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影响和对策
摘要:本文以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美国对中国加入 WTO 提出的 要价为依据,分析了加入 WTO 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和挑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了中国应对加入 WTO 挑战的对策:1 增加政府对农业的公共投入,提高农民的素质;2制 定有利于结构调整,稳定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3 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4加快农业产业 化进程,建立农民自己的利益组织。
加入 WTO 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本文以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美国对中国加入 WTO
价为依据,分析了加入 WTO 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和挑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了中国应对加入 WTO 挑战的对策:1 增加政府对农业的公共投入,提高农民的素质;2 制 定有利于结构调整,稳定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3 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4 加快农业产业 化进程,建立农民自己的利益组织。
关键词:
WTO;配额;关税
1999 年 4 月 10 日,中国与美国签 署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它的签署为中国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创造了条件。那 以,加入 WTO 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将是十分有益的。
一、WTO 简介及美国的要价
(一)世界贸易 组织简介
世界贸易组织是关贸总协定(GATT)第八个回合(乌拉圭回合)谈判的重要成果之一,成 立于 1995 年 1 月,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现有 134 个成员,其成员之间的贸易量占全球贸易 量的 90%以上。WTO 的宗旨是: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证充分就业的前提下,扩大货物和服务的 生产与贸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臵。同时努力确
保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与其经济需要相称。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 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WTO 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乌拉圭回合多边协议的执 行与管理,为成员间有关贸易协议的谈判提供场所,协调解决贸易纠纷和争端等。
(二)美国对中国加入 WTO 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提出的要价
加入 WTO 的谈判,实质上是 以本国市场换取对方市场的谈判。通过谈判,如果 WTO 成员 2/3投赞成票,申请方便可签署 议定书加入 WTO,农业问题谈判是多边谈判,但由于农产品的复杂性,每个国家关注的重点 有所不同。因此,谈判往往是申请方与 WTO 各成员方就重要的品种谈判。按照WTO的最惠国待 遇原则,双方达成的协议也适应于WTO的其它成员方。
在我国加入 WTO 过程中,美国提出的 要价是比较高的。为了推动中国加入 WTO 的进程,中国与美国已达成《中美农业合作协议》 。但这一协议只是中国加入WTO 必须迈过的一个门槛,对中国加入 WTO 至关重要的市场准入协 议,中美双方尚未达成一致。但美方已单方面公布了一份市场准入协议,即美国要求中国加 入 WTO 后市场开放的清单。该清单有关农业方面的主要内容有:
(1)关税减让。美方要求中 国将农产品平均关税税率降到 17%,其中美国关注的农产品平均关税税率更降至 14 5%。不 同品种农
产品的关税减让幅度列于表 1(略)。
(2)大宗农产品的关税配额。美方要求中国在加入 WTO 时实行关税配额的进口量要明显高于目前的进口量,而且进口配额要逐年增加;进口配 额要尽可能用完;要保证私营进口商参与进口,即在一开始就分配给其一定的份额,并且在 年末要将国有进口企业未用满的配额重新分给它们。中国进口美国关注的主要农产品的配额 列于表 2(略)。
二、加入 WTO 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建立 WT O 的目的就是规范世界各国的贸易,开放市场,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发 展。不同国家的不同行业,由于其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的不同,对开放市场的利益和态度也 不一样。那些在世界市场上有优势的国家和行业,由于其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竞争力,往往 希望各国开放市场,实行贸易自由化。而那些在世界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的国家和行业,若 开放本国市场,则会受到外国同类产品的冲击,因而,这些国家往往采取保护措施。所以, 一个国家的市场是不是开放,开放多大,哪些行业开放,必须考虑本国的综合国情。假定我 国按美国提出的“清单”加入WTO,则我国必须要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一步开放我国 的农产品市场;同时享受 WTO 成员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市
场开放的好处。也就是说,加入 WTO 有 利也有弊。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总体情况
从 1980 年至今,随着我国 改 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我国农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农产品贸易也有了较大的增长。我 国农产品进出口总值从 1980~1997 年净增 1 78 倍,年增长率为 5 84%(表3)(略)。出口商品的 结构进一步优化,体现在初级农产品出口减少,加工品出口增加,农产品加工深度有所提高 。加工品在农产品出口中的比重已由 1980 年的 61 2%提高到1997 的 75 2%。但这些成就是 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保护程度比较高的前提下取得的。值得注意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1)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下降。我国农业比较 优势下降的标志之一是我国的粮食价格逼近或超过了国际市场价格。在 1985~1996 年期间, 我国农业的显性比较优势(RCA,表 4)(略)从 1 031 下降到 0 618,粮食的显性比较优势下降的 幅度更大(表 5)(略),从 1980 年的0 77,下降到 1996 年的 0 25。
