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市政】-典型例题+答案解析,典型例题(1204)
一、单项选择题 1 1 、桥梁上部结构装配式施工技术,预制台座的间距应能满足施工作业要求;台座表面应光滑、平整,在 m 2m 长度上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不超过(
)
mm ,且应保证底座或底模的挠度不大于 2mm 。
A、2
B、3
C、4
D、5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装配式梁(板)施工方案、制作与移存。预制台座的间距应能满足施工作业要求;台座表面应光滑、平整,在 2m 长度上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不超过 2mm,且应保证底座或底模的挠度不大于 2mm。参见教材 P63。
2 2 、桥梁上部结构装配式施工技术,混凝土浇筑说法不正确的时(
)。
A、腹板底部为扩大断面的 T 形梁,应先浇筑扩大部分并振实后,再浇筑其上部腹板
B、U 形梁可上下一次浇筑或分两次浇筑
C、U 形梁一次浇筑时,应先浇筑底板,待底板混凝土稍沉实后再浇筑腹板
D、采用平卧重叠法支立模板上层构件须待下层构件混凝土强度达到 3.0MPa 后方可浇筑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装配式梁(板)施工方案、制作与移存。各种构件混凝土的浇筑应遵守如下规定:
(1)腹板底部为扩大断面的 T 形梁,应先浇筑扩大部分并振实后,再浇筑其上部腹板。
(2)U 形梁可上下一次浇筑或分两次浇筑。一次浇筑时,应先浇筑底板(同时腹板部位浇筑至底板承托顶面),待底板混凝土稍沉实后再浇筑腹板;分两次浇筑时,先浇筑底板至底板承托顶面,按施工缝处理后,再浇筑腹板混凝土。
(3)采用平卧重叠法支立模板、浇筑构件混凝土时,下层构件顶面应设临时隔离层;上层构件须待下层构件混凝土强度达到 5.0MPa后方可浇筑。参见教材 P63。
3 3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在孔道压浆后移运的,其压浆浆体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
)。
A、60%
B、70%
C、75%
D、80%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装配式梁(板)的安装。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在孔道压浆后移运的,其压浆浆体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 80%。参见教材 P63。
4 4 、关于承重模板 支架搭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脚手架宜利用支架体系搭设
B、支架底部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C、支架搭设完毕后即可投入使用
D、地基承载力不影响支架的搭设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支(模)架法。支架底部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不得被水浸泡。参见教材 P65。
5 5 、在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时,浇筑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
)附近。( 09年考点)
A、弯矩零点
B、1/4 最大弯矩点
C、1/2 最大弯矩点
D、弯矩最大点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支(模)架法。浇筑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弯矩零点附近。参见教材 P65。
6 6 、装配式桥梁构件在脱底模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吊装强度,一般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
)。
A、50%
B、75%
C、80%
D、100%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装配式梁(板)的安装。装配式桥梁构件在脱底模、移运、堆放和吊装就位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吊装强度,一般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 75%;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吊装时,其孔道水泥浆的强度不应低于构件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不低于 30MPa。吊装前应验收合格。参见教材 P64。
7 7 、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支架和模板安装后,宜采取预压方法消除(
)。
A、非弹性变形
B、弹性变形
C、塑性变形
D、支架空隙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支(模)架法。支架和模板安装后,宜采取预压方法消除拼装间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弹性变形。参见教材 P65。
8 8 、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时,正确的合龙顺序是 (
)。
A、次跨→中跨→边跨
B、中跨→边跨→次跨
C、边跨→次跨→中跨
D、次跨→边跨→中跨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悬臂浇筑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合龙顺序为先边跨、后次跨、最后中跨。参见教材 P67。
9 9 、装配式桥梁吊装时构件的吊环应顺直,吊绳与起吊构件的交角小于(
)时,应设置吊架或吊装扁担,尽量使吊环垂直受力。
A、30°
B、45°
C、60°
D、90°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装配式梁(板)施工方案、制作与移存。吊装时构件的吊环应顺直,吊绳与起吊构件的交角小于 60°时,应设置吊架或吊装扁担,尽量使吊环垂直受力。参见教材 P63。
10 、梁长(
)m m 以上的预应力简支梁,在吊装的时候应验算裸梁的稳定性。
A、10
B、15
C、20
D、25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装配式梁(板)的安装。梁长 25m 以上的预应力简支梁应验算裸梁的稳定性。参见教材 P64。
11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吊装时,其孔道水泥浆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吊装强度,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不应低于(
)
MPa 。
A、25
B、30
C、35
