蕴 含 着 母 性 身 份 的 主 动 承 担 。王 兰 英对 于“女  的 身 份 意 识 。

 身 为 母 亲 的 王 兰 英 , 是一 个 年 轻 守 寡 人”这一性 别身 份 的 认 知 具 有 鲜 明 的 旧 时 色 彩 与 宿  的 女 人 , 只 身 抚 养 父 亲 长 大 。

 故 此 , 她 将 所 有 的 爱  命 意 味 , 如 她所 坚 信 的“儿子是 人 , 闺 女 就 只 是 闺  都 给 了 父 亲 , 文 中 说 到 :

  女 。

 闺 女 不 是 人”。

 如 果 说 祖 母 对 于“我”的 厌 烦  如 果 用一 个 字 来 形 容 奶 奶 对 于父 亲 这 个独 子 的  是 因 为 性 别 的 缘 故 , 那 么 , 与 此 同 时 , 重 男 贱 女 的  感 觉 , 我 想 只 有 这 个 字 最 恰 当 :

 怕 。

 从 怀 着他 开 量 尺 同 样 也 发 生 在 王 兰 英 对 自 我 的 认 识 与 评 价 上 。

  始 , 她 就 怕 。

 生 下 来 , 她 怕 。

 是 个 男 孩 , 她更 怕。

  因 为 是 女 性, 故 此 ,“嫁”是她 们 最 为 重 要 的一 件  祖 父 走了, 她 独 自 拉扯 着 他 , 自 然 是 怕 。

 女儿 夭 折  事 ,“ 从 生, 嫁 到 死”。

 也 正 因 为 嫁 对 于 祖 母、 对  之 后 , 她 尤 其 怕 。

 他 上 学 , 她 怕 。

 他 娶 妻 生 子 , 她  于 女 人 的 重 要, 甚 至 乔 叶 也 在 小 说 中 有 较 多 篇幅 的  怕 。

 他 每 天 上 班 下 班 , 她 怕 。一 一 他在 她 身 边 时,  叙 写 。王 兰 英在连 祖 父 的 脸都 未 看 清 楚 的 情 况 下 便  她 怕自 己 养 不 好 他 。

 他 不 在 她 身 边 时 , 她 怕 整 个 世 嫁 到 杨 庄 , 几 十 年 后 说 及 此 , 也颇 有 感 慨 :“我 也  界 亏 待 他 。

  遭 到 了 报 应 , 嫁 到 了 杨 庄 。

 我 这 样 的 脚 , 城 里 是 没  毫 无 疑 问 , 这种“怕”就 是一 种 源 于母 亲 的浓  人 要 的,只 能 往 乡 下 嫁, 往 穷 里 嫁 。

 我 那 姊 妹 几  郁 的 爱 , 甚 至 到 了 病 态 的 程 度一 一 何 尝 不 是? 极 致 收 稿 曰 期:

 2 0 1 6- 01- 20 作 者 简 介 :

 杨 超 高 (  1 9 8 8-),男, 江 西 抚 州 人, 江西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在 读 。

  ?  6 4  ?  DOI 牶牨牥牣牨牰牱牳牴牤j 牣cnki 牣牨牰牱牨牠牱牭牪x牣牪牥牨牰牣牥牨牣牥牨牴

 的 爱 总 是临 近 于 病 态、 异 化一 一 这 也 正 是 让 我 们 感  识。

 如 小 说 中 的一 段自 白 :

  动 的 地 方 。

  这 些 年 来, 我 四 处游 历 , 在 时 间 的 意 义 上, 她  作 为“母 亲”的 祖 母 是 双 面 的,一 面 勤 俭, 另  似乎 离 我 越 来 越 远, 但 在 生 命 的 感 觉 上 , 我 却 仿 佛  一面却也尽 显 了 旧 时 乡 村 母 亲 的 封 建 守 旧 或“自 私  离 她越 来 越 近 。

 我 在什 么 地 方 都可 以 看 见 她, 在 什  自 利” 3 尤 其 是在 艰 难 的 岁 月 里, 王 兰 英有 着 她 自  么 人 身 上 都 可 以 看 见 她 。