(2)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差距极大。
按美元(1979~1981 年价)计算,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 1991 年的农业产值仅 422 美元,是美国 的8 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390‰。这种状况,体现出我国农民素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 贡 献率低和资源利用的不合
理。不改变这种状况,要想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是十分 困难的。
(二)加入 WTO 对我国农业发展“利”的分析 从宏观上来讲,加入 WTO 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我国农产品的出 口环境,享受WTO现有成员已经享有的好处。如果我国成为WTO的成员,则不仅我国对其他 成员开放农产品市场,其他成员也应对我国开放其农产品市场,从而可以扩大我国有国际竞 争力的农产品出口量。不仅如此,我国还可以享受无条件的多边的最惠国待遇、减少歧视性 待 遇及利用 WTO 的有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等。这样就可以降低谈判成本,并可获得解决贸易问 题的规范渠道,改善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
(2)有利于我国农业技术引进和提高农产品质 量。加入 WTO 后,外资尤其是国外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将会更容易,这些投资往往能带来较先 进的技术,直接的技术引进和转让也会更容易。国外一些高质量农产品的进入,由于其价格 高也会刺激我国农民进行仿效。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将带动中国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3) 可获得在 WTO 谈判中的发言权。WTO 是经贸领域的联合国,如果我国成为 WTO 的成员,在 WTO 新规则的制定时就有发言权。就可以根据我国的利益,充分表达中国的态度,使这些规则有 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如果我国游
离于 WTO 之外,则在新规则制定时,我国根本没有发言权 ,只能被动地接受。
从行业方面讲,加入 WTO 对我国的某些产品或行业的好处主要体现在 :
(1)有利于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的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1980~1996 年,我国肉类的显性比较优势(RCA)从 134 上升到了 2 16(表 6)(略)。因此,如 果加入 WTO,WTO 成员对我国进一步开放畜产品市场,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畜产品的出口,从 而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情况看,也是如此。80 年代中国肉类的出 口 规模为 40 多万吨,到 90 年代增至近 60 万吨。禽蛋的出口则维持在 3~4 万吨。1997 年畜产品 出口额为 23 08 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的 14 7%,比 1980 年的 5 4 亿美元净增 33 倍,年增 长率为 8 4%(海关总署 1981~1997)。因此,加入 WTO 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将是十分有利的。
(2)有利于促 进我国渔业的发展。我国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渔业生产国,水产养殖和劳动力资源都 较为丰富,且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因此,价格比国际市场低,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是 水产品净出口国(表 7)(略)。1997 年,我国水产品出口总量达到 72 万吨,比 1980 年的 11.2 万吨 净增 5.49倍,年增长率为 11%,出口创汇额占农产品出口创汇的12%(1980 年为 8.24%)。因 此,若我国加入 WTO,也必将扩大我国水产品的出口量,从而促进我国渔业的发展. (3)有利
于促 进我国水果、蔬菜等园艺业的发展。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从价格上看,目前我国主要水果 价格大都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苹果、鸭梨、柑桔、香蕉等的国内市场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低 4~7 成,有较强的价格优势,特别是鸭梨、柑桔、香蕉是净出口国(表 8)(略)。蔬菜也是我国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为我国农产品的第3 大出口产业。出 口创汇由 1980 年的 1 44 亿美元上升到1997 年的 14 75 亿美元,年增长率为 14%,在农产品出 口中的比重也由 1980 年的 3 3%增长到 9 4%,出口量约为进口量的 30 多倍。我国蔬菜行业的 生 产成本和价格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且将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若我国加入WTO,WTO 成 员对我国进一步开放水果和蔬菜市场后,必将有利地促进我国水果、蔬菜等园艺业的发展。
(4)有利于促进蚕丝、茶叶等传统产品的出口。蚕丝和茶叶是我国的传统出 口产品,1997 年茶叶出口额为 3 32 亿美元,比 1980年的 2 41 亿美元增长 0 38 倍,蚕丝出 口额为 2 74亿美元,比 1980 年的 2 72 亿美元增长 0 01 倍。无论是茶叶还是蚕丝,我国都 是净出口国(表 9)(略),这表明这两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加入 WTO,对 我国这两种产品的出口是很有利的,从而也会带动蚕业和茶业的发展。
(三)加入 WTO 对我国农业发展“弊”的分析 从宏观上 来讲,加入 WTO 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中国农业将直接面对 国际生产者的竞争和冲击。如果我国按照美国提出的要价加入 WTO,则我国目前高达45%的农 产品关税,将在 2004 年降至 17%,重要农产品关税则要降至 14 5%,同时还要撤除非关税壁 垒。这将对我国农业发展,特别是一些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带来空前 的压力和冲击。
(2)加大政府对农业特别是粮食宏观调控的难度。过去,我国政府对粮食 进 口控制较严,基本上由外贸公司一家垄断。按美方提出的要求,每年进口配额的一部分必须 分配给私营部门,在这种条件下,只要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私营部门就会将配 额统统变为实际进口。这时,政府已不能再利用国有外贸公司的垄断地位把进口数量控制到 小于配额数量,传统的办法已不再适应。
(3)加大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压力和成本。
