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党团工作 >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学习心得体会4篇

|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学习心得体会4篇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学习心得体会篇1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异常艰难和复杂的。由于长期战争,国内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国民党残余伺机破坏,匪患严重。有些地方还未得到解放,很多基层还未建立政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孤立我们、在经济上封锁我们、在军事上威胁我们。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随后美国入侵朝鲜,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遭到严重安全威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经过充分讨论和全面衡量,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新中国站稳了脚跟。正像后来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取得了一个资格:人们不敢轻视我们”。

  同样,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国共产党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1954年6月,毛泽东同志曾这样提出过问题:“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很快有了中国历史上的无数个第一:生产出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台拖拉机,自行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自行研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自行设计建造第一座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等。经过20多年的奋斗,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邓小平同志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在这一时期,我国还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这在当时也被公认为是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党保持了良好精神状态,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进而转化为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力量。大庆工人王进喜同志喊出“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铁人精神给全国人民带来了难忘的印象、记忆和感动,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河南林县人民用简陋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入林县,建成“人造天河”红旗渠的事迹,就是这时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一个缩影。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意愿,符合中国的实际,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学习心得体会篇2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文章强调,从政治上建设党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政治建设,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在实践上不断出彩,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各级党组织要从党史学习中读懂党的政治建设经验,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实现伟大梦想、引领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的坚强领导核心。

  从党史学习中读懂“政治信仰”,以“理想信念”之火照亮伟大梦想征程。坚定的政治信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政治特征。党自成立起就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植根于自己的信念和血脉中。无论是战场上冲锋陷阵时的英勇无畏,还是面对敌人严刑拷打时的威武不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克难制胜、一往无前的致胜密码。有了理想信念,所有的流血牺牲才有了价值依托,所有的拼搏奋斗才有了目标指向。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理想信念永远是指引我们前行之路的燎原之火。新的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筑牢政治信仰的灵魂,用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争当伟大梦想的“逐梦人”。

  从党史学习中读懂“政治立场”,以“民心政治”之本筑牢伟大事业根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并矢志不渝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向全世界昭示党除了人民自己,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唤醒工农千百万”,依靠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和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始终是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竭动力源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将得民心、顺民意、汇民智、聚民力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征程中筑牢伟大事业的根基。

  从党史学习中读懂“政治能力”,以“硬核担当”之剑夺取伟大斗争胜利。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各项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强大的政治能力才能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追溯百年光辉历程,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建设。从革命战争年代提出“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到改革开放时期提出“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再到新时代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政”的好干部标准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党的政治能力建设始终是我们党政治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并处于政治建设中的突出位置。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要突出政治能力建设这个关键,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政治导向、政治属性,提高干部队伍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硬核担当不断取得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学习心得体会篇3

  写好党史学习教育“融”字文章

  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要高度重视,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实际、守正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立足实际、守正创新,这是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所在,重点要把学习党史教育融入实地实境中,融入本领锻造中,融入为民服务中,“融”出实效,激发党员干部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

  融入实地实境中,解决“怎么学”的问题。百年党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教科书,蕴藏着党领导革命、执政兴国的政治智慧。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关键在“怎么学”上下功夫,才能让党员干部更好汲取力量、获取智慧。要注重学习方式方法创新,将党史学习融入实地实境中,让党员干部在实地实境中回顾党史、触摸“初心”,使宝贵的党史资源从“静态”转化为“动态”、由“抽象模糊”变为“生动具体”,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吸引力感染力。抓住不同教育群体的特点,开发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学习教育需要的现场课、情景课,创作出更多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增强实地实境的直观性、互动性,提高党员干部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融入本领锻造中,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是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的法宝之一。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唯有锻造过硬的本领,才能“乘风破浪”,“犇”跑起来。要借党史学习教育的东风,深入学习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改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从百年党史中找出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解题招式”,不断增强敢于直面问题的斗争意识,提升勇于解决难题的斗争本领。政治能力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第一能力,就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坚定地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责任。

  融入为民服务中,解决“两张皮”问题。解决学习与工作“两张皮”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读懂百年党史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演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学习、认真研读党的奋斗史,才能深刻理解“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要把学习党史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要敢于正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勇于解决群众的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实际行动始终不渝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学习心得体会篇4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一部艰苦卓绝的斗争史,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一部开天辟地的发展史。在党史中,处处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智慧,闪烁着科学思想的光芒,记录着滚滚向前的历史进程。学习党的历史不只是对过去进行纪念回望,更是要赓续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开辟更加光辉的前进道路。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党的历史进一步认识到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从而真正做到知史明智、知史担责。

  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在成长壮大过程中,无论弱小还是强大,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破除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娄山关”,占领一个又一个“腊子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是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接好时代的“接力棒”,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诠释。翻开党的百年历史,无数共产党人为着人民这个“大我”而不惜牺牲“小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断肠明志的陈树湘,无私奉献的雷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援藏好干部孔繁森,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李保国,用生命践行脱贫攻坚使命的“一线总指挥”黄诗燕……尽管生活的时代不同,肩负的使命各异,但他们都对党忠诚、对人民赤诚,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共产党人的英雄赞歌。今天,广大党员干部要注重从优秀共产党员身上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从党史中涵养感恩人民的深切情怀,培养与人民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交上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满意答卷。

  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积极作为的动力源泉。从毛泽东同志号召的“实事求是、力戒空谈”,到邓小平同志强调“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党的领袖都十分重视弘扬埋头实干的作风。今天,我们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各项工作任务繁重艰巨,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党史来增强积极作为的自觉,将担当精神融入干事创业之中,永葆奋斗精神,保持战略定力,锤炼过硬作风,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摒弃一切“坐等靠要”“庸懒浮散”“低慢拖拉”等依赖心理与作风顽疾,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精气神、舍我其谁的责任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学党史中力行担当,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学习心得体会 经验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

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