 她 的一 切细 节都 秘 密 地 反  己 的 生 存 之 道, 连 街坊 邻 居 也 称 其 为“仔 细 人”,  刍 在 我 的 生 活 里 , 不 知 道 什 么 时 候 就 会 奇 袭 而 来,  这 主 要 表 现 在粮 食 上 。

 如 王 兰 英 将镯 子 ( 嫁 妆 )

 卖  把 我 打 个 措 手 不 及 。 了 换 二 十 斤黄 豆 ; 将“真 白 鸽”待 客 ,“假 白 鸽”  显然 , 在 小 说 中 ,王 兰 英 已 不 再 只 是一 个 单 留 作 自 用 , 粮 食 不 够 时 往 稀 饭 里 放榆 叶, 槐 叶 等  纯 意 义 上 的 母 亲 ,而 是 已 经 进一 步 升 华 为 母 亲 原 等 。

 毋庸 置 疑 , 在 日 常 生活 的 操持 中 , 这尽 显“ 母  型了。

  亲”的 勤 俭 本色。

 不过, 这 种 勤俭有 时 也 略 显“自  我 们是 否 可 以 把 王 兰 英 所 代 表 的 母 亲 原 型 认 定 私”了 些, 而“自 私”却 又 是“护 犊”式 的。因 为  为 孕育 生命 和 城 市 的 乡 土 本 身 呢 ?  要 交党 费 、 要 参加 各 种 活 动 而 放 弃 入 党,以 烈 属 的  当 然 。

 在 更为 深 广 的 意 义 上, 王 兰 英 代表 的 是  身 份 要求 当 炊 事 员 的 原 因 也 仅 仅 是 为 了 让 父 亲 能 多一 种渐渐 老去 的 乡 土 的 象征 。

 她 的 节 俭 、 她 的“自  吃 二 两 , 以 及 命 我 和 姐姐 去“摘”生 产 队 的 棉 花 。

  私”, 她 所 夹带 的 迷 信 ( 如“克”一 说)

 、 所 信 奉  当 然 , 乔 叶 写 的 最 为 重 彩 的 还 是祖 母 的“重 男 轻  的 旧 俗 ( 如 婚 嫁 ),所 演 示 的 巫 术 ( 如 叫 魂)

 , 不  女”思 想 , 这 也 成为 祖 孙 二 人 冲 突 的 缘 由 所 在 。

 这  正 是典 型 的 乡 土 形 态 ? 更甚 至 , 祖 母 的 长 年 织 布 不  一 切都 说 明 了 祖 母 不一 定 是 完 美完 善 的 , 却 是一 个  也 正是 乡 土 的一 种 生 活方 式 和 旧 影 么 ?  完 整 又 真 实 的“母 亲”。

  最 重 要 的 是, 祖 母 的 身 体 , 也 可 以 说 是 那一 片 二、 乡 土 :经 验 与 身 体  陈 旧 的 土 地 。

 何 以 这 么 说 ?  土 地 是 孕育生 命、 生 长  在 传 统 意 义 上 , 无 论 是“祖 母”或 是“母  万 物 之 所 ,其 中,“地”字 ,分 为“土”与  亲”, 都 是 源 于 血 缘 与 亲属 的 关 系 , 但 在 《 最 慢 的 “也”,“土”即 为“吐 生 万 物 者 也”,“也”为  是活 着 》 中 , 其概 念 已 超 越 了 狭 窄 的 限 定 , 而 获 得 “女 阴”,自 是生产 繁 殖 之 意 。

 而 祖 母 王 兰 英, 她 了 更 为 丰 广 的 意 义 。

  的 身 体 包 裹着一 种“温 热 和 陈 腐 的 气 息”, 这何尝  小 说 中 , 在 祖 母 的 葬 礼 上,看着 祖 母 与 祖 父 的  不是 泥 土 与大 地 的 气 息 ? 她 的 苍 老、 褶皱 , 她 深深  “ 一大一 小 两 个 棺 材 ”、“一 老 一 青 两 张 照 片”,  的 、一 弯又一 弯的 妊 娠 痕 , 如 同 沟 壑 丛 生 的 土 地 。

