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日教案)
襄阳好风日教案
第 1 课时城高池阔古襄阳
教学内容:《襄阳好风日》城高池阔古襄阳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襄阳是怎能样的,有哪些特点。
2、教育学生热爱襄阳。
活动重点:了解襄阳有哪些特点。
活动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相关襄阳的图片
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谁到过襄阳?那里是怎样的?(学生交流,讨论。)
2、教师揭示课题。
板书:城高池阔古襄阳
二、探访古迹
1、古襄阳位于什么地方?
2、城墙略呈什么形状?
3、全长约多少千米?
4、襄阳内约有多少平方米?有哪些名胜古迹?
(见书刊号-2 面)
三、教师小结
四、实践活动。
(见书第 2 页)
第 第 2 课时 《襄阳好风日》三国名胜古隆中
教学内容:《襄阳好风日》三国名胜古隆中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古隆中是三国名胜古迹。
2、使学生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在隆中居住过,教育学生热爱并保护好三国古隆中。
活动重点:了解古隆中的历史意义,古隆中结构特点。
活动难点:教育学生热爱并保护好名胜古迹,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相关古隆中的图片
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谁到过古隆中?那里是怎样的?
2、古隆中哪些建筑?
二、探访古迹
1、古隆中有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诸葛亮的格言的哪些?
2、“三顾堂”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点?谁在那里住过?
三、学生自学书本。
四、教师小结。
第 第 3 课时翰墨香韵米公祠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襄阳米公祠名胜古迹。
2、使学生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在米公祠居住过,教育学生热爱并保护好米公祠。
活动重点:了解米公祠的历史意义,米公祠内文物特点。
活动难点:教育学生热爱并保护好名胜古迹,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相关米公祠的图片
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谁到过米公祠?那里是怎样的?
2、米公祠哪些建筑?
二、探访古迹
1、米公祠有哪个朝代的画家?其作品称为?
2、“米公祠”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点??
三、学生自学书本。
四、教师小结。
米公祠是纪念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的祠字,坐落在襄阳的樊城区。
米芾(公元 1051——1107 年),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到襄阳,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无碍居士、海岳外吏,人称“米襄阳”。宋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官至礼部员外朗。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用笔俊迈,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大书家”,被宋高宗誉为“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需鞭勒,无不当人意。”
襄阳的米公祠,位于汉江之滨,原名米家庵,是为纪念我国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而修建的祠宇,其始建于元,扩建于明,后改名米公祠。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先后由米芾第十八代孙米瓒、十九代孙米爵、二十代孙米澎重建;清同治四年(1865 年)再建。祠内有纪念性建筑拜殿、宝晋斋、仰高堂等。并珍藏有清雍正八年(1730 年)由其后裔摹刻的米芾手书法巾 45 碣,其它碑刻 145 碣。
《米公祠及其石刻》1956 年被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 年 05 月25 日,米公祠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米公祠的正门对着缓缓流淌的汉江,沿江是一条开阔的江边大道。时值清晨,游人稀少,到门口时,只见院内工作人员还在打扫,真是赶早了!
米公祠的门前台阶上是一座石牌坊,雕刻很是精细。旁边有介绍米公祠的碑文等。
第 第 4 课时阴隐栖地 鹿门山 山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襄阳鹿门山名胜古迹。
2、使学生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在鹿门山居住过,教育学生热爱并保护好鹿门山。
活动重点:了解鹿门山的历史意义,鹿门山文物特点。
活动难点:教育学生热爱并保护好名胜古迹,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相关鹿门山的图片
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谁到过鹿门山?那里是怎样的?
2、鹿门山哪些建筑?
二、探访古迹
1、鹿门山有哪些朝代的诗人到过,并提诗?王维的诗句?
2、“鹿门山”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点?
