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壶注满7篇
将花壶注满7篇将花壶注满 茶水服务语言一、茶水冲泡服务语言(一) 铁观音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好! 下面将由我为大家进行铁观音茶水冲泡服务,请欣赏并多提宝贵意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将花壶注满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将花壶注满
服务语言 一、 茶水冲泡服务语言 (一)铁观音 尊敬的各位嘉宾, 大家好!
下面将由我为大家进行铁观音茶水冲泡服务, 请欣赏并多提宝贵意见。
1.佳叶鉴赏(赏茶)
铁观音于福建安西, 其外形卷曲, 壮结重实, 色泽砂绿乌润, 有“美如观音重如铁, 七泡留余香” 的美誉。
2.孟臣净心(温壶)
用高温的开水将茶具淋烫一遍, 以提高茶具的温度。
3.高山流水(注水)
把壶高高提起, 犹如泉水从山中流下。
4. 观音入宫(投茶)
用茶拨将铁观音拨入壶中, 我们称为观音入宫。
5.芳草回春(洗茶)
茶叶在水的冲泡下, 徐徐展开, 好比春天刚刚发芽的小草。
6.荷塘飘香(淋壶)
茶人讲究一泡汤, 二泡茶, 三泡四泡是精华。
铁观音属于半发酵茶, 第一遍的茶汤把它用来淋壶, 提高铁观音散发的香气。
7.再冲芳华(注水)
将水壶高高悬起, 逐渐接近紫砂壶注入热水。
8.春风拂面(刮抹)
用壶盖刮去壶表面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均匀透亮。
9.涤净凡尘(将壶的表面冲洗干净, 是在增加壶的温度, 让茶汤更好的浸泡出来, 茶香更好的散发)
10.观音出海(出汤):
将茶汤倒入玻璃壶中供各位嘉宾品尝。
11.敬奉香茗(奉茶):
尊敬的各位嘉宾, 铁观音冲泡后汤色金黄, 浓艳似琥珀, 您在品茶之前可以先闻一下它的茶香, 铁观音具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 滋味醇厚甘鲜, 回味悠长。
(二)
绿茶
尊敬的各位嘉宾, 大家好, 下面将由我为大家进行崂山绿茶水冲泡服务, 请欣赏并多提宝贵意见。
1. 佳叶鉴赏(赏茶)
赏绿茶我们讲究‘三緑’ 即 干茶绿, 汤色绿, 叶底绿。
2. 冰心去凡尘(洁具)
茶致清致洁, 是天涵地育的灵物, 泡茶要求所有的器皿也必须致清致洁‘冰心去凡尘’ 就是。
用开水再烫一遍本来就干净的玻璃壶, 做到茶杯冰清玉洁, 一尘不染。
3. 清宫迎佳人(置茶)
就是用茶拨把茶叶投放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4. 甘露润莲心(洗茶)
好的绿茶外观如莲心, “甘露润莲心”
就是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 起到润茶洗茶的作用。
5.凤凰三点头(正式冲泡)
冲泡绿茶时讲究高冲水, 好比是凤凰向客人点头示意, 同时也是为了使茶汤均匀, 避免烫伤茶叶。
6.碧玉沉清江(观赏茶舞)
冲入热水后, 茶先是浮在表面, 而后慢慢沉入壶底, 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观察茶在水中的缓慢舒展, 浮动, 变幻的过程, 人们称其为“茶舞”
7.慧心悟茶香(奉茶)
品绿茶要一看, 二闻, 三品味, 它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 也不像乌龙茶那样岩韵醉人, 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 淡而有味, 只要您用心去品, 就一定能从淡淡的绿茶香中品出它的韵味来。
(三)
普洱茶 尊敬的各位嘉宾, 大家好!
下面将由我为大家进行普洱茶茶水冲泡服务, 请欣赏, 并多提宝贵意见!
1.
喜闻陈香(赏茶)
云南普洱茶的干茶陈香显露色泽棕褐色或褐红色。
2.洁具(温壶)
用开水将紫砂壶、 玻璃壶——烫洗 3.置茶(用茶拨将茶荷里的茶叶一一拨入紫砂壶中, 带泡)
4.洗尘开颜(洗茶)
为了洗去茶叶中的杂质以及让茶叶退水溶开, 我们一般洗两遍茶, 能让茶有饱满地道的陈香味。
5.调出陈韵(正式冲泡)
用适度的开水将紫砂壶注满, 迅速将茶汤倒入玻璃壶中, 供各位嘉宾品尝 6.敬奉香茗(奉茶)
普洱茶汤色红浓明亮, 香气独特, 叶底褐红色, 滋味醇甘浑厚。
二、 奉茶语言 (一)
铁观 您好, 铁观音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 您在品茶之前您可以先闻一下它的茶香, 铁观音具有天然
的兰花香, 滋味醇厚甘鲜,它具有抗衰老、 治疗糖尿及减肥美容养颜等功效, 您请品尝, 并多提宝贵意见。
(二)
绿茶 您好, 品绿茶要一品、 二闻、 三品味, 它讲究三绿即:
干茶绿、 汤色绿、 叶底绿, 茶汤清醇甘鲜, 淡而有味, 它具有降血脂、 防癌、 防辐射等功效,
您请品尝并多提宝贵意见。
(三)
普洱茶 您好, 普洱茶汤色红浓明亮, 香气独特, 滋味醇甘浑厚, 它具有三降、 解烟酒毒、 美容润肤等功效, 您请品尝, 并多提宝贵意见。
注:
括号内的内容是要求员工掌握的, 在操作时不需要为客人讲, 如遇客人问时, 方便为客人解释, 如客人不问就不必说。
员工在为客人操作时, 必须运用规定语言, 如在备餐台上操作, 客人到达比较集中或客人不看员工操作时, 在奉茶时必须运用相应语言。
篇二:将花壶注满
紫砂壶的鉴赏周彩英(宜兴214221)摘要:鉴定紫砂壶艺的好坏真伪是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一般玩壶者很难一开始就达到专家的眼光,为了让广大玩壶者少走歪路.故介绍一个快捷的方法来识别真伪.即从工泥、形、火、款、用六个方面来分析判断。关键词:玩壶入门;协调均衡;气韵贯通;耐人寻味1 前言对于初涉茶道的人最想知道是如何鉴定一件紫砂茶壶的优劣,由于人们的审美面不同,对壶的认识也有所不同,故标准也就不一样。但达有共识的有两种:一是艺术标准;二是功用标准。欣赏紫砂壶必须从爱壶、玩壶入门,在使用玩赏中.了解什么是正宗的紫砂。紫砂泥原料的性能、化学成份、分子结构、吸水率、透气性,紫砂壶冲泡之功能,壶的构造、艺术风格、流派等等,并逐步确立自己的收藏风格,欣赏紫砂壶,亦浅亦深亦玄亦神,关键在于如何入门。2 紫砂壶的鉴定标准现今,鉴定紫砂壶的标准归纳起来,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工、泥、形、火、款、用。(1)工,即制作工艺。传统的紫砂壶制作技艺是时大彬在继承前代技艺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即泥片镶接成形,具体分为圆器的拍身筒成型和方器的镶身筒成型.一般的茶壶都为石膏模型挡坯成型而工好一些的壶则多为全手工制作.两种外表可被修饰成相同,壶内部表面的泥门法构已被加工过,而手工的壶内部表面则完全呈自然状态,经过烧成后.手工壶的透气性要比模型的高3%.而外表则更能体现出艺人的制作工艺水准差异,点线是构成紫砂形体的基本元素,应看她的线条是否流畅,面和面之间的转折是否圆注,壶咀、钮、把应在一条直线上,比例要协调,份量要均衡。所谓协调和均衡,即壶咀、把、钮应视壶身大小而定,不应过大。也不宜过小。壶咀和把按装在壶身上不应有下落之感,也不可大呈阳刚之状,另外一把好的紫砂壶口和壶盖结合要严紧,不可有金钢涛砂口之痕迹,这就是“工”的基本要求。(2)泥,即是紫砂壶的原料。紫砂壶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和他得天独厚的特殊原料分不开的。泥色的变化,给人带来视觉官感的不同。由于壶的实用性强,好的泥料所制的壶稍经使用胎质很快便能养出珠光感,而劣质泥料的则没有此效果。(3)形,即紫砂壶的形状。一把好壶,形状线条应协调,比例恰当。透着一股神韵的茶壶映入你的眼中.细察之下,会发现不管是几何形还是自然形,其形象一定是新颖脱俗.口、盖、咀、把底、足钮线组合刚柔相济,气韵贯通.耐人寻味。(4)火,即窑火。一把好的紫砂壶必须在适当的温度和气氛中烧制,温度过高则老,壶面起泡;低温则嫩雅,没有光泽,壶呈泥土气质,所以火温一定要合适,泥土中的铁、锰等元素才能发出朴雅的色泽。(5)款,即印章。一般每个艺人都有自己特制的印章不易模仿,但商品社会中,伪造者屡见不鲜,所以以购壶不可光看印章,综合各方面来判断。(6)用,即壶的实用功能。有些壶制作得过分花哨,不实用。实用的壶,大小、容量适合,壶咀出水流畅,壶把端提省力。3 总结鉴定紫砂壶真伪则需要很强的专业性,以上六点为初涉紫砂壶者提供一些基本知识,需要不断的积累经验,在壶海中寻觅到自己喜爱的砂壶。万方数据篇三:将花壶注满