  李 小 让 产 生 了 错 乱 的 感觉 :

 不 像夫 妻 , 而 是 母 子 。

  诚 然 , 以 杨庄 ( 祖 母 生 于 斯 死 于 斯 的 地 方 )

 为 缩 影 不 仅 如 此,“我 甚 至 觉 得 村 庄 里 的 每一 个 人, 走  的 乡 土 世 界 , 正 如 祖 母 的 身 体一 般, 既 是 净 土 又 是  在 城 市街 道 上 的 每一 个 人, 都 像 是 她 的 孩 子 。

 仿  垢 土、 是 厚 土 还 是 热 土 。在 小说 的 叙 写 中, 土 地 与 佛 每一 个人 都 可 以 做 她 的 孩 子 , 她 的 怀 抱 适 合每  人 的 身 体 也 多 有 比 喻 ,“半 黄 半 绿 的 麦 苗 正 在 出 一个 人 。… …她 是 我 们 每一个 人 的 母 亲 。”俨  土 , 如 大 地 刚 刚 萌 芽 的 细 细 的 头 发, 又 如 凸 绣在 大  然 , 祖 母 已 成 为 我 们 共 同 的 母 亲, 我 们 每 个人都  地 身 上 的 或 深 或 浅 的 睡 衣 的图 案”。

 并 把 春 天 的 土  是 她 的 孩 子。

 这 该 如何 理 解 呢 ? 究 其 原 因,“母  地 与 少 女相 连 ,“她 们是 那 么 温 柔, 那 么 富 有 生 亲”获 得广 泛 的 认 同, 这 不 仅仅 是 因 为 祖 母 对  机 。

 如 土 地 皮 肤 上 的 晶 莹绒毛 , 土 地 正 通 过 她 们 洁  “ 母亲”角 色 的 绝 佳 演 绎,更 为 重 要 的 是, 祖 母  净 换 气 , 顺 畅 呼 吸”。

 这就 更 能 证 明 身 体 与 土 地 的 王 兰 英 的 性格、生 活 经 验 与 处 世 方 式,以 及 她所  对 等 性 。

 而 王 兰 英 对 于 自 己 身 体 的 含 羞, 或 者 正 是  代表 的 伦 理 道 德 和 文 化 习 俗 , 在 我 们 身 上 得 到 了 有  逐渐 消 去 的 乡 土 文 明的 羞 赧 ?  意 或 无 意 的 承 续 与 复 现 。

 在 王 兰 英 的 葬 礼 上 , 李小  三 、 自 审 :

 活 着 与 死 去  让 能 够“代 表”祖 母, 也是一 种 证 明, 用 文 中 的一  如 果 承 认乡 土 与 祖 母 的 对 等 关 系, 那 么 , 如 文  句 来 说 明, 或 许 再 合 适 不 过 :“我 的 新 貌, 在某 种  中 说 的 ,“祖 母 正 在 死 去”, 乡 土 也 渐 渐 死 去 , 这  意 义 上 , 就 是 她 的 陈 颜 。

 我 必 须 在 她 的 根 里 成 长 ,  正 是 乔 叶 深 层 里 所 感 喟 的 。

 无 论 是 祖 母 亦或 是 乡 她 必 须 在 我 的 身 体 里 复 现”。

 即 便 是祖 母 已 经 死  土 , 她 们 的 死 去都 可 视 为时 间的 结 果 。

 世 间 最 奇 妙 去, 但 她 遗 留 的 经 验 却 成 为 后一 代人 的一 种无 意  的, 莫 过 于 时 间 。

 从 小 处 说 , 我 们 ( 下 转 第 9 7 页 )

  ?  6 5  ?  