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和成功实施,都应该有一个合适的环境和适宜时机。如果时机不成 熟,就强行改革,必将增加改革的成本甚至失败。为了加入 WTO,可能会使某些改革措施被 迫提前出台实施,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的改革加大了压力和成本。
从行业方面讲 ,加入 WTO 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1)加入 WTO 将对我国粮食生产带来较大 冲击。加入 WTO 后,随着我国粮食市场的进
一步对外开放,中国进口粮食的压力会加大。从 价格比较看,90年代以前,中国粮食的国内价格水平均低于国际市场水平,有较强的竞争优 势。但近 10 年来,随着我国粮食生产成本的提高,国内粮食价格也快速上升,我国小麦、玉 米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价格二至五成,失去了以往的竞争优势。开放市场后 ,我国粮食进口增加已不可避免。以小麦为例,据美方估计,目前我国约每年进口 200 万吨 美国小麦,加入 WTO 后,有可能增加到 500 万吨美国小麦。玉米可能成为我国进口最多的粮食 品种,据估计进口量可能达到 2000~4000 万吨。大量外国粮食的进口将挤掉我国农产品的一 部分市场,使卖粮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必将减少以种粮为主的农户的经济收入。
(2)对我 国棉花、植物油、羊毛、食糖的生产会带来巨大冲击。近 10 年来,随着这几种产品生产成本 的提高,其国内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已成为近几年我国的大宗进口产品。1997 年我国棉花、植物油、羊毛的净进口值分别达到了 13 亿美元、9 09 亿美元、789亿美元, 食糖1995年的净进口额达到最近10年的最高点,是 7 1 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加入 WTO 后 ,随着关税的降低,必将扩大进口,从而对这些产品生产形成巨大冲击。以棉花为例,若按 美国的要价加入 WTO 后,中国进口棉花的配额比以往增加较多,而且进口配额相当于国内产 量的
15%以上。这将对我国的棉花生产形成巨大冲击。
三、应采取的 对策
加入 WTO,对我国农业发展既有利也有弊。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且这些措施还必须符合 WTO 的规则。针对我国农业的现状和 WTO 对贸易保护规则的要求,可 采取如下几点对策:
1 增加政府对农业的公共投入,提高农民的素质
加 入WTO 后,成员国的非关税壁垒都将转换成等量的关税并逐步予以削减,政府保护农业的免 于 削减就放行的领域只允许在所谓“绿箱”的范围内。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规定,来支持和保 护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科研和教育、基础设施、环境和生态保护等投资就属于这一类。因 此,政府应加大这三个方面的投入。通过加大农业科研和教育投入,来提高对农业的科技支 持和农民素质。一支高素质的农民队伍和先进农业科技的支持,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否 则一切都谈不上。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和加强对环境及生态保护,既可为农业生产创造良 好的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要求。
2 制定有利于结构调整、稳定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
加入WTO 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 势在必行,而且相当紧迫。结
构调整总的思路是:培育和提升我国必须的、在国际市场上又 不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或产品的竞争力,如我国的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我国在国际市场上 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或行业,如畜牧业、水产养殖业、蔬菜及水果、茶叶及蚕丝等;适当把不 具备竞争优势行业的资源向有竞争优势行业转移;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业 和高值农业的发展。为了使调整过程平稳进行,不致对农民收入产生较大的冲击,可采取如 下措施:①设立结构调整基金。该基金专门用来扶持农民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畜牧业、水 产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②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包括市场信息系统建设,为调整结构 提供信息保障。③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④充分研究和运用 WTO 的有关保障条款,保护国 内生产,如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等。⑤建立对受影响较大的农民的利益补偿机制。如减轻税 费负担,增加其就业机会等。
3 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
我国农产品在国际 市场上总的形象是质次价低。价格竞争是重要的竞争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竞争手段。随着 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看重商品的品质。质量竞争在市场竞争 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因此,我国农业的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一潮 流。如我国的果品产量世界第一,价格上有明显的优势,但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 1%左右。我 国
生产的苹果在价格上也有明显的优势,但我国每年都高价进口大量的苹果,是净进口国。
在粮食生产上也是如此,一方面小麦等每年都出现卖粮难,另一方面又进口大量的优质小麦 或面粉。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生产的小麦和苹果等农产品的质量差。因此,政府应制 定相应的农产品品质改良扶持政策,如建立示范区、提供优良品种和科技服务等,切实提高 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占领国际市场。
4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 程,建立农民自己的利益组织
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建立农民自己的利益组织(如农民 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等),一方面可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规模,从而降低生 产和流通成本,也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还能代表农民就 WTO 有关谈判向政府 表达农民的意愿,同时也为调整结构、执行国家的政策提供组织上的支持。否则,我国农业 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很难适应日趋世界一体化的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村经济编辑部 加入世贸组织 与中国农 业 中国农村经济,1999,6
