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工商管理-案例分析题_6
中级工商管理- - 案例分析题
1、(一)某知名啤酒生产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不断研发啤酒新品种,开发适合不同顾客群体的啤酒,走差异化战略道路。2021 年该企业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一款专门针对年轻人口味的啤酒。生产该品种啤酒年固定成本为 600 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2.5 元,产品售价为 4 元/瓶。该企业采用盈亏平衡点法进行产量决策,同时,在战略实施的进程中,管理人员及时比较、分析实际绩效与目标的差距,并据此采取恰当的控制行动。
?该企业实施的战略适用于()。
?A.具有很强研发能力的企业 ?B.市场营销能力较弱的企业 ?C.产品或服务具有领先声望的企业 ?D.具有很强市场营销能力的企业 ? ?2、(一)某知名啤酒生产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不断研发啤酒新品种,开发适合不同顾客群体的啤酒,走差异化战略道路。2021 年该企业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一款专门针对年轻人口味的啤酒。生产该品种啤酒年固定成本为 600 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2.5 元,产品售价为 4 元/瓶。该企业采用盈亏平衡点法进行产量决策,同时,在战略实施的进程中,管理人员及时比较、分析实际绩效与目标的差距,并据此采取恰当的控制行动。
?该企业进行的战略控制属于()。
?A.事后控制 ?B.回避控制 ?C.事先控制 ?D.实时控制 ? ?3、(一)某知名啤酒生产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不断研发啤酒新品种,开发适合不同顾客群体的啤酒,走差异化战略道路。2021 年该企业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一款专门针对年轻人口味的啤酒。生产该品种啤酒年固定成本为 600 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2.5 元,产品售价为 4 元/瓶。该企业采用盈亏平衡点法进行产量决策,同时,在战略实施的进程中,管理人员及时比较、分析实际绩效与目标的差距,并据此采取恰当的控制行动。
?该企业生产该品种啤酒的盈亏平衡点产量为()万瓶。
?A.90 ?B.150 ?C.240 ?D.400 ? ?4、(一)某知名啤酒生产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不断研发啤酒新品种,开发适合不同顾客群体的啤酒,走差异化战略道路。2021 年该企业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一款专门针对年轻人口味的啤酒。生
产该品种啤酒年固定成本为 600 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2.5 元,产品售价为 4 元/瓶。该企业采用盈亏平衡点法进行产量决策,同时,在战略实施的进程中,管理人员及时比较、分析实际绩效与目标的差距,并据此采取恰当的控制行动。
?该企业所进行的产量决策属于()。
?A.确定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离散型决策 ? ?5、(一)某知名啤酒生产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不断研发啤酒新品种,开发适合不同顾客群体的啤酒,走差异化战略道路。2021 年该企业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一款专门针对年轻人口味的啤酒。生产该品种啤酒年固定成本为 600 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2.5 元,产品售价为 4 元/瓶。该企业采用盈亏平衡点法进行产量决策,同时,在战略实施的进程中,管理人员及时比较、分析实际绩效与目标的差距,并据此采取恰当的控制行动。
?如果该品种啤酒的产量增加到 500 万瓶,固定成本增加到 650 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则盈亏平衡时的产品售价为()元/瓶。
?A.1.2 ?B.1.3 ?C.3.8
