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故事3篇
五老故事3篇五老故事 《读懂中国》我和我的祖国五老访谈学习心得范文 篇一:读懂中国我和我的祖国五老访谈观后感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是我们的祖国;我们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老故事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五老故事
读懂中国 》 我和我的祖国五老访谈学习心得范文篇一:读懂中国我和我的祖国五老访谈观后感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是我们的祖国;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她是我们的祖国。近百年来,中华儿女们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他们有的是牺牲了自我的生命;有的是用“祖国在我心中”这句话使自我奋发图强。周恩来总理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一代伟人,是因为他从小就拥有一颗“中国心”,他小时候就说了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因为他给自我定制了一个目标,所以这个目标引领这他向前。伟大的科学家童第周从一个后进生成为了轰动西方的中国科学界的留学生,因为他有一颗坚定的决心----“外国人行,中国人也行”!
又有多少人,身在异国,但是那颗热烈的心却留在中国呢?又有多少人写下了一句句赞美“中国母亲”的诗篇散文呢?这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萦绕耳畔!
是啊!伟大中华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强大起来了!瞧!那滔滔江水,莽莽昆仑,连绵不断的山峰......这都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奥运会场上是什么换来了一次有一次的冠军?是辛勤的汗水,是不懈的努力支持这他们努力再努力,刻苦在刻苦,才使他们完成了艰巨的任务。“神七”早已成功升空,中华儿女期盼这他们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
自如和不幸已经成为过去,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辉煌。无论是军事、科技、政治、体育等,我们都有了巨大的成功与进步。当代“神
农氏”----袁隆平,是他提高了我们的农业知识。
啊,可爱的祖国!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母亲!我是新一代的宠儿;“母亲”啊,期盼着我们再创辉煌的一天吧!
篇二:国人之正义,永不缺席!
“来,老爷爷,这是给您的钱。”看着那张支票,已经年近百岁的王爷爷流下了眼泪,“谢谢尤法官啊,我的这颗心呀,终于可以不再疼痛了„„”
看着他的脸,我的心中升起无限感慨。
王爷爷在抗战期间曾经被日本公司抓去当苦役,他在那里受尽了日本人的折磨,所以从抗战胜利后,王爷爷就一直在向日方讨要一个说法,而我作为一名法官,已经和王爷爷一同奔波二十余年了。至今我还记得二十年前第一次与日方代表交涉的场景,当时中国刚刚改革开放,非常需要国外资金和技术的援助,而这家公司在中国投了很多钱,帮中国建了许多设施,因此他们的态度也就十分蛮横:“我方对那时发生的事情深表遗憾,但我们拒绝你们的提出的要求。”我还记得在休席时无意中听到的两个日本人的对话。
“没关系吧?我看这些中国人是不会妥协的。”
“怕什么?他们中国还得靠咱们公司帮他们搞建设呢,他们要是敢胁迫咱们,看到时候咱们撤资了,中国怎么办?”
我的心中感到既气愤又无奈。是啊,他们说的没错,我们实在是太弱了,弱到连经济发展都要靠外人,靠这些有着错误观念的外人!
而当时,由于这种原因针对该公司的判决也难以决定,但我们一直没放弃申诉,而中国也慢慢变得强大起来,一家家民族企业建立兴盛起来,一个个自主科技项目被研发出来,一项项海外投资工程被签订下来。终于,中国有了不再依赖于日本公司,乃至于海外公司而自己发展的能力。
而随着国家的强大,大家也开始日益关注非法劳工的问题。大家纷纷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政府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中方将不会停止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劳工的维权,而我也接到了上级的命令,受理王爷爷等人的申诉书,批准起诉这家日本公司!
在法院上,此时日方代表正慌张地向四方张望,有的人正在紧张地交流着,当年的那股狂妄与傲慢,如今早已消失不见。而他们的辩解也在铁证如山的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最终,我激动地挥起法官锤,宣判出了一个众望所归的结果:
“判处被告罪名成立!”
此时坐在原告席上的王爷爷流下了两行热泪。送走了王爷爷,我看见了两个老相识,正是当年那两个日本人,他们走过来问我:“为什么?为什么你们现在会做出这么无情坚定的判决?”