三、学生自学书本。
四、教师小结。
鹿门寺,位于襄阳城东南约 15 公里处,襄州区东津镇鹿门山。据县志载“汉
建武中帝与习郁俱梦见苏岭山神。命郁立祠于山上,刻二石鹿夹道口,百姓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西晋改名为 万寿禅寺,唐复名 鹿门寺。汉唐以来为佛教胜地和文人雅士的集聚地。唐代名僧处贞、丹霞、宋法灯禅师主持过鹿门寺。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皆栖隐于此,史有“鹿门高士傲帝王”之说。秦始皇传孙泰丰曾屯兵霸王山。水镜先生司马徵,卧龙先生诸葛亮,一代诗仙李白、王维、米芾、曾巩等历史文化名人以前在此驻足、流连,并留下了不朽的诗作和胜迹。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曾发出“ 不踏苏岭石, 虚作襄阳行”的慨叹。
鹿门寺初建时规模宏大,秀丽壮观,历代名僧常来主持佛事。北宋政和年间最为兴盛。鹿门山群峰环峙,林密石怪,东汉末年,襄阳名士庞德公携妻入山采药不归,盛唐,著名诗人孟浩然,张子容,白云先生王迥等都曾在此地隐居过。全国各地很多名家才子到此相聚,成为当时的一个文学艺术交流中心。自唐以来,留下众多的瑰丽诗篇。
明景泰年间(1450~1456),在此建“ 三高祠”,并供其像,以示纪念。明末毁于火,清初以来,屡有修废。现保存有石鹿、龙头喷泉、瀑雨池、天井、大殿等古建筑和碑刻。鹿门寺兴盛时,有佛殿、斋堂等房屋 500 余间,传说“骑马关山门”。后几经损毁,1980 年始逐步修复。现有与佛寺相关的景点鹿门牌坊、八角井、天井、暴雨池、龙头池等等。
鹿门寺环山临水,山涧幽深,林木苍翠。汉末名士庞德公不受刺史刘表数次宴请,携家登鹿门山采药;唐代诗人孟浩然宦场失意幽居鹿门山,吟咏山水自得其趣;晚唐文学家皮日休也曾幽栖鹿门……所以,世称“鹿门高士傲帝王”。后人曾建很多纪念性建筑,现存“庞公制药洞”、“浩然亭”、“三高祠”(塑庞统、孟浩然、皮日休像)及宋、明、清碑刻百余块。鹿门山及附近岗峦,共建有“山门翠微”、“诗家遗风”、“鹿门隐居”、“沙丘点后”、“香炉秋红”5 景区 32 景点。游客从襄阳市出发,若乘游艇可沿当年孟浩然夜归鹿门之水路登山;若乘汽车则一路坦途,穿襄阳新城,跨两河在桥,观赏群山起伏的鹿门寺风景区。
当前,鹿门寺已修葺一新,并有庞德公采药栖身洞、孟浩然亭、伏虎亭、望江亭等 16 个景点。此处环境优美,群山环绕,清泉涓涓,周围的森林面积 2600余亩,森林覆盖率 92.5%,已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
第 第 5 课时 千古谜都楚皇城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襄阳楚皇城名胜古迹。
2、使学生知道有哪个国王在楚皇城居住过,教育学生热爱并保护好楚皇城。
活动重点:了解楚皇城的历史意义,楚皇城文物特点。
活动难点:教育学生热爱并保护好名胜古迹,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相关楚皇城的图片
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谁到过宜城楚皇城?那里是怎样的?
2、楚皇城哪些建筑?
二、探访古迹
1、楚皇城是什么时期的所在地?国王是?
2、“楚皇城”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点?