壶的设计与制作王卫明( 江苏 宜兴 2 1 4 2 0 0)摘要: 宜兴紫砂工艺以其古朴、 典雅、 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蜚声海内外, 被世人推崇。作为工艺美术的一个种类, 紫砂壶的设计要体现形态美和整体美, 制作要体现材质美和严正美, 这就是紫砂茶壶设计和制作要讲究的韵味和语言。关键词: 紫砂壶; 设计; 制作中图分类号: J 5 2 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0 9 5 -4 1 1 5(2 0 1 4)1 1 /1 2 -4 0 5 -1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 盛于明清, 经历代艺人的完整继承和开拓创新, 它从日用陶渐渐演变成独步千秋、 华夏无双, 并给人以美的享受的高档艺术品, 紫砂壶因其造型变化多姿、 色泽古朴雅致和独特的实用功能及深厚的文化内涵, 被历代文人雅士视为“ 拱璧珠玉” 。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造型艺术, 紫砂陶在数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立的造型语言, 建构了紫砂文化的特征。作为一种立体造型艺术, 紫砂壶的立体形象构思和具体设计是诞生一把好壶的起步。因造型的千姿百态, 加之材质的特殊性, 紫砂陶在各类材质的器皿中最具特征和个性。紫砂壶的设计要体现形态美和整体美, 制作要体现材质美和严正美, 这就是紫砂茶壶设计和制作要讲究的韵味和语言。下面本文从光器与花器出发,浅谈紫砂壶的设计。俗称“ 光货” 的几何形体紫砂壶, 是历代艺人从事紫砂艺术以来长期探求的门类。它的特点是简洁明了, 除了线角和少许文字、 绘画外, 没有其它更多的附加装饰物。在造型设计上主要考虑的是壶体的立面线条与平面的和谐及变化, 以及形体各部位之间的“ 黄金” 比例。圆器壶造型艺术要使器皿达到“ 圆、 稳、匀、 正” , 要在视觉上产生柔中寓刚, 珠圆玉润并有虚实变化之效果。壶、 把、 嘴、 盖的比例要恰到好处, 实现有机结合并统一, 整个壶体造型设计要体现端正大方, 显出功力。运用曲线变化而创作的“ 圆钟壶” , 它较好地体现了传统艺术韵味与现代文化风格完整的结合, 被宜兴陶瓷博物馆收藏展示后, 常有圈内人士咨询。一把上乘的光货茶壶再加之名人名家字画的装饰, 更是锦上添花, 完美之极。花货壶的设计与构思, 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实际上这种活动是生活中对美的情趣的审慎选择和接收, 抒发着创作者平静的心态和追求的浓郁乡情, 也是对自然界相当一部分动植物寓意的借鉴和情感的延伸, 往往一件作品更起着以物蕴志的作用。制壶鼻祖供春的《 供春( 树瘿) 壶》 , 从根本上反映了制作者对生活观察的细微和对自然界的独有情趣。整个壶身以树瘿的自然, 夸张地引塑出壶嘴与壶把, 不规则的型体加上任意的壶盖造型, 在当时也许正给人一种别具一格和清新的感觉, 与北宋至明初形成的紫砂壶造型大相径庭。由于花货与生活的接近和贴切, 从紫砂壶以后的发展轨迹中可以看出, 花货类紫砂壶获得了较大繁荣并富有极大的生命力。在设计方面, 紫砂壶同时具有人性化设计的特征。人性化设计是以设计的理性化和功能性为前提条件的, 旨在符合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 强调精神与情感需求的设计, 也就是在保障日用品功能的前提下, 改进产品的外形, 使产品达到符合人机原理的人性化设计概念。它注重了产品内环境的扩展和深化,在设计中融入了文化的内涵, 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是人类的情感、 文化精神、 伦理道德的映照。现在紫砂工艺在早期砂器基础上不断地承袭与发展, 将紫砂艺术推向更臻完美的境界, 实乃当今紫砂艺术收藏家所乐见。人性化设计是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物品更适合人性, 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发展, 使人类感情更加丰富、 人性更加完美, 真正达到人物和谐, “ 物我相忘” 的境界, 这便是人类精神的“ 物化” , 人的“ 物化” 。由于紫砂壶制作成形是手工操作, 采用的是打泥片、 打泥条、 打身筒的拍打相接成形法, 所以必须用熟练的技艺来处理好部分的整合。制作者在紫砂壶的创新和创制过程中, 就会体会到一把好壶必须要实现艺术和技术的相融合, 艺术是个人的造化程度, 技术是个人的动手能力。在理论实践中, 除注重基本功底的训练要做到厚积薄发以外, 设计师应该把自己的感情, 即对自然界、 对美好生活的理解、 向往、 追求融汇在作品之中。因此,许多紫砂作品很有个人的风格特点, 观其壶知其人。在花货的制作上, 工具是非常重要。古语称: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花货的制作过程, 尤其在装饰部份, 仅靠手指的捏塑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和符合紫砂泥性能的目的, 故需要根据作品的不同造型、 不同装饰, 制作各种得心应手的工具尤为重要。如对竹叶的镶贴、 瓜叶卷曲舒展的特殊处理, 对树纹和动物表面肌理的处理, 一些特殊的小工具不能缺少, 而且每个制作人员一般都有各自的特点, 也对工具的制作有着异曲同工的要求。一把简单的全手工茶具少则八百, 多则上万, 价值不可谓不高, 利润不可谓不厚, 但是市场上还是鲜有其身影,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全手工紫砂茶壶对艺人的技术要求比较高, 在没有模型辅助的情况下, 要完全靠手来把握分寸塑造出优良的壶形比例, 照顾好每一处细节,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功夫。所以没有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制壶经验是没有办法做出一把精良的全手工紫砂茶壶的, 技术上的要求让很多制壶者还未出手就已经望而却步了。参考文献:[1] 傅英书. 紫砂收藏的学问[M]. 北京: 蓝天出版社,2 0 0 5,1 .[2] 杭间. 手艺的思想[M].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2 0 0 1,5 .[3] 夏云杉. 宜兴紫砂设计创新和文化传承的相关性研究[D]. 江南大学,2 0 0 4 .·504·2 0 1 4年第期合刊 民间文艺???????????????????????????????????????????????????? ?
