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党团工作 >

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

| 来源:网友投稿

 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

 异化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所谓的异化,是指的事物在发展变化中逐步走向对自身的否定。因此,异化实际上指的就是杨弃。因此,异化有两个特征:1、异化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2、异化必然走向异化的异化。即否定之否定。

  黑格尔是提出最早异化理论的人;黑格尔承认,先有自然界,然后有人,有人的精神。他认为自然界之前还有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叫做理念阶段,或者叫做逻辑的阶段。这个阶段变出了自然界,这就叫异化。费尔巴哈把这个概念接过来解释宗教。以前18世纪唯物论批判宗教比较肤浅,光说宗教是愚昧无知的产物。人怎么会信上帝?这是愚昧无知,不懂科学!这种批判很简单,费尔巴哈用异化解释宗教的起源,就比以前深了一步,进了一步。圣经说,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创造了亚当、夏娃。费尔巴哈指出来的却正好相反。他说,是人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上帝。不仅如此,人还把自己的本性也放到上帝里去了。上帝有无比的智慧,这智慧是什么东西?是人的本性。上帝爱世人,爱是从哪里来的?也是人的本性。上帝有意志,意志是从哪里来的?也是人的本性。所以,是人把自己的本性赋予自己创造的上帝,并且把它无限夸张,成了个上帝。但是在创造出上帝之后,却跪倒在上帝的脚下,向它哀求:伟大的上帝啊!你创造出我啦!请你救苦救难。我什么都不是,我是卑微渺小的,你是伟大全能的。一切好的东西都归到上帝那里去了,顶礼膜拜。这个过程,费尔巴哈把它叫做异化,叫做人性的异化,或者叫做人的本质的异化。上帝哪里来的?神哪里来的?都是人自己造的。自己塑菩萨自己拜,不认得了,反而倒过来,让上帝支配自己。修道士为什么不结婚?因为天国里有个新娘,叫圣母玛利亚。他把自己需要的,异化成圣母,他就不要新娘了。修女在天上也有个新郎,就是上帝。天上有了新郎新娘,就不要人间的了,异化了。因此费尔巴哈得出一个结论:要克服宗教的异化,人就应该崇拜自己。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在人之上没有更高的东西,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不要相信上帝,要相信人自己。要崇拜的话,崇拜人自己。要爱的话,就要爱人类。人应该把异化为上帝的本性收回来还给人,克服异化。

  从宗教这里取得突破以后,费尔巴哈和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就把许多东西都用异化来解释了。比如说,历史本来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可是黑格尔却硬说是绝对精神创造的。这个绝对精神不也是和上帝一样,是人的头脑的产物?人的头脑的产物倒过来被说成是支配人的东西,这不也是异化?所以,黑格尔的唯心论哲学也是异化。不仅是这样,国家也是异化,政府也是异化。为什么呢?官吏、政府和国家机关本来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一部分,是要它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结果政府、政权、国家的发展,却倒过来凌驾于社会之上,统治了大部分人,这是异化。无政府主义就是这样来的。无政府主义者认为,政权、权威、政府都是坏事。原始时期,人是最自由的。那时,没有政府,没有官吏。后来异化了,社会一部分人即统治者,转过来统治了人,人们没有自由了,因此要克服政治上的异化,应该讲无政府主义。

  针对费尔巴哈的异化论,马克思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

 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K?马克思《费尔巴哈的提纲》)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就是指的人类社会的分裂。即由于人类社会分化为阶级社会,出现了出现了人剥削人这种现象,从而形成了阶级之间的不平等的社会秩序。

  人类社会之所以要分裂为阶级,则必须要从生产力和社会分工谈起。

 所谓生产力,就是指的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引起分工的发展。分工起初只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而当分工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从而必然使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分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成为可能,由此产生阶级,从而产生私有制。

