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经验材料
2020 年乡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经验材料
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XXX 位于**县东北部、清水河中游、大陇山西侧,地处张家川、清水、**三县交界地带,镇域面积 78.9 平方公里,辖 22 个行政村,7814 户,30750 人,2018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7682 元。**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相传为人文始祖女娲的诞生地,素有“娲皇故里”之美誉,2008 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近年来,特别是国家和省、市、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XXX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立足镇情实际,抢抓乡村振兴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挖掘女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汉文化和三国文化等四大历史文化,聚焦精准脱贫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升行政效能,弘扬新风正气,着力实施生态美镇、产业富镇、旅游活镇、文化强镇和人才兴镇五大工程,推动形成人口集聚、生态良好、产业合理、结构优化、体制创新、社会和谐的发展局面,努力把**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副中心和全国重点现代新兴城镇。
一、着力实施生态美镇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XXX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改善提升农村环境,突出抓好生态修复与治理,大力实施国土增绿行动,打造“绿色”**,让群众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中。
一是按照县委“一轴三线”总体规划,巩固提升百里生态文化长廊建设成果,按照“三个五”工作思路,发动党员干部、涉及村村组干部、护林队员和全镇公益性岗位人员五支力量,每年冬季利用两个多月时间,投入上百人,对寺坪山、北山和湿地公园、生态林 5000 余亩苗木,通过树干涂白、树枝修建、清除杂草、浇水灌溉、施足冬肥等措施,开展防火、防寒、抗旱、防虫等管护活动,苗木成活率大幅提升。
二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了头图堡、常营堡和阴坡大洼山景观,先后修建蓄水池 3 座,凉亭观景台 1 处,每年实施补植扩面工作,如今 XXX 境内路路绿树成荫、村村成片成带,春有花、夏有果,且四季常青,北山造林示范区已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的绿色屏障和天然氧吧。
三是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先后投入各种项目资金 200 万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项
目 2 个村,加快推进小巷道硬化、一事一议、整村推进和安全饮水等民生工程,硬化 15 个村小巷道 50 公里,改造危旧房 883 间 52980 平方米,彻底解决了农民饮水不安全问题,群众居住环境切实改善,住房面貌焕然一新。
四是积极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坚持彻底治理和长效维护并重的原则,创新工作方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对陈旧垃圾进行了排查、清理和集中清运,做到了发现一处,治理一处,监管一处,保洁一处。在全镇各村配备环卫人员,组建由公益性岗位人员组成的镇区环卫队伍,配发清扫清运工具,对镇区街道、公共场所和各村通村主次干道沿线、景区及沿线的卫生进行清扫,做到日产日清日运,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
五是全面落实河长制,设立防护栏、警示牌,修砌护墙,改善水环境。持续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启动了卫生厕所改造工程,计划建设垃圾填焚烧站 1 处,完善生活污水管网,并入莲花镇污水处理厂。
二、着力实施产业富镇工程,切实推动群众增收致富
实施乡村振兴,培育富民产业是基础。XXX 坚持把林果产业作为全镇的支柱产业,作为助推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作为强镇富民的重要途径,确立了“北山生态南山椒,清水河川苹果俏”的产业发展思路,并统筹推进南山万亩椒园基地建设、清水河优质果园提升、
全镇区域果椒建园等工作,通过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林果优势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在精准脱贫和产业富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林果产业助推精准脱贫工作。针对全镇 12 个贫困村 419 名贫困户,XXX 倡导倡议 “人均一亩园,致富一家人”,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动员,凝聚了各方力量,特别是激发了广大贫困户发展林果产业的热情和信心,投身于建园工作的积极性和,取得了初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镇先后有 216户贫困户
人通过销售苹果、花椒等增加收入,摆脱贫困,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二是大幅增加果椒种植面积。坚持建园标准化、种植规模化,在原有西番坪现代林果基地和常营高光效林果基地的基础上,近两年在张湾、山王、常营、娲皇、凤尾等村完成果园补植补栽 1000 亩,在 10 个贫困村新栽优质苹果 1000亩,花椒 3000 亩,目前全镇苹果面积达到 2.8 万亩,花椒2000 亩,初步形成了全镇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村村林果产业发展壮大的良好局面。
三是积极建设南山万亩果椒基地。在去年完成 400.86公顷土地整理项目的基础上,采用“梯田+全膜+路网+林果+节灌” 旱作农业模式,推动山水田林路综合开发,实施了南山万亩果椒基地建设,初步完成 5000 亩建园任务。今年开始从常营至王李 12 村、沿线 10 公里、6 个区域的南山万
亩流域万亩果椒基地,大规模栽植花椒,发展富民产业。
四是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济实体。林果产业种、产、销等链条长,辐射带动能力强,全镇先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9 个,家庭农场 26 个,为 4365 个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拉升了当地群众收入,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三、着力实施旅游兴镇工程,综合开发利用各类资源
XXX 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文化优势,坚持两产并重的原则,综合开发利用文化、民俗、生态等各类资源,发展壮大新兴旅游产业,培育 XXX 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在进入 XXX 境内的西关,建成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牌楼;实施了女娲祭祀广场改扩建、女娲洞广场和停车场新建、略阳 XX 景观等工程,对女娲祠入口处、龙泉官井、汉代 XX 墙等 10 多处历史文化遗迹遗存进行了保护、修缮和改造,同步开展了环境治理和绿化美化。
