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研究试题
2010 秋学期《文学理论研究》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得分:
1.
韦勒克说:“最古老的答案之一是把诗当作一种‘人工制品’,具有像一件雕刻或一副画一样的性质,和它们一样是一个客体。”下列说法不符合韦勒克原意的是( )
A. 文学作品的存在就是印刷品
B. 文学主要是一种客观存在
C. 文学需要作家的主观创造
D. 诗、雕刻和绘画在性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D
满分:
分
得分:
2.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一种( )。
A. 言语
B. 想象
C. 假设
D. 游戏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3.
叙述者﹥人物的视角又叫做( ),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故事和讲述
A. 见证人视角
B. 主人公视角
C. 内视角
D. “全知全能”视角
正确答案:D
满分:
分
得分:
4.
叙述者﹥人物的视角也叫做( ),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故事和讲述
A. 见证人视角
B. 主人公视角
C. 内视角
D. “全知全能”视角
正确答案:D
满分:
分
得分:
5.
中国古代,间接抒情的方式得到了比较自觉的发展,其突出表现就是情景交融的( ),“一切景语皆情语”。
A. 形象塑造
B. 意境创造
C. 情节描写
D. 意象创造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6.
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这种观点认为( )。
A. 文学是一种作家的印象、直觉和想象
B. 文学是存在于作家心理中的艺术世界
C. 文学是一种与作家和读者的行为都无本质性关系的客观的固定的对象
D. 文学是阅读“作品”的这个历史性事件本身
正确答案:D
满分:
分
得分:
7.
有人在描述叙事性作品中的“时间”时曾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小说家在写书时可以像一把扇子似的把时间打开或折拢”。这里所说的“时间”指的是( )
A. 故事时间
B. 心理时间
C. 物理时间
D. 叙述时间 正确答案:D
满分:
分
得分:
8.
有些小说家利用人物的记忆和内心活动,通过打乱时序的方法,重新组合,达到一种新的美学目的。有人称之为“时间的歪曲”,或者称之为。( )
A. 叙述时间
B. 心理时间
C. 物理时间
D. 情节时间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9.
下列哪种说法不能成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这一命题的依据:( )
A. 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B. 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
C. 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
D. 语言能穷尽文学作品的意义 正确答案:D
满分:
分
得分:
10.
( )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也是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成整体内心形象结构的思维过程
A. 艺术构思
B. 艺术形象
C. 灵感
D. 艺术想象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得分:
1.
作家在从事艺术构思时,构思方式不是单一的,在综合的基础上,有时也采用( )等方法,以求得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A. 心灵独白
B. 强化突出
C. 夸张变形
D. 陌生化
正确答案:BCD
满分:
分
得分:
2.
所谓直觉是指( )形成的意象
A. 整体感知
B. 体验对象
C. 心灵
D. 客观事物
正确答案:AB
满分:
分
得分:
3.
文学与科学的主要区别包括:( )
A. 反映对象不同
B. 思维习惯不同
C. 创造的社会价值不同
D. 文学家与科学家的理想态度不同
E. 文学家与科学家的社会地位不同
正确答案:ABD
满分:
分
得分:
4.
德谟克利特曾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歌唱。”从文艺的起源的角度来看,下列选项中,这句话所强调的内容不包括的是:( )。
A. 文艺起源于劳动
B. 文艺起源于巫术
C. 文艺起源于游戏
D. 文艺起源于模仿 正确答案:ABC
满分:
分
得分:
5.
所谓直觉就是( )所形成的意象。
A. 整体感知
B. 体验对象
C. 心灵
D. 客观事物 正确答案:AB
满分:
分
得分:
6.
作品的叙事本身就是在时间过程中完成的。叙事学所说的时间的“双重性”是指( )。
A. 故事时间
B. 叙述时间
C. 阅读时间
D. 讲述时间 正确答案:AB
满分:
分
得分:
7.