2 厉为民 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农业经济(复印报刊资
料) ,1999,5
3 彭廷军等 中国农产品贸易回顾与展望 国际贸易问题,1999,5 CopyRight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加入 WTO 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本文以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美国对中国加入 WTO 提出的 要价为依据,分析了加入 WTO 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和挑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了中国应对加入 WTO 挑战的对策:1增加政府对农业的公共投入,提高农民的素质;2 制 定有利于结构调整,稳定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3 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4
加快农业产业 化进程,建立农民自己的利益组织。
关键词:
WTO;配额;关税
1999 年 4 月 10 日,中国与美国签 署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它的签署为中国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创造了条件。那 以,加入 WTO 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将是十分有益的。
一、WTO 简介及美国的要价
(一)世界贸易 组织简介
世界贸易组织是关贸总协定(GATT)第八个回合(乌拉圭回合)谈判的重要成果之一,成 立于 1995 年 1 月,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现有 134 个成员,其成员之间的贸易量占全球贸易 量的 90%以上。WTO 的宗旨是: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证充分就业的前提下,扩大货物和服务的 生产与贸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臵。同时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与其经济需要相称。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 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WTO 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乌拉圭回合多边协议的执 行与管理,为成员间有关贸易协议的谈判提供场所,协调解决贸易纠纷和争端等。
(二)美国对中国加入 WTO 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提出的要价
加入 WTO 的谈判,实质上是 以本国市场换取对方市场的谈判。通过谈判,如果 WTO 成员 2/3投赞成票,申请方便可签署 议定书加入 WTO,农业问题谈判是多边谈判,但由于农产品的复杂性,每个国家关注的重点 有所不同。因此,谈判往往是申请方与 WTO各成员方就重要的品种谈判。按照 WTO 的最惠国待 遇原则,双方达成的协议也适应于 WTO 的其它成员方。
在我国加入 WTO 过程中,美国提出的 要价是比较高的。为了推动中国加入 WTO 的进程,中国与美国已达成《中美农业合作协议》 。但这一协议只是中国加入 WTO 必须迈过的一个门槛,对中国加入 WTO 至关重要的市场准入协 议,中美双方尚未达成一致。但美方已单方面公布了一份市场准入协议,即美国要求中国加 入 WTO 后市场开放的清单。该清单有关农业方面的主要内容有:
(1)关税减让。美方要求中 国将农产品平均关税税率降到 17%,其中美国关注的农产品平均关税税率更降至 14 5%。不 同品种农产品的关税减让幅度列于表 1(略)。(2)大宗农产品的关税配额。美方要求中国在加入 WTO 时实行关税配额的进口量要明显高于目前的进口量,而且进口配额要逐年增加;进口配 额要尽可能用完;要保证私营进口商参与进口,即在一开始就分配给其一定的份额,并且在 年末要将国有进口企业未用满的配额重新分给它们。中国进口美国关注的主要农产品的配额 列于表 2(略)。
二、加入 WTO 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建立 WT O 的目的就是规范世界各国的贸易,开放市场,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发 展。不同国家的不同行业,由于其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的不同,对开放市场的利益和态度也 不一样。那些在世界市场上有优势的国家和行业,由于其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竞争力,往往 希望各国开放市场,实行贸易自由化。而那些在世界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的国家和行业,若 开放本国市场,则会受到外国同类产品的冲击,因而,这些国家往往采取保护措施。所以, 一个国家的市场是不是开放,开放多大,哪些行业开放,必须考虑本国的综合国情。假定我 国按美国提出的“清单”加入 WTO,则我国必须要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一步开放我国 的农产品市场;同时享受 WTO 成员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开放的好处。也就是说,加入 WTO 有 利也有弊。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总体情况
从1980年至今,随着我国 改 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我国农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农产品贸易也有了较大的增长。我 国农产品进出口总值从 1980~1997 年净增1 78 倍,年增长率为 5 84%(表 3)(略)。出口商品的 结构进一步优化,体现在初级农产品出口减少,加工品出口增加,农产品加工深度有所提高 。加工品在农产品出口中的比重已由 1980 年的61 2%提高到 1997 的 75 2%。但这些成就是 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保护程度比较高的前提下取得的。值得注意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1)
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下降。我国农业比较 优势下降的标志之一是我国的粮食价格逼近或超过了国际市场价格。在1985~1996 年期间, 我国农业的显性比较优势(RCA,表 4)(略)从1 031 下降到 0 618,粮食的显性比较优势下降的 幅度更大(表5)(略),从 1980 年的 0 77,下降到 1996 年的 0 25。
