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科实践环节实施细则
抚州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专业(专科)集中实践步骤实施细则 集中实践步骤是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不可替换关键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最终完成专业学习,达成专业培养目标关键活动性实践性课程;是锻炼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完成学业后工作适应性一个必需实践步骤。
依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商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步骤教学纲领和实施意见,结合我校电大实际,特制订本专业集中实践步骤教学实施细则,由各电大具体实施。
一、集中实践步骤对象:
全部参与工商管理专业学习学员均必需完成集中实践步骤,任何情况不得免修。集中实践步骤成绩未达 60 分者,不能取得毕业证书。
二、组织实施:
本专业集中实践步骤教学由各试点分校在中央电大和省电大指导下负责组织实施,各试点分校应制订集中实践步骤实施方案并成立集中实践步骤指导小组报省电大立案。省电大有责任和权力为集中实践步骤实施进行指导,提供服务,实施督导和检验。
三、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必需是含有正规本科以上或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财经类专职老师或含有中级技术职称专业工作者,其资格审查由省级电大负责。未经审查同意老师不得指导学生教育教学调查和毕业作业。(资格审查表附后),为确保教学质量,每位指导老师只能指导自己所学专业和相关专业范围教育教学调查和毕业作业,所指导学员人数不得超出每届 10 人。
四、集中实践步骤内容组成和学分分配 本专业集中实践性教学步骤包含社会调查(或管理实践)和毕业论文两项内容。社会调查 3 3 学分,毕业论文 5 5 学分。
五、集中实践步骤具体安排 (一)社会调查 凡已修本专业课程学分达成全部课程总学分 60%以上学生,可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提升学员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关键教学步骤。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利用,而且使学生经过对关键或焦点问题进行社会实践,圆满完成学习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1、社会调查选题及调查方法要求:社会调查具体内容及方法由课程责任老师或课程任课老师依据中央电大集中实践步骤教学纲领所确定。
2、社会调查时间要求:社会调查时间应在课程教学进度表中做出具体安排。
3、社会调查操作步骤:首先在论证基础上,由学生确定(或选定)调查题目,写出调查方案,其中应明确调查目标、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方案经指导老师同意后,进行有针对性部分指导,学生进行调查,并搜集、积累和分析原始材料,然后独立完成调查汇报初稿,接收指导老师指导后修改定稿。
4、社会调查组织形式。能够单人独立进行,同时提倡由 2—3 人组成小组协作完成调查活动,调查中要明确小组组员分工。
标准上每人提交一份调查汇报,如小组合写,需在汇报中附上每一位组员负担任务和完成情况说明,汇报内容包含:实践题目、参与时间、地点、方法、内容、过程、发觉问题、结论、效果和体会等。社会实践汇报文字材料不少于20XX 字。
5、成绩评定和验收
(1)社会实践由指导老师给出初评成绩,由教学点初审,电大分校复审,省级电大验收,中央电大抽查、终审(见附录)。
(2)成绩评定依据: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效果、撰写文字材料综合利用专业知识水平,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表现和实践单位反馈意见。
(3)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
(4)凡字数不足、内容不全、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未能达成必需社会实践活动课时、未提交反应社会实践结果文字材料、剽窃造假者,按不及格处理。
(5)凡社会实践成绩未达 60 分或要求重做者,可依据所在电大分校和教学点实践教学安排计划,在学籍使用期内进行。
(二)毕业论文 凡修完本专业全部必修课程,已修课程学分达成全部课程总学分 80%以上学生,经申请可参与毕业设计(毕文)实践教学。毕业论文是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教学步骤,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总结性独立作业,是学生利用在校学习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一个关键手段。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地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处理较为复杂问题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初步训练。
1、 毕业论文 选题及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选题由论文指导老师依据中央电大集中实践步骤教学纲领所确定, 全班选题通常不得有两人以上(含两人)同题。正文必需按中央电大相关要求写作,论文装帧必需符合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关键内容包含: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件。所引用中外文参考文件资料,必需注明引用教材(或著作、期刊等)书名(或著作、期刊名)、作者、出版单位、时间(引用期刊还必需注明文章名)。引用其于 它参考材料也应注明资料起源。毕业设计(论文)字数通常不少于 3000 出 字,不超出 8000字。