?D.5.3 ? ?6、(二)某企业大批量生产某种单一产品,该企业为了编制下年度的年度、季度计划,正进行生产能力核算工作,该企业全年制度工作日为 250 天,两班制,每班有效工作时间 7.5 小时。已知:某车工车间共有车床 20 台,该车间单件产品时间定额为 1 小时;某钳工车间生产面积 145 平方米,每件产品占用生产面积 5 平方米,该车间单件产品时间定额为 1.5 小时。
?该企业所核算生产能力的类型是()。
?A.计划生产能力 ?B.查定生产能力 ?C.设计生产能力 ?D.混合生产能力 ? ?7、(二)某企业大批量生产某种单一产品,该企业为了编制下年度的年度、季度计划,正进行生产能力核算工作,该企业全年制度工作日为 250 天,两班制,每班有效工作时间 7.5 小时。已知:某车工车间共有车床 20 台,该车间单件产品时间定额为 1 小时;某钳工车间生产面积 145 平方米,每件产品占用生产面积 5 平方米,该车间单件产品时间定额为 1.5 小时。
?影响该企业生产能力的因素是()。
?A.固定资产的折旧率
?B.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C.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D.固定资产的数量 ? ?8、(二)某企业大批量生产某种单一产品,该企业为了编制下年度的年度、季度计划,正进行生产能力核算工作,该企业全年制度工作日为 250 天,两班制,每班有效工作时间 7.5 小时。已知:某车工车间共有车床 20 台,该车间单件产品时间定额为 1 小时;某钳工车间生产面积 145 平方米,每件产品占用生产面积 5 平方米,该车间单件产品时间定额为 1.5 小时。
?该车工车间的年生产能力是()件。
?A.60000 ?B.70000 ?C.72500 ?D.75000 ? ?9、(二)某企业大批量生产某种单一产品,该企业为了编制下年度的年度、季度计划,正进行生产能力核算工作,该企业全年制度工作日为 250 天,两班制,每班有效工作时间 7.5 小时。已知:某车工车间共有车床 20 台,该车间单件产品时间定额为 1 小时;某钳工车间生产面积 145 平方米,每件产品占用生产面积 5 平方米,该车间单件产品时间定额为 1.5 小时。
?该钳工车间的年生产能力是()件。
?A.60000 ?B.62500 ?C.65000 ?D.72500 ? ?10、(二)某企业大批量生产某种单一产品,该企业为了编制下年度的年度、季度计划,正进行生产能力核算工作,该企业全年制度工作日为 250 天,两班制,每班有效工作时间 7.5 小时。已知:某车工车间共有车床 20 台,该车间单件产品时间定额为 1 小时;某钳工车间生产面积 145 平方米,每件产品占用生产面积 5 平方米,该车间单件产品时间定额为 1.5 小时。
?该企业应采用()类指标为编制生产计划的主要内容。
?A.产品价格 ?B.产品质量 ?C.产品产量 ?D.产品产值 ? ?11、(三)2021 年某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该企业现有业务员 100 人,业务主管 10 人,销售经理 4 人,销售总监 1 人,该企业人员变动矩阵如下表。通过统计研究发现,销售额每增加 1000万元,需增加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共 40 名,新增人员中,
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的比例是 1:5:2。该企业预计 2021年销售额比 2021 年销售额增加 1000 万元。
? ?该企业可采用的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是()。
?A.因素比较法 ?B.人员核查法 ?C.管理人员接续计划法 ?D.量本利法 ? ?12、(三)2021 年某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该企业现有业务员 100 人,业务主管 10 人,销售经理 4 人,销售总监 1 人,该企业人员变动矩阵如下表。通过统计研究发现,销售额每增加 1000万元,需增加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共 40 名,新增人员中,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的比例是 1:5:2。该企业预计 2021年销售额比 2021 年销售额增加 1000 万元。
? ?影响该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是()。
?A.企业人员调动率 ?B.行业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C.本地区的人力资源供给率 ?D.企业人才流失率 ?