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作者:王卫明作者单位:江苏 宜兴 214200刊名:艺术时尚(下旬刊)英文刊名:Yi Shu Shi Shang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王卫明 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期刊论文]-艺术时尚(下旬刊)
2014(11)2014(11)
篇四:将花壶注满
ldquo;一片冰心在玉壶” ——观“热血教师”而感那一天,我们一起观看了“热血教师”,除却感动,更多的是振奋!
我们每个老师从上讲台的第一天起,一直在进行复杂的心理活动。从最初的兴奋到彷徨到激进,然后受挫,再然后或失去挑战的勇气或越挫越勇。教育需要用心,所以,只有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才能有些许的收获。我们的身体有周期,往往一段时间之后生理乃至心理会出现疲惫。在这样的时候,如果我们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一如既往地热血沸腾,对于孩子来说,是莫大的幸福!
克拉克老师也是个凡人,当一腔热忱屡次遭遇碰壁之后,也会懈怠!他的成功在于他的选择,在知心朋友的开导下,他选择了继续坚持!我们每个人一生中会面对很多的抉择,如果三心二意,半途而废,我们或许原本能收到的惊喜会与我们擦肩而过,着实可惜!建造房屋需要扎实的基础,地基打扎实了,才能筑起高楼。如果打了基础,因后来的放弃而导致一片土地的浪费,是对前期工作的不尊重,是及其不聪明不理智的做法。当我们打了坚实的基础,为之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之后,我们要懂得坚持,我们要朝着自己的目标不屑努力,不断前进!
作为一名专职的体育老师,这个宣传片也给予了我很多的启发,我的心理起了层层涟漪。
我们体育老师面临的群体和主任学科的老师不一样。主任学科的老师一般只面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我要面对 8 个班的学生,不可能完全地了解,如何才能让孩子喜欢上我的课堂并且受到好的教育效果,这是我积极思索的问题。作为体育老师,我是幸福的。因为不管是低段的孩子,还是高段的大孩子,都非常喜欢上体育课,于是,我也因此觉得我应该更认真地对待课堂,让孩子们在这 40 分钟的时间里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掌握健身的基本方法,并且激发他们热爱运动的兴趣。
每次备课,我都尽量细心。针对不同的班级,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来激发他们的热情。孩子们在静坐的课堂中,肢体没有得到很好地活动,所以,在体育课上,应该要用合理的方式积极开导他们活动开自己的身体,放松肢体,然后进行愉悦的活动,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作为体育老师,我们的体育课堂上最怕的就是孩子因为运动不当而造成伤害。所以,在这个课堂设计中,我会尽量设计安全
的活动,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都会多留心观察孩子们的活动情况。因着孩子们喜欢这门课程,所以,我要比别的课的老师更认真地对待课堂。因着孩子们喜欢这门课程,所以,我要更多地喜欢这些孩子,并且引导他们在体育课上尽情地寻找快乐。
作为体育老师,我们还有一块重要的工作——体训。少年强,则中国强。一个国家强大不仅仅表现在科技上,更要求我们国人要有健康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再能干的人如果没有好的身体,也不能尽情地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所以,我们要激发孩子们运动的兴趣就要以比赛的形式来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每一年的运动会,是这些运动骄子展现自己魅力的时刻,也是我们这些教练引以为豪的时刻。很多孩子有非常优秀的运动素养,然而因为家长心疼孩子,并不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家长的心清我们能理解,因为独生子女,因为自己吃过苦,所以特别不愿意孩子再吃苦。然而,运动是一种精神:积极进取,努力拼搏!我们的人生中非常需要这种精神。所以,我认为能成为一名好的运动员是一种能力的象征,是一种品性的象征。我们也爱孩子,虽然在体训的过程中会对运动员很严厉,但是当这些孩子咬牙坚持下来之后,当这些运动员在获得了质的提升后,他们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肉体的痛苦并不可怕,战胜一切苦楚,到达较高境界以后,这种坚持会成为一种习惯,适用于各个领域。对于孩子以后的人生是莫大的鼓励!最近这几年,我在体训上费了很多的力,也得了些许成绩。我并不因为为傲,我为傲的是这些经历过的运动员学会了坚持,学会了隐忍,学会了拼搏,学会了享受成功的喜悦,我为他们骄傲!
体育老师是个漆黑的工种,因为我们总是暴晒在太阳底下,我们的面上总是黑漆漆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体育老师是最阳光的,因为总是沐浴在阳光中。何谓幸福?难道不是因为我们总是向阳吗?因为向阳,所以积极;因为向阳,所以乐观。非常欣慰每一届的孩子都那么喜欢我,非常欣慰我选择了那么让孩子喜欢的工种。在课堂上,我们一起锻炼身体;在课堂上,我们一起探索有趣的身体奥秘;在课堂上,我们一起进行趣味多多的游戏体验;在课堂上,我们一起为胜利而呐喊,为胜利而拼搏!我们不消极,我们不放弃,我们勇往直前,我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努力让自己有个健康强健的身体。
我热爱我的工作,我热爱这些天真、善良的孩子们!我的心,从来就不大,
我把我这一片纯洁的心放在“玉壶”里,和这些孩子们一起去体会幸福的快乐!老师,是一个幸福的职业,因为在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多多收益。非常感谢孩子们给予我的支持,非常感谢孩子们和我一起游戏、活动,非常感谢孩子们将快乐与我一同分享。“体育老师”这个称号,我受之!我甘之如饴!
我是体育老师,我享受着我的工作,我幸福着!