(2)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差距极大。
按美元(1979~1981 年价)计算,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 1991 年的农业产值仅 422 美元,是美国 的 8 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390‰。这种状况,体现出我国农民素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 贡 献率低和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不改变这种状况,要想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是十分 困难的。
(二)加入 WTO 对我国农业发展“利”的分析 从宏观上来讲,加入 WTO 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我国农产品的出 口环境,享受 WTO 现有成员已经享有的好处。如果我国成为 WTO 的成员,则不仅我国对其他 成员开放农产品市场,其他成员也应对我国开放其农产品市场,从而可以扩大我国有国际竞 争力的农产品出口量。不仅如此,我国还可以享受无条件的多边的最惠国待遇、减少歧视性 待 遇及利用 WTO 的有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等。这样就可以降低谈判成本,并可获得解决贸易问 题的规范渠道,改善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
(2)有利于我国农业技术引进和提高农产品质 量。加入 WTO 后,外资尤其是国外
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将会更容易,这些投资往往能带来较先 进的技术,直接的技术引进和转让也会更容易。国外一些高质量农产品的进入,由于其价格 高也会刺激我国农民进行仿效。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将带动中国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3) 可获得在 WTO 谈判中的发言权。WTO 是经贸领域的联合国,如果我国成为 WTO 的成员,在 WTO 新规则的制定时就有发言权。就可以根据我国的利益,充分表达中国的态度,使这些规则有 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如果我国游离于 WTO 之外,则在新规则制定时,我国根本没有发言权 ,只能被动地接受。
从行业方面讲,加入 WTO 对我国的某些产品或行业的好处主要体现在 :
(1)有利于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的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1980~1996 年,我国肉类的显性比较优势(RCA)从 1 34 上升到了 2 16(表 6)(略)。因此,如 果加入 WTO,WTO 成员对我国进一步开放畜产品市场,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畜产品的出口,从 而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情况看,也是如此。80 年代中国肉类的出 口 规模为 40 多万吨,到 90 年代增至近 60 万吨。禽蛋的出口则维持在3~4 万吨。1997 年畜产品 出口额为 23 08 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的 14 7%,比 1980 年的 5 4 亿美元净增 3 3 倍,年增 长率为8 4%(海关总署 1981~1997)。因此,加入 WTO 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将是十分有利的。
(2)有利于促 进我国渔业的发展。我国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渔业生产国,水产养殖和劳动力资源都 较为丰富,且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因此,价格比国际市场低,具有
明显的竞争优势 ,是 水产品净出口国(表 7)(略)。1997 年,我国水产品出口总量达到 72 万吨,比 1980 年的 11.2 万吨 净增 5.49 倍,年增长率为 11%,出口创汇额占农产品出口创汇的 12%(1980 年为8.24%)。因 此,若我国加入 WTO,也必将扩大我国水产品的出口量,从而促进我国渔业的发展. (3)有利于促 进我国水果、蔬菜等园艺业的发展。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从价格上看,目前我国主要水果 价格大都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苹果、鸭梨、柑桔、香蕉等的国内市场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低 4~7 成,有较强的价格优势,特别是鸭梨、柑桔、香蕉是净出口国(表 8)(略)。蔬菜也是我国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为我国农产品的第 3 大出口产业。出 口创汇由 1980 年的 1 44 亿美元上升到 1997 年的 1475 亿美元,年增长率为 14%,在农产品出 口中的比重也由 1980 年的 3 3%增长到 9 4%,出口量约为进口量的 30 多倍。我国蔬菜行业的 生 产成本和价格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且将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若我国加入 WTO,WTO 成 员对我国进一步开放水果和蔬菜市场后,必将有利地促进我国水果、蔬菜等园艺业的发展。
(4)有利于促进蚕丝、茶叶等传统产品的出口。蚕丝和茶叶是我国的传统出 口产品,1997 年茶叶出口额为 3 32 亿美元,比 1980 年的2 41 亿美元增长 0 38 倍,蚕丝出 口额为 2 74 亿美元,比 1980年的 2 72 亿美元增长 0 01 倍。无论是茶叶还是蚕丝,我国都 是净出口国(表 9)(略),这表明这两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加入 WTO,对 我国这两种产品的出口是很有利的,
从而也会带动蚕业和茶业的发展。
(三)加入 WTO 对我国农业发展“弊”的分析 从宏观上 来讲,加入 WTO 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中国农业将直接面对 国际生产者的竞争和冲击。如果我国按照美国提出的要价加入 WTO,则我国目前高达 45%的农 产品关税,将在2004 年降至 17%,重要农产品关税则要降至 14 5%,同时还要撤除非关税壁 垒。这将对我国农业发展,特别是一些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带来空前 的压力和冲击。
(2)加大政府对农业特别是粮食宏观调控的难度。过去,我国政府对粮食 进 口控制较严,基本上由外贸公司一家垄断。按美方提出的要求,每年进口配额的一部分必须 分配给私营部门,在这种条件下,只要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私营部门就会将配 额统统变为实际进口。这时,政府已不能再利用国有外贸公司的垄断地位把进口数量控制到 小于配额数量,传统的办法已不再适应。
(3)加大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压力和成本。