 产 和 服 务 的 能 力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取 决 于 外 语 教 学效 果  策 略 研 究[ M ]? 北 京:外 语 教 育 与 研 究 出 版 社,  的 好 坏 和 教 学效率 的 高 低 , 而 这一切 与 外 语 教 材 的 2 〇 〇 3,  1 9 7_2 〇 9'  编 写 息 息 相 关 。

 因 此 , 不能 不 给 予 充分 的 关 注 。

 [ 5 ] 张 义 明.地 方 高 校 应 用 型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的 实 现 途  径— — 基于 陕 西 理 工 学 院“5 0 2 创 新 实 验 教 学 模 式”  _  的 改 革 实 践[ J]. 学 理 论,2 0 1 2 ,(1 0 ).  [ 6 ] 杜 瑞 清, 白 靖 宇? 对 2 1 世 纪 研 究 生 英 语 教 材 编 写的 认 [IJJ o ao  B a t i s t a  O h v a i v a .  U nd e r s t a n d i n g T e xt b o o k Q u al i t y  识与 实 践[ J]外 语 教 学, 2 0 0 5,( 1 )

  f n  t h e  f f a w  G _ _ e n t S  D i _ t  t h e  M a d c e t [7 ] 夏 纪 梅? 试 论 外 语 教 材 的 功 能 等 有关 问 题[ j]? 外 语 教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 R e v i e w  o f  E d u c a t i o n, 1 9 9 5,  ( 6 ):

 4 8 1- 4 8 8.  #1 99 9 (1)

  [ 2 ] 孙 宵 兵. 创 新 人 才 培 养模 式 [ J ] . 下一代 , 2 〇1 0 ’(9 ). [ 8 ] 杨 惠 中. E A P 在 中 国 的 回 顾 和 展 望 [ R ] . 中 国 E A P 研 究 [ 3 ] 蔡 基 刚. 转 型 时 期 的 大 学 英 语 教 材 编 写 理 念 问 题 研  胃2 ( )

 1 〇  究 [ J]. 外 语 研 究,2 0 1 1 ,  ( 5). °  S, _  [ 4 ] 刘 润 清, 戴 曼 纯. 中 国高 校 外 语 教 学 改 革 现 状 与 发 展  ( 责 任 编 辑:

 周 金 萍 )

  ( 上 接 第 6 5 页)

 每一 个 人 都 行 走 在 时 间 之 上,它 改  不 同 时代 的 两 代人一 一 王 兰 英 与李 小 让 ,从 表 面 变 容 颜 并 赋 予 人 以 生 命 、 生 活 和 可 讲 的 故 事 。

 于 大  上 看 , 她 们 的 生 活 如 此 不 同 , 但 是 ,正 如 作 者所 处讲 , 它 如洪流 , 推 动 整 个 社 会 、 国 家 的 现 代 化 进  说 ,“揭 开 那 些 形 式 的 浅 表 , 我 和 她 的 生 活难道  程 , 也 绘 制 了 城 市 光影流线 的 图 景 ; 同 时 , 它 也 是  真 的 有 什 么 本 质 的 不 同 么 ? ”除 去 ...

篇九:活着与死去

或者死去余华的悲哀

 摘 要:自 1992 年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问世以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得到了相当的载誉,获奖无数。学术界亦一篇褒奖之辞,即使如此,作品仍难掩其局限性。其中,关于生与死的探究更是如此,作者对底层人民的生活有深刻体会,对命运有着独特的体察,却未将其完全展现出来。

  关键词:余华;生死;苦难;命运;民族性

 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它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他没有断。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从这个观点出发,活着成为了人生存下去的唯一理由,在活着的借口和遮掩下,一切都显得冠

 冕堂皇,一切都显得天经地义,习惯性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事,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诚然,活下去是一个人获得一切物质资料的基础,但人活着就真的意味着光明和希望吗?顺应时势、学会忍受,我们就能迎来人人生而平等的大同世界吗……不可否认,对于自然因素所造成的伤害,人类在很多方面的确是无能为力,但对于人类社会的附加因素,尤其是在专制和极权制度下造成的伤害,在野心和暴力的驱使下所带来的毁灭性战争,以及各种党同伐异排除异己的迫害运动中所构成的伤害,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们还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吗?我们还能够平静坦然地去接受这一切吗?