  “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麽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原来,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不受我们控制、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并使我们的打算落空的物质力量,这是迄今为止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因为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是自然形成的,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关于这种力量的起源和发展趋向,他们一点也不了解;因而他们不再能驾驭这种力量,相反地,这种力量现在却经历着一系列独特的、不仅不依赖於人们的意志和行为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发展阶段。

 ”(K?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于是,劳动分工使人的劳动成为一种对立于劳动者的异化力量,阻碍劳动者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一种生产活动转换成另一种,这就是人的异化的开始。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与恩格斯合写的《费尔巴哈》中还明确指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一一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显然,这里的意思恰好是指的由于社会分工条件下人们所从事的生产劳动活动所产生的异化导致的人的本质的改变:

 “那些发展着自己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因此,在马恩看来,人的本质不应到人的天性中去寻找,而应到他们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一切社会关系中去寻找。

 “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 “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即“生产”不仅为人生产出财富,而且也为人生产出人的社

 会关系,即人的本质;这个过程,恰好指的就是异化过程。

  分工产生异化,异化产生私有制;而私有制使异化进一步发展。在私有财产发展最高阶段即资本主义私有制阶段,异化也发展到最高阶段。”换言之,分工是人的异化的开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累积的私有财产更进一步加剧劳动的异化。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和异化达到极限,全部私有财产关系也就达到了顶点、最高阶段, “私有财产只有发展到最后的、最高的阶段,它的这个秘密才重新暴露出来,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异化表现为四个方面:

  1、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统治、压迫工人,生产得越多,这种异己力量就越大。劳动产品是劳动的结果,本应属于劳动者,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这表明,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一个同异己的对象的关系。这是异化劳动的第一个规定。

  2、劳动者和劳动本身相异化。马克思指出:“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有着更为深刻的根源,即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在马克思看来,这种劳动是“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下的“被迫的强制劳动”,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属于资本家。对工人来说,劳动变成了外在的东西。在这种劳动中,劳动者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如果这种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劳动。劳动本身成为劳动者的一种异己的力量。这是异化劳动的第二个规定。

  3、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所谓人的类本质就是指一切人所共同具有的本质。“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但是,由于“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因而也就使“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

  4、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这是劳动者同劳动产品、劳动本身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的必然结果,因为“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说来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所谓人同人相异化,也就是“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跟劳动格格不入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同这个劳动的关系。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同这个劳动的关系。” 这里的意思是在说,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工人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使劳动产品成为与工人相对立的异己力量,使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成为尖锐对立的剥削关系;这样就进一步产生了新的异化。而异化劳动又为资本家生产了新的富有,使私有财产大大发展;或者说进一步生产了私有制。这就是私有制同劳动异化的互为促进恶性循环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如果劳动产品对工人说来是异己的,并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另一个人。

 “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这另一个人既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恰恰就是工

 人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产生出来的资本家。人与人相异化说明,当人同自身相对立,他必然同他人相对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被剥削和剥削的根本对立关系,就是人与人关系相异化的集中体现。

  在上述四个规定中,最根本的是人的类本质同人的异化,它是其他三种异化的根源。人的本质异化是劳动异化的结果。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马克思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把握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从劳动异化中看到了阶级对立,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马克思着力揭示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地位,他的全部批判锋芒是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

  由此可见,分工是导致异化产生的基本原因;异化则必然导致私有制和阶级分化。而阶级分化使异化发展到政治异化。为了维护阶级社会人剥削人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必须要有一种表面上居于社会之上的暴力机构,由这个机构所产生的系统的暴力,从而维护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秩序。这种机构就是国家。“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勿宁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站在社会之上的力量来抑制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K?马克思《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德文第 6 版第 177-178 页).显然我们看到了,政治异化产生的原因只能是人剥削人。而政治异化在精神世界的体现就是精神的异化。显然,这样就使费尔巴哈的异化进一步深刻化了。

  马克思不仅说明了异化产生于社会分工,同时马克思还指出异化的消亡过程。“这种“异化”(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即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K?马...

推荐访问:异化 马克思主义 理论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

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