我看了看他们,用坚定的口气说道:“没错,这种判决对你们是无情的,可是对我们而言这种判决是等待已久的了!你们觉得中国很弱很小,很落后,处处都需要你们的帮助,你错了。我们中国已经走上了自强的道路,已经走上了‘走出去’的发展之路,我们不再依赖于你们了,请记住,我们中国是永远会坚决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
虽然这正义会迟到,但它永不缺席!”
说完这话,心中怀着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我走了,只留下那两个呆若木鸡的日本人。
篇二:五老故事
于报送《德州市“五老” 风采录》材料的通知
开发区、 各乡 镇教育办, 国办中小学、 幼儿园关工委:
为隆重纪念德州市关工委成立 20 周年, 大力宣传全市优秀“五老” 志愿者的先进事迹, 弘扬“忠诚敬业、 关爱后代、务实创新、 无私奉献” 的“五老” 精神, 进一步推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开展, 市关工委确定编印《德州市“五老”风采录》。
现将报送《德州市“五老” 风采录》 典型材料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宗旨和目的 通过《德州市“五老” 风采录》, 颂扬全市“五老” 队伍的良好精神风貌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激励广大“五老”以更大热情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去, 吸引 更多的老同志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为关心下一代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二、 推荐范围 全市各级、 各行业“五老” 志愿者中的优秀代表。
三、 推荐条件 热爱关心下一代事业, 积极参与 关工委工作, 特别 是在开展“三项活动” 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五老” 志愿者。
四、 材料的内容和形式
“五老” 典型事迹要实在, 概括简洁, 文字 1000~ 1500 字左右, 并附上本人工作照一张( 含电子版); 报送的材料要注明撰稿人、 单位等信息。
五、 相关要求
编印《德州 市“五老” 风采录》 是纪念我市关工委成立20 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请“五老” 志愿者切实重视, 确保典型过硬, 事迹突出。
3 月 日 前, 请将典型材料报送县关工委办公室。
联系电话:
0534-5607726
联系人:
曹芳
齐河县关工委办公室
2012 年 2 月 20 日
篇三:五老故事
ldquo;五老”讲好党的百年故事 ——各级关工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五老”作用服务引导青少年“我要终生与红领巾同行,终生当志愿辅导员。”俞明德一生只干了这一件事。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少先队辅导员,受到过毛泽东、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一干就是 70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中国关工委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工程,地方关工委依托当地丰富的党史资源,线上线下结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百年故事”“百年潮涌·红船精神薪火相传”“从石库门再出发”等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退而不休,为党史教育再添薪火
近 20 年来,300 余场宣讲,场场脱稿,近 8 万听众见证了他的坚持和努力。“生命不息,宣讲不止。”今年 80 岁的老党员陈奎明,常用这句话总结自己的退休生活。2002 年,从小学校长岗位上退休后,陈奎明就成为厦门市湖里区关工委宣讲报告团的志愿者。
从党的方针政策到党史国史学习教育、从城市历史文化到身边好人好事……陈奎明走进社区、学校,把党的声音、社会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为了让宣讲更生动、更贴近生活,陈奎明给自己提了一个要求——全文背诵,脱稿演讲。“除了吃饭、睡觉、做家务,其余时间我就在准备讲稿。”在街道、学校都有了陈奎明的“粉丝”,他也成为一名党史教育的“网红”。
全国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网红”,78 岁的退休干部徐金石就是其中一个,他和孩子们一起大声朗诵他自编的《四字歌》:“缅怀历史,不忘初心。五星红旗,鲜血染成。无数先烈,为国捐躯……”在社区、学校、团场连队,经常可以看到这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声如洪钟的老人站在孩子们中间,宣讲红色故事、教唱红色歌谣,这样的红色教育徐金石已经坚持了 10 多年。
从学校到社区,从企业到农村,“五老”用“星星之火”照亮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之路。60 多年深藏功与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老英雄张富清,“百尺竿头从头越,不忘初心再前进”的全国最美“五老”曹凯,“一首战歌唱初心,关工路上献晚情”的老战士薛世浩,“将讲党史当成重要使命坚持到底”的老党员干部关英才……他们都以鲜活的事实、精彩的人生清楚地告诉人们,只要理想之火不熄,信仰之火不灭,就不会忘记初心。