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和成功实施,都应该有一个合适的环境和适宜时机。如果时机不成 熟,就强行改革,必将增加改革的成本甚至失败。为了加入 WTO,可能会使某些改革措施被 迫提前出台实施,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的改革加大了压力和成本。
从行业方面讲 ,加入 WTO 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1)加入 WTO 将对我国粮食生产带来较大 冲击。加入 WTO 后,随着我国粮食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中
国进口粮食的压力会加大。从 价格比较看,90 年代以前,中国粮食的国内价格水平均低于国际市场水平,有较强的竞争优 势。但近 10年来,随着我国粮食生产成本的提高,国内粮食价格也快速上升,我国小麦、玉 米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价格二至五成,失去了以往的竞争优势。开放市场后 ,我国粮食进口增加已不可避免。以小麦为例,据美方估计,目前我国约每年进口 200 万吨 美国小麦,加入 WTO 后,有可能增加到 500 万吨美国小麦。玉米可能成为我国进口最多的粮食 品种,据估计进口量可能达到 2000~4000万吨。大量外国粮食的进口将挤掉我国农产品的一 部分市场,使卖粮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必将减少以种粮为主的农户的经济收入。
(2)对我 国棉花、植物油、羊毛、食糖的生产会带来巨大冲击。近 10年来,随着这几种产品生产成本 的提高,其国内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已成为近几年我国的大宗进口产品。1997 年我国棉花、植物油、羊毛的净进口值分别达到了 13 亿美元、9 09 亿美元、7 89 亿美元, 食糖 1995 年的净进口额达到最近 10 年的最高点,是 7 1 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加入 WTO 后 ,随着关税的降低,必将扩大进口,从而对这些产品生产形成巨大冲击。以棉花为例,若按 美国的要价加入 WTO 后,中国进口棉花的配额比以往增加较多,而且进口配额相当于国内产 量的 15%以上。这将对我国的棉花生产形成巨大冲击。
三、应采取的 对策
加入 WTO,对我国农业发展既有利也有弊。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且这些措施还必须符合 WTO 的规则。针对我国农业的现状和 WTO 对贸易保护规则的要求,可 采取如下几点对策:
1 增加政府对农业的公共投入,提高农民的素质
加 入 WTO后,成员国的非关税壁垒都将转换成等量的关税并逐步予以削减,政府保护农业的免 于 削减就放行的领域只允许在所谓“绿箱”的范围内。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规定,来支持和保 护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科研和教育、基础设施、环境和生态保护等投资就属于这一类。因 此,政府应加大这三个方面的投入。通过加大农业科研和教育投入,来提高对农业的科技支 持和农民素质。一支高素质的农民队伍和先进农业科技的支持,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否 则一切都谈不上。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和加强对环境及生态保护,既可为农业生产创造良 好的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要求。
2 制定有利于结构调整、稳定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
加入 WTO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 势在必行,而且相当紧迫。结构调整总的思路是:培育和提升我国必须的、在国际市场上又 不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或产品的竞争力,如我国的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我国在国际市场上 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或行业,如畜牧业、水产养殖业、蔬菜及水果、茶叶及蚕丝等;适当把不 具备竞争优势行业的资源向有竞争
优势行业转移;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业 和高值农业的发展。为了使调整过程平稳进行,不致对农民收入产生较大的冲击,可采取如 下措施:①设立结构调整基金。该基金专门用来扶持农民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畜牧业、水 产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②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包括市场信息系统建设,为调整结构 提供信息保障。③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④充分研究和运用 WTO 的有关保障条款,保护国 内生产,如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等。⑤建立对受影响较大的农民的利益补偿机制。如减轻税 费负担,增加其就业机会等。
3 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
我国农产品在国际 市场上总的形象是质次价低。价格竞争是重要的竞争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竞争手段。随着 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看重商品的品质。质量竞争在市场竞争 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因此,我国农业的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一潮 流。如我国的果品产量世界第一,价格上有明显的优势,但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 1%左右。我 国生产的苹果在价格上也有明显的优势,但我国每年都高价进口大量的苹果,是净进口国。
在粮食生产上也是如此,一方面小麦等每年都出现卖粮难,另一方面又进口大量的优质小麦 或面粉。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生产的小麦和苹果等农产品的质量差。因此,政府应制 定相应的农产品品质改良扶持政策,如建立示范区、提供优良品种和科技服务等,切实提高 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只有这
样,才能更好地占领国际市场。
4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 程,建立农民自己的利益组织