 显然,在《活着》一书中,余华精心布局并导演了这一场劳动人民的悲剧史。作为领衔主演的福贵,则是以回忆的视角、平静的口吻以及较为轻松的姿态回顾这一段悲惨的生命历程,这中间似乎没有多大的暴风骤雨。而实际上,《活着》中主人公福贵一生的悲惨遭遇,既有自然的因素,命运的使然,但更为重要的是社会方面的因素。不难看出,在《活着》这部小说中,福贵所遭受的社会挤压,远远大于自然状态下的生存压力。他的一生经历了民国年间的风云动荡和

 抗日战争、国内战争、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以及十年文革动乱,从富家子弟变为平民百姓的福贵,由于社会各个方面的重压,不断遭到冲击,他的一生显然是跌宕不安的。最初,福贵被抓为壮丁推向战场,从死人堆里活下来的福贵,有幸返回故乡。在建国之后,又历经了数次运动的洗礼,亲人一个个先他而去,他的一双儿女看似纷纷死于意外,实则是时代因素使然,福贵的一生见证了亲人的一个个离去,见证了中国民众最不愿看到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按理说,福贵是在社会下层民众中遭受挤压的成员之一,他对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但余华并未将历经生死浩劫的福贵刻画成一个基于现实土壤的悲剧性人物,从而透视出百年来中国社会底层民众的血泪史、苦难史。余华也没有让这幅鲜红的社会画卷变成农民阶级的斗争史、觉悟史。

 在这里,活着还是死去,已经不是一个问题,“怎么活”也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活着》告诉你,面对命运中席卷而来的暴风雨,你应该学会忍受,坦然地接受“生命的赋予和责任”,其实,所谓的忍受,就是逆来顺受,或者说是甘于受辱。由此,我想到了普度众生的佛家所宣扬的观点:“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只有今生学会忍受苦难,死后才能获得灵魂的救赎’。这

 和余华所倡导的生存法则可谓不谋而合。在《活着》一书中,余华就是想通过揭示“人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的观念告诉世人,平静地看待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因为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实则是必然,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忍受,忍受,再忍受。在卑微地苟活和理性的觉醒的天平上,余华让人们选择的明显是前者。虽然余华在自序中口口声声地宣称这部小说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而事实上,这样的眼泪既不丰富也不宽广,因为书中所包含的泪水仅仅是情感宣泄后的沉淀物,这样的泪水充其量是无可奈何的呻吟,充其量是与现实和解后的产物。因此,《活着》中的泪水并不是愤激的泪水,也不是控诉的泪水,在这部小说中,连生命的挣扎都是一件较为奢侈的事。余华不无悲观地认为:“在这个无望的世界里,除了忍受,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泪水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宿命感,人们在叹息声中只会彷徨无地,却不去寻求怎样来拯救自己。

 余华把福贵老人一生的悲剧写成命运使然,并假借老人之口传递了“人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的观念。其实说穿了,这种生存方式就是一种卑微的活命哲学,就是要普通民众当顺民,做沉默的大多数,不管风吹浪打,

 “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而这样的沉默,意味着无论在任何恶劣的条件下,你都必须坚持活下来,哪怕是苟活,你也应该义无反顾,这其实不正是民族劣根性中的奴性使然吗?在《活着》一书中,余华显然缺少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与理性精神,余华在教育人们应该安于生存,坐稳奴隶,而这样的民众根本不会有任何的斗争意识。事实上,就连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农民运动也仅仅是被灌输了简单的阶级斗争的思想而已,根本没有任何有力的指南思想作为强大的精神后援。

 余华在谈到《活着》一书时说:“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我丝毫不怀疑作家纯洁的情感,但在风沙肆虐、虎狼横行的社会里,从这一段话,我明显地感到,作为知识分子的余华毫无鲜明的立场,这种超然于物外的心境,淡定从容的写作方式,难免让人感觉作者理性思辨能力的缺陷,以及作者本人缺乏最基本的价值判断。这样的认识让作为先锋作家的余华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既然存在并不意味着合理,人不仅仅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活着中所倡导行尸走肉的式

 活法最多被称作为“活死人”。在我看来,“向死而生”或者“以死为生”也是一种活着,死亡也是一种反抗,一种活着。

 参考文献:

 [1]余华.余华作品系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8)

 [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

 [3]殷海光.殷海光文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4)

推荐访问:活着与死去 死去 活着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

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