教育者先受教育。各级关工委高度重视关工委报告团、宣讲团党史学习教育培训。四川省关工委举办宣讲团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班,组织 100 多名省、市(州)关工委宣讲团骨干参加培训,省关工委副主任、省关工委宣讲团团长唐朝纪带头作《学党史坚定理想信念,跟党走培育时代新人》报告。
近 5 年,教育部关工委创新推出“院士回母校”“杰出老校友回母校”“大国工匠进校园”“读懂中国”等活动,累计 2300余万名青少年受益。院士与工程师通过回顾自己在学校的时光与人生阅历,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党史国史、大国精神,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促使广大青少年更深入地了解党的历史,在红色基因、红色文化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搭建平台,让红色基因有迹可循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每年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前来瞻仰。在新一代青少年中,井冈山的故事继续传唱,历久弥新;井冈山的精神注入血液,砥砺前行。
宣讲,让红色文化有史可讲、有事可说;平台的建设,则让红色基因有址可寻、有物可看。2018 年以来,全国各级关工委先后建立各级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21310 个,中国关工委命名了四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共计 214 个。其中,既有南湖革命纪念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延安革命纪念馆等革命时期的纪念地,也有雷锋纪念馆、大寨展览馆、北大荒
开发建设纪念馆等建设、改革时期的纪念地。这些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是一个个红色基因的播种机,不断把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红色传统注入广大青少年的血脉、融入广大青少年的灵魂。
书籍,让红色文化滋养更多的青少年。各地关工委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整理编写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读本 4319 种,连续 23 年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结合地方史为广大青少年讲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和革命传统,讲家乡的历史巨变,讲英模先烈奋斗事迹,老同志们用参加革命、建设、改革的亲身经历,具体生动地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自己从哪儿来,就要到哪里去。”薛世浩退休前是安溪县文化局局长,年轻的时候参与过解放福州和厦门的战斗,“党把事业交给了我们,我们也要把精神财富交给我们的后人。”他编写《红色安溪》《道德教育故事选》,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讲好安溪故事,提供了很好的素材。2017 年,薛世浩还主导拍摄《寻莫耶故里 颂红色安溪》宣传片。这些教育读本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创新形式,打造更走心的“青春版教案”
66 万块积木,拼成 18 米长的“党史教育”画卷。在武汉市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近百名青少年儿童、大专院校学生、企业家等共同参加“携手共搭积木 拼出党的辉煌”像素画拼搭活动,重现建党百年历程。画卷的图案,涵盖了多个历史阶段。
“拼图时,我想起了我的家乡。”空军定向培养生杨阳是甘肃平凉人,从小就听爷爷讲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2019年来武汉上学后,他第一个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得知戍边英雄的事迹后,我希望未来也能有机会去为祖国守边疆。”此次活动将科技、艺术等元素与党史教育相融合,让大人小孩齐动手,乐在其中、学在其中。18 米像素积木画拼好后,装订上墙,成为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新网红打卡地。
与此同时,中国关工委组织开展“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主题活动,全国各地关工委组织开展“五老为家庭教育做榜样”“五老带头晒家风家训”等丰富多彩的家风故事宣讲,中国关工委面向全国广大“五老”和青少年开展了“我的家训”主题征文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 30 个省市及有关单位推荐的 3000 多篇优秀稿件和作品。《邓发家书》《聂荣臻家书》……一封封家书,一段段历史,家书成为革命战场和家乡亲人之间唯一的联系。如今,战火远去,家书仍在,它将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
如今大多数青少年都是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用网络形式传承红色基因也成为时代特殊的印记。江苏少年网开展“我为国旗点个赞”网络寄语活动,点击量近 1500 万;辽宁丹东市拍摄雷锋影像视频,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推送“雷锋故事会”,收视达 12 万人。
(记者
俞海 萍
通讯员
王岚芳)
(2021 年)
上一篇:入党申请谈话记录的谈话内容6篇
下一篇:第一书记现实表现材料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