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学习心得6篇
百年党史学习心得6篇
百年党史学习心得篇1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百史党史这一精辟而又深刻的概括,让我们更加明白学习党史的重要性、必要性。党的历史,是披荆斩棘的拼搏史,更是初心永铸的奋斗史。学党史是每一位法律人的“必修课”,更是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维护国家法律与社会正义的坚强底色。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将我近期通过党史学习,所得所思所悟,与大家共分享。
一、共产党的初心是勤勉敬业,尽职尽责
夏朝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三国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宋司马来光“身殉社稷,躬亲庶务,不舍昼夜”。所有先辈的一言一行,无不在诠释着“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使命感、责任感、担当感这些词汇,总让我们平凡的人生,多了些感动,也多了些意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南湖红船,当初来自全国的13名党代表中,一直参与革命并领导革命走向胜利的仅有2人:毛泽东、董必武。正是在这些意志坚定的党的领导人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才能战胜外来侵略,引领新中国成立。
党的历史经历苦难造就辉煌。就如人生,任何成功、成绩都必须经历考验和磨难,经历风雨,脚踏实地,终会遇见彩虹。加入盈科泰州两年多来,无论何时到所里,总能看到同事的身影。古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有“可怕的不是别人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你还有什么资格不奋斗?”。初来盈科,不明白盈科有何不同,但2年后我明白了,那是一种集体上进,在竞争中催人勤勉敬业、尽职尽责的氛围感。
二、共产党的初心是牢记使命,服务人民
20xx年岁末,习近平总书记踏雪前往河北省阜平县,总书记深情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服务》这一著作出自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演。那时,毛泽东引用了古代文学家司马迁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阐明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在我们平凡的人生中,我们也许没有先辈们为人民牺牲来得那么壮烈,但我们可以通过竭尽全力办好每一个案件,服务好人民。在我们的律师工作中,当事人都是遇到了非常棘手的问题,迫切希望寻求律师的帮助。有这样一种说法:律师做的一个案子可能是他人生中的几千个案子中的其中一个,可对当事人来说,他这一辈子只可能遇到这一个案子。所以,我更加坚信律师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是值得的。
“成律师,我只想要一个真相,经济利益于我并不那么重要。”每每想起案件当事人对我说的话,内心那份沉甸甸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在做案件时,我常常三问自己:在案例检索中,能不能做到把争议焦点的问题都检索全面?在法律适用上,能不能做到穷尽法律、穷尽司法解释、政策方针、会议纪要?在证据锁链上,能不能做到全面阅卷,做好单个证据和证据间关联的证明目的,做好对方可能提出问题的应对措施?我想,作为律师,作为一名盈科人,我们必须时刻记住全力以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以史为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最后,我想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结束今天的分享: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百年党史学习心得篇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遵循,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断从党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饮水思源,从党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回首中共百年奋斗历程,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砥砺奋斗,以坚强的信仰撑起了百年大党的铮铮脊梁,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从党史中去寻找那一代代人为之努力奋斗、浴血拼搏的崇高理想,去追寻一次次冲锋的战斗足迹、一次次试验的奋发身影。撇开发展带来的云雾,看清进步伴随的迷茫,从历史足迹和深刻教训上,再次铭记建党的初衷和为人民的本源,深刻认识我们党从哪里来、为什么而来、要到哪里去,重温初心使命,坚定信念、忠诚,接受信仰洗礼。从党史学习教育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筑牢思想之魂,补足精神之钙,夯实行动之基,坚定“四个自信”,让理想信念的灯塔指引我们奋勇前行。
以史为镜,从党史中汲取奋斗的力量。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宣告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自那时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道路决定命运。在“闯道路”的过程中,无数共产党人化身为一盏盏“马灯”,带领亿万人民艰难探索。他们怀揣“任他凶顽昏黑之土,终应留意荡漾前途之赤光”的信念,在随后的征程中,将光明带到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最终燃照整个中国。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史作为一门必修课,既要学习好,又要宣传好,把握正确导向,加强督促指导,营造浓厚舆论氛围,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戮力同心,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能看到多远的过去,方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学党史不仅是为了回顾走过的路、走好当下的路,更是为了开创未来的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更需要了解历史、学好党史,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坚定必胜信念、提升斗争本领、加强斗争历练,以振奋精神激发斗志,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继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力拼搏。
“山高水深何足惧,手举马灯照万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人正以永恒不变的初心,带领全国人民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百年党史学习心得篇3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院党委及老干二支部组织了学习党史的活动,意义深远,受益匪浅。学习党史让我们忘不了无数革命先輩在炮火硝烟中前赴后继,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奋不顾身。曾经的苦难,曾经的悲怆,让人难忘;今天的成就,今天的伟业,让人自豪。
中国共产党在民不聊生,破败不堪的旧中国诞生,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的新中国,这100年的发展历程充满艰辛和坎坷。我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这其中凝聚着无数革命领导人的智慧和力量。
一、党的先进性贯穿于不同时期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党的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党的先进性始终是贯穿党的建设的一条红线。在战争年代,我们党用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理论。