篇五:将花壶注满
日期:2021-04-06喝茶,是中国人十分普遍的休闲行为,自古有之,流传千年。
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各种茶器亦竞相诞生、百家齐放。
宜兴紫砂壶就是相当知名的泡茶器皿,素有“世间茶器之首”的美誉,在国际上也是久负盛名。
紫砂壶特色鲜明,无论是泥料材质还是造型装饰, 亦或是人文审美都极具个性, 令世人爱不释手。紫砂壶初为粗陶器皿,主要功能就是泡茶,实用性极为明显。
然而依托于茶文化的熏陶,随着时间的推进,以及历代文人雅客的主动参与,它的文化性和艺术风格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并将其视为风雅之物,提升日常生活品位。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将紫砂壶视为借物抒情的载体, 通过形式艺术本身来传达丰富的思想或情感共鸣, 并反向促进了这门手艺的长足发展。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紫砂壶要从“器”上升至“道”,或者说从泡茶器皿升华至高雅艺术品, 必然要接受文化的熏陶或情感的滋养。
历代紫砂艺人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自然生活中挖掘灵感, 然后将其转变成立体的紫砂艺术形象,创作了很多经典佳作。
时至今日,作为当代紫砂艺人,我们依然要为此不懈努力。
以紫砂壶“年轮”(见图 1 )为例,该壶造型简约大方,并以肌理化的装饰风格,架构起整把壶独特的内涵空间,优化了作品的艺术内涵。
现主要谈一谈这把壶的创作立意、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1 年轮立题,彰显情感共鸣当代壶艺创作的核心愈加趋向于对文化情感的挖掘, 并以此立意, 再围绕主题展开具体的外形架构, 也就是在创作初期便立志于使作品脱离单纯的泡茶器皿范畴,使之能够彰显一定的情感共鸣。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人们的情感需求也极为丰富,这些都能成为主题立意的宝贵题材, 最终体现在作品里达到一个相对完美的艺术效果。年轮,通常是指树木断面显示出的环形纹理,年轮的总数大体相当于树的年龄。
故而人们常以年轮来抒情达志,表现出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以此勉励自己珍惜岁月、珍重当下。
作为大自然中十分普遍的一个物象,它本身就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含量,如果能进行恰到好处的艺术升华, 便会成为一个很好的题材,优化整把壶的文化性能。顾名思义,紫砂壶“年轮”便是选取了这样一个物象为题材而展开叙述,虽然年轮是具象的,但是其传递的重要内容却是抽象的, 这种抽象需要创作者具备一定的艺术想象力和创新功底, 如此才能达到形神俱佳、不落俗套的效果。2 形式外显,最见紫砂本质紫砂壶属于造型艺术, 无论是作为泡茶器皿还是艺术品,形式都是其最基本的状态,也最见紫砂本质。
紫砂壶形式极为丰富,造型方面有圆器、方器、花器、筋纹器等各呈其态,装饰方面有陶刻、塑雕、泥绘、堆贴花等百花齐放,造型与装饰相辅相成,共同组合成一把紫砂壶的综合外观形式。
造型往往依据作品的构思需求和主题推进而展开, 即使是最为平常的造型也能带给人独到的艺术品位效果。图 1 年轮壶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紫砂壶“年轮”创作漫谈宋忠民(宜兴 214221 )摘 要 紫砂壶“年轮”造型简约大方,并以肌理化的装饰风格,架构起整把壶独特的内涵空间,优化了作品的艺术内涵,带给人“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思考,及由此生发的努力。关键词 年轮;肌理;创新江苏陶瓷·紫砂创作 48DOI:10.16860/j.cnki.32-1251/tq.2021.05.025
紫砂壶“年轮”以圆器为主体形态,通体简约大方,给人以一目了然的透彻感,呈现出紫砂壶最本质的魅力。
壶身饱满,鼓腹、阔肩、收底,在横向上极具张力,似有一种破发之力呼之欲出,烘托出整把壶朴素中蕴藏着生命力的特征;同时壶颈口也极力压矮,壶盖与壶口严丝合缝,中间微微鼓起,故而在视觉上更显器身饱满;一弯流与圈把前呼后应,与柱钮相得益彰,烘托出整把壶的朴实、立体、厚重的气息。
从造型本身来看,“年轮壶” 依托紫砂泥料本身粗犷的特质,将沧桑的岁月气息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是对作品主题的一种表达与补充。3 肌理创意,追求独到品位紫砂艺术创作十分讲究形式与内涵的统一,尤其对于创新型作品, 如何更好地利用好装饰技法来升华主题,如何以刚刚好的形式来传递情感共鸣,实则对于作品的综合价值影响巨大。
紫砂创新不是天马行空,而是贵在创意所能产生的效果。泥,是紫砂艺术创作的语言介质,紫砂泥的肌理特性往往能够成为作品表达主题、 彰显审美的一项特殊语言。
“年轮壶”围绕主题立意,最终以肌理语言这一创意形式来更好地表达其内涵意境, 在壶身表面上以类似于琢砂的手法装饰一条条纵向的肌理纹路,深浅均匀而随性,展现出一种原始的、粗糙的、混沌的材质之美,这些纹路好似是岁月雕琢过的痕迹,将岁月烙印在了紫砂壶上, 每一条纹路与年轮有着相似的概念,叙述着无数只可意会的往事与情感,让人百感交集、共鸣不止。
肌理创意使得“年轮壶”素面朝天的自然气质中又新添了一份怀念之情。4 结 语“年轮壶”充分运用到了紫砂的本质特性,造型古拙而不失大气,肌理装饰颇具创意,营造出丰盈的视觉效果,并且与主题相结合,巧妙表达情感共鸣,进一步提升了整把壶的人文属性和综合状态, 带给人“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思考,及由此生发的努力。(上接第 47页)力,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然而围绕“清流”特征,设计中巧取“曲线”的灵魂表现力,壶肩、壶底一圈从以往的平直状态化为了独特的曲线状态, 好似灵动的波浪此起彼伏,清泉石上流,静中寓动、风雅无双,同时波浪与波浪之间联系密切、对称统一,视觉上十分舒畅,架构上十分合理,并未因创新而脱离实际,稳重大气、饱满有力。
平盖内嵌于壶口,一个平桥钮横贯于盖面上,气势如虹,直流与圈把前呼后应,对应桥钮,均呈现出一种平直感,使得整把壶在横向空间上极具拉伸力,犹如清流潜波在风中舞弄,浮现雅致之美。
同样的曲线设计还表现于茶杯与茶托上,与主壶风格形成了完美对应, 将动静相宜的唯美构设融入到了造型中,可谓撷取别样风光在其中。3 创新立意,点亮紫砂艺术审美作为一项传统手工艺, 紫砂作品的表现方向除了人文共鸣外,形式上的审美依然不可或缺。
虽然随着时代发展,文化内容愈加受到重视,然而它的本质艺术魅力同样不可忽视,如此才能做到形神兼备、内外一体,从而更好地提升紫砂艺术的影响力。
因此,在创作一件紫砂作品时,恰到好处的创新立意,无疑将点亮这门艺术的审美价值。以这套“清流茶具”为例,整体最鲜明的创新便在于壶体、杯体及杯托的曲线立体构设,这种曲线表现曾广泛用于花货制作中, 主要是用来刻画张开的荷叶特征,写实气息十分浓烈。
但是在光货作品中,这样的曲线设计还未曾有过,因此“清流茶具”敢为创新,以曲线为媒介,把光货与花货的特色有机结合了起来,然而这种创新其实是颇为冒险的,一不留心就有东施效颦之嫌。
这套作品无疑成功实现了创新立意的表达效果,其围绕人文主题展开,优化细节个性,使创新得以水到渠成,将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江苏陶瓷·紫砂创作 49
篇六:将花壶注满
艺术研究 DESIGN RESEARCH Vol.8 No.3 201846历凌霄 LI Lingxiao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00875(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875)09摘要: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陶瓷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当这两种文化发生碰撞时,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酒器就诞生了。倒流壶和阴阳壶,在储酒斟酒之外融入了更多乐趣甚至教育意义。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陶瓷工艺,更是中国酒桌文化的一种缩影。从设计的角度,探究这两种酒器如何通过器型和纹样来实现其娱乐性。关键词:酒器;倒流壶;阴阳壶;酒文化;陶瓷文化;娱乐性Abstract: Win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Ceramic culture is also broad and profound. When these two kinds of cultures were combined, a variety of wine containers were invented. Among all those wine containers, there are two kinds of wine containers which use the principle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This attempt offers more fun and educational signif i cance besides the basic
wine storage and wine pouring function. These two kinds of wine containers are called Daoliuhu and Yinyanghu which not only demonstrates superb ceramic technology of ancient China, but also shows the drinking culture of China.