D、40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装配式梁(板)的安装。装配式桥梁构件在脱底模、移运、堆放和吊装就位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吊装强度,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 75%。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吊装时,其孔道水泥浆的强度不应低于构件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 30MPa。吊装前应验收合格。参见教材 P64。
12 、关于装配式梁(板)吊装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吊装就位时,混凝土强度为梁体设计强度的 70%
B、吊移板式构件时,不用考虑其哪一面朝上
C、吊绳与起吊构件的交角小于 60°时,应设置吊架或吊装扁担
D、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待孔道压浆强度达 20MPa 才能吊装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装配式梁(板)的安装。选项 A 的正确说法“装配式桥梁构件在脱底模、移运、堆放和吊装就位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吊装强度,一般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 75%”;选项 B 的正确说法“吊移板式构件时,不得吊错板梁的上、下面,防止折断”;选项 D 的正确说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吊装时,其孔道水泥浆的强度不应低于构件设计要求,如无设计要求时,一般不低于 30MPa”。参见教材 P63~64。
13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合龙宜在一天中气温(
)时进行。
A、最高
B、较高
C、最低
D、较低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悬臂浇筑法。合龙宜在一天中气温最低时进行。参见教材 P67。
14 、关于桥梁悬臂浇筑法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浇筑混凝土时,宜从与前段混凝土连接端开始,最后结束于悬臂前端
B、中跨合龙段应最后浇筑,混凝土强度宜提高一级
C、桥墩两侧桥梁悬臂施工应对称进行
D、连续梁的梁跨体系转换应在解除各墩临时固结后进行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悬臂浇筑法。悬臂浇筑混凝土时,宜从悬臂前端开始,最后于前段混凝土连接。参见教材 P66。
15 、【5 2015 年真题】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多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时,正确的浇筑顺序是(
)。
A、0 号块→主梁节段→边跨合龙段→中跨合龙段
B、0 号块→主梁节段→中跨合龙段→边跨合龙段
C、主梁节段→0 号块→边跨合龙段→中跨合龙段
D、主梁节段→0 号块→中跨合龙段→边跨合龙段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悬臂浇筑法。应当是先浇筑墩顶梁段(0 号块),然后是墩顶梁段两则对称悬浇梁段,接着是边孔支架现浇梁段,最后是主梁跨中合龙段。参见教材 P66。
16 、拱形涵、盖板涵施工遇有地下水时,应先将地下水降至基底以下(
)方可施工。
A、500mm
B、400mm
C、300mm
D、200mm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箱涵顶进施工技术。有地下水时,应将地下水降至基底以下 500mm。参见教材 P69。
17 、涵洞两侧的回填土应对称进行,高差不宜超过(
)。
A、300mm
B、400mm
C、350mm
D、450mm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管涵施工技术。涵洞回填时,两侧应对称进行,高差不宜超过 300mm。参见教材 P68。
18 、箱涵顶进作业应在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
)进行,并宜避开雨期施工。
A、0.5m
B、0.4m
C、0.3m
D、0.2m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箱涵顶进施工技术。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底 500mm 以下,避开雨期施工。参见教材 P69。
19 、箱涵顶进挖运土方时,挖土的进尺可根据土质确定,一般宜为(
)。
A、0.3m
B、0.5m
C、0.9m
D、1.0m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箱涵顶进施工技术。每次开挖进尺 0.4~0.8m。参见教材 P69。
20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的做法,错误的是(
)。(1 13 3 试题)
A、由上向下开挖
B、不超前挖土
C、逆坡挖土
D、严禁扰动基底土壤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箱涵顶进施工技术。逆坡挖土,易发生坍塌事故,必须严格按设计坡度开挖。参见教材 P69。
21 、 关于箱涵顶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 75%
B、当顶力达到 0.9 倍结构自重时箱涵未启动,应立即停止顶进
C、箱涵顶进必须避开雨期
D、顶进过程中,每天应定时观测箱涵底板上设置观测标钉的高程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箱涵顶进施工技术。选项 A 的正确说法“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防水层及保护层按设计完成”;选项 B 的正确说法“当顶力达到 0.8 倍结构自重时箱涵未启动,应立即停止顶进;找出原因采取措施解决后方可重新加压顶进”;选项 C 的正确说法为“箱涵顶进应尽可能避开雨期,若在雨期施工,必须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参见教材 P69~70。
22 、【8 2018 年真题】关于涵洞两侧回填施工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涵洞两侧同时回填,两侧对称进行,高差不大于 300mm
B、填方中使用渣土、工业废渣等,需经过试验确认可靠
C、在涵洞靠近防水层部位可填含有少量碎石的细粒土
D、现浇钢筋混凝土涵洞,其胸腔回填土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70%后进行
【本题 1 分,建议 1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管涵施工技术。《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6.3.12 条规定,填方中使用房渣土、工业废渣等需经过试验,确认可靠并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使用。6.6.3 条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涵洞,其胸腔回填土宜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后进行,顶板以上填土应在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对有防水层的涵洞靠防水层的部位应回填细粒土,填土中不得含有碎石、碎砖及大于 10cm 的硬块。