二是积极做好丝绸之路文化传承世行贷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及时启动大地湾文化产业园项目明清街建设以及镇区道路维修和排水管网建设,改造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完善城镇功能,全方位提升景区档次和城镇品位。
三是在保护好原有名胜古迹、文物遗址的前提下,扩大景区的内涵与外延,女娲祠景区整体提升工程初见成效,宗教文化圣地西番寺经过多年修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游人络绎不绝,旅游综合效益不断凸显。
四是结合“三变”改革,依托女娲故里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合理布局,合理设置,打造了一批寻根祭祖、参观考察、休闲度假、农事体验等特点特色的旅游项目,北山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功能不断完善,集生产种植、休闲娱乐、农事体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上袁村田园综合体初具规模。同时,食醋、豆腐以及雕刻、马尾荷包、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增加了群众旅游收入。
四、着力实施文化立镇工程,传承弘扬地方历史文化
乡村振兴,文化是魂之所在。XXX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人文始祖女娲的诞生地,女娲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关道要塞,同时还是自汉代以来历史上设立州、郡、县、道的战略要地,地域优势十分显著。境内并存有大地湾文化、秦汉文化和三国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当前国家和省上实施“一路一带”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大背景下,XXX 立足当地特色历史文化,围绕打造娲皇故里、祖脉名胜的目标定位,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举办女娲祭祀活动。为保护、传承、弘扬女娲文化,凝聚海内外华人情结,连续二十多年来每年举办祭祀人文始祖女娲典礼大型活动,并配套举办文化论坛、学术交流、商贸洽谈、民俗展演等系列活动,弘扬了女娲文化,提高了**
历史文化名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编纂地方文化书籍。历经两年多的艰辛编纂,30 余万字的《XXX 志》于 2018 年 11 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并成为入选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的甘肃首部镇志。
三是传承弘扬女娲文化。通过举办女娲祭祀活动、文化论坛等方式,缅怀女娲丰功伟绩,传承弘扬女娲文化,特别是学习弘扬女娲 “炼石补天”的自强不息精神,“战天治地”的顽强拼搏精神,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培养群众强烈的文化自信意识。
四是培育文明和谐乡风。有机融合历史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引导群众讲文明、讲道德,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文明和谐、遵纪守法、邻里和睦、互帮互助、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正能量,打造文化乡村、培育文明风尚、建设文明城镇。
五、着力实施人才兴镇工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XXX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狠抓标准化建设,推行“党建+人才”模式,把农村致富带头人、本土文化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等各类人才培养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一是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回
引”一批眼界宽、思路活、资源广的外出务工致富能人回村任职。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二是新建、改造、提升村组活动场所,高标准打造党建示范点 5 个,去年以来发展党员 10 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5 名,为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
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齐心聚力投身乡村经济社会建设。
虽然 XXX 在乡村振兴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一是部分偏远乡村基础设施欠账较大,亟需通过实施项目进行改善提升;二是创新社会管理、教育宣传群众的方式不多不新,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三是广大群众对劳务务工、经营生意等产业普遍能够接受并投入,而对林果种植、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认识不是很到位,投入的热情不高。
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我们深刻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发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下一步,XXX 将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补短板、强弱项、抓重点,继续实施“五大”工程,因地制宜、循序渐
进,走好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绿色发展之路、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精准脱贫之路,努力把 XXX 建设成为“文化名镇古韵美、产业发展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四美”新型现代城镇。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在听取巡察组巡察情况汇报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X 专题会和 X 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听取了县委第 X 轮巡察各组情况报告,各位领导对 X 个组的汇报进行了点评。总体来看,本轮巡察体现了中央和省市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最新要求,靶向精准、组织有序,X 个巡察组在工作中能够履职尽责,敢于直视问题,始终紧扣不同单位的职能职责,扭住责任不放,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问题和线索,对被巡察单位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政治体检”,巡察利剑作用得到有力发挥,较上一轮巡察,在质量上又有了新的提高。就做好巡察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强化政治引领,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的重大部署,并将建立巡察制度写入新《党章》;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项举措,提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这为新时代推进县级巡察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务必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委的精神要求上来,坚决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把政治巡察引向深入。