From design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these two wine ware achieve its entertainment through shape and pattern.Key words: wine container;Daoliu Wine Pot;Yinyang Wine Pot;wine culture;ceramic culture;entertainment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2095-0705.2018.03.009(0046-05)
收稿日期:2018-06-05作者简介:历凌霄(1993-),女,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传统工艺美术陶瓷艺术。一、宋代青釉倒流壶1.倒流壶简介上世纪六十年代,陕西宾县在对一段旧城墙进行维修改造时出土了一只奇怪的“倒流壶” (见图1),高 18.3 厘米,底径 7.5 厘米,腹径 14.3 酒桌把戏—— 谈“倒流壶”与“阴阳壶”的设计Tricks During Drinking : On the Design of DAOLIU Wine Pot and YINYANG Wine Pot厘米。这一只大壶,有盖,但壶盖却是与壶身烧死的。表面上看,只有壶嘴的狮子口一处与外界联通,翻过底来,却有一个梅花形小口(见图2)。将壶倒置,水从梅花口注入时,狮子嘴中不会有水流出;注满水后,将壶倒过来,水不会从梅花口遗漏出来;手持壶柄倾斜,水又会从狮子口中
Vol.8 No.3 2018 DESIGN RESEARCH 设计艺术研究 47图 1
倒流壶整体造型流壶就是一件奢侈品。这种艺术性大于实用性的产物,往往会选用更加美观、昂贵的瓷而不是陶作为载体。(2)
器型设计倒流壶是一种圆肚、有长柄、有圈足、小嘴的器型。整个壶体近似一个球体,其容积约为1.3升。这么大的容积足见其不是一件茶具,而适合盛酒,并且是宴会接待能供多人使用的酒具。倒流壶巧妙的构造和精美的工艺,则显现出它是可供鉴赏和把玩的工艺展品和高级玩具,甚至可以说是一件魔术道具。它需要有观众,所以需要较大的盛酒量。既然是上流社会的展示器具,可以推测出它不太可能由客人自行斟酒,应是由藏家或表演者把持并为其他客人斟酒。这也是壶的长柄设计为一直延伸到壶顶并高出壶身的原因,如果是自己为自己斟酒,一定会设计成能够单手操作的小壶柄。有圈足的设计一般用于小底器型的器物为了增加其稳定性,而在倒流壶上则另有妙用——隐藏并保护底部的梅花口。圈足的加高不仅可以防止入酒的梅花口沾染尘土而使壶内的酒水受到污染,持长壶柄为人斟酒时还可以用另一只手扶稳壶的圈足,“一足三用”。从工艺制作上来说,壶嘴到壶底的管状通道做成外置的壶颈比较方便,但是古人选择用更加复杂的内置管道,除了保持整体器型的圆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以让人更难猜测出倒流壶的设计原理。为了宴会上通过为客人斟酒来展示这一款玩具壶,同时又不弄脏酒品,也不让客人过于轻易地参透内中奥秘。可以说整个器型诸多设计,就是为了展示魔术的同时还掩饰机关而有意为之的。甚至有专家学者指出,倒流壶并不仅仅是上流社会的奢靡玩具,它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倒即正,正即倒,倒的终点为正,正的终点为倒。这样一个看起来匪夷所思的道理, 其实就是告诉众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超越限度 [1] 。”(3)
纹饰色彩图 2
倒流壶底部的梅花形小口图 3
倒流壶内部构造示意图2.设计分析(1)
材质运用中国古代的盛器,尤其是液体盛器材质无非几种:金属、木材、石材、牙骨、陶、瓷。倒流壶的结构,其内有两个管状结构,使得木材、石材、牙骨这几种材料无法实现其工艺。并且,古代金属工艺也止步于金属浇筑,直到近代才有了金属焊接工艺,也很难实现。因此,只剩下了陶和瓷两种材质,可以通过分开制作然后连接一体烧制而成。倒流壶在古代属于奇技淫巧,它并不实用和常见。可见倒流壶并非老百姓家中的日用器具,而是一款上层社会中用于展示的工艺品,是官宦富商家庭里的酒桌社交玩具。用现在的话说,倒正常流出。其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强,也就是连通器原理。具体做法,就是在梅花口处延伸一根直管,延伸接近壶顶,然后在狮子口下延伸一条管路接近壶底(见图3)。
设计艺术研究 DESIGN RESEARCH Vol.8 No.3 2018
48倒流壶上部装饰有假盖,贴塑柿蒂状装饰。壶顶部半圆形提梁顶端伏卧一只凤鸟,凤尾用联珠纹做装饰。壶腹上部,堆塑一对正在哺乳的母子狮,母狮仰头趴卧,正在给怀中的幼师哺乳,母狮张开的嘴巴正好是壶的出水口。壶顶部和肩部还饰有联珠纹和锯齿纹,腹部主体饰缠枝牡丹花纹,其下是一周仰莲纹,底部中心有一五瓣梅花注水口。壶通体施青釉。柿子蒂在现实生活中就像柿子的盖子一样,柿子蒂的假盖设计,成功突出了盖子的意向又能让人一眼发现其本身不存在盖子,同时古代柿子寓意吉祥、事事平安。壶嘴用一对母子狮装饰,用动物头嘴装饰壶嘴是古代盛器的惯用手法,但是常用的龙头、凤头、麒麟头、玄武头都过于修长,不易体现其小嘴造型,也就是不易隐藏壶嘴下面的管体。趴窝的狮子会让人产生壶嘴十分短小且位于顶端的错觉。壶体下部的一周仰莲纹其实是一种佛教符号,而耀州窑正是受佛教影响最深刻的瓷窑之一。宋代瓷器常用装饰在盛器下部的纹饰,来产生包裹和底座的感觉。壶底的五瓣梅花注水口让人第一眼区别于普通的圆洞,也起到了通过装饰来掩饰魔术原理的作用。其余的联珠纹、锯齿纹、缠枝牡丹花纹和凤鸟装饰等浮雕图案很好地达到了炫技的目的,使得壶器奢华感十足。青釉是耀州窑制瓷工艺的特色之一,也被运用于整个倒流壶上。二、宋代青釉阴阳壶1.阴阳壶简介“阴阳壶”又名两心壶、鸳鸯壶、良心壶(见图4)。得名原因是同一只壶中有两个腔体,可以同时注入储存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也就是有两心,谐音为良心壶。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倒出水和酒,常在宴饮中被用来作弊或取乐,后来甚至被文学作品中借鉴而衍生为给人下毒的器物。通俗来说,这是一款为了让自己少喝酒同时把客人灌醉的酒桌玩具。阴阳壶长18厘米,宽10厘米,高14厘米,为不规则器型,外型上采用写实手法表现为一个手持拐杖的寿星老人造型。老人肩头有一葫芦,实为壶盖,寿星肩头和壶柄底部各有一注水孔。使用时,先从壶柄底部的注水口注入水,再从右肩的注水口注入酒。斟酒时,按住壶柄底部小孔,会流出酒;按住右肩小孔则会流出水(见图5)。图 4
阴阳壶的整体造型图 5
阴阳壶的使用方法其原理同样是利用大气压强原理。具体做法是从寿星造型的手杖部分将壶分为甲乙两个腔体(见图6),甲为倒装结构,乙为正常壶式,两小壶不相通,但共用一个流口。小壶内分别灌入酒和水,按住其中一个注口,倒出的将是另外小壶中的液体。这是因为,一个注水口封闭以后,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该小壶内的液体无法流出,而另外小壶内液体的流出并不受影响。实际上,