二、多项选择题 1 1 、关于构件的存放说法正确的是(
)。
A、存放台座应坚固稳定、且宜高出地面 200mm 以上
B、不得将构件直接支承在坚硬的存放台座上
C、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 6 个月
D、大型构件宜为 2 层,不应超过 3 层
E、小型构件宜为 6~10 层
【本题 2 分,建议 2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装配式梁(板)施工方案、制作与移存。构件应按其安装的先后顺序编号存放,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 3 个月,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 5 个月。参见教材 P63。
2 2 、下列关于先简支后连续梁的安装说法正确的是(
)。
A、临时支座顶面的相对高差不应大于 2mm
B、湿接头的混凝土宜在一天中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浇筑
C、湿接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不少于 7d
D、湿接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不少于 14d
E、湿接头孔道压浆,浆体达到强度后应立即拆除临时支座,同一片梁的临时支座应同时拆除
【本题 2 分,建议 2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D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装配式梁(板)的安装。先简支后连续梁的安装要求:(1)临时支座顶面的相对高差不应大于 2mm。(2)施工程序应符合设计规
定,应在一联梁全部安装完成后再浇筑湿接头混凝土。(3)对湿接头处的梁端,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凿毛处理。永久支座应在设置湿接头底模之前安装。湿接头处的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与梁体的接触面应密贴并具有一定的搭接长度,各接缝应严密不漏浆。负弯矩区的预应力管道应连接平顺,与梁体预留管道的接合处应密封;预应力锚固区预留的张拉齿板应保证其外形尺寸准确且不被损坏。(4)湿接头的混凝土宜在一天中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浇筑,且一联中的全部湿接头应一次浇筑完成。湿接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不少于 14d。(5)湿接头应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孔道压浆;浆体达到强度后应立即拆除临时支座,按设计规定的程序完成体系转换。同一片梁的临时支座应同时拆除。(6)仅为桥面连续的梁、板,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参见教材 P65。
3 3 、悬浇梁体一般要分四大部分浇筑,它们分别是(
)。
A、墩顶梁段(0 号块)
B、0 号块两侧对称悬浇梁段
C、墩顶托架或膺架上浇筑
D、边孔支架现浇梁段
E、主梁跨中合龙段
【本题 2 分,建议 2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悬臂浇筑法。悬臂梁体一般应分四大部分浇筑:(1)墩顶梁段(0 号块);(2)墩顶梁段(0 号块)两侧对称悬浇梁段;(3)边孔支架现浇梁段;(4)主梁跨中合龙段。参见教材 P66。
4 4 、关于连续梁合龙、体系转换和支座反力调整的规定,符合规范的有(
)。
A、合龙段的长度宜为 3m
B、合龙宜在一天中气温最低时进行
C、合龙段的混凝土强度宜提高一级
D、应在合龙段预应力筋张拉、压浆完成并解除各墩临时固结后进行体系转换
E、体系转换时,支座反力调整应以高程控制为主,反力作为校核
【本题 2 分,建议 2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BC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悬臂浇筑法。连续梁(T 梁)合龙段的长度宜为 2m;连续梁的梁跨体系转换,应在合龙段及全部纵向连续预应力筋张拉、压浆完成,并解除各墩临时固结后进行。参见教材 P67。
5 5 、【8 2018 年真题】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悬臂浇筑段前端底板和桥面高程的确定,是连续梁施工的关键问题之一,确定悬臂浇筑段前段高程时应考虑(
)。
A、挂篮前端的垂直变形值
B、预拱度值
C、施工人员的影响
D、温度的影响
E、施工中已浇筑段的实际高程
【本题 2 分,建议 2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悬臂浇筑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段前端底板和桥面高程的确定是连续梁施工的关键问题之一,确定悬臂浇筑段前段高程时应考虑:(1)挂篮前端的垂直变形值。(2)预拱度设置。(3)施工中已浇段的实际高程。(4)温度影响。参见教材 P67。
6 6 、涵洞是城镇道路路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涵洞有(
)。
A、管涵
B、拱形涵
C、盖板涵
D、箱涵
E、隧道涵
【本题 2 分,建议 2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管涵施工技术。涵洞是城镇道路路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涵洞有管涵、拱形涵、盖板涵、箱涵。参见教材 P67。
7 7 、下列关于涵洞季节性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箱涵顶进应尽可能避开雨期
B、雨期施工工作坑周边应采取挡水围堰
C、冬、雨期现浇箱涵场地上空宜搭设固定或活动的作业棚
D、雨期施工开挖工作坑(槽)时,应注意保持边坡稳定
E、雨期施工时应边施工边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
【本题 2 分,建议 2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题库收藏夹】
【加入题库打印收藏夹】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箱涵顶进施工技术。(1)箱涵顶进应尽可能避开雨期。需在雨期施工时,应在汛期之前对拟穿越的路基、工作坑边坡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2)雨期施工时应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坑周边应采取挡水围堰、排水截水沟等防止地面水流入工作坑的技术措施。(3)雨期施工开挖工作坑(槽)时,应注意保持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并经常对边坡、支撑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4)冬、雨期现浇箱涵场地上空宜搭设固定或活动的作业棚,以免受天气影响。(5)冬、雨期施工应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满足规范规定或设计要求。参见教材 P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