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相比,其特殊性在于:( )
A. 始终关切具有生命意义的人和人生
B. 用感性的形象来反映生活
C. 以主观态度来表现人生
D. 很少有理性的思考 正确答案:ABC
满分:
分
得分:
8.
历史上文化这个概念的解释有:( )
A.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事物的总和
B. 文化是包含着人类精神价值的综合性实体
C. 文化即是知识
D. 文化是一种符号形式
E.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正确答案:ABD
满分:
分
得分:
9.
下列哪些说法能成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这个命题的依据:( )
A. 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B. 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
C. 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
D. 语言能穷尽文学作品的意义 正确答案:ABC
满分:
分
得分:
10.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情节的构成离不开( )
A. 事件
B. 人物
C. 场景
D. 故事 正确答案:ABC
满分:
分
得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得分:
1.
除了论说散文外,在其他文体的创作中,叙事都是作为形象系统的补充形式而适当采用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2.
作家的艺术构思活动终止于艺术表现阶段,艺术构思与艺术表现不存在重叠的情况(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3.
《尚书•尧典》的“诗言志,歌永言”类似于文学源泉问题上的再现说()。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4.
整体象征并不是以形象来图解某种观念或思想,而是以作品自身的形象体系暗示和隐喻着观念或思想。(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5.
艺术想象具有高度的自由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毫无限制。(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6.
作家笔下的世界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独特理解,并根据这种理解进行重新创造的结果。(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7.
艺术积累材料的获得,一般来说有两个渠道。一个是直接素材,一个是借助他人帮助或文字记载得到的二手材料(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8.
现代叙事作品中,情节构成的几个要素不一定都齐全,而且在叙事中还往往会颠倒它们的顺序(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9.
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一种“人化”的过程,作家是为了“人化”而“人化”,是为了教育人。(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10.
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内心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一致的。(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2010 秋学期《文学理论研究》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得分:
1.
( )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
A. 故事
B. 情节
C. 叙事
D. 布局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2.
艺术构思过程中,作家的构思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最常用的方式是()
A. 综合法
B. 分析法
C. 概括法
D. 提炼法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3.
整体象征不是以形象来图解某种观念或思想而是以作品自身的( )暗示和隐喻着观念或思想。
A. 特定意象
B. 具体内容
C. 结构模式
D. 形象体系
正确答案:D
满分:
分
得分:
4.
文学艺术起源于巫术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 爱德华•泰勒
B. 席勒
C. 斯宾塞
D. 克罗奇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5.
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相比,其特殊性不表现在下列哪个选项中:( )。
A. 始终关切具有生命意义的人和人生
B. 用感性的形象来反映生活
C. 以主观态度来表现人生
D. 很少有理性的思考 正确答案:D
满分:
分
得分:
6.
艺术想象与科学想象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艺术想象与()因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A. 情感
B. 个性特征
C. 自由幻想
D. 人生体验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7.
文学与科学(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别不包括:( )
A. 反映对象不同
B. 思维习惯不同
C. 创造的社会价值不同
D. 文学家与科学家的理想态度不同 正确答案:C
满分:
分
得分:
8.
《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歌永言”类似于文学源泉问题上的( )
A. 再现说
B. 表现说
C. 能动反映说
D. 再现说和表现说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9.
有人在描述叙事性作品中的“时间”时曾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小说家在写书时可以像一把扇子似的把时间打开或折拢”。这里所说的“时间”指的是( )
A. 故事时间
B. 心理时间
C. 物理时间
D. 叙述时间 正确答案:D
满分:
分
得分:
10.
《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歌永言”类似于文学源泉问题上的:( )
A. 再现说
B. 表现说
C. 能动反映说
D. 再现说和表现说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得分:
1.
关于文学存在,历史上曾出现的代表性观点有:( )。
A. 文学存在于作家的心理中
B. 文学作品的存在就是印刷品
C. 文学的基本存在形式是作品
D. 文学存在于读者对文学文本的阅读活动之中
正确答案:ABCD
满分:
分
得分:
2.