Vol.8 No.3 2018 DESIGN RESEARCH 设计艺术研究 49如果把两个注水口都封闭,就无法从壶中倒出任何液体了。上众目睽睽之下偷天换日的小把戏。事先从下方隐蔽的注水孔注满水,再当大家面从上注水口导入美酒。右手持壶大拇指和小拇指分别虚按住两个孔洞,中指和无名指发力拿住阴阳壶,食指侧放壶身稳住阴阳壶。给自己斟酒时大拇指按实,封闭上气孔,水从下壶腔流入自己酒杯;给别人斟酒时放松大拇指,小拇指扣实,酒从上壶腔流入他人酒杯。壶嘴部分整体为直线和折线造型,因为其实壶嘴为双管构造,内部为双管构造,从手工角度,更加容易加工,出水口处的转折部分又很好地起到了掩饰作用。
(3)
纹饰色彩阴阳壶的造型,用写实手法刻画了一个靠坐在寿桃上手持手杖的寿星。寿星这一题材常用于酒器之中。寿星象征长寿,传统造型为额头隆起长须笑面持杖老人形象,常伴仙桃、鹿、灵芝出现。阴阳壶的将寿星与壶体特殊的构造及使用方法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壶嘴和壶柄为桃树枝。寿桃和寿星盘坐的身体体积相近,使两个壶腔的容积基本相同,不易露出破绽。手杖看似一个简单的装饰,其实不然。阴阳壶的制作手法是两个壶腔分开捏造再粘结后一同烧制。这个手杖的位置恰好是两个壶腔接缝的位置,粘结上手杖后,完美地掩藏了连接处。寿星手杖上的葫芦位置也恰好位于上端注水口,很自然地被作为了壶盖装饰。壶嘴的桃树枝造型十分硬朗,壶嘴直线双管构造,既使壶器更容易手工加工,又不与整体造型元素违和。阴阳壶的寿星抱桃纹样作为一款玩具美观又不夸张,同时运用拐杖等几个点成功地掩饰了魔术机关。整个阴阳壶造型完整,寿星老面部刻画精巧、细节丰富,这正是耀州窑的特色。宋代耀州窑青瓷的装饰手法最具成就的就是雕刻。其方法是在半干的坯体上,用竹质、骨质或铁质刀具刻划出花纹图案,施釉烧成后,通过釉层薄厚形成浓淡色阶,呈现出花纹,格调清新高雅。刻花讲究刀法,有直刀、侧刀、平刀之分,有点刺、梳划之别,生动活泼、层次清晰、立体感强、极具浮雕效果,形成了耀州窑青瓷装饰艺术的独特风格。图 6
阴阳壶内部构造示意图2.设计分析(1)
材质运用阴阳壶的材质选用原因基本等同于上文中的倒流壶,但阴阳壶的工艺和构造比倒流壶更加复杂繁复,要求更加苛刻。阴阳壶内部包含多达四个管腔结构。瓷泥釉料均采用当地所产原料,当地的矿藏原料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耀州瓷胎釉独特的窑口特征 [2] ,才能烧制出如此结构精巧外形优美的器物。(2)
器型设计阴阳壶整个壶形是一种不规则器型,呈三角形状,底宽上窄,置于桌面十分稳定不易碰翻而露出破绽。这种器型不同于普通规则器型器物,在不使用模具灌浆技术的宋代,这种器型需要手工雕刻而成。不规则的器型更加方便掩饰其复杂的内部构造。从器物的尺寸可以推测出阴阳壶是单手操作的矮酒壶,壶柄部分做成两个弧形的M形状,正好用无名指中指扣住。然后顺应着,大拇指堵住上方注水口,小拇指堵住下方注水孔,通过简单而不起眼的小动作就可完成酒与水的切换。壶柄的下沿很低,距壶底约1.5厘米,从视觉上很好地掩饰了下部的注水孔,同时小拇指又可顺利扣住注水孔。上部注水口、下部注水口和壶柄的设计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整套连贯的、可以在酒桌
设计艺术研究 DESIGN RESEARCH Vol.8 No.3 2018
50三、结语中华民族的智慧博大精深,很多科学原理以技术的形式早早地被发现和运用。其中有很多被运用在了日常生活中的酒桌之上。不同于西方钟情于塑造偶像英雄,中国先民更多地是把自然现象、动物植物、山川河流、工具器物赋予了奇思妙想,诞生了诸多宁人惊赞的发明创造。倒流壶和阴阳壶就是其中的沧海一粟,它们看似是实用价值很低的产物,却蕴含着很深的娱乐性和教育意义。与之类似的还有酒多漏出的“公正杯” (见图7),和当杯体内装满液体时通过杯体内的倒U形管由头朝下的四条龙口中喷出的“九龙杯” (见图8)等等。这些设计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登峰造极的手艺,更是中国先民寓乐于物的体现。细心观察,结合史实,大胆推测,就会发现这些器物的原理、造型、纹饰无不彰显着东方朴素的自然观和对中国当代娱乐性设计的启示。参考文献[1] 王洪鹏.倒灌壶的故事[J].百科知识,2011(20):30-31.[2] 杨建军,欧阳之川.耀州窑天青釉瓷与景德镇窑青白瓷的比较[J].中国陶瓷工业,2009 (4):41-43.(责任编辑
曾琎)图 7
公正杯 图 8
九龙杯
篇七:将花壶注满
人:游潇媛
课 程 内 容红茶、 岩茶、 铁观音的区别岩茶知识与泡法岩茶知识与泡法红茶知识与泡法茶具的正确使用
一、 红茶、 岩茶、 铁观音的区别红茶的鼻祖在中国, 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 名为“正山小种” 。
属于全发酵茶类, 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 揉捻(切)
、 发酵、 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
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 故名红茶。
红茶种类较多, 产地较广, 祁门红茶闻名天下, 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处处留香, 此外, 从中国引种发展起来的印度、 斯里兰卡的产地红茶也很有名。
“岩岩有茶, 非岩不茶” , 岩茶因而得名。
属半发酵茶, 青茶(乌龙茶)
, 以“岩骨花香” 的独特岩韵著称。
主产区为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武夷山茶区坐落在福建省东北部, 有“奇秀 甲于东南” 之誉群峰相连于东南之誉。
群峰相连, 峡谷纵横, 九曲溪萦回其间, 气候温和, 冬暖夏凉, 雨量充沛。武夷山悬崖绝壁, 深坑巨谷。
利用岩凹、 石隙、石缝, 沿边砌筑石岸, 构筑“盆栽式” 茶园。武夷岩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之王。峡谷纵横九曲溪
是福建闽南乌龙茶的代表, 被人们誉为乌龙茶之王。●铁观音外形独特, 茶条为螺旋卷曲形, 紧结重实,呈倾听头状, 并带有青蒂小尾。
色泽砂绿青润, 表面带有白霜, 这是优质铁观音的特征之一。●铁观音外形奇异, 内质更佳。
汤色金黄, 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 呈现“青蒂、 绿腹、 红镶边” 的特征。品饮茶汤, 即感滋味醇厚甘鲜, 回甜明显, 香气馥郁,久留齿颊, 令人心旷神怡, 回味无穷。●铁观音茶还特别耐泡, 有“七泡有余香” 之誉。
二、 岩茶知识与泡法是什么呢?武夷岩茶产于福建武夷山。
武夷岩中心地带所产的茶叶, 称正岩茶(岩坑谷, 是指武夷山三坑两锏, 即牛栏坑、(岩坑谷, 是指武夷山三坑两锏, 即牛栏坑、慧苑坑、 倒水坑、 流香锏和梧源锏; 土壤特征:
土慧苑坑、 倒水坑、 流香锏和梧源锏; 土壤特征:
土层厚, 富钾铝, 钙含量中, 土壤酸度适中, 沙粒适层厚, 富钾铝, 钙含量中, 土壤酸度适中, 沙粒适中, 水、 肥、 气、 热协调; 微域气候优越)中, 水、 肥、 气、 热协调; 微域气候优越)其品质香高醇厚, 岩韵特显; 武夷岩边缘地带所产的茶叶, 称半岩茶(低山, 是指武夷山范围内, 三低山, 是指武夷山范围内, 三坑两锏以外和九曲溪一带山岩所产的, 土壤中有机坑两锏以外和九曲溪一带山岩所产的, 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与武夷山差不多, 但土壤酸度大, 铝质和养分含量与武夷山差不多, 但土壤酸度大, 铝多, 土壤质量粘重, 土层较薄, 微域气候条件略差)多, 土壤质量粘重, 土层较薄, 微域气候条件略差)其岩韵略逊于正岩茶;
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位秀才, 上京赶考, 途径武夷山时病倒了 , 辛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 泡了 一碗茶给他喝, 果然, 病就好了 。
后来秀才金榜题名, 中了 状元, 还被招为东床驸马。
一个春日, 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 在老方丈的陪同下, 前呼后拥, 到了 九龙窠, 但见峭壁上长了 三颗高大的茶树, 树叶繁茂, 吐出一簇簇嫩芽, 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关泽, 煞是可爱。
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 就是用这种茶叶治好的。
很早以前, 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猴群, 穿上红衣红裤, 爬上绝壁采下茶叶, 炒制后收藏, 可以治就鸣鼓召集猴群, 穿上红衣红裤, 爬上绝壁采下茶叶, 炒制后收藏, 可以治百病。
状元听了 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
第二天, 庙内烧香点烛, 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 向九龙窠进发。
众人来到树下焚香礼拜, 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牙叶, 精工制作, 装入锡盒。
状元带了 进京后, 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
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用, 果然茶到病除。
皇上大喜, 将一件红袍交给状元, 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
一路上礼炮轰响, 火烛通明, 到了 九龙窠, 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 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批在茶树上, 以示皇恩。
说也奇怪, 等掀开大红袍时, 三株茶树的牙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 众人都说是给大红袍染红的。
后来, 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称为“大红袍” 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 “大红袍” 三个大字。
从此大红袍就成了 年年岁岁的贡茶。
大红袍在武夷名丛中享有最高的声誉。大红袍在武夷名丛中享有最高的声誉。它既是茶树名, 也是茶叶名。
大红袍产它既是茶树名, 也是茶叶名。
大红袍产于天心岩九龙窠的高岩峭壁之上。
古时,于天心岩九龙窠的高岩峭壁之上。
古时,采制大红袍需要焚香礼拜, 设坛诵经,采制大红袍需要焚香礼拜, 设坛诵经,使用特制器具, 由资深茶师专门制作。使用特制器具, 由资深茶师专门制作。大红袍的品质很有特色, 冲泡七八次尚大红袍的品质很有特色, 冲泡七八次尚不失原茶之真味和桂花香。不失原茶之真味和桂花香。
一、 【特征】武夷岩茶茶王。
兰花香、 香高而持久, “岩韵” 明显。
耐泡,冲泡七、 八次仍有香味。
汤色清澈艳丽, 呈橙黄色(又称琥珀色)
滋味醇厚, 回甘快, 杯底有余香。二、 【功效】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 茶素、 黄铜醇类和嘌呤碱类化合物等多种营养物质饮后品饮对降低血压多种营养物质, 饮后品饮对降低血压、 血糖、 胆固醇和防治心血管病有明显调节作用。三、 【形态】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 高约1 米, 树冠半展开, 分支较密集,通体均为锈色硬毛。
根直而长, 可达50厘米, 常有锈色油点,断面带浅红色。
茎直立, 枝有棱。
三出复叶互生。
夏秋开花,总状花序腋生或聚成顶生的圆锥花序, 蝶形花冠呈紫红色。
荚果斜卵形, 仅一荚节, 被贴生长茸毛, 紫色网脉明显。
种子长圆形。血糖胆固醇和防治心大大 红红 袍袍
大大 红红 袍袍武夷岩茶的初制武夷岩茶的初制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结合了 绿茶和红茶的工艺, 是工序最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结合了 绿茶和红茶的工艺, 是工序最多, 技术要求最高, 最复杂的茶类。
武夷岩茶的基本制作多, 技术要求最高, 最复杂的茶类。
武夷岩茶的基本制作工艺为:
萎凋、 摊凉、 摇青、 杀青、 揉捻、 烘干、 毛茶工艺为:
萎凋、 摊凉、 摇青、 杀青、 揉捻、 烘干、 毛茶萎凋是指鲜叶散失部分水分的过程;萎凋是指鲜叶散失部分水分的过程;做青工艺是形成武夷岩茶特有品质风格的关键工艺做青工艺是形成武夷岩茶特有品质风格的关键工艺做青工艺是形成武夷岩茶特有品质风格的关键工艺。
全做青工艺是形成武夷岩茶特有品质风格的关键工艺。
全过程有摇青和静置发酵交替进行组成;过程有摇青和静置发酵交替进行组成;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 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 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的主要因素, 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酶活性, 防止量的主要因素, 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酶活性, 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 同时使做青叶失去部分水分呈热状态,做青叶的继续氧化, 同时使做青叶失去部分水分呈热状态,为后道揉捻工序提供基本条件为后道揉捻工序提供基本条件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全全