?13、(三)2021 年某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该企业现有业务员 100 人,业务主管 10 人,销售经理 4 人,销售总监 1 人,该企业人员变动矩阵如下表。通过统计研究发现,销售额每增加 1000万元,需增加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共 40 名,新增人员中,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的比例是 1:5:2。该企业预计 2021年销售额比 2021 年销售额增加 1000 万元。
? ?根据转换比率分析法计算,该企业 2021 年需要增加管理人员()人。
?A.5 ?B.10 ?C.20 ?D.25 ? ?14、(三)2021 年某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该企业现有业务员 100 人,业务主管 10 人,销售经理 4 人,销售总监 1 人,该企业人员变动矩阵如下表。通过统计研究发现,销售额每增加 1000万元,需增加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共 40 名,新增人员中,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的比例是 1:5:2。该企业预计 2021年销售额比 2021 年销售额增加 1000 万元。
? ?根据马尔可夫模型法计算,该企业 2021 年业务主管的内部供给量为()人。
?A.10 ?B.17 ?C.20 ?D.70 ? ?15、(三)2021 年某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该企业现有业务员 100 人,业务主管 10 人,销售经理 4 人,销售总监 1 人,该企业人员变动矩阵如下表。通过统计研究发现,销售额每增加 1000万元,需增加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共 40 名,新增人员中,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的比例是 1:5:2。该企业预计 2021年销售额比 2021 年销售额增加 1000 万元。
? ?该企业计划 2021 年从现有业务员中选出 3 人担任业务主管,这种招聘方法是()。
?A.晋升 ?B.职位轮换 ?C.外部招聘 ?D.职位转换 ? ?16、(四)某上市公司已上市 5 年,至 2009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的总资产已达 15 亿元,公司的负债合计为 9 亿元。公司正考虑上一条新的生产线,总投资 5 亿元,计划全部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经测算,
2009 年无风险报酬率为 4.5%,市场平均报酬率为 12.5%,该公司股票的风险系数为 1.1,公司债务的资本成本率为 6%。公司维持现有资本结构不变,初步决定总融资额中 2 亿元使用债务融资方式,3 亿元使用公开增发新股的方式。该公司进行筹资决策时,应权衡的因素是(??)。
?A.资本成本 ?B.管理费用 ?C.财务风险 ?D.每股利润无差别点 ? ?17、(四)某上市公司已上市 5 年,至 2009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的总资产已达 15 亿元,公司的负债合计为 9 亿元。公司正考虑上一条新的生产线,总投资 5 亿元,计划全部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经测算,2009 年无风险报酬率为 4.5%,市场平均报酬率为 12.5%,该公司股票的风险系数为 1.1,公司债务的资本成本率为 6%。公司维持现有资本结构不变,初步决定总融资额中 2 亿元使用债务融资方式,3 亿元使用公开增发新股的方式。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该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率为()。
?A.9.9% ?B.13.0% ?C.13.3% ?D.15.9%
? ?18、(四)某上市公司已上市 5 年,至 2009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的总资产已达 15 亿元,公司的负债合计为 9 亿元。公司正考虑上一条新的生产线,总投资 5 亿元,计划全部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经测算,2009 年无风险报酬率为 4.5%,市场平均报酬率为 12.5%,该公司股票的风险系数为 1.1,公司债务的资本成本率为 6%。公司维持现有资本结构不变,初步决定总融资额中 2 亿元使用债务融资方式,3 亿元使用公开增发新股的方式。假设该公司股权资本成本率为 16%,则该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为()。
?A.9.90% ?B.10.38% ?C.11.8% ?D.12.0% ? ?19、(四)某上市公司已上市 5 年,至 2009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的总资产已达 15 亿元,公司的负债合计为 9 亿元。公司正考虑上一条新的生产线,总投资 5 亿元,计划全部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经测算,2009 年无风险报酬率为 4.5%,市场平均报酬率为 12.5%,该公司股票的风险系数为 1.1,公司债务的资本成本率为 6%。公司维持现有资本结构不变,初步决定总融资额中 2 亿元使用债务融资方式,3 亿元使用公开增发新股的方式。如果 5 亿元的外部融资全部使用公开增发新股的融资方式,则该公司()。
?A.每股收益会被摊薄 ?B.大股东控股权会被稀释 ?C.资产负债率会提高 ?D.综合资本成本率会提高 ? ?20、(四)某上市公司已上市 5 年,至 2009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的总资产已达 15 亿元,公司的负债合计为 9 亿元。公司正考虑上一条新的生产线,总投资 5 亿元,计划全部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经测算,2009 年无风险报酬率为 4.5%,市场平均报酬率为 12.5%,该公司股票的风险系数为 1.1,公司债务的资本成本率为 6%。公司维持现有资本结构不变,初步决定总融资额中 2 亿元使用债务融资方式,3 亿元使用公开增发新股的方式。如果该公司所得税率提高,则该公司()的资本成本率会降低。
?A.贷款 ?B.债券 ?C.增发新股 ?D.留存收益 ? ?
上一篇:中级工商管理-案例分析题_3
下一篇:工商大学学籍异动课程认定,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