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物资采购审计实施细则
医院物资采购审计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物资采购审计的内容、程序与方法,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及《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物资采购审计是指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物资采购各部门和环节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等所进行的独立监督和评价活动。本细则所称"物资"是指医院在经营、基本建设和专项工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配件和设备等。
第三条 物资采购审计的目的是改善物资采购质量,降低采购费用,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促进医院价值的增加及目标的实现。
第四条 物资采购审计是对物资采购全过程实施的监督和评价,是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的融合。物资采购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物资采购内部控制、采购计划、采购合同、采购招标、供货商选择、采购数量、采购价格、采购质量、物资保管、结算付款以及物资采购期后事项等。
第五条 物资采购审计可以采取项目管理式审计和过程参与式审计两种模式。
第二章
物资采购前期审计
第六条 物资采购前期审计是从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开始到具体实
施物资审计程序之前对各项审计工作作出的安排。包括的基本过程有:
(一)编制年度审计计划,确定审计对象。
(二)制定项目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
(三)审查、评价内部控制。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五个要素。
第三章
物资采购过程审计
第七条 物资采购过程审计是根据采购内部控制评审结果,确定采购计划、价格、合同、执行等方面的测试范围、重点和方法,以收集审计证据。
第八条 采购计划审计。采购计划审计是对采购计划中所列物资价格、数量、质量、采购方式和供货商选择等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等进行的审计。采购计划审计主要采用分析法、复算法、复核法、检查法、源头审计法、全面审计法、简单审计法和重点审计法等方法。
第九条 采购申报价格审计。采购申报价格审计是对采购价格申报内容的完整性、价格标准确定的合理性和申报程序的规范性等方面所进行的审计。
审计内容:1.《价格申报单》填列的完整性。2.价格标准确定的合理性。3.采购申报价的合理性。4.申报价格核定程序的规范性。
审计方法:采购申报价格审计主要采用价格比较法、复算法、复核法、检查法、源头审计法、重点审计法和简单审计法等方法。
第十条 采购合同审计。采购合同审计是对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等所进行的审计。
审计内容:1.采购合同签订的合法性。2.采购合同条款的完备性和合同内容的合法性。3.采购合同的执行结果。4.审查合同的管理是否规范。
审计方法:采购合同审计主要采用检查法、函证法、询问法和重点审计法等方法。
第十一条 物资采购计划执行情况审计。物资采购计划执行情况审计是指在采购物资运达医院后,对物资验收、入库、计量、价格和货款支付等业务执行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等所进行的审查和评价。
审计内容:1.采购方式执行情况审计。2.计量执行情况审计 3.价格执行情况审计。仓储保管情况审计。5.采购票据审计。6.采购负债确认及付款执行情况审计。防止在付款时贪污折扣。
审计方法:物资采购计划执行情况审计可以采用检查法、复核法、分析法、复算法、盘点法、鉴证法、抽样法、观察法、函询法和询问法等方法。
第四章
物资采购后续审计
第十二条 物资采购后续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在提交了物资采购审计报告后,针对报告中所涉及的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所进行的跟踪审计,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对于审计报告中所揭示的问题和偏差的纠正和改进情况以及产生的实际效果。
第十三条 物资采购后续审计应关注的风险领域。包括物资超储积压或不足风险、物资使用质量低劣风险、物资价格失控风险、资信
低的供货商定点供货风险和审计建议无效风险等。
第十四条 物资采购后续审计的基本过程。
(一)应获取的相关资料。包括审计报告、审计回复、定点供货目录、价格申报单、采购计划和物资质量标准等。
(二)取得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并进行合理分析。
(三)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
(四)评估采纳审计建议所达到的效果。
(五)提交后续审计报告。
第十五条 审计方法。物资采购后续审计主要采用审计分析方法、详查法、抽查法、终点审计法、重点审计法、函证法和查询法等方法。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由审计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