无论谁充当叙述者,都不能简单地把他等同于作者或人物,以下哪几项属于叙述者的职能( )。
A. 叙述职能
B. 交际职能
C. 管理职能
D. 思想职能
正确答案:ABCD
满分:
分
得分:
3.
心理事件模式的基础是人物的内心冲突及其活动规律,它有如下的具体形态( )
A. 意识流动与放射
B. 现实时空与心理时空交错,而重在表现后者
C. 外表为情节模式,骨子里是心理结构
D. 在简单的外部故事框架中,切入丰富而独特的感官印象
正确答案:ABCD
满分:
分
得分:
4.
在心理事件模式之中,意识流动与放射分为三种情形( )
A. 外表为情节模式,骨子里是心理结构
B. 现实性情节只是承载、联结心理意识的支架、纽带
C. 现实性情景仅仅是心理流程借以展开的触媒
D. 物质事件嵌进人物意识情绪中,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呈现、滑动 正确答案:BCD
满分:
分
得分:
5.
德谟克利特曾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歌唱。”从文艺的起源的角度来看,下列选项中,这句话所强调的内容不包括的是:( )。
A. 文艺起源于劳动
B. 文艺起源于巫术
C. 文艺起源于游戏
D. 文艺起源于模仿 正确答案:ABC
满分:
分
得分:
6.
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造型手段,描写的方式具体可以分为( )
A. 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B.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C. 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D. 具体描写与概括描写 正确答案:ABC
满分:
分
得分:
7.
在文艺起源的问题上,历史上形成的主要观点有:( )
A. 模仿说
B. 巫术说
C. 游戏说
D. 劳动说
E. 再现说 正确答案:ABCD
满分:
分
得分:
8.
黑格尔曾说过:“人只有在认识他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时,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人必须认识到推动他和统治他的那些力量,而向他提供这种认识的就是形式符合实体内容的诗。”从黑格尔的话中 可以引申出下列哪些选项:( )。
A. 人只有认识了自己和自己的处境才符合人区别于非人的属性
B. 文学是展开人的价值的唯一的形式
C. 文学使人实现了人的独特属性
D. 文学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 正确答案:ACD
满分:
分
得分:
9.
文学同科学(指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别包括:( )
A. 反映对象上的差别
B. 思维习惯上的差别
C. 创造的社会价值差别
D. 文学家与科学家的理想态度上的差别 正确答案:ABD
满分:
分
得分:
10.
叙事性作品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只是( )时间,而( )时间隐性的,读者要依靠理性和经验,从叙述时间中去体认,或根据这种体认在心目中把它复原出来。
A. 叙述时间
B. 心理时间
C. 物理时间
D. 故事时间 正确答案:AD
满分:
分
得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得分:
1.
内心形象的孕育,意味着作家艺术构思使命的完成。(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2.
文学艺术和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没什么区别,都以人和人生为研究对象。(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3.
《绿化树》中的绿化树,也称为“马缨花”,这也是小说女主人公的名字,自然有它的象征意味,所以这是一篇以“象征模式”构成的作品。(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4.
艺术构思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内心形象结构的思维过程。(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5.
作家在从事艺术构思时,构思方式不是单一的,在综合的基础上,有时也采用心灵独白等方法,以求得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6.
情节是在故事基础上形成的,是对故事组织构造的结果。(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7.
作者是创作某一文学作品的作家本人(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8.
中国的古代,间接抒情的方式得到了比较自觉的发展,突出的表现就是情
景交融的意境创造,“一切景语皆情语”。(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9.
艺术积累材料的获得,一般来说有两个渠道。一个是直接素材,一个是借助他人帮助或文字记载得到的第二手材料(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10.
作家笔下的世界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独特理解,并根据这种理解进行重新创造的结果。(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2010 秋学期《文学理论研究》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得分:
1.
现代文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分类惯例就是( )
A. 多元法
B. 二分法
C. 三分法
D. 四分法
正确答案:D
满分:
分
得分:
2.
