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旅游文化提高旅游品质让凤县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增强旅游文化提高旅游品质 让凤县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水韵江南,七彩凤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是上天对凤县人的恩赐。凤县人应该很好的把握,把这种独有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让来过凤县的每一个人都流连忘返,更要把他们变为凤县的“活广告”。
让没来过凤县的人垂涎三尺,这将是凤县人为旅游也为自己所做的更大的贡献,到那时我相信“凤凰之乡”“羌族故里”必将蜚声大西北!不全中国!
凤县人肯定有这个愿望更有这个能力。
那就是走出形式,走进富有内涵的文化旅游。
凤县处于秦岭南麓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县域面积 3187 平方公里, 11 万人口。森林覆盖率达 75.8% ,境内秦岭巍峨逶迤,嘉陵婉转秀丽,幽泉飞瀑、溶洞石林、高山草甸等自然景观独特雄奇,秀美无比。村落民居山水环绕,花草繁茂,岭南特色浓郁。100 万平方米星光幕布, 50 万平方米水景视听盛宴, 186 米高音乐喷泉,万人萨朗盛大舞会,融合成中国最美小城凤县的独特魅力。今年来,凤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生态示范县、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平安县,并荣获了中国最美小城、中国生态文化旅游强县、中国最佳羌族风情旅游名县、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名县等国家、省市荣誉 70 余项。在 2009 年凤县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百万,跻身陕西省 7 个旅游示范试点县。
这也正是上天赐给凤县的先天资质——生态美,增强文化内蕴,要利用好生态美,更要开挖其内在的丰厚内容。增强文化内涵,提升文化旅游。为此作为一个凤县人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增强文化内蕴,就要将现有的旅游外在资源,继续打磨使其更典型、更精品。一江两岸、大型灯光水景不夜城;消灾寺景区、紫柏山景区、通天河景区、灵官峡景区、羌族文化区;唐沟烟柳、萧寺晨钟、栈道连云、凤岭晴岚、石门秋月、南岐霁雪、铁棋仙迹、滴泉鸣玉八大景观。在明智的县领导和勤劳的凤县人共同努力下已初具规模,同时也引来了许多天南海北的游客。此举已使凤县走在了大西北的前列(就旅游而言,最近在电视上频频出现了各地的旅游广告,从地方台到省市、直到中央各台旅游广告均如雨后春笋,蜂拥而现)。经济危机不但让凤县人的生活水平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2012 年又被评为“百强县”“十强县”,正是由矿业强县转型至旅游强县的经济转型大收益。
走上街头,看到攒动的游人及他们的张张笑脸,更看到喜上面颊的凤县人,心里真是高兴,不,是兴奋。但有时也会听到有人说:凤县的旅游搞的真是风风火火,可来过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却并不深刻,我几乎说不出来哪里哪处景色能让我再为它而兴奋。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文化的内蕴太浅淡了,文化的氛围难以擒住游客的心。山东的曲阜,听到“曲阜”二字时,那股“儒气”便已腾腾而从足底升起了,直袭了你的心、胸各个脏器,这就是“文化内蕴”的魅力。
让这些已有的景致,在已有的游客及未来游客心中成为凤县旅游的典型、精品。这必是我县增强旅游文化内蕴的第一步。
二、要增强文化内蕴,就要挖掘典型、精品背后的文化底蕴,让其不但具有“形”,而更具有“涵”。凤县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川陕咽喉,秦陇锁钥”之称。查县志,寻史册,现有的景致都有他独有的人文故事,比如凤椒的由来、楚霸王之妻与白皮松的故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刘邦、国际主义教育家路
易埃里的故事、西天取经太阳岛晒经等等美丽的、传奇的、引人深思的、给人启迪的,政治的、教育的、 军事的、美食的各个方面的“故事”,岂不正是文化的丰厚内容。打造文化强县,他们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又关键的部分,更是让典型、精品更上台阶的地方。在这一点上凤县人应该多向西方学习他们的“家族荣耀”文化。
三、要加强旅游文化内蕴,就要注重服务。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让热情好客智慧的凤县人形象给大西北甚至全国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
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大餐”,它劳的是体力,悦的是心情。能真正给内心留下记忆的除过美丽的景色那就是人文精神,即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的“服务。
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政府的服务,具体体现在旅游服务中心。政府在景区较集中的地方设置服务中心,此中心的工作重心就是“服务”,绝不以盈利为目的。他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此批游客欣赏的兴味,更关系到下批甚至下下批游客的数量及游客的兴味。为此配套的服务应该具有“凤县特色”:教游客跳羌舞、唱羌歌;制作具有羌族风格的手工艺品;为游客推荐最划算的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免费的短信介绍咨询景区景致的服务等等。
旅游服务中心的管理要做到:一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参加正规的旅游服务培训后才准予上岗。二中心要实行严格的游客对服务的满意与否评价制度,建议游客写具体写详实落实到人。中心要及时查阅评价手册,根据游客的意见和建议立刻树立标兵或弥补不足。真正做到从游客中来到游客中去,将服务落到实处。总之中心的服务要做到“一切为了游客,为了游客的一切,为了一切游客”(实际上都是为了我们自己)。用优质的服务为政府树形象,为我县的旅游树形象,更为凤县人民赢幸福。
二是广告服务。无论是固定广告还是移动广告都要做到真实、可信,视觉感要强烈。依据景区的地理位置,将所有做过广告的景区都要编订成册或刻录成盘留在每个服务中心,以便游客随时查询。广告下的咨询电话要 24 小时畅通,并提供一流的全方位的咨询服务。服务的内容要根据游客的心理提前做好预设,由相应的工作人员背熟记牢且随机灵活的回答咨询者,且要有合乎时机的推介。
以服务求生存,以服务求壮大,以服务求兴盛,旅游行业更显其关键。
优质人性化的服务,就是凤县人精神文化的代表。这将是凤县旅游行业为我县能成为一个文化强县所作出的又一巨大贡献,它必将成为一种无形且又无法估价的强有力的“文化招牌”。
四、要增强文化内蕴,政府更要大力宣传,让每一个凤县人都自觉成为凤县的“旅游大使”。
受市场经济冲击,凤县人的思想也在发生着猛烈的核变。一小部分人已穷怕了,想借此大好时机狠狠的捞一把,因此也为我县的旅游“增色”不少,可惜的是灰色。县政府应该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要让每一个凤县人都明白:发展旅游不光是政府的事,更不是某个领导的事,而是全县十一万人民及后代的事,我们只有齐心协力才能为全县人民创造出一个幸福的地方,让每一个凤县人都真切的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幸福感。“众人拾柴火焰高”全凤县人团结一致,才能让我县的旅游事业红火兴旺,才能为我们及子孙创造出最美的生存空间。
作为一个凤县人,看到自己的家乡由几年前的脏、乱、丑摇身变成了今天的净、齐、美,我的心里真是有说不出的激动与兴奋。但是平凡又普通的的身份
难以登大雅之堂,所以只能“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了。可我相信在英明的县领导的指引下,凤县旅游一定会突破文化不强的瓶颈,最终让我县的旅游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我相信!尽供参考,谢谢。
上一篇:古镇街区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方案
下一篇:第六章-施工发承包模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