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教育
教育一直是作为国际间竞争国际地位的重要领域,如今,科技、信息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又对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国作为发展中的超级大国,教育决策的正确性和教育方案的科学性最终决定整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小学教育尤其以它知识的基础性、思维的启蒙性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性成为了人们饭后闲谈的话题。但如今,中国的小学教育却以十分赤裸和尴尬的姿态体现着应试教育的影子。
我们常说,中国应试教育的选拔最为公平而恐怖的就是高考制度,日本青年加藤嘉一也曾在一本书上说过:“中国小学生承受着世界上小学生的最大的压力。”对此我深有体会,在大学期间,我做过多次家教,也经常到沙湖桥小学组织班队活动,小孩子每天的档期满满的,很多同学抱怨说十一点之前不能睡觉,早上又要早起,小学高年级课堂睡觉的现象数见不鲜。每天,笨重的书包不仅压着孩子们的肉体,也压抑了富于活动的思绪和烂漫的童真童趣。有很多小学生之间的交谈以天文地理之远、外语发音之准引为傲作为攀比的资本,俨然成人之间的资深对话,我想这其实也是一个极端。
所以说,对于大部分孩子们来说,读书是一件极为辛苦而乏味的活动,很多人因此外出打工,当然这个对于城市里的孩子们来说没有那么普遍。虽然,在农村小学生辍学很大的原因是家庭的限制,但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兴趣的低下。农村的小学教育不论是从师资还是必备的教学资源等都不能满足孩子们无尽的探索。我有很多初中就辍学的同学,辍学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对学习毫无兴趣,而即使在农村,传统的优差生心理定式也让差生们看不到希望,从而毫不
犹豫地放弃了人生必备的读书经历。
另外,城市小学教育也有很多问题,对于大部分城市的孩子们而言,很多学生是被缚束的一代,大部分家长认为只有优异的成绩和超拔的个人特长才能考好初中和大学,才能建立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本,对于一个十四亿人口的超级大国来说,优胜劣汰显得更是突兀,我深感无奈。精英是每个国家的稀有动物,老师和家长都簇拥着挤上“精英”的大众人流,携儿带子报了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很多不是孩子们的意愿)„„有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不忍心看孩子们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下学,便开始了每天的接送工作。走在路上,每每看到一个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吃着零食耍着玩具远远地甩下一个背着自己笨重书包的奶奶的时候,我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感慨:中国的道德教育到底怎么了? 小学教育问题还有一个最大的担忧就是城乡差距的扩大,正如城乡贫富差距一样,小学教育城乡差距不容小觑。农村的小学生普遍缺乏自信,视野狭隘,这放在农村教育的大背景下完全可以理解。如果一个小学生处于交通不便,学习环境孤陋,知识来源只有书本,甚至是吃饭睡觉都还有担忧的情况下,我想能给学习的精力可能还不到50%„„
推荐访问:小学教育
上一篇:8,文明施工管理文件,安11-8
下一篇:幼儿小班礼仪教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