2、格式要求:
统一 A4 纸打印; 主标题——3#字黑体,居中; 副标题——小 3#字黑体,居中; 论文内各标题——4#黑体,向左对齐; 正文——宋体 5#字; 后注——楷体 4#字参; 参考文件——楷体 4#字; 3、论文装订次序 由上至下依次为:
封面→论文题→内容摘要→关键字→正文→参考文件→封底。
4、时间安排:全脱产学习学生毕业论文在第三学期部署,第四学期完成写作和考评工作。业余学习学生毕业论文在第五学期部署,第六学期完成写作和考评工作。
5、成绩评定:
(1)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老师在学生完成文字材料撰写后,依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初评成绩评分标准》(见附表),以百分制给出初评成绩。
(2)凡文字材料未达成基础要求、剽窃造假者,按不及格处理。
(3)凡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未达 60 分或要求重做者,可依据所在试点教学点实践教学安排计划,在学籍使用期内进行。
6、成绩验收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结束后,由电大分校和试点教学点进行汇总和初审,省电大进行复查,写出分析汇报。
抚州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处
X 20XX 年 年 3 3 月 月 3 3 日
附录一: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科集中实践材料
打印(填写)格式、装订要求
一、社会调查 (一)应交材料
调查方案(500 字以上,包含调查目标、对象、方法、内容、步骤)、调查汇报初稿、调查汇报正稿(20XX 字以上)、调查单位意见、调查过程材料(调查、采访、座谈统计或问卷调查回收表),正稿用省电大发统一表格填写。
(二)填写次序
调查方案→调查汇报→调查汇报成绩评定表(指导老师填写)→调查汇报完成情况登记卡(学员填写),其它材料装入材料袋。
二、毕业论文 (一)应交材料
论文写作提要(500 字以上,有老师修改意见),论文初稿(有老师修改意见)、二稿(有老师修改意见)及定稿(3000 字)
(二)定稿打印格式
1、统一 A4 纸打印;单面打印; 2、主标题——3 号黑体,居中; 3、副标题——小 3 号黑体,居中; 4、标题下空一行写作者姓名及指导老师姓名,楷体 3 号,居中。
5、汉字摘要通常为 200 汉字左右,用5号宋体。
6、关键词通常为 3~5 个,规格为小四号楷体。
7、论文内各标题——4 号黑体,向左对齐。
8、正文——宋体小 4 号。
9、后注——楷体 4 号。
10、参考文件——楷体 4 号。
(三)装订要求
封面→目录→论文题→内容摘要→关键字→正文→参考文件→封底。其中论文题、内容摘要、关键字、正文按次序相互连接,不要分页装订。其它材料装入材料袋。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初步选题申报表
省级电大
分校
教学点
教育层次
专业
学生总数
序号 姓名 学号 初步选题 指导老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教学点 专业责任 老师意见
署名:
年
月
日 教学点 意见
署名(盖章):
年
月
日 分校专业 责任老师 意见
署名:
年
月
日 分校 教学 管理 部门 意见
署名(盖章):
年
月
日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初评成绩评分标准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满分为 100 分,由指导老师依据以下标准评分。
一、85~100 分 1.全方面完成课题要求,选题新奇,含有较强实用性、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和专业性。
2.分析研究方法正确,方案设计合理,能正确、灵活地综合利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
3.围绕课题见解鲜明、正确,有独到见解和创新,材料详实、充足,数据完整、可靠,论证有力、充足,层次分明、逻辑清楚、结构完整、格式规范,文字材料所必需附件齐全。
4.满足专业要求文字材料写作篇幅。
二、75~84 分 1.按要求完成课题,选题合适,有一定实用性、科学性、专业性和可行性。
2.分析研究方法基础正确,能综合利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
3.围绕课题见解正确,材料充足,数据可靠,论证比较有力,逻辑性比较强,结构完整,格式规范,文字材料所必需附件基础齐全。
4.满足专业要求文字材料写作篇幅。
三、60~74 分 按要求基础完成课题,选题尚可,有一定专业性和可行性。
分析研究方法基础正确,尚可利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
见解基础正确,材料基础齐全,数据比较可靠,论证有一定说服力,结构比较完整,格式比较规范,文字材料没有显著漏洞。
满足专业要求文字材料写作篇幅。
四、59 分以下 1.不能按基础要求完成课题,选题陈旧,无实用性和研究价值、无可行性或偏离专业。
2.研究方法不正确,存在较显著见解错误或见解不明,基础理论、知识利用错误。
3.材料不齐或虚假、数据不正确或伪造,论证无力或片面,漏洞显著,逻辑混乱,结构不完整,格式不规范,文字材料未能达成写作基础要求。
4.不能独立完成实践过程
上一篇:岳阳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活动方案
下一篇: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公司员工培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