电影独具的艺术语言是:( )
A. 蒙太奇
B. 表演
C. 台词
D. 表情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3.
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抒情话语形式是( )
A. 反复
B. 反讽
C. 对偶
D. 悖论
正确答案:C
满分:
分
得分:
4.
文学阅读活动中读者所具有的特殊的情绪要求和心理状态称为( )
A. 阅读身份
B. 阅读立场
C. 阅读期待
D. 阅读心态
正确答案:D
满分:
分
得分:
5.
借它物表现此物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是( )
A. 比喻
B. 比拟
C. 虚拟
D. 排比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6.
抒情文学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 )的间接反映
A. 主观化
B. 客观化
C. 情绪化
D. 抒情化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7.
抒情性作品指那些以表现人的( )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
A. 主体情感活动
B. 客体情感活动
C. 心理情感活动
D. 个人情感活动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8.
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同时出现在,致使表面自相矛盾,却在更高的真实层面上表达出情感的复杂状态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是( )
A. 反论
B. 正论
C. 议论
D. 悖论 正确答案:D
满分:
分
得分:
9.
电影所独具的艺术语言是:( )
A. 蒙太奇
B. 表演
C. 台词
D. 表情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10.
最接近音乐的一种文学类型是( )
A. 散文
B. 抒情诗
C. 戏剧
D. 电影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得分:
1.
诗歌的审美特征应从哪几方面加以把握:( )
A. 表现性
B. 超验性
C. 音乐性
D. 舞蹈性
正确答案:ABC
满分:
分
得分:
2.
情感的产生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它又与( )有着深刻的联系
A. 情感态度的道德原则
B. 价值观念
C. 作家的人格
D. 爱憎情感
正确答案:ABC
满分:
分
得分:
3.
在所有的文学艺术中最基本的审美创造形式有( )
A. 再现
B. 表现
C. 叙事
D. 抒情
正确答案:AB
满分:
分
得分:
4.
五四以来在中国最流行的文学分类主要是( )
A. 多元法
B. 二分法
C. 三分法
D. 四分法
正确答案:CD
满分:
分
得分:
5.
常见的抒情话语方式有( )
A. 比喻与象征
B. 夸张与对比
C. 悖论与反讽
D. 反复与对偶 正确答案:ABCD
满分:
分
得分:
6.
诗歌音乐性表现在:( )
A. 节奏
B. 顿
C. 押韵
D. 旋律 正确答案:AC
满分:
分
得分:
7.
戏剧按照表现的质料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
A. 话剧
B. 歌剧
C. 舞剧
D. 喜剧 正确答案:ABC
满分:
分
得分:
8.
亚里士多德根据摹仿的媒介、对象、方式的不同,将文学分为( )三大类。
A. 史诗
B. 抒情诗
C. 歌剧
D. 戏剧 正确答案:ABD
满分:
分
得分:
9.
小说的三要素是指( )
A. 环境
B. 情节
C. 语言
D. 人物 正确答案:ABD
满分:
分
得分:
10.
集( )于一体的诗化人生的建立,将会使作者能够在更高层次上更自由地抒发性灵
A. 真
B. 善
C. 美
D. 爱 正确答案:ABC
满分:
分
得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得分:
1.
抒情性的作品主要从主观内部世界入手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类主观情感世界。(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2.
与偏重于客观再现的抒情相比,叙事更具有主体性的自我色彩。(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3.
“第二文本”即作者意义的文本。(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4.
求知需要是人们阅读时最基本的动机之一,它与文学的特殊的认识价值和审美功能密切相关。(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5.
就一篇抒情作品而言,抒情动机是多方面的、交叉的,而不是单一的。(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6.
民间文学的创作是个人完成的。(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7.
越是追求意义的对应,越容易背离原作的形式。(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8.
诗歌是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它起源于原始时代结合着简单语言的劳动呼号,后来作为劳动的伴唱及庆祝丰收时的祝祷,与音乐、舞蹈一同得到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
分
得分:
9.
文学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形象的心理过程。(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10.
在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中,一定隐含着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客观评价。(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
分
得分:
上一篇:销售年度工作计划2022