一要突出“主题”,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政治巡察。要紧紧抓住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根本,自觉对表中央和省市县委有关要求,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上聚神、在加强党的建设上聚力、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聚焦,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推动各级党组织坚守党的政治立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升政治能力和政治水平。
二要紧扣“主线”,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贯穿始终。要在“精准”上下功夫,把焦点对准党组织的政治责任,对准党员领导干部应当肩负的政治职责,对准普通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瞄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查,把问题带回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密结合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部署,紧盯审批监管、脱贫攻坚、环境治理、民生改善、“三资”管理、干部作风等领域,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三要把握“主旨”,坚守保障 X X 发展大局的使命担当。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 X 高质量发展的冲刺之年,在极为繁重的发展任务面前,我们又遭遇了防治新型冠状病毒“阻击战”。因此,2020 年注定是不
平凡的一年,我们必须拿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拼搏精神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谱写新时代 X 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政治建设是统领,纪律作风是保障。要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局中心工作开展巡察监督,着力从政治上发现问题、分析差距,推动管党治党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常管常严,为 X高质量跨越发展培树正气、保驾护航。
二、强化成果运用,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要把巡察成果运用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解决突出问题,发挥震慑遏制治本作用。
一要原汁原味反馈问题。由县委巡察办协调盯办各巡察组根据专题会议提出的意见,对巡察报告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最终正式巡察情况报告,制定反馈方案,起草反馈意见,按程序和要求进行反馈。要坚持照单验收促整改,把巡察发现的问题原汁原味反馈给被巡察党组织,尤其是反馈给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的意见,要原汁原味、到人到事,使其全面掌握本单位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举措。
二要总结归纳普遍性问题。对巡察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通报,压实巡察整改主体责任,监督推动各级党组织对照查摆、未巡先改,深入剖析原因,扎牢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三要强化整改日常监督。县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把督促巡察整改作为强化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明确相关科室、具体负责人落实监督检查工作,加强经常性督促检查。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巡察整改职责、敷衍塞责的,要严肃追责问责,推动巡察整改落地见效。
四要及时查办问题线索。县委巡察办指导协调好各巡察组问题线索的整理和移交工作。县纪委监委要认真对待移交的问题线索,加快处置和办理,最大程度体现震慑作用。
五要标本兼治扩大战果。针对巡察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推进督查巡察和纪委监督一体贯通,强化各部门间协调联动,真正将问题改到位、规矩立起来、工作搞上去。
三、加强自身建设,全力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巡察工作量大,专业性、政策性强,发挥巡察利剑作用,需要强化巡察机构建设,努力打造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拒腐蚀的工作机关,着力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巡察铁军,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保证巡察效果。
一要不断强化专业巡察干部这支“主力军”。要抓好巡察机构建设,合理调配各组人员力量,保证巡察工作连续性。要加大巡察业务培训力度,引导巡察干部当好政治标杆、成为行家里手。要建好管好巡察人才库,适时调整补充优化,对不适合从事巡察工作的及时调整。要建立完善巡察干部激励机制,对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工作优秀的巡察干部要关
爱保护、大胆使用,对违反巡察纪律要求的要坚决查处。
二要不断凝聚协作单位这一“生力军”。县委巡察办要发挥好牵头抓总和综合协调作用,与相关成员单位一道,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协调做好人员抽调、信息提供、专业支持、成果运用等工作。县纪委监委和相关单位要抓实巡察移交问题线索的查核处置工作,坚持共性问题集中整治、个性问题约谈反馈、典型问题立案查处,“立竿见影”、强力震慑。
三要不断推进巡察规范化建设。要对标对表省委巡视和市委巡察,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按照有效有用有操作性要求,整章建制,补齐短板,严格做到每个环节、每道程序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实现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时,统筹推进下一轮巡察工作,坚持提早准备、强力启动,根据县委总体工作安排,适时启动第 X 轮巡察工作,力争取得新的成效。
同志们,随着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巡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政治巡察定位,坚决履行政治巡察职责,用心用力做好巡察各项工作,为推进 X 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上一篇:现代控制理论习题解答
下一篇:大沟分矿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