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建立农民自己的利益组织(如农民 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等),一方面可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规模,从而降低生 产和流通成本,也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还能代表农民就 WTO 有关谈判向政府 表达农民的意愿,同时也为调整结构、执行国家的政策提供组织上的支持。否则,我国农业 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很难适应日趋世界一体化的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村经济编辑部 加入世贸组织 与中国农 业 中国农村经济,1999,6 2 厉为民 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农业经济(复印报刊资 料) ,1999,5
3 彭廷军等 中国农产品贸易回顾与展望 国际贸易问题,1999,5
CopyRight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加入 WTO 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本文以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美国对中国加入 WTO 提出的 要价为依据,分析了加入 WTO 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和挑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了中国应对加入 WTO 挑战的对策:1增加政府对农业的公共投入,提高农民的素质;2 制 定有利于结构调整,稳定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3 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4加快农业产业 化进程,建立农民自己的利益组织。
关键词:
WTO;配额;关税
1999 年 4 月 10 日,中国与美国签 署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它的签署为中国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创造了条件。那 以,加入 WTO 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将是十分有益的。
一、WTO 简介及美国的要价
(一)世界贸易 组织简介
世界贸易组织是关贸总协定(GATT)第八个回合(乌拉圭回合)谈判的重要成果之一,成 立于 1995 年 1 月,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现有 134 个成员,其成员之间的贸易量占全球贸易 量的 90%以上。WTO 的宗旨是: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证充分就业的前提下,扩大货物和服务的 生产与贸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臵。同时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与其经济需要相称。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 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WTO 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乌拉圭回合多边协议的执 行与管理,为成员间有关贸易协议的谈判提供场所,协调解决贸易纠纷和争端等。
(二)美国对中国加入 WTO 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提出的要价
加入 WTO 的谈判,实质上是 以本国市场换取对方市场的谈判。通过谈判,如果 WTO 成员 2/3投赞成票,申请方便可签署 议定书加入 WTO,农业问题谈判是多边谈判,但由于农产品的复杂性,每个国家关注的重点 有所不同。因此,谈判往往是申请方与 WTO各成员方就重要的品种谈判。按照 WTO 的最惠国待 遇原则,双方达成的协议也适应于 WTO 的其它成员方。
在我国加入 WTO 过程中,美国提出的 要价是比较高的。为了推动中国加入 WTO 的进程,中国与美国已达成《中美农业合作协议》 。但这一协议只是中国加入 WTO 必须迈过的一个门槛,对中国加入 WTO 至关重要的市场准入协 议,中美双方尚未达成一致。但美方已单方面公布了一份市场
准入协议,即美国要求中国加 入 WTO 后市场开放的清单。该清单有关农业方面的主要内容有:
(1)关税减让。美方要求中 国将农产品平均关税税率降到 17%,其中美国关注的农产品平均关税税率更降至 14 5%。不 同品种农产品的关税减让幅度列于表 1(略)。(2)大宗农产品的关税配额。美方要求中国在加入 WTO 时实行关税配额的进口量要明显高于目前的进口量,而且进口配额要逐年增加;进口配 额要尽可能用完;要保证私营进口商参与进口,即在一开始就分配给其一定的份额,并且在 年末要将国有进口企业未用满的配额重新分给它们。中国进口美国关注的主要农产品的配额 列于表 2(略)。
二、加入 WTO 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建立 WT O 的目的就是规范世界各国的贸易,开放市场,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发 展。不同国家的不同行业,由于其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的不同,对开放市场的利益和态度也 不一样。那些在世界市场上有优势的国家和行业,由于其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竞争力,往往 希望各国开放市场,实行贸易自由化。而那些在世界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的国家和行业,若 开放本国市场,则会受到外国同类产品的冲击,因而,这些国家往往采取保护措施。所以, 一个国家的市场是不是开放,开放多大,哪些行业开放,必须考虑本国的综合国情。假定我 国按美国提出的“清单”加入 WTO,则我国必须要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一步开放我国 的农产品市
场;同时享受 WTO 成员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开放的好处。也就是说,加入 WTO 有 利也有弊。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总体情况
从1980年至今,随着我国 改 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我国农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农产品贸易也有了较大的增长。我 国农产品进出口总值从 1980~1997 年净增1 78 倍,年增长率为 5 84%(表 3)(略)。出口商品的 结构进一步优化,体现在初级农产品出口减少,加工品出口增加,农产品加工深度有所提高 。加工品在农产品出口中的比重已由 1980 年的61 2%提高到 1997 的 75 2%。但这些成就是 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保护程度比较高的前提下取得的。值得注意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1)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下降。我国农业比较 优势下降的标志之一是我国的粮食价格逼近或超过了国际市场价格。在1985~1996 年期间, 我国农业的显性比较优势(RCA,表 4)(略)从1 031 下降到 0 618,粮食的显性比较优势下降的 幅度更大(表5)(略),从 1980 年的 0 77,下降到 1996 年的 0 25。