三、学生自学书本。
四、教师小结。
楚皇城遗址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宜城城南 7.5 公里处郑集镇皇城村。城址年代上自春秋下至秦汉,是春秋战国时期襄宜平原上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市。疑为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城址面积 2.2 平方公里,略呈矩形。周有较完整的夯土城垣,东、西、南、北四边分别长 2000 米、1500 米、1840 米、1080米。城垣底宽 24~30 米,残高 2~4 米。四边各有两座城门,四角皆有烽火台。城内有紫金城、晒金城、跑马堤、金银冢、白龙池等古迹。城外还有很多东周至秦汉的古墓葬和文化遗址。对研究楚史楚文化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第 第 6 课时 三国源头水镜庄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襄阳水镜庄名胜古迹。
2、使学生知道水镜庄是什么故事的源头,教育学生热爱并保护好水镜庄。
活动重点:了解水镜庄的历史意义,水镜庄文物特点。
活动难点:教育学生热爱并保护好名胜古迹,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相关水镜庄的图片
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谁到过南漳水镜庄?由此引出了哪些传说,那里是怎样的?
2、水镜庄哪些建筑?
二、探访古迹
1、水镜庄有什么渠出名?
2、“水镜祠”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点?
三、学生自学书本。
四、教师小结。
“三国名胜”水镜庄是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古隆中景区核心景区之一。位于湖北省南漳县城南,305 省道由此经过,距襄阳市 37 公里。是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隐居地,因司马徽雅号“水镜先生”而得名水镜庄。
公元 206 年,刘备襄阳遇难,马跃檀溪来到水镜庄,司马徽向他推荐“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由此便引出了“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被誉为三国文化旅游热线源头。
水镜庄又称白马洞。在南漳县城南门外 1 公里。背倚玉溪山,层峦叠翠,下临彝水,泉流淙淙。山腰峭壁处有一天然石室,名白马洞,上刻“洞天福地”四字。
第 第 7 课时 千年古刹承恩祠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襄阳千年古刹承恩祠名胜古迹。
2、使学生知道是千年古刹承恩祠佛教圣地,教育学生热爱并保护好千年古刹承
恩祠。
活动重点:了解千年古刹承恩祠的历史意义,千年古刹承恩祠文物特点。
活动难点:教育学生热爱并保护好名胜古迹,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相关千年古刹承恩祠的图片
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谁到过谷城千年古刹承恩祠?由此引出了哪些传说,那里是怎样的?
2、千年古刹承恩祠哪些建筑?
二、探访古迹
1、千年古刹承恩祠以什么出名?
2、千年古刹承恩祠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点?
3. 千年古刹承恩祠内有什么?
三、学生自学书本。
四、教师小结。
千年古刹承恩寺位于湖北 襄樊建于隋朝,距今有 1700 多年的历史,传说是隋炀公主隐居疗疾之地。明朝时期兴建了大雄宝殿、钟鼓楼和毗卢大佛、弥勒石佛以及万斤铜钟等。据襄樊简史记载,天顺年间,英宗为报答叔父,对该寺实行修缮,改其山为“永乐山”,改其寺为“大承恩寺”,承恩寺所以而得名。
寺旁金子山、狮子峰、玉石碑、卧牛池、青丝泉、玉带水、锁凤桥、万斤钟等,素有八景之称,其建构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此地植被丰厚,无山不绿,风水极佳,被誉为聚气藏风、练功修行的宝地,近年来国内很多气功研究会在此举行。主要景观有五朵莲山、襄宪王墓、锁风口、公主坟、灵泉等。
承恩寺大殿前原有钟楼、鼓楼各一座。可惜鼓楼已毁。尚存的钟楼上,悬挂着一座高约八尺、重一万余斤的铜钟。它是哪朝哪代遗物,现尚无考证。但以梵文作装饰的万斤之重悬于钟笋,令人惊疑不止。此钟鸣声悠远,每当月白风清之夜,微曦初露之晨,僧人们上殿念经,必撞钟以伴诵。钟声悠扬,远送数十里,久鸣不灭。闻此钟声,犹如万马奔腾,群狮怒吼,催人奋进 。
第 第 8 课时 帝乡景观白水寺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襄阳帝乡景观白水寺名胜古迹。
2、使学生知道白水寺的传说,教育学生热爱并保护好白水寺
活动重点:了解白水寺的历史意义,白水寺文物特点。
活动难点:教育学生热爱并保护好名胜古迹,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相关白水寺的图片
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谁到过枣阳吴店镇的白水寺?由此引出了哪些传说,那里是怎样的?