毛泽东思想指导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站在革命的第一线,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直至革命斗争的最后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科学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指导我们党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期间,党的先进性表现为,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昂扬的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率先垂范、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实现了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先进性的生动体现。
二、学习党史坚定四个自信
1、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理论自信。学习党史进一步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理论决定思路。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中,取得一次又一次重大历史性提高,都离不开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近百年来,这种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话语体系,为中国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供给了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力量。
3、制度自信。学习党史进一步坚定我们的制度自信,制度决定发展。对于一个国家,走什么路、坚持什么体制,运用什么制度,有怎样的制度设计,就有怎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状态。从三十多年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到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式的制度探索与创新,不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持的制度基础。
4、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一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践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必须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不忘初心实现中国梦
历史发展的进程无可辩驳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常言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见,以史为鉴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是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不忘历史,学习历史,才能不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苦难辉煌的历程;才能明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才能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百年党史学习心得篇4
历史是的教科书,也是的清醒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一重大时刻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作为一名党员,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认真学习党的光辉历程、理论成果、宝贵经验和伟大精神,感悟党从最初50多名党员发展到现在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建设历程,感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创新历程,感悟在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不仅自己要学好党史,还要向学生讲好党史,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百年党史学习心得篇5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从历史走向未来,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大党恰是风华正茂。100年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百年风雨,初心如磐,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作为高校研究生会学生骨干,我将组织同学们深入学习百年历史、感悟真理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投身强国伟业;通过学习党史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抓实服务同学的基本职责、彰显学生组织服务本色;把努力为同学服务作为主要目的,把让广大同学满意作为工作目标,增强自身战斗力、组织力、凝聚力,提高活动吸引力、影响力、传播力,发挥思想引领、学术引领、文化引领、实践引领作用,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百年党史学习心得篇6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党史百年历程,践行生态初心使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清醒剂、营养剂,今天我们学习党史,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增加践行初心使命的自觉。
在学习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历史,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拼搏史,也是一部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奋斗史。从嘉兴南湖承载革命火种的小船,到立足中国国情,吸收世界先进经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我国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整体上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成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伟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信念。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教科书。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自觉把学习党史作为必修课,在学习党史、借鉴党史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恪守为民初心,担当时代重任。
在学习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学习党史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重点所在和目标要求,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就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只有深读深悟党史,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深刻认识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才能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让我们从党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为人生注入昂扬精神,为党的生态环保事业插上强健翅膀。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定力从读史知史中更加珍惜一代代共产党人铸造百年风华的艰辛与不易,用历史思维、历史眼光、历史担当不断深化对干事创业的认知,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永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使命。
下一篇:落实巡视巡察整改情况报告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