(2)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差距极大。
按美元(1979~1981 年价)计算,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 1991 年的农业产值仅 422 美元,是美国 的 8 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390‰。这种状况,体现出我国农民素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 贡 献率低和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不改变这种状况,要想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是十分 困难
的。
(二)加入 WTO 对我国农业发展“利”的分析 从宏观上来讲,加入 WTO 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我国农产品的出 口环境,享受 WTO 现有成员已经享有的好处。如果我国成为 WTO 的成员,则不仅我国对其他 成员开放农产品市场,其他成员也应对我国开放其农产品市场,从而可以扩大我国有国际竞 争力的农产品出口量。不仅如此,我国还可以享受无条件的多边的最惠国待遇、减少歧视性 待 遇及利用 WTO 的有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等。这样就可以降低谈判成本,并可获得解决贸易问 题的规范渠道,改善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
(2)有利于我国农业技术引进和提高农产品质 量。加入 WTO 后,外资尤其是国外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将会更容易,这些投资往往能带来较先 进的技术,直接的技术引进和转让也会更容易。国外一些高质量农产品的进入,由于其价格 高也会刺激我国农民进行仿效。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将带动中国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3) 可获得在 WTO 谈判中的发言权。WTO 是经贸领域的联合国,如果我国成为 WTO 的成员,在 WTO 新规则的制定时就有发言权。就可以根据我国的利益,充分表达中国的态度,使这些规则有 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如果我国游离于 WTO 之外,则在新规则制定时,我国根本没有发言权 ,只能被动地接受。
从行业方面讲,加入 WTO 对我国的某些产品或行业的好处主要体现在 :
(1)有利于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的
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1980~1996 年,我国肉类的显性比较优势(RCA)从 1 34 上升到了 2 16(表 6)(略)。因此,如 果加入 WTO,WTO 成员对我国进一步开放畜产品市场,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畜产品的出口,从 而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情况看,也是如此。80 年代中国肉类的出 口 规模为 40 多万吨,到 90 年代增至近 60 万吨。禽蛋的出口则维持在3~4 万吨。1997 年畜产品 出口额为 23 08 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的 14 7%,比 1980 年的 5 4 亿美元净增 3 3 倍,年增 长率为8 4%(海关总署 1981~1997)。因此,加入 WTO 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将是十分有利的。
(2)有利于促 进我国渔业的发展。我国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渔业生产国,水产养殖和劳动力资源都 较为丰富,且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因此,价格比国际市场低,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是 水产品净出口国(表 7)(略)。1997 年,我国水产品出口总量达到 72 万吨,比 1980 年的 11.2 万吨 净增 5.49 倍,年增长率为 11%,出口创汇额占农产品出口创汇的 12%(1980 年为8.24%)。因 此,若我国加入 WTO,也必将扩大我国水产品的出口量,从而促进我国渔业的发展. (3)有利于促 进我国水果、蔬菜等园艺业的发展。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从价格上看,目前我国主要水果 价格大都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苹果、鸭梨、柑桔、香蕉等的国内市场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低 4~7 成,有较强的价格优势,特别是鸭梨、柑桔、香蕉是净出口国(表 8)(略)。蔬菜也是我国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为我国农产品的第 3 大出口
产业。出 口创汇由 1980 年的 1 44 亿美元上升到 1997 年的 1475 亿美元,年增长率为 14%,在农产品出 口中的比重也由 1980 年的 3 3%增长到 9 4%,出口量约为进口量的 30 多倍。我国蔬菜行业的 生 产成本和价格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且将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若我国加入 WTO,WTO 成 员对我国进一步开放水果和蔬菜市场后,必将有利地促进我国水果、蔬菜等园艺业的发展。
(4)有利于促进蚕丝、茶叶等传统产品的出口。蚕丝和茶叶是我国的传统出 口产品,1997 年茶叶出口额为 3 32 亿美元,比 1980 年的2 41 亿美元增长 0 38 倍,蚕丝出 口额为 2 74 亿美元,比 1980年的 2 72 亿美元增长 0 01 倍。无论是茶叶还是蚕丝,我国都 是净出口国(表 9)(略),这表明这两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加入 WTO,对 我国这两种产品的出口是很有利的,从而也会带动蚕业和茶业的发展。
(三)加入 WTO 对我国农业发展“弊”的分析 从宏观上 来讲,加入 WTO 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中国农业将直接面对 国际生产者的竞争和冲击。如果我国按照美国提出的要价加入 WTO,则我国目前高达 45%的农 产品关税,将在2004 年降至 17%,重要农产品关税则要降至 14 5%,同时还要撤除非关税壁 垒。这将对我国农业发展,特别是一些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带来空前 的压力和冲击。
(2)加大政府对农业特别是粮食宏观调控的难度。过去,我国政府对粮食 进 口
控制较严,基本上由外贸公司一家垄断。按美方提出的要求,每年进口配额的一部分必须 分配给私营部门,在这种条件下,只要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私营部门就会将配 额统统变为实际进口。这时,政府已不能再利用国有外贸公司的垄断地位把进口数量控制到 小于配额数量,传统的办法已不再适应。
(3)加大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