品饮武夷岩茶一般分三口, 一品主要是品茶汤的火品饮武夷岩茶一般分三口, 一品主要是品茶汤的火攻水平, 看有没有老火或生青; 二品主要是品茶汤攻水平, 看有没有老火或生青; 二品主要是品茶汤的滋味, 看茶汤过喉是鲜爽、 甘醇, 还是生涩、 平的滋味, 看茶汤过喉是鲜爽、 甘醇, 还是生涩、 平淡。
三品含英咀华, 领悟岩韵, 领悟武夷岩茶所特淡。
三品含英咀华, 领悟岩韵, 领悟武夷岩茶所特有的“活、 干、 清、 香” 无比美妙的岩韵; 品后在有的“活、 干、 清、 香” 无比美妙的岩韵; 品后在闻杯底余香闻香也讲究三口气闻杯底余香闻香也讲究三口气闻杯底余香, 闻香也讲究三口气, 既不仅要用鼻子闻杯底余香, 闻香也讲究三口气, 既不仅要用鼻子闻, 而且可以用口大口的吸入茶香, 然后从鼻腔呼闻, 而且可以用口大口的吸入茶香, 然后从鼻腔呼出。
这样可以全身心的感受茶香。出。
这样可以全身心的感受茶香。品饮岩茶强调热饮, 用小壶高温冲泡, 品杯则小如品饮岩茶强调热饮, 用小壶高温冲泡, 品杯则小如胡桃。
因杯小、 香浓、 汤热, 故饮后杯中仍有余香,胡桃。
因杯小、 香浓、 汤热, 故饮后杯中仍有余香,这是一种比汤面更深沉的、 更浓烈的“香韵” ,这是一种比汤面更深沉的、 更浓烈的“香韵” ,“嗅杯底” 香就源于此。“嗅杯底” 香就源于此。既不仅要用鼻子既不仅要用鼻子大大 红红 袍袍
乌龙茶的泡法乌龙茶的泡法有多种泡发:
潮汕功夫茶、 福建功夫茶、 台湾乌龙茶有多种泡发:
潮汕功夫茶、 福建功夫茶、 台湾乌龙茶福建功夫茶泡法(以安溪铁观音冲泡方法为例)福建功夫茶泡法(以安溪铁观音冲泡方法为例)1 1)
备具)
备具 紫砂小壶、 品茗杯、 茶洗、 酒精炉、 茶组合、 茶叶罐、 茶巾、 水盂、紫砂小壶、 品茗杯、 茶洗、 酒精炉、 茶组合、 茶叶罐、 茶巾、 水盂、茶荷茶荷2 2)
洁具)
洁具 用开水烫紫砂壶内注入开水, 摇壶数下, 将水依次倒入品茗杯中,用开水烫紫砂壶内注入开水, 摇壶数下, 将水依次倒入品茗杯中,这一步也称“温壶烫盏”这一步也称“温壶烫盏”3 3)
赏茶)
赏茶 用茶则将茶叶罐中的茶叶取出适量入茶荷, 供宾客欣赏外形以及香用茶则将茶叶罐中的茶叶取出适量入茶荷, 供宾客欣赏外形以及香气气4 4)
置茶)
置茶 乌龙入宫。
再投放量为乌龙入宫。
再投放量为1g1g干茶干茶20mL5 5)
温润泡)
温润泡往壶内注水, 直至水满壶口, 挂末和盖, 立即将水倒入水盂。
其往壶内注水, 直至水满壶口, 挂末和盖, 立即将水倒入水盂。
其目的使茶水清新纯洁, 又可外形紧结的茶有一个舒展的过程目的使茶水清新纯洁, 又可外形紧结的茶有一个舒展的过程6 6)
正式泡)
正式泡再次高冲, 并做“凤凰三点头” 之式将紫砂壶注满, 盒盖再次高冲, 并做“凤凰三点头” 之式将紫砂壶注满, 盒盖7 7)
淋壶)
淋壶用开水在壶身外均匀淋上沸水, 可以避免紫砂壶内热气快速散失,用开水在壶身外均匀淋上沸水, 可以避免紫砂壶内热气快速散失,同时, 可以清除粘附于壶外的茶末同时, 可以清除粘附于壶外的茶末8 8)
洗杯)
洗杯即若琛出浴即若琛出浴9 9)
斟茶)
斟茶关公巡城, 韩信点兵关公巡城, 韩信点兵1010)
奉茶)
奉茶20mL水, 差不多为壶的三成满。水, 差不多为壶的三成满。
三、 红茶知识与泡法红茶根据加工的不同, 分为工夫红茶,红茶根据加工的不同, 分为工夫红茶,红碎茶、 小种红茶三种。
工夫红茶是条红碎茶、 小种红茶三种。
工夫红茶是条形红毛茶经多道工序, 精工细做而成,形红毛茶经多道工序, 精工细做而成,形红毛茶经多道工序, 精工细做而成,形红毛茶经多道工序, 精工细做而成,因颇花费工夫, 故得此名。
红碎茶是在因颇花费工夫, 故得此名。
红碎茶是在揉捻过程中, 边揉边切, 将茶条切细成揉捻过程中, 边揉边切, 将茶条切细成粒状。
小种红茶条粗而状实, 因加工过粒状。
小种红茶条粗而状实, 因加工过程中有熏烟工序, 是其带有松烟香程中有熏烟工序, 是其带有松烟香
工夫红茶 是我国传统的独特品种。
它因初制时特别注重条索的完整紧结, 精制时需费工而得名。
工夫红茶的品质特点是:
外形条索细紧色乌润冲泡索细紧, 色泽乌润。
冲泡后, 汤色、 叶底红亮, 想起馥郁, 滋味甜醇。
因采制地区不同,茶树品种有异, 制作技术不一, 因而, 又有祁红、 滇红、 宁红、 川红、 闽红、 湖红、 越红之分。色叶底
闽红闽红 系福建茶品, 又称闽红功夫, 由于茶叶产地不系福建茶品, 又称闽红功夫, 由于茶叶产地不同, 茶树品种不同, 品质风格不同, 以致闽红功夫又同, 茶树品种不同, 品质风格不同, 以致闽红功夫又分白琳功夫、 坦洋工夫和政和功夫。分白琳功夫、 坦洋工夫和政和功夫。白琳功夫白琳功夫 产于福建太姥山白琳、 湖琳一带, 属于小产于福建太姥山白琳、 湖琳一带, 属于小种红茶。
其品质特点是:
外形条索细长弯曲, 茸毫多种红茶。
其品质特点是:
外形条索细长弯曲, 茸毫多呈绒球状, 色泽黄黑。
冲泡后, 想起鲜爽带甘草香,呈绒球状, 色泽黄黑。
冲泡后, 想起鲜爽带甘草香,滋味鲜醇, 汤色鲜艳呈金黄色, 叶底红匀。滋味鲜醇, 汤色鲜艳呈金黄色, 叶底红匀。坦洋工夫坦洋工夫 产于福建福安、 拓荣、 寿宁、 周宁、 霞浦产于福建福安、 拓荣、 寿宁、 周宁、 霞浦一带。
相传, 坦洋工夫为清代咸丰(公元一带。
相传, 坦洋工夫为清代咸丰(公元1851年)
、 同治年间(公元年)
、 同治年间(公元18621862—人胡福四所创制。
其品质特点是:
外形细长匀称, 有人胡福四所创制。
其品质特点是:
外形细长匀称, 有白毫, 色泽乌黑有光。
冲泡后, 香气清纯甜和, 滋味白毫, 色泽乌黑有光。
冲泡后, 香气清纯甜和, 滋味鲜醇, 汤色鲜艳呈金黄色, 叶底红匀。鲜醇, 汤色鲜艳呈金黄色, 叶底红匀。1851——18611861—18741874年)
福安县坦洋村年)
福安县坦洋村
政和功夫政和功夫 产于闽北, 主产地为政和, 有大茶产于闽北, 主产地为政和, 有大茶和小茶之分。
大茶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 是闽和小茶之分。
大茶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 是闽红三大功夫的上品:
外形似滇红, 但长索较细,红三大功夫的上品:
外形似滇红, 但长索较细,毫多色泽乌润冲泡后毫多色泽乌润冲泡后毫多, 色泽乌润。
冲泡后, 香气高而鲜甜, 滋毫多, 色泽乌润。
冲泡后, 香气高而鲜甜, 滋味浓厚, 汤色红浓, 叶底肥壮。
小茶用小叶种味浓厚, 汤色红浓, 叶底肥壮。
小茶用小叶种茶树原料制成, 条索细紧, 色泽暗红。
冲泡后,茶树原料制成, 条索细紧, 色泽暗红。
冲泡后,香似祁红, 滋味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