2、白水寺哪些建筑?
3 白水寺是哪个皇帝的故乡,有什么之说?
4. 白水寺附近的景点有哪些?
二、探访古迹
1、白水寺以什么出名?
2、白水寺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点?
3. 白水寺周围有什么景点?
三、学生自学书本。
四、教师小结。
风景名胜区,东邻随州神龙岩,西近襄阳古隆中,为“汉—十”根治线上的必经之地,被列为襄阳市级风景名胜区和外事活动参观点。历代骚人墨客多来此游览赋诗。李白《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云:“朝涉白水源,暂与俗人疏,岛屿佳境色,江天涵清虚,目送去海云,心闲游川鱼,长歌尽落日,乘月归田庐。”景区分为白水寺古文化游览区、白水湖水上游乐区、香龙山风景游览区、山庄度假区等四大游览区。白水专坐落于狮子山之巅,《枣阳县志》 找:“乡人建,以祀汉光武。明宣德中,僧真隆改以正殿供佛,以西偏三楹祀汉光武,旁列云台诸将木主。”即今白水寺殿堂布局 白水井——相传刘秀败归狮子山顶,人困马乏,舌干口渴,寻井饮水,水黑难饮,正值刘秀为难时,一条青龙脱龙而飞,井水由黑变白,刘秀人马饮个痛快,后人故称白水井 滚河剑潭——相传刘秀兵败滚河岸边,后有莽兵追赶,刘秀淌水,掷剑水中,浅浅河水即成深潭,从而挡住追兵。
饮马池——相传刘秀兵屯狮子山,一日找水饮马,忽然岩石下涌出清泉,供马饮用,至今池水清澈见底。王莽庙——相传王莽兵马追赶刘秀,被滚河挡住,只得望河兴叹,后人在河边修一小庙,称“王莽庙”。
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刘秀殿、娘娘殿、兵器殿、关公殿、青龙井、龙井亭等。整座寺庙殿堂古朴典雅,雕塑精美,保持了原有的建筑格调;寺内古木参天,门前石阶壮观,充满着浓郁的梵宇气息,先后被襄樊市、湖北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 第 9 课时 襄阳好风日
教学目标:
A.开辟学习新教材的新视角 B.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C.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水平 D.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项目名称:襄阳好风日 时间范围:2013-10-22 参加人员:本班学生 55 人,语文教师一人 主要活动:查找资料,采访调查,搜集整理,总结交流 [过程描述] 学习了《古诗两首》之后,同学们对故乡有了一定的了解,更看到美丽故乡的美好愿望。是啊故乡是每一个人心中永不退色的记忆,是每一个人嘴里永不老去的话题。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的故乡吗?故乡的民俗风情,故乡的经济文化,故乡的昨天与今天。在故乡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演绎了多少故事,创造了多少神话。
为了让学生更多、更详细地了解故乡,我决定让学生看故乡、知故乡、说故乡,并自编一份介绍家乡的作品,题目就叫《襄阳好风日》。
具体要求:
1.编制介绍家乡的小书,画册或录像作品。
2.可搜集相关家乡的美文,照片,图片分类整理。
3.仿照课本体例,分单元或章节。
4.自己设计封面。
5.书要图文并茂,可配速写,摄影等作品,也能够自己设计插图。
6.可利用录像,图片,配上解说词,制成影视作品。
7.家乡不过本区,也不过本市。
8.必要时,可请家长帮忙。
9.两月内交稿。
上一篇:好先生经典语录
下